广州资讯君 发表于 2023-4-18 11:11:09

牢记嘱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点击蓝字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18/264_1681787467603.gif?width=57&size=29594
关注我们
牢记嘱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18/860_1681787467769.jpg?width=768&size=84290
前海国际人才港内,工作人员热情为前来办事和咨询的国际人才服务。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前海:核心引擎动能澎湃企业纷至沓来
4月的前海,处处生机勃勃。十多年前还是一片滩涂的前海,现在已经崛起一座现代化新城。

漫步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绿树成荫、高楼林立,从卓越金融中心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二期;从前海自贸大厦再到华润前海中心……前海核心引擎动能澎湃,吸引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考察,发表重要讲话,更是让前海各界备受鼓舞。

殷殷关怀,暖人心田;谆谆嘱托,催人奋进。前海各界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亲临前海,向世界发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最强音。前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的干劲,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齐心协力干、加油好好干,新时代干出一片新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广东考察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广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为前海以及大湾区发展指明了方向。”前海香港商会副会长谢昊狄表示,前海开发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改革开放重大举措。“我深深感受到前海十多年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发展的变化,随着内地与香港全面恢复正常通关,更多的香港企业来前海洽谈商务合作,更多的香港青年携家人扎根前海,这正是这么多年前海为今天打下的优秀基础。”

前海港味浓厚,创新活跃,国际交流广泛,对香港青年的服务很贴心,港人港企落地前海也越来越多。前海对外开放做了很多金融创新以及法制建设,落地了本外币合一账户和深港国际仲裁中心,税收减免也让更多扎根前海的企业得到了实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形成高端科创人才聚集效应。这让我们充满信心。”在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刘佳说,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让在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内心受到极大的鼓舞,同时也是一种鞭策。目前,前海的发展壮大,吸引了众多优秀企业、人才和资本纷纷涌入。“作为一名85后,从小跟随家人深港两地奔走,深刻感受到深圳的速度,见证着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示范效应,促使产业升级的过程,同时感受到了巨大的变迁和发展,也因此决定了我在毕业后选择工作就来到了前海。”

众多长期在前海发展的香港青年,见证了前海从一片滩涂蝶变成为高楼林立的创业热土,这背后的推动力正源自前海对创新创业给予的全流程、全周期的支持政策。刘佳表示,特别是在前海扩区后,深港两地合作迈向纵深,进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深港以及整个大湾区将拥有更广阔的机遇、更美好的未来。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18/357_1681787467956.jpg?width=768&size=97697
在前海工作的年轻人进行创意头脑风暴。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
莲花山公园:营造优美和谐的游园环境
“这几天我们都在看新闻,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广东了,公园的干部职工们很兴奋,大家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莲花山公园时的场景。”昨日,莲花山公园园长文波激动地告诉记者,“莲花山公园一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加强公园生态保护,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公园管理服务水平,为广大市民游客营造更加安全、优美、文明、和谐的游园环境。”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就来到深圳。12月8日,总书记来到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离开前,他挥锹铲土,种下一棵高山榕树。2020年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莲花山公园。

这棵高山榕树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的亲切关怀与殷切期待,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公园一直倾注感情精心养护。当年种下时这棵高山榕2米高,如今高度已达13米,冠幅约14米,已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莲花山公园位于深圳市中心区北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展现深圳特区风采的最佳窗口,成为深圳的“城市会客厅”和深圳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波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饱含着对广东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殷切希望,大家特别关注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莲花山公园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的讲话精神,坚持党建引领,用优秀党史教育资源进一步激发公园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以建设“生活型、生态型、复合型”公园为目标,努力创新实践,全面开展好公园各项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

?
渔民村:“物质小康”快步迈向“精神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考察调研,让我们欢欣鼓舞。也让我又想起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8日考察渔民村时的情景。他来我们渔民村走过村史长廊,仔细观看每一幅浮雕,详细了解发展史,还鼓励我们要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幸福的生活……”时至今日,罗湖区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颂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潮澎湃。

渔民村村史文化长廊总长350米,一头连着村口,一头连着村史馆,是渔村人心中的“情感纽带”。近几年,村史文化长廊的浮雕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20幅,增加到了28幅。新增的8幅浮雕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新时代渔村人勇担先行示范使命,从“物质小康”快步迈向“精神小康”的喜人变化。

“现在,每当我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团介绍渔民村历史时,都会在村史长廊的最后几幅浮雕前和村史馆内多停留一会,给他们讲述这几年来渔民村‘精神小康’发展和社区基层治理的成果。”吴颂球说。

2020年12月10日,渔民村村史馆开馆,《勇立潮头——深圳市罗湖区渔民村村史展》专题陈列在此,各种反映渔民村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各种承载渔村人记忆、情感的老物件在村史馆里静静地“诉说”着渔民村和改革开放的故事。

“每次散步来到村史馆,看到那些老物件、老照片,就会勾起我的回忆,想起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我们那代人的奋斗史。”曾在自己家接待习近平总书记的居民邓伟雄感慨地说。

说到“精神小康”,除了承载情感记忆的村史馆,在渔民村另一头的3.0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也是如今渔村人精神文化、民生保障的“主阵地”。

近年来,渔村人不出社区便能享受到贴心、完善的政务、医疗、文化等服务。区、街道、社区三级431项政务服务“一站通办”;24小时“不打烊”智慧政务驿站可自助办理230件事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68项上门服务;社康中心“3+X”家庭医生团队提供优质健康管理服务……

若问这几年渔民村最富有“心”意的设计是什么?许多村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间“没门”的办公室。

原来,在渔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设有一间没有门的社区党委书记办公室。社区党委书记李竞说,“不设门”就是为了方便居民随时来、随时谈、不设限。“我们希望社区治理大家共同参与、畅所欲言,通过社区党委、‘两新’组织党组织、工作站、居委会、业委会、管理处、居民代表等形成治理群策群力,真正将问题处理在基层。”

?
光启:在突破核心技术上取得更大进展
“作为全国最大的超材料智能制造中心,709基地从建成投产到规模化的量产和交付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不仅意味着我国超材料行业发展迅速,产业化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昨天,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告诉记者,709基地一期可实现年产能60吨超材料,今年可接近满产状态。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709基地二期项目也已经正式启动,预计建成后年产能达100吨。届时,709基地总产能将达到160吨。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光启,让刘若鹏和研究院上下记忆犹新。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时,要求光启“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嘱咐光启人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争做新时期的钱学森们”。

“10多年来,我们时刻谨记总书记的期盼与要求,长期扎根于基础研究创新,大力发展超材料技术,率先完成了从0到1的超材料工业体系构建,开创了超材料的设计、制造、检测的全产业链体系。”刘若鹏表示,不忘总书记嘱托,2022年,我们的超材料业务的量产规模迎来里程碑式的突破,这对我们光启人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广东时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给予的高度重视,让刘若鹏感触十分深刻。刘若鹏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他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认为重中之重就是进一步把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做好,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贡献。

经过短短的十余年发展,光启让超材料技术在我国落地生根,实现了超材料技术由“0”到“1”的历史性突破。尤其是全国最大的超材料智能制造中心——光启709基地的建成投产,是光启推动超材料产业化的又一壮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更值得一提的是,光启在建立超材料工业生产体系的时候,围绕着产业化过程形成了一大批专利。最新数据显示,光启累计申请专利5932件、获得授权专利3841件,实现了超材料底层技术专利覆盖,在全球超材料领域专利申请量位居第一。

刘若鹏感慨地说,自己作为深圳创新的一分子,要积极推动深圳科技创新向着更加前沿、更加高端、更具引领性迈进,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为下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贡献。

?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18/358_1681787468134.jpg?width=1080&size=145533

腾讯:协同产学研打造共享创新生态
“十年前,我在腾讯大厦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时非常激动。十年来,腾讯人始终不忘嘱托,我们投身科技创新,坚持科技向善,致力于创造可持续社会价值。”昨日,腾讯员工王熙郡回想起总书记考察腾讯时的情景,言语间依然难掩兴奋之情。

“这几天,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我们都听了,深感关怀和兴奋,公司对未来的发展也更加充满信心了。”王熙郡说道。

腾讯是总书记来深圳调研时重点考察过的科技企业。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也曾勉励腾讯要作出更大贡献,希望像腾讯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越多越好。如今,腾讯正通过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并发挥自身平台优势,为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最新财报披露,2022年腾讯全年营收5545.5亿元,净利润1882.4亿元,研发开支超过614亿元,同比增长达18%;从2018年至2022年,腾讯累计研发投入超2000亿元。截至2022年12月,腾讯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过6.2万件,专利授权数量超过3万件。

近年来,在专利申请量持续攀升的同时,腾讯通过数字技术持续助力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还与产学研各界加强协同,在人才、科研等多领域打造共享创新生态。

在矿山、港口等复杂作业现场,腾讯与三一重工牵手,利用5G技术和腾讯实时音视频(TRTC)的腾讯云远程矿车解决方案,实现了时延100毫秒以内的车辆一对多集中远程实时控制,助力行业生产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在科研领域,2018年起,腾讯与十余位中国科学家联手发起“科学探索奖”,资助范围集中在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天文和地球科学、化学新材料、信息电子、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交通建筑技术、前沿交叉技术九大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领域;去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由科学家主导,腾讯宣布10年内出资100亿元成立“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旨在支持科学家潜心投入基础科研。

在人才培养方面, 2018年,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创办成立,由腾讯教育和深圳大学联合打造的人工智能特色班——“腾班”,成功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提供了技术人才资源储备。这不仅是广东省首个人工智能学院,也是全国少见的人工智能校企合作本科班。

北站社区:小社区大舞台 多元共治有力量
“此次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考察调研,又让我们回想起总书记在北站社区考察时对我们的殷切嘱托。把社区建设好,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使命。这些年来,我们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探索超大型城市高密度城区社区治理中下足‘绣花功夫’,努力将群众期待的‘愿景图’转变为美好生活‘实景画’。”北站社区党委书记郑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龙华区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视察时提出,“社区工作很重要,关系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关系到老百姓安居乐业,要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从10多年前的偏远社区到如今高楼林立、人口稠密的都市核心片区,北站社区是深圳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郑阳表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让党组织成为基层治理的“主心骨”,是北站社区发展的法宝。

把“小支部”建成“大党委”,北站社区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把组织体系的“根”扎得更深,推动支部建在小区、城中村、社会组织等多领域。如今,北站社区党组织从成立时12人的“小支部”发展为管理15个党支部、351名党员的“大党委”。2021年建党100周年,北站社区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坚持条块融合、资源共享,北站社区把组织共建的“网”织得更密,深耕细作党建联席会,把辖区铁路、公安、学校等47家党组织拧成一股绳,解决了北站周边拥堵、龙悦居小区群众诉求多元等难题。

党群一心,共话社区家常,在北站社区,“小方桌”上搭建起了“大平台”。通过居民议事会、专家参事会、党员群众共享会“一社三会”平台,社区制定“北站社区议事十条”,大家的事都是围坐在小方桌旁协商解决。实现社区治理人人都愿参与,北站社区“书记茶话会”以喝茶聊天的方式,小事简议、急事快议、难事众议,成功实现分级分类协商。

伴随共建美好家园的社区风尚愈发浓厚,北站社区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张莹莹、“全国抗疫最美家庭”黄三丽夫妇、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孙卓清等先进典型。

坚持以“微实事”撬动“大民生”,让社区服务离群众更近、更贴心,北站社区还开展人文社区“亲邻党建”,拓展党群服务中心服务面积4000多平方米,新增数字书房、健身房、共享花园等功能室,将服务人群从一老一小拓展到青工、人才、特殊群体等,真正让群众更愿意来、喜欢来、经常来。

来源 | 深圳特区报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18/535_1681787468505.png?width=86&size=6247
分享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18/654_1681787468679.png?width=54&size=3419
点收藏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18/150_1681787468831.png?width=85&size=5033
点点赞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18/326_1681787468961.png?width=85&size=5407
点在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牢记嘱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