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杂志小助手 发表于 2023-4-4 11:20:18

加强企业风险内控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作者:童乐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04/106_1680578417567.png?width=1080&size=1279133
在竞争日意激烈的国际市场中,涉外企业海外市场空间收窄,面临极大的风险挑战。企业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健全风险内控程序,为自身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风险内控力对市场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
企业对外经营活动涉及各项对外贸易事项及财务会计活动,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重要方式,可通过强化内部程序(如预算、风险、审计等)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在企业内部营造一股严谨精细的经营氛围,继而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强化企业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在增强自身内控力的同时,可强化业务控制、市场风险防范、明晰岗位权责,使企业可在规范有序状态下稳步运行,继而起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为对外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管理条件,间接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保障财务信息安全性
财务属于企业内部控制重点内容,借助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可有效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在企业内部形成稳定有序的财务氛围,落实财务监督,防范舞弊行为,规范会计记录,保障企业财务信息安全性,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可靠财务环境,继而更好地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助力。
风险内控力管理现存问题
一、外汇风险把控不当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发展经营活动处于国际外汇市场内,外汇汇率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外汇风险涉及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需从识别、分析、规避、评价4个方面进行风险管控,借助系统化内控程序降低外汇风险对涉外企业的影响。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涉外企业仅在外汇风险出现后进行应对,缺乏完整的风险内控程序,内控力不足,对企业经营产生了负面影响。衍生金融工具属于企业资产之一,其价格随市场变动而变化,是用于应对外汇风险的方式之一。但衍生金融工具存在不稳定性,若缺乏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控制管理及未来交易变量的预测,不仅不能良好应对外汇风险,还会引发新的风险问题。部分企业因未灵活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而削弱了自身对外汇风险的内控力,外汇风险控制不足而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二、财务体系存在缺陷
财务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关键方向,企业可借助强力内控规范财务体系,使自身在严谨有序的财务体系支撑下实现稳定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但目前,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财务体系普遍存在以下缺陷。
1.财务内控制度缺失
财务制度是涉外企业基础制度,但经济全球化形势多变,为确保财务体系规范有序,需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更新财务制度,而部分企业仍沿用传统财务制度,未从内控角度出发优化与完善财务制度,降低了企业内控力。
2.预算全面性不佳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重要理念,而部分企业虽基于全面预算理念展开管理创新,但在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预算过程中存在业财分离现象,导致预算方案难以全面覆盖各个方面,降低预算实效,在预算执行期间频繁出现预算变更现象。
此外,部分企业预算管理缺乏总结阶段,未客观评价预算实施效果,难以总结经验以供参考,继而导致预算无法发挥出内控效果,指导经营活动。
3.财务数据监督不到位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所处市场环境更为复杂,其在日常经营期间所形成的数据更为庞大,而面临庞大海量的财务数据,部分企业难以实现财务数据的全面监督监管,继而严重降低了对财务数据的控制力。
三、内审整改机制失效
在现代化背景下,内审范围不断扩大,旨在借助内审而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管理缺陷,以便整改。而部分企业在内部管理控制期间,仅关注内审过程严谨性,而忽视了内审整改过程,导致内审所发现的管理缺陷并未有效整改,整改计划流于形式,继而降低了企业内控力。
风险内控力提升策略
一、强化外汇风险控制
1.完善风险内控程序
第一,外汇风险识别。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方向及贸易特征,总结可能发生的外汇风险,提前预测与总结经济风险、折算风险、交易风险发生概率及具体表现,结合以往经验判断各类外汇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影响程度,提前预防。一旦外汇风险发生,则可及时识别并应对。
第二,外汇风险分析。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可借助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全面采集与分析外汇市场信息,借助数据算法搭建模型,用于预测与判断汇率波动趋势,对涉外企业自身外汇金额、币种、期限等数据,分析各类外汇风险的危害程度,多维度科学度量外汇风险,通过深度分析而更为精准地认识外汇风险。
第三,外汇风险规避。企业完成外汇风险类型识别、危害程度衡量分析后,需根据内部情况综合考量风险应对成本及效果,以成本效益最大化为原则,采取外汇风险规避策略,尽可能预防外汇风险。
第四,外汇风险评价。外汇风险发生后,企业需在风险识别基础上进行应对,而完成外汇风险管理后,需对风险控制管理效果进行总结评价,分析风险内控措施是否已完成既定目标,根据风险内控目标完成度,确定风险内控措施实施效果,为后续风险内控工作提供经验,提升企业风险内控程序完整性。
2.灵活运用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外汇市场信息传递,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资源配置,优化资金流动,增强企业对自身资金资源的调控掌握能力,继而起到转移风险、分割风险的作用。
第一,应用外汇期货工具。该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合约双方采用不同货币完成的交易,根据汇率情况设置外汇期货合约,以此降低企业外汇风险发生概率。现阶段国际市场变化诡谲,企业可凭借外汇期货交易工具的套期保值功能规避外汇风险,实现对外汇风险的有效控制。
第二,应用外汇期权工具。该方式是企业管理控制外汇风险时最为常用的工具之一,外汇期权工具可在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的同时,为企业提供盈利机会。外汇期权是对外汇远期合同、外汇期货的补充,在外汇期权工具应用期间,买方可基于外汇市场变动情况选择履约或放弃,继而实现外汇风险规避。
第三,应用远期结售汇工具。该衍生金融工具应用后,双方可确定汇率及金额,待结汇或售汇业务开展时,按照合同所确定的汇率实施业务。凭借该衍生金融工具,能够有效规避汇率波动引发的风险。除此之外,该金融衍生工具自“走出去”战略提出以来被广泛应用,现已发展成熟,故企业可将远期结售汇工具作为首选,以此更为科学合理地规避外汇风险,强化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内控力。
第四,应用货币掉期工具。该金融工具是指两个经济主体实施贸易活动时,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确定交易期限,并采用不同货币对资产、债务进行计价,以此实现风险分散分割,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交易风险。
企业在管理控制外汇风险过程中,可基于交汇范围、交易时间、业务特征选择不同金融工具实施交易活动,通过灵活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实现资产保值。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搭配与应用衍生金融工具,增强自身风险内控力,减少汇兑损失。
二、完善财务内控体系
1.构建财务内控制度
面对国际市场新形势,企业需从内控角度出发,革新财务制度,构建财务内控制度,兼顾宏观市场环境与内部微观条件;基于现有财务制度进行优化,增添内控措施;基于内部控制细化财务标准及要求,更好地控制与指导财务活动,强化经济活动基础保障,继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构建财务内控制度基础上,应在企业内部营造浓厚的财务内控氛围,采用宣传培训的方式,加深各级人员对财务内控的理解,为财务内控措施的高效执行奠定基础。
2.增强预算全面性在长期发展中,大部分企业均已引进全面预算管理方式,但部分企业预算管理全面性仍有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应结合业财融合理念,优化财务预算体系。
从预算编制角度来看,需加强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信息交互。预算编制期间,要求业务部门根据自身未来阶段项目实施情况制定部门预算,形成部门预算方案,将其整理汇总后递交至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整合所有业务部门预算方案,并结合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调整,在业财深度融合下提升预算编制质量。从预算执行角度来看,业务部门需严格按照预算方案实施项目活动,而财务部门从中引导,为业务部门预算执行提供建议,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预算变更。国际市场环境复杂,企业业务实施期间可能遭遇不可抗力因素而无法执行原预算方案,此时业务部门应与财务部门深度沟通,结合实际情况判断预算变更的必要性,在确认预算变更需求后,审慎变更预算。
从预算总结角度来看,企业应综合考虑财务与业务两个方面,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计算预算完成度,分析预算变更原因,为后续预算管理控制的实施提供指导。
3.落实财务监督控制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可引进大数据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与监督,加速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变,在统筹整理财务数据基础上,挖掘财务数据内涵,及时发现财务数据内所蕴含的信息,为企业制定经营决策提供财务数据支撑。企业可基于大数据技术搭建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技术与算法,实时监督财务数据变动情况,强化企业的财务内控力,使企业可在规范有序的财务体系支撑下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
三、落实内审整改计划
企业完成内审程序后,需及时整理内审结果,并以内审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针对内审期间所暴露的管理缺陷,则出具内审整改计划,做好追责问责工作,在此基础上,明确内审整改责任部门及责任人,以确保内审整改计划可有效实施。在内审整改计划执行期间,跟踪调查内审整改进度,要求相关部门及人员定期汇报整改情况及阶段性计划,切实落实内审整改,尽快解决当前管理漏洞,继而增强企业内控力及市场竞争力。
(作者单位: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04/125_1680578418051.jpg?width=567&size=23276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04/114_1680578418242.jpg?width=1080&size=6683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加强企业风险内控力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