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60例结集刊发
全力打造黑山羊养殖产业“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
■ 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紧围绕“产业振兴”这一关键,以发展翁毛村黑山羊养殖为抓手,打造翁毛村“一村一品”品牌,不断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致富。2019年以来,黑山羊养殖项目为村集体增收260多万元,2021年,帮助脱贫户实现人均收入15453元,同比增收36.56%,海南省税务局定点帮扶年度考核连续6年被评为“好”(优秀)等次,养殖黑山羊助力乡村振兴做法受到分管乡村振兴副省长批示肯定。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04/814_1680576630808.png?width=800&size=131773
深入调研,因地制宜建造黑山羊养殖基地
加强组织领导。海南省税务局党委十分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建立省局领导按月督导工作制度、“四优先”激励办法等机制,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磊多次深入帮扶村调研督导,对黑山羊养殖基地的发展状况现场指导并提出具体要求。省税务局其他局领导不定期轮流实地走访脱贫户、督导养殖基地,指派专人确保黑山羊消费扶贫产销环节无缝对接,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省税务局驻翁毛村第一书记将保证黑山羊养殖基地有序健康发展作为自身工作的重要职责,带领帮扶村村民认真落实上级工作部署。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04/865_1680576631182.png?width=669&size=577225
翁毛村黑山羊基地外景。
精准调研摸清底数。为了帮扶群众有稳定的产业、有致富的门路,省税务局多次实地调研、反复走访、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掌握到翁毛村的可用规模种植土地少、村民就近就业意愿强、种植业盈利风险大,且当地黑山羊市场缺口大、市场利润高、销路好,能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等情况。省税务局专门委托海南大学农学院,从地理、气候、土壤、水质、羊种、市场供求等方面对翁毛村发展黑山羊养殖进行可行性研究,科学论证得出了具有可行性的研究报告,为省局帮扶建造黑山羊养殖项目奠定基础。
大力推进项目落地。2017年,经原省地方税务局党组决定,统筹资金修建第一期黑山羊养殖基地,分两批次引进了410只本地黑山羊基础种羊,2017年11月养殖基地正式投入运营。2018年,依据“百企帮百村”政策指导,引入社会资金258万元对养殖基地进行第二期扩建,建成后养殖基地共有羊舍4栋约4000㎡、青贮池2个、种植牧草约80亩,加装了牧草喷灌系统、养殖区监控系统、牧草收割粉碎机等,养殖基地总容纳饲养规模可达1200至1500只,年出栏量可达800多只黑山羊。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04/784_1680576631533.png?width=800&size=131773
多措并举,助力黑山羊产业健康运转
成立集体合作社。翁毛村成立乐东毛响民富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吸纳翁毛村全部脱贫户(原贫困户)、残疾户入股合作社,为增强社员的主人翁意识和激发内生动力,合作社社员每人出资50元,业务范围涉及农业养殖、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销售以及信息服务等,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发展村集体经济,脱贫户享受利润分红。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04/735_1680576631773.png?width=669&size=551551
翁毛村黑山羊基地内场。
引进专业化管理。为使翁毛村黑山羊养殖扶贫项目持续、健康发展,2022年5月,经省税务局牵头,在翁毛村委会、乐东毛响民富农业专业合作社、乐东黎族自治县尖峰镇人民政府充分协商后,委托海南丰歌实业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黑山羊基地,四方共同签署了《经营管理合作协议书》,由企业自主经营管理,镇政府进行建议、审议和监督,合作社定期安排村民学习养殖技术,定期收取合作金,力争实现翁毛村黑山羊项目标准化、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持续消费帮扶。发动全省税务系统20个市县局以及省税务局机关职工食堂与合作社签订了消费扶贫采购协议,约定每年采购黑山羊约500只,年消费扶贫约150多万元,近4年全省系统累计实现消费帮扶460余万元。在采购慰问品等时,同等条件下,优先以不低于年度工会福利采购总额10%的标准采购翁毛村黑山羊。
通过消费扶贫微信群倡议全省税务系统干部采购翁毛村黑山羊羊肉,至今以来线上消费扶贫累计1200余人次,金额约25万余元。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04/567_1680576632140.png?width=800&size=131773
以点带面,发挥黑山羊产业带动效应
差异化分红。按照“巩固脱贫、激励先进”的原则,根据村级合作社的章程,合作社以当年养殖基地80%的收益,从脱贫户上羊场务工、参加夜校培训、家庭环境卫生、农户慵懒散、配合村委会工作等方面进行考核,经过乡村振兴工作队、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村支两委集中评分考核,实行“优、良、一般”三个等级差异化分红。2021年,合作社给141户脱贫户686人分红52万元,每户平均分红4000余元。鼓励脱贫户纠正“等、靠、要”等不良思想,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04/962_1680576632364.png?width=942&size=853855
“我很感谢合作社以及黑山羊养殖基地项目。自从入股了合作社以后,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通过分红以及到基地轮班,我的收入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村民麦笃京高兴地说。
务工轮班制。为进一步激发翁毛村脱贫户自力更生的内生动力,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解决脱贫户就近务工需求,合作社将无法外出务工和家庭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人员编成班组,轮流到黑山羊养殖基地学习防疫、接种、阉割等技术,同时帮助饲养员打草、喂养、羊舍打扫和牧草灌溉等工作,村支两委干部、理事会、监事会负责人,不定期到养殖基地督导检查脱贫户务工情况,确保基地的正常运营。
脱贫户陈太明及其爱人,在养殖基地务工的同时,专心跟班学习养殖技术,从“一窍不通”变成了“养羊能手”,利用学到的技术发展自家养羊产业,年均收入大幅增长,2020年被评为全省脱贫光荣户,并在海南省脱贫电视夜校作为致富带头人作了经验介绍,实现了从贫困户到脱贫户再到致富带头人的转变。
考勤工分制。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合作社制定出勤总分值及相应的标准,脱贫户根据出勤情况获取工分,合作社根据工分折算成现金发放,调动脱贫户务工再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翁毛村黑山羊养殖项目通过差异化分红、务工轮班制、考勤工分制等多种措施,不但使脱贫户通过分红实现增收,而且培养了养殖技术人才,提供了就近工作岗位,调动了脱贫户务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来源:《中国税务》2022年增刊
撰稿人:许斯华 吴芳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