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极简史
万物吐故纳新,大地一片生机盎然,正是春游的好时候。除了拍照发朋友圈,春游还能怎么玩?
或许,你能从古人的春游活动中,获得一些灵感。
先秦时期的春游,浪漫而风情。
《诗经》中有许多爱情诗篇,都发生在春游之时。
《出其东门》中的“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讲的就是郑国人喜欢春游,出了城东门后,满眼望去都是春游的妹子,是郑国男子邂逅爱情的好机会。
《溱洧》中提到“士与女, 殷其盈矣”,意思是,在溱水和洧水边, 到处可见来春游的郑国男女。
许多男女在春游时两情相悦,订下终身。
谈情说爱的浪漫元素,逐渐变成这个时期春游的一大特点。
为了方便大家找对象,当时甚至还设定了大型春游相亲节日——“上巳节”。
上巳节, 因选取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而得名,素有古代“中国情人节”之称。
孔子也是春游爱好者。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499_1679651451742.jpg?width=500&size=47698
在《论语·先进》中,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十分赞赏。
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约上几个成人、几个小孩,沐浴、吹风、唱歌,惬意得很。
到了魏晋,三月初三被明确地固定为上巳节。
不过魏晋人不像先秦人民那样,痴迷于边春游边恋爱的浪漫,而是追求“玄游”。
文人们把郊游视为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他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返乎自然,在山河间品茶,饮酒,作诗。
魏晋旅游博主辈出。
王羲之就是旅游大V之一。
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也就是上巳节这天,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共游会稽山,写下了1000w+的游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734_1679651451951.jpg?width=600&size=77179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刘伶和王戎)也是春游爱好者,喜欢在竹林下开party喝酒。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 肆意酣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被称作中国山水诗第一人的谢灵运,是个旅游达人。
谢公不仅喜欢写游记,对旅游装备也很有研究。
据《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郊游时,头戴曲柄笠,脚蹬木屐。
这种木屐,前后都有齿钉,上山去其前齿, 下山去其后齿,被时人称作谢公屐。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990_1679651452131.jpg?width=640&size=16838
到了唐朝,春游才真正成了一项全民活动。
许多诗句,都记录了当时百姓对春游的热衷。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杜甫《丽人行》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顾非熊《长安清明言怀》
唐人的春游,主要在上巳节、寒食、清明展开。
这些节日,是唐代的公休假日。
每逢这些公休假日,唐玄宗还会发员工福利,给百官发旅游基金,让他们去春游。
“春末以来, 每至暇日……赐钱造食, 任逐游赏。”
——《赐百官钱令逐胜宴集敕》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465_1679651452340.jpg?width=1050&size=107609
唐人春游,喜欢吃吃喝喝,并且吃出了不少著名的“游宴”。
曲江宴,就是载入中国饮食史的名宴。
它是唐代进士放榜后的庆祝之宴,皇帝也会参加。
又因新科进士正式放榜之日,恰好就在上巳节,故而宴席间,皇帝、王公大臣、与宴者可以一边欣赏曲江边的春光,一边品尝美味佳肴。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566_1679651452550.png?width=333&size=22445
除了吃吃喝喝,骑马自驾游在唐代也很风行。
而且不仅是男子,当时女子也参加骑马郊游的活动。
张萱的《虢国夫人春游图》,就记录了杨贵妃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骑马春游的场景。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515_1679651452751.jpg?width=1080&size=40880
相关阅读:杨贵妃的亲姐姐也是胖美人吗?自己看吧!
春游的头等大事,当然是赏花啦。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当时的女子春游,通常会约上几个闺蜜,路上遇到好花,就在花前坐成一圈,解衣作帐,就地野宴。
在日本,这种赏花方式至今还很流行。
《开元天宝遗事》中,还提到一种非常雅致的春日游戏——斗花草。
斗花草亦称斗百草,规则是“戴插奇花, 多者胜”。
“长安士女,春时斗花,戴插以奇花,多者为胜。”
——《开元天宝遗事》
白富美往往会重金购名花,种在庭苑,为斗花草做准备。
单斗花草有些单调,再加上赌注钱物就刺激多了。
“为赌金钱争百草,急行遗却玉珑璁。”写的就是一位宫女急着参加斗百草赌钱的游戏,匆忙间将玉佩弄丢了。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935_1679651452933.jpg?width=1000&size=21508
要说唐朝最in的旅游博主,白居易必须拥有姓名。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711_1679651453116.jpg?width=500&size=74200
他写过很多春游诗。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65岁时,仍然热爱春游,频率高到妻子都有些不满。
上马临出门,出门复逡巡。
回头问妻子,应怪春游频。
诚知春游频,其奈老大身。
朱颜去复去,白发新更新。
请君屈十指,为我数交亲。
大限言百岁,几人及七旬?
我今六十五,走若下坡轮。
假使得七十,只有五度春。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春游》
在《春游》的结尾,他还diss了一下春天都不出门旅游的死宅。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638_1679651453299.jpg?width=440&size=12948
宋朝以后,上巳节逐渐被人们淡忘,踏青活动大多集中在清明节,人们可以一边祭祀一边春游。
寒食祭先扫松,清明踏青郊行。
——周密《武林旧事》
《春游晚归图》就记录了一老者骑马踏青回府的场景。
老者前后簇拥着10位侍从,或搬椅,或扛兀,或挑担,或牵马,忙忙碌碌。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557_1679651453481.jpg?width=1024&size=254076
据说,富贵人家带着厨师春游的也大有人在。
宋代春游,在内容上也开始变得更多元化,除了赏花喝酒写诗,还开展一些体育运动,比如蹴鞠。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314_1679651453722.jpg?width=640&size=113578
到了明清时期,上巳节彻底衰落,其郊游内容被糅合进了清明节里。
借扫墓踏青是当时春游的特点。
“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履相错,日暮,坟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
——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
明清时期,清明春游的娱乐活动已经非常丰富。
射柳是清明踏青的特色娱乐项目。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789_1679651453940.jpg?width=411&size=51339
据明朝人的记载,射柳时,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女子则喜欢在清明节荡秋千。
由于清明节荡秋千随处可见,明清还将清明节定为秋千节。
放风筝也是当时普遍流行的风俗,清明扫墓之后,就放起风筝。
“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740_1679651454150.jpg?width=342&size=28561
人们相信,放风筝能够消灾解难,赶走晦气。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417_1679651454293.jpg?width=466&size=22766
因此,许多人在放风筝时,将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然后在风筝升空时剪断线,希望以此带来好运。
相亲、喝酒、吃吃吃、赏花、斗花、踢球、射柳、荡秋千、放风筝……
古人的春游有没有给你的春日出行一些启发呢?
图片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倪方六《古人郊游的不同玩法》
魏娜《中唐诗歌新变研究》
李红雨《藏在古画里的春天——唐人的春游踏青》
张斌,冯大志《唐朝郊游运动探源》
郭丹英《跨越千年的时尚 都篮考》
更多极简史
古埃及 / 翻白眼 / 西王母 / 绿帽子 / 煎饼
胡须 / 饮茶 / 洗澡 / 皇帝称呼 / 压岁钱
外卖极 / 美女脸 / 美甲 / 真·剁手
广告 / 月饼 / 锦鲤
快递 / 生理期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真的很悠闲吗?
再见,玉环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绝了
鉴定一下古代热门食物雅称
瓷器里的绝美中国色,这高级感我慕了!
时隔五十年,龙门石窟再修复!
30+部高分文博纪录片(内附观看地址)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977_1679651454441.png?width=663&size=143588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打开小程序了解热门展讯???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855_1679651454684.gif?width=22&size=1705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439_1679651454863.jpg?width=400&size=4030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微信群 :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601_1679651455035.jpg?width=546&size=58003
(扫码即可加入交流群,打广告勿入)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24/386_1679651455232.gif?width=70&size=335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