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供货195次!骗取出口退税1.15亿元!
每日免费直播课?点击下方 预约按钮
即可在直播时收到温馨提醒啦??
近日,遵义税务局破获了一起以出口茶叶骗取出口退税的案件,涉案金额之大,令人咂舌...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17/508_1679039165245.png?width=21&size=501
01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17/671_1679039165427.png?width=21&size=501
循环供货195次
骗取出口退税1.15亿
国家税务总局遵义市税务局与公安、海关、银行、外汇和检察院5部门协作,破获了一起出口骗税团伙大案。犯罪团伙以多家出口企业为平台,虚构茶叶出口业务,共骗取国家出口退税1.15亿元。
一、两条不期而遇的疑点线索
2021年12月,遵义市税务局稽查部门收到了进出口管理局移送一条“辖区茶叶企业出口业务异常增长”的疑点线索,同时,也收到了海关部门传递的“出口茶叶单价和数量等指标高于地区平均水平数倍”的风险通报信息。
检查人员根据提供的线索,综合运用税收大数据技术和征管软件,最终发现辖区内贵州Q贸易公司、贵州S贸易公司、贵州H贸易公司等5家茶叶出口企业形迹可疑。
检查人员查看了5家出口企业和关联生产企业的进出口申报资料,从茶青收购台账、生产能耗、进货发票到出口企业出口报关单、质检单、运输单据等,所有业务环节备查资料环环相扣,一应齐全,堪称“完美无缺”。
通过对其上游生产企业的进一步检查,检查人员发现上游企业出口订单占比异常,并且,出口企业和生产企业的发票开具地址居然相同!
于是稽查局决定对5家企业立案调查,走访中发现,企业不是大门紧锁空无一人,就是在营业地址根本找不到相关企业。
二、资金核查扑朔迷离
检查人员通过对公账户、相关个人账户进行追踪核查,很快,便发现了问题:上游茶叶生产企业每次在收到下游出口企业的货款后,不久都会迅速取现。
在调查过程中,企业的资金流因其频繁取现的行为,出现了多处“断点”,专案组的调查一时受阻。在此情况下,检察人员调整思路,决定从企业生产耗能方面进行调查。
果然,在调查中发现:茶叶生产企业向生产生物燃料的企业支付货款后,每次这些款项在扣除相同比例金额后,均会通过燃料企业相关人员的私人账户,最终转回茶叶生产企业负责人私人账户。也就是说,茶叶生产耗能虚假,间接证实了生产企业生产活动虚假。
三、拎编织袋的可疑人员
检查人员针对企业频繁取现这个点,在查看对比了大量的监控视频后,终于有了发现:一段监控视频显示,一名拎着编织袋的可疑人员取现后,先将现金装入编织袋,随后交给等待在网点内的另外一名人员,由这名人员到柜台上进行了存现。经核查,这名取现人员就是其中一家涉案茶叶生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李某某,而存现人员正是涉案出口企业的财务人员欧某。调查显示,欧某每次在办理存现业务后,均会通过手机银行转账等方式,将存现资金转入一个名为张某某的个人账户。
办案人员追踪张某某账户发现,转入其账户的资金,最终张某某均将其转回了向茶叶生产企业汇款的出口企业账户。在核查过程中,多条线索和迹象显示,这个名为张某某的人员即是涉案出口企业背后的实控人。
为了获取更多证据,检查人员扩大了调查范围,通过大量数据比对,发现这些款项无一例外,全部在收款后不久,均实现了资金回流。这些证据进一步证实了,涉案茶叶生产企业和出口企业之间购销业务虚假。
四、隐秘的“循环物流”
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出口企业背后隐匿的张某某、洪某某、杨某某和陈某等人陆续浮出水面。
最终,检查人员决定在遵义、厦门、泉州等地,同时对22家上游茶叶生产企业相关人员,以及张某某、洪某某、杨某某和陈某等涉案违法嫌疑人进行了抓捕和控制。
面对各项证据,犯案人员供认不讳,说出了实情:
李某等人供述称,他们这些上游企业产出一批茶叶后,高价“卖”给下游的5家出口企业,由张某某等人组织出口到香港后,这些茶叶会转道越南,通过边民贸易的形式回到内地,最终再运回他们这些上游供茶企业。这些返回的茶叶在重新包装后,将会再次“卖”给张某某等人控制的出口企业,供其出口,如此循环往复。
检查人员随即组织外调人员进行针对性调查。经核实,2019年—2021年期间,上游茶叶生产企业,使用同一批茶叶,通过循环供货方式,共向下游5家涉案出口企业虚假“供货”195次。张某某、洪某某、杨某某、陈某等7人组成违法团伙,通过利诱等非法手段勾结上游茶叶生产企业,虚构茶叶购销业务,利用手中控制的5家出口企业,共虚假出口茶叶累计金额10亿多元,共骗取出口退税1.15亿元。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经过300多天奋战,这起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重大团伙案件最终得以顺利告破,目前,案件已移交司法机关审理。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17/409_1679039165619.png?width=21&size=501
02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17/452_1679039165768.png?width=21&size=501
金税四期+大数据
税务这样查企业
金税四期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在“以数治税”的背景下,税务机关检查企业的工资薪酬主要有以下4个切入点:
1、审核工资支出的相关凭证
检查企业的人员花名册、考勤表、工资明细账和计算表,审核工资发放凭证与银行代发工资卡等凭证资料的数据是否对应无差异。
2、检查企业薪酬标准是否异常
稽查人员分析企业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生产规模,核实从业职工人数和薪酬标准,重点核实月工资额低于5000元的人数占比情况。
3、检查“账实”差异
审查分析企业“应付职工薪酬”账户与实付工资总额是否对应,核对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的发放是否正确。检查“应付福利费”账户支出情况,核实企业通过该账户发放现金和实物的具体情况,看是否代扣代缴个税。
4、金四、社保系统联合分析
利用金税四期系统和社保系统,核查工资表中人员与企业缴纳社保人员在数量上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并对企业申报个人所得税人员的比例和收入情况实施核查。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17/615_1679039165915.png?width=21&size=501
03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17/893_1679039166087.png?width=21&size=501
抓紧自查!
这9种避税方法,查到必重罚!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17/479_1679039166235.jpg?width=700&size=172926http://file.tax100.com/o/202303/17/804_1679039166482.jpg?width=700&size=122534http://file.tax100.com/o/202303/17/430_1679039166798.jpg?width=700&size=91035http://file.tax100.com/o/202303/17/461_1679039167121.jpg?width=700&size=75254http://file.tax100.com/o/202303/17/615_1679039167310.jpg?width=700&size=106457http://file.tax100.com/o/202303/17/504_1679039167507.jpg?width=700&size=87178http://file.tax100.com/o/202303/17/763_1679039167701.jpg?width=700&size=211870http://file.tax100.com/o/202303/17/991_1679039167969.jpg?width=700&size=79687
来源:本文由税来税往整理发布,素材来源:税务大讲堂、财务第一教室、梅松讲税、税务经理人、财务经理人。内容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之目的。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17/450_1679039168224.jpg?width=1080&size=21748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