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绿色动力 助推国际业务高质量发展
作者:周新波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591_1677823518929.jpg?width=1080&size=162435
我国“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绿色生产、低碳生活已经越来越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和人民群众生活。山东高速集团作为山东省属国有骨干企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双碳”目标,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努力实现全产业、全链条的绿色发展,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山高力量”。
统筹推进 “绿色”成为企业发展鲜明底色
山东高速集团以绿色发展为基本原则,以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在技术创新、过程控制、金融支持及项目突破等方面实现了较大发展。
一、创新驱动,绿色技术新突破
科技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变量。山东高速集团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在高速公路施工、养护、废物处理等领域的绿色低碳关键技术领域强化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研发的溶蚀地层超大断面隧道安全高效施工关键技术通过系统的理论、工艺、技术和装备研究,攻克了溶蚀地层超大断面隧道安全高效施工关键技术难题,助力降低隧道施工成本;研发的多源固体废弃物就地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优化生活垃圾处理工艺,解决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量少分散、集中处理费用高、资源化利用技术缺乏以及智能化程度较低等问题;研发的环保型高耐蚀预镀锌铝镁合金技术护栏防腐性、耐久性、环保性优异,应用于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可最大限度增加旧护栏利用率,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研发的催化燃烧、蓄热式燃烧、蓄热式催化燃烧、生物化学除臭一体化设备等多项废气治理技术与装备,成功应用于山东省最大规模的有机废气蓄热式催化燃烧治理项目——威海金泓生产废气治理项目中;研发并设计的成套污水处理设备,在多个高速服务区污水处理项目中应用;合作开发多项厨余垃圾处理技术与装备、畜禽粪便处理系统与设备、油泥处置技术与设备等固废处置与资源化技术与设备,已在多个项目成功应用。
二、优化过程,绿色高速新提升
山东高速集团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高速公路项目全生命周期,节约资源,减少排放,与自然环境相处更加和谐。从设计阶段开始,山东高速集团就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系统考虑环境因素,全面优化施工方案,着力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公路工程。在工程建设中,集团秉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积极应用四新技术,推动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将钢渣、赤泥等工业废料转化成为修筑路基的优质材料,有效缓解了地方生态压力。实施全线绿化提升改造,结合气候条件优化植被设置方案,充分考虑植物的防尘、减噪、净化空气等功能,集美化、净化、防护于一身,打造出一条条绿色生态走廊。
三、强化支撑,绿色金融新进展
金融支持是绿色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催化剂”。经过不懈努力,山东高速集团的资信和品牌得到资本市场的充分认可,2021年度获评“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优秀发行人”,进一步提升了集团在资本市场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同时进一步丰富了集团的融资渠道。旗下威海市商业银行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加大绿色金融服务力度,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为山东省首家“赤道银行”,以国际化标准持续完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2021年,威海商业银行累计为170余个客户发放“光伏贷”超2300万元、“防疫贷”90 .1亿元、“复工贷”32.8亿元、“快e贷”38.9亿元。
四、重点发力,绿色项目新跨越
山东高速集团以重点项目为载体,建立一批行业绿色发展标杆项目,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1.打造高速公路“光伏产业带”。2021年,集团利用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匝道圈等闲置土地及屋顶,开工建设107个光伏项目站点,装机容量300MW,并网60.25MW,发电量5320万度,节约标准煤15960t,减排 CO248359t。投资建成了全国首个规模化高速公路边坡光伏试验项目,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公安厅联合编制的全国首个《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工程技术规范》获批列入地方标准。
2.创新建设零碳服务区。集团致力于多方位、多层次、多路径开展绿色环保研究与实践,超前布局“油气电氢光伏”五位一体的综合能源补给体系等,在青银高速济南东服务区建成全国首个实现自我中和的零碳服务区。
3.强化赤泥等固废综合处理利用。突破赤泥路用的技术瓶颈问题,为赤泥在公路建设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保障。拜耳法赤泥在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是世界上第一次将赤泥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为赤泥规模化应用进行了新的探索,使赤泥综合利用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持续探索 强化国际工程供应链管理
近年来,山东高速集团坚守“大交通”功能定位和“大经营”发展定位,形成了“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工程建设及路域资源开发、金融投资、新兴产业”4大板块以及国际业务融合发展的“4+1”产业体系。集团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强化产业协同、要素流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共建,投资建设了巴尔干地区首个中国文化中心——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孟加拉国首个PPP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达卡机场高架快速路,承建了中资企业在欧洲建成通车的首条高速公路——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以及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南苏丹朱巴至伦拜克道路升级等一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境外项目,上榜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 “2022年度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第75位。
一、发挥优势,内部协同出海
山东高速集团交通基础设施及衍生产业涵盖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规划设计监理咨询,物流、装备制造、建材、资源开发等业务,产业链上下游权属单位资源丰富,协同优势明显。在海外,依托权属单位山东高速路桥集团股份公司、国际合作公司,聚焦集团主责主业,开展实施境外交通基础设施的产业投资、资产运营、市场开发等。通过集团内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产业互补,带动了集团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规划设计、监理咨询、轨道交通、建材等集团产业链条相关专业公司共同“走出去”,实现内部“协同出海、握指成拳”,提升了集团主业产业链、价值链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效推动了集团各产业板块协同发展。
二、创新模式,外部优化合作
在海外合作伙伴选择方面,集团除了考虑上下游合作方的信用、规模、市场前景外,还将环保、职业健康等也纳入考察范围。采取负面清单制度,对处于环保 “黑名单”以及污染严重、违背绿色供应链发展理念的企业,从源头上进行把控。同时将低碳化、智能化企业列入正面清单,在尽职调查中作为优先合作考量对象。通过前置实施“正负面清单”制度,集团强化与中信建设、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电建、中工国际等信誉好、实力强的央企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施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国际工程承包及“投建营一体化”项目。一批坚持绿色发展、资信良好的国外企业,也进入了集团供应链企业范围。如集团联合中国电建与泰国ITD集团共同运作实施了孟加拉国达卡机场高架快速路项目,总投资额88亿元;与英国莫特咨询公司联合实施了埃塞俄比亚国家高速运维咨询服务项目,这2个项目也成为集团“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有益尝试。
此外,山东高速还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家主权基金、境内外各大商业银行及投资银行、中介机构等广泛对接,构建起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
三、属地经营,提升竞争能力
山东高速集团强化资源共享、要素流动,对工程类设备、物资实行集中采购,提升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建立境外机料资源、人力资源信息库,根据境外项目实际施工需求合理调配,避免重复采购。同时,在境外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力推进属地化,既有效缓解国际航班锐减、中方人员动迁难度加大等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也为项目所在地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展示了“山东高速”良好的品牌形象。集团还定期开展员工工程技术、操作技能等培训,提升当地员工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目前,集团境外项目雇佣的当地员工超过1.5万余人,属地化水平超过80%。
四、统筹运营,畅通国际通道
面对疫情持续蔓延、海运空运受阻等严峻形势,山东高速集团积极作为,充分发挥铁路运输安全、高效、绿色的优势,中欧班列(齐鲁号)开行实现逆势上扬。截至2022年8月底,累计开行5662列班列,国际运营线路达到52条,通达“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54个城市。目前,集团已在塞尔维亚、匈牙利、德国等国家建立了海外仓,提供货物储存、展销、代购等增值服务。为海尔、海信、重汽、玲珑、万华化学等全省重点企业推出定制化班列服务,提供“点对点”“端到端”的综合物流服务;为木材、纸制品、煤炭、钾肥、粮食、棉纱、红酒等原材料及民生物资,打开了进口新路径;搭建起东连日韩、西接欧亚的海铁联运国际物流大通道,进一步深化了山东与日韩、东南亚、中亚、俄罗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在推进国际供应链稳定方面持续做出贡献。
绿色为基 努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
世界一流企业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目标的实现和相关举措的实施,这为国际基础设施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逆全球化思潮涌现等因素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出了重大挑战,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与合作伙伴、客户以及供应商建立紧密联系和协作。
在 “双碳 ”背景下,全球供应链重构逐渐朝着数字化、多元化、低碳化、绿色化发展。绿色供应链的构建,将有效发挥企业和市场的作用,服务和支撑绿色发展。山东高速集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提高绿色采购水平,在集团层面建章立制,为绿色供应链提供制度保障,并将绿色发展的动力传导到产业链条上的每个权属单位。同时,集团也将敦促绿色供应链上的每家企业,全面履行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实现环境成本合理分担、环境风险整体防控,争取消费者和公众支持,从而获得更为稳定、长久、可持续的市场竞争力。
坚定不移实施 “走出去 ”战略,是山东高速集团建设 “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 ”的重要举措。在此进程中,山东高速集团将继续深耕海外现有国别市场,以点带面式的挖掘新项目、新业务,实现市场二次开发,在集团内部形成区域化、集中化发展局面,提高区域竞争力;开展精细化分工协作,培养专业化人才,加强产业链各单位之间的紧密合作,以专业性提高生产力和抗击风险的能力;采用 “抓大放小、逐步推进 ”的工作思路,率先引导集团主业打造绿色供应链,为其提供技术、资金、能力建设等支持。加快推动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企业发展整体布局,让绿色理念成为普遍形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作者系山东高速集团总工程师、山东高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768_1677823519167.jpg?width=567&size=2011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