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峰值已过,对个人工作哪些影响?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369_1677822398386.gif?width=683&size=1486775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人口总数减少了85万,2021年中国人口总数接近零增长,这一数据表明中国人口数已达到峰值,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
因为人口负增长将从工作、生育以及养老带来一系列重大影响,该数据一公布就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
为明确人口负增长对个人有什么影响,我们邀请了众合云科创始人兼CEO、国内知名社保专家余清泉、众合云科副总裁、统计与服务管理专家杨守国、众合云科增长副总裁刘上一起来探讨以「人口峰值已过,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我们将分为工作机会、生育、养老问题三个主题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今天就先来看看「人口负增长,对我们个人的工作有什么影响?」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313_1677822398841.png?width=1080&size=5226
人口负增长,意味着什么?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410_1677822399033.jpg?width=1080&size=114880
刘上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我国正式迎来人口拐点,应该如何看待人口负增长这一数据呢?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367_1677822399247.jpg?width=993&size=84525
余清泉
人口增长转折点的出现冲击力很大,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是我国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
对比一下两个数据:2022年全国新出生人口956万;而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高校毕业生已超过新出生人口了,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跨时代的变化。
但大家也要知道这一变化是持续多年的渐进过程:
[*]1995年,中国普通小学招生入学人数就首次出现负增长;
[*]2003年中国沿海开始出现“用工荒”。
通过这一过程,我们也可以合理的推断:达到峰值之后,人口负增长会继续持续很长时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不会出现突然逆转涨回来的可能性。
从人力资源角度而言,我们除了关注“90后”“00后”特点之外,更应该关注到劳动力供给总量的变化。与人力资源直接相关的是劳动力人口数据,理论上总劳动力人口数量是15~6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口从2013年就开始首次出现绝对数量下降了,此后持续走低,2010到2020年十年之间绝对数下降3067万,在总人口比重中下降6%。
与微观的代际心理特质相比,这种宏观尺度的供需失衡所带来的影响是普遍和显著的。劳动力总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劳动力供需平衡发生结构性变化,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HR面临的时代变了,劳动力人口是人力资源市场的“天”,“天”变了,我们的管理和服务也应当随之变化。
而且这个变化是全局性的,虽然不同行业有所差异,但更宏观的视角来看都逃不开这个大势。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678_1677822399570.png?width=1080&size=6222
人口负增长
职场35岁现象有所缓解吗?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512_1677822399738.jpg?width=1080&size=118893
刘上
近期,在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人口负增长的话题讨论,但都是站在宏观上的角度上讨论,从个人角度而言,人口负增有什么影响呢?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552_1677822399892.jpg?width=941&size=77955
余清泉
德鲁克在讲创新时,就特别提到过:“在所有外部变化中,人口统计特征最为明显。……人口统计特征非常清晰,并且最容易产生可以预见的后果。”
从宏观上看,劳动力市场是符合供求法则基本的经济学规律的。随着劳动力人口减少,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假定在同样的经济大环境下,这肯定会带来劳动力市场价格上升,用工荒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几乎不可避免。
在某些领域大家也能直观感知到,例如蓝领劳务市场,几十年前找工作求职者还需要花钱,而现在非但不需要花钱,企业为招到人还需要给留岗奖励。这就是典型的例子。
不过,也需要指出,宏观上的大势,在微观上每个人的感受并不相同。供求均衡是整个宏观市场的理论推演,具体到个案是围绕均衡的上下波动实现的;而且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劳动者所处的阶段等都不一样,就业这个事情还存在着信息的不充分、心理预期的主观性、甚至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所以真正到微观个体,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这就像我们经常说的“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在人口对就业影响这件事上,我们也只能说大的宏观趋势是有规律的,但具体到每个人肯定不是均匀分布。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687_1677822400081.jpg?width=1080&size=118893
刘上
既然劳动力人口下降,人均年龄也变得越来越大,那么职场35岁现象,会不会有所缓解?
就日本而言,据日本总务省2020年的数据统计,日本70岁老人的就业率,男性占比45.7%,女性占比29.4%,也就是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还在工作,而且日本也具有专门针对老年人就业的人才市场。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700_1677822400377.jpg?width=1080&size=93759
杨守国
择业是一个双向行为。不同的单位、岗位由于所需能力不同,对年龄可能有不同的倾向性,部分岗位适合年轻人,有些岗位则对岗位经历、经验有一定要求,需要“年长者”。
比如,我们单位的HR也在关注员工年龄结构。通过分析,他们发现公司内部不同部门员工的年龄、性别结构也不一样,总体而言当下员工的平均年龄比1年前要高一些,从28岁提高到28.8岁。
这一数据,一方面说明随着企业的发展,内部用人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员工的稳定性在持续增加。
与此同时,“敬业”也是我国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所以我不认为职场人在爱岗敬业方面,不同代际间有本质的差别。由于专业、能力匹配度的双向选择,不同代际间的择业可能有不同的习惯,但好的职场氛围是需要单位、职场人共同打造的。
只要我们持续保持学习态度,保持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提升,年龄对于职场人不是问题。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926_1677822400634.png?width=1080&size=5993
未来进入职场的年轻人
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570_1677822400784.jpg?width=1080&size=118893
刘上
既然老年人越来越多,那未来的劳动主体还是年轻人。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躺平,这也需要企业需要向未来的年轻人释放更多的利好。
对此,我的理解是,要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有勇气面对时代的挑战,轻装上阵。未来进入职场的年轻人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889_1677822401101.jpg?width=979&size=83053
余清泉
未来职场既要对老年劳动者好,也要对年轻劳动者好。“35岁现象”应该摈弃,而动不动“3年工作经验”也需要反思。时代变了,一些不符合未来趋势的社会意识和现象也应该发生变化。
因为人口变化不仅仅是绝对数量的减少,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从人口金字塔来看:
我们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金字塔形状变成了现在的倒梯形形状,人口结构由扩张型向稳定收缩型演化,分年龄段的劳动力重心不断上移,其实是同时面临“负增长”和“老年化”两个问题。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507_1677822401284.png?width=1080&size=167027
这也要求现在的企业,不能只是停留在“拿来就用”,必须立足自己培养、长期发展,才有可能建立起自己的人才核心竞争力。
企业要创造条件让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来了就能上手,并且通过培训、实践等不断获得能力提升和人才发展。这一方面有赖于科学分工和岗位设计,另一方面也和管理和组织成熟度息息相关。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企业内部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
从整个社会来讲,也应该打造「工作友好型」的社会。一个工作友好型的社会,能有效提高劳动参与率,促进更加充分的就业。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595_1677822401496.jpg?width=1080&size=93735
杨守国
时代成就企业,发展创造机会。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口结构的变化,都会诞生很多新的职业和就业机会。
比如当下,网购电商、直播带货等都能成为一个职业,这在10年前、20年前,我们想都没想过。
经济在发展,职业在更新,我们国家的保障制度也会更加多元化,一定会“让每一份工作都有保障”。
推荐阅读
■ 今日起,国家退钱啦!为什么有人退6000,有人补2000?(附退税攻略)
■ 新员工拿不出离职证明,可以办理入职吗?
■ 你的个税又少了,大病专项附加扣除这样填报!
■ 薪酬这样做,离职率能降低40%
关于51社保
众合云科旗下品牌51社保,是技术驱动的薪税保综合服务商,以101HR科技平台为基础,构建覆盖全国 130+ 城市的全直营客户支持网络,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人力资源互联网共享服务。
101HR是新一代企业薪酬福利SaaS平台,包含五险一金标准化、薪酬标准化、外包与派遣、商保与福利等管理模块,为企业带来高效、便捷、稳定的人力资源服务。
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833_1677822401814.gif?width=639&size=100184
好看的人都在看http://file.tax100.com/o/202303/03/925_1677822401989.gif?width=104&size=1098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