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税惠助力“腊肉”更有年味
http://file.tax100.com/o/202301/19/645_1674069606426.gif?width=640&size=5449赶年集、备年货……随着农历兔年春节将至,贵州省石阡县的大街小巷已铺满了浓浓的“年味儿”。而作为石阡人年货清单上不可或缺的菜品之一,腊肉也正在成为各加工作坊、家庭手中的“座上客”。
上千斤熏烤的腊肉整齐地挂在烤架上,车间里有20多名工人对出炉的腊肉进行分割、消毒、腌制、熏制,忙得不亦乐乎,这是国家税务总局石阡县税务局干部在走访贵州仡佬风味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加工车间时看到的一幕。“猪肉切块后要先用白酒消毒,再均匀地抹上盐,再用传统手法熏制,口感极佳,自冬至以来的订单就有1万斤左右,销往北京、上海、广东、贵阳等地。”该公司负责人梁兵高兴地介绍。
据了解,贵州仡佬风味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前身是个体工商户,其依靠精湛的腊肉熏制技艺,逐步发展壮大,于2018年12月投资150万元成立了公司,业务范围从单一的腊肉制品初加工扩大至集腊肉腌制、上架熏烤、打包装箱到最后发货销售的“一条龙”生产链。“万事开头难,在公司成立初期,招到的财务也不懂业务,多亏税务人员主动上门,帮助我们规范建账、培训财务人员、辅导纳税申报,为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梁兵介绍道。
在腊肉加速“闯进”老百姓年夜餐桌背后,除了税务部门为企业提供的纳税辅导外,还得益于税费支持政策的不断“加料”。“近年来受疫情影响,成本增加,销量不稳,资金压力较大,好在税务部门及时为我们送来了企业所得税减免、‘六税两费’减半征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近三年,累计帮助我们享受到20余万元的税费减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梁兵告诉记者。
在税惠政策加持下,2022年初,梁兵改进熏制工艺,在保留原有口感基础上减少了烟熏味,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了70余万元订单,工艺改进获得成功,激发了梁兵的干劲。于是他一鼓作气,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起多个生猪养殖基地,带动当地5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公司年产值也从刚成立初的不足500万增长到如今的1100万元。
“家里养了5头猪,都是供应给养殖基地制作腊肉的,这些猪需要十个月才能出栏,加上到加工厂打工的收入,一年最多时能挣3万元左右。”石阡县大沙坝村村民杨芳边说边在腊肉加工作坊里忙着。
据悉,除了零售、超市配送等线下销售之外,公司还在多个平台有着固定的线上销售集道,目前已为春节生产储备了3万多斤备受人们青睐的腊制品。“销售高峰的到来使我们发票用量明显增加,以往纸质发票的申领、寄递多少还是有些不便,后来在税务部门辅导下,我们通过电子税务局开始申领电子发票,遇到操作疑惑,税务干部就远程在线帮我们解决,很方便。”朱健平说道。
“有了腊肉,咱们石阡人民记忆里的‘年味儿’才正宗,希望腊肉能让更多人重温舌尖上的‘家乡’。”梁兵笑着说。谈及企业发展规划时,他表示,“有了税惠支持,我们准备扩大生产规模,让‘腊肉香’飘得更远。”
来源:石阡县税务局 漆昊
编发:税收宣传中心
http://file.tax100.com/o/202301/19/362_1674069606613.gif?width=600&size=43874
2023
欢迎关注
http://file.tax100.com/o/202301/19/919_1674069606787.jpg?width=1080&size=75337
铜仁税务
2023年第9期
(总第696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