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杂志 发表于 2023-1-17 01:35:10

客家山歌入耳甜 唱不尽喜庆团圆

http://file.tax100.com/o/202301/17/795_1673890508969.jpg?width=960&size=23438
“百节年为首!”在老家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勤劳而聪明的父老乡亲,总会想方设法把年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年是有颜色的,象征红红火火、大吉大利的“中国红”是年的主色调。茶余饭后漫步大街小巷,目及之处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有春联、中国结……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家乡人还会在除夕前于灶台、谷仓等处贴上一张红纸块,祈盼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http://file.tax100.com/o/202301/17/614_1673890509134.png?width=1080&size=1788494
小时候,一放寒假,母亲便把“剪红纸”的任务交给我,将买回的大红纸剪成方方正正的小块,过年给亲朋好友拜年时,端端正正地贴到礼品上,以示敬意和祝福。物不在乎贵重,红纸也朴素无华,却承载着满满的节日爱意!
过年的“红”,还有“满地红”。爆竹绽放后,遍地红色纸屑,在那时的人们眼中是喜人的好兆头。“噼噼啪啪”夹着欢声笑语,这便是对联里的“爆竹声声辞旧岁”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渐增强,传统的放烟花、点爆竹已逐渐从节日里淡出,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文明的电子鞭炮!“噼噼啪啪”的声音不变,欢声笑语里的祝福不变。千好万好,还是平安最好!千字万字,还是“平安”两字!
年是有滋味的,“民以食为天”,吃好喝好才叫过年。客家人爱咸香,松口人好煎炸。老家过年,家家户户都起好油锅,这个煎那个炸。如果说葱油咸香、嘎嘣脆爽的馓子、油角、芋圆、南瓜圆是美味的茶点,那么又酥又脆、油滑可口的炸酥烧、炸肉圆、水晶肉、咕噜肉则是下酒的好搭档,浓香的油炸品配上如蜜般的客家娘酒,不仅是口感的升华,更是气氛的升华、情感的升华!
http://file.tax100.com/o/202301/17/633_1673890509620.jpg?width=536&size=29503
松口过年的食品可谓丰富多样、五花八门,极具地方特色。就说粄食吧,发粄像一朵绽放的大红花,其实它的原材料很简单,粘米粉加少量的红粬粉和白糖调和成米浆,舀在事先准备好的小碗里,大火一蒸即成。软糯的甜粄也是大家所爱,老家有“不吃甜粄不过年”的讲法,吃了甜粄意味着生活甜蜜、步步高升。甜粄做起来工序稍微多点儿,先将糯米粉倒在大钵头里,中间挖个坑,倒入熬制好的红糖水揉成粉团,反复拍打以增加粉团黏度,将揉好的粉团放进盆子摊平,上锅蒸5个小时……这些寓意深长的粄食不仅可登大雅之堂,还成了游子们剪不断的乡愁。
年是有格调的。松口是岭南四大名镇之一,有着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过年不仅仅有美味佳肴,还有文化盛宴。每到过年,不管大广场还是小舞台,处处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其中,最受大家欢迎的当数悠扬悦耳的客家山歌。有道是“自古山歌松口出”,绕绕韧韧、委婉圆润的松口山歌已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搭擂台、唱山歌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过年套餐之一。
当“时光的列车”从笔尖穿梭而过,我似乎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也感受到了年的色彩和味道。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独有的食物和符号,都有其特定的仪式感,而在所有的节日中,“过年”两个字,永远都是最特别的存在——它带给人们节日的欢庆和情感的慰藉,更给人们带来再次出发、勇敢追寻幸福生活的力量。
来源:《中国税务》2023年第1期
作者:陈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客家山歌入耳甜 唱不尽喜庆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