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政策君 发表于 2022-12-30 09:15:50

关注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持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30/639_1672362949418.gif?width=640&size=298182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30/150_1672362949876.jpg?width=1080&size=256037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30/580_1672362950186.jpg?width=1080&size=24097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税务机关作为政治机关,更要责无旁贷、坚决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征管制度,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必须坚持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一要打牢便民基础。税务部门直接面对广大市场主体、普通公民,一举一动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要持续开展“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并依托数据驱动,更加注重集成,优化服务方式,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实事。二要坚持利民导向。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设计税收征管制度,用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这一理念落到实处。一方面,征纳双方要平等互信,坚持诚实推定,让纳税人缴费人体验到尊严;另一方面,流程设计、细节把握要更加人性化,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纳税人缴费人。要多站在纳税人缴费人的角度想问题、办实事,处理好“放管服”的关系,不能为了防风险,在服务质效上打折扣、兜圈子。三要永葆为民情怀。税务人的为民情怀,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特别是遇到困难和矛盾时,能将纳税人缴费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当前,要把为民情怀体现到落实好“六稳”“六保”要求上,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稳定。

坚持改革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推进税收共治,必须依靠人民。一要坚持税收法治,宣传发动人民。当前,税收征管对象从企业为主转变为企业与自然人并重,迫切需要夯实税收工作的群众基础,从鼓励群众参与税收立法开始,让群众走近税收、理解税收,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形成依法纳税光荣的社会氛围。二要坚持税收共治,尊重主体地位。纳税人缴费人是纳税缴费主体,我们服务、监管、执法都是围绕主体自主遵从展开的,激发其主动性,事半功倍。要尊重纳税人缴费人市场主体地位,最大限度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更加活跃、更加公平的竞争。 三要坚持市场自治,实现信用遵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要坚持信用监管的基础地位,加强税收信用管理,完善税收信用评价体系,推进信用联合奖惩激励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税务监管体系,使税法遵从从“外控式”转向“内生式”,实现信用引导遵从。

坚持改革成果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要通过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更好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助力推进共同富裕。一要进一步完善征管制度,更好发挥税收宏观调控职能,服务经济发展高质量,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要努力构建更加完备的征管制度,实现技术变革、业务变革、组织变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最大限度保障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二要进一步强化税收监管,更好发挥税收调节分配职能,促进共同富裕。强化税收监管要体现“三个更加”,即更加精准,加强对高收入高净值人员的征管,合理调节收入;更加完善,落实好个人所得税等税制改革任务,构建完善的自然人征管服务体系;更加严格,坚决打击偷逃骗税等获取非法收入行为。三要进一步提高征管能力,更好发挥税收组织收入职能,服务社会事业高品质。要挑好组织税收收入的“重担子”,提升实际征收率,为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提供坚实的财力保证。要挑起组织社保费、非税收入的“新担子”,发挥征管优势,降低征收成本,规范非税管理,为社会事业发展托好底、服好务。
来源:中国税务报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30/107_1672362950534.jpg?width=1080&size=7212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注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持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