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票据与商票融资、供应链金融有何关系?
?点击领取【资料汇编|城投公司融资模式/运营管理相关文件汇总】传统商业票据到如今的标准化票据,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更进一步,融资效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过去,供应链金融中资金方总是各自为政,单独投资,独自承受风险。标准化票据的引入,使更多的资金方能够参与到供应链金融当中,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但这其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
01
标准化票据≠标准化的票据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0〕第6号(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的定义:标准化票据是指由存托机构归集承兑人等核心信用要素相似、期限相近的票据,组建基础资产池,进行现金流重组后,以入池票据的兑付现金流为偿付支持而创设的面向银行间市场的等分化、可交易的受益凭证。标准化票据在上海清算所登记托管,在票交所或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
标准化票据并非标准化样式的票据,被标准化的其实是一种新创设的“受益凭证”。想要了解什么是标准化票据,就要从它的基础——商业票据说起。
1.什么是商业票据?
举个例子,张三开了一家企业,准备向你购买一些产品,但是他一时拿不出全额货款,于是经过双方友好磋商后,同意张三在货物交割时向你出具一份未来支付货款的承诺书,以此代替当场支付货款,这份承诺书就是商业票据。
当你拿到商业票据后可以等到约定日起向张三或者他的代理人追要货款,也可以以一定的贴现率将商业票据贴现转让给其他的人或机构。
2.那么什么是标准化票据?
假如有一天,你需要一笔资金购买原材料,因为在上一段交易中张三没有结清货款,你没有现金只有一张票据,由于张三的票据难以贴现,你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机。这时候,一家金融机构华丽登场,告诉你他愿意接手张三出具的票据,于是你痛快地将票据让渡给他,拿回了现金。
后来,这家金融机构还接手了由李四、王五等人出具的票据,并根据票据的风险、兑付期限等不同标准将标准相近的票据组成一个个基础资产池,然后将资产池分别打包并等分作为金融产品在银行间市场和票据交易市场出售给机构投资者们。
这时候,投资者手中持有的就是标准化票据。等到约定的日期,金融机构凭借票据向张三等债务人追回债款,投资者就可以用标准化票据到存托机构兑回自己的本金和投资收益。
02
商业票据和标准化票据的区别
那么商业票据和标准化票据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商业票据的持有人直接持有票据,并拥有选择提前贴现转让票据或持有到期进行兑付的权利;而标准化票据持有人并不直接持有票据,其购买的是受益凭证,享有到期受益权,也适用于现券买卖、回购、远期等交易品种。
其次,标准化票据类似商业票据ABS,但又不像ABS那样进行分层,且相比于商业票据其债券属性更强,风险更低。
商业票据持有人直接面对票据承兑人违约的风险,标准化票据持有人与票据承兑人之间存在标准化票据存托机构作为风险缓冲,为投资者提供标准化票据相关的登记、托管、信息披露以及协助完成兑付、追索等服务,并且资产池中的商业票据资产大多属于风险较低的优质票据,承兑人违约风险较低,所以投资人的风险更低。
第三,商业票据只能在票据市场流通,而标准化票据获得央行批准在票据市场和银行间市场流通,流通性更好。
所以,标准化票据不是标准化的商业票据,它和商业票据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又不是完全相同。
标准化票据的存在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引入更多投资者,增加资金融入效率,缓解资金流动的压力,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而它如何做到这一点,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03
标准化票据与中小企业融资
上文说到,标准化票据并不是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商业票据,而是一种以商业票据为基础资产的收益凭证,能够帮助中小型企业融资,推动其健康发展。那么问题来了,标准化票据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作为金融产品,商业票据的融资能力虽然不差,但是与标准化票据相比还是处于下风。
?风险高,市场认可度低的传统商业票据
在商业票据融资中,上游中小企业获取下游核心企业开具的商业票据后,若需要以此融资,只能找到商业银行或者贴现公司进行贴现。一般情况下中小型企业都选择在商业银行进行票据融资,对于银行而言这属于资产业务。
票据贴现后,如果贴现银行不愿继续持有该票据,那么它只能进行转贴现或再贴现操作。虽然这个过程中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都会参与,但是最终持票机构只能是银行机构。简而言之,商业票据在被银行贴现后只能在银行间流通,非银行机构只能作为流通的通道,而不能持有票据。
然而,由于银行需要对存款客户负责,其投资风格偏向风险厌恶型,并且银行普遍存在与出票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对银行而言,商业票据投资风险较高,并不属于优质资产,故商业票据在银行间的流通性不佳,不利于中小型企业票据融资。
?风险低,受市场欢迎的标准化票据
标准化票据的基础资产是商业票据,其存托机构在搭建商业票据资产池前需要对入池的票据进行风险分级,将风险相近的票据归入同一资产池,并在出售标准化票据前将该资产池的信息完全披露给投资者。
在标准化票据进入市场流通后,存托机构和经纪机构会实时更新资产池中商业票据的信息,投资者与商业票据出票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被有效解决,投资风险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任何在银行间市场与票据市场中的金融机构都能参与标准化票据的交易,其中不乏较银行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的投资者。标准化票据的交易方式除了贴现以外,还可以进行现券买卖、回购以及远期等。
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标准化票据的流通渠道更多,金融市场对标准化票据的认可度更高。
04
标准化票据如何助力中小企业融资
标准化票据越受市场认可,流通性越高,自然会有越多的机构愿意收购商业票据,搭建票据资产池。
站在需要票据融资的中小企业的角度来看,标准化票据诞生后,中小型企业票据融资的资金方不再局限于商业银行与贴现公司,标准化票据存托机构也成为中小型企业的票据融资渠道。
除此之外,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标准化票据以票据作为基础资产,联通票据市场和债券市场,有利于发挥债券市场的专业投资和定价能力,增强票据融资功能和交易规范性。
也就是说,商业票据在经过处理后产生的标准化票据将更好地发挥出商业票据的融资功能,更适合中小型企业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并推动其健康发展。
标准化票据的出现不仅降低了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度,而且还推动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05
标准化票据与供应链金融
上文说到,标准化票据推动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那么什么是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
1.浅谈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供应链关系将具有良好信用的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中小企业联系起来,一同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包括资金借贷、支付结算以及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
举个例子,假设在某一个平行宇宙中张三是一家中小型金融机构的老板,准备响应中央扶持中小企业的号召,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风险是远大于核心企业的。因此,张三通过供应链找出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交易联系,将核心企业的商业信用引导至中小企业,将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整体的可控风险。这种模式就是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有三种传统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预付款融资模式和存货融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供应链金融业务大多采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以企业间的真实交易为基础,其中有相当部分以商业票据为媒介,张三的关注重点是债务企业的还款能力与整条供应链的所有企业运营状况。
下游核心企业的雄厚资金实力与优质信用背景为上游融资企业起到了增信作用,融资企业可以及时获得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以弥补资金上的临时
短缺,保证生产的持续运作以及整个供应链的畅通。
2.资金方的困境
但是,如果现实也如理想这么丰满就好了。作为资金方的张三,在做供应链上游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时,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其一,核心企业开具的商业票据额度一般较大,会占用张三大量现金流;
其二,核心企业虽然商业信用好,但是张三并不了解它的实际状况,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潜在的风险;
其三,商业票据在市场上的流通性差,不容易变现。
标准化票据出现:引入更多资金方,充分竞争
然而,这些问题在标准化票据诞生后都迎刃而解。前面说到,相比于普通商业票据,标准化票据经过承托机构和票据经纪机构的处理与分割,不仅额度更小,投资门槛低,而且信息披露更彻底,打破了投资者与出票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风险更低。
不仅如此,标准化票据在金融市场上的流通性远好于普通商业票据,变现能力更强。
借助标准化票据,中小企业可以将核心企业的商业票据卖给标准化票据存托机构,更快融得资金;张三可以通过购买以核心企业出具的商票为基础资产的标准化票据间接向中小企业融资,同时降低投资风险。
这样一来,供应链金融的准入门槛和风险再一次降低,自然会吸引更多像张三这样的中小资金方进入供应链金融市场,一方面增加供应链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让更多的资金投入实体生产,使供应链生产与供应链金融相辅相成,进入良性循环,共同发展。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24/410_1671811809353.png?width=1080&size=1276315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24/187_1671811809853.png?width=599&size=8866
www.qijin-finance.com
启金智库 联合 中航银供应链学院 将于 2023年1月5-6日(周四/周五)以 在线直播 方式举办《基建工程项目投融资、工程保理、工程保函、供应链融资及典型创新产融实践案例和合规风控专题培训》,特邀三位行业实战型专家主讲实操经验与案例,本课程适合基建工程类产业企业和相关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士参加,同时会形成多元化背景的学友们持续学习交流研讨合作携手共进的生态圈,诚邀您的加入。
【课程提纲】
第一讲、行业和金融双视角下工程建设全产业链图谱及重点企业梳理
(时间:1月5日上午09:00-12:00 )
·主讲嘉宾:讲师A,曾任某大型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平台负责人,在交易银行、保理和供应链金融领域有长达20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实务实践。
一、工程建设产业链全景梳理:
(一)上游(建材、工程机械等)、中游(中建、中交等建筑企业)、下游(政府、城投、社会组织等)的典型代表企业简析;主要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产业政策、行业风险画像、国资委绩效评价指标等维度分析;
(二)看8大建筑央企历史沿革及新签合同额排名现状,详述公路王、铁路王、电力王的疯狂操作;
(三)国务院等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利好政策会带来哪些合作机会?
二、工程产业下游企业现状分析:
(一)政府平台、城投企业、地产公司作为典型业主的业务类型和现金收付逻辑有哪些?
(二)主要政府平台、城投企业、地产公司名单解析;
三、工程产业中游企业现状分析:
(一)施工企业的F-EPC、EPC-O等业务模式和案例解析
(二)案例解析:以中交为央企典型代表案例解析
(三)案例解析:以湖南建工为国企典型代表
(四)案例解析:以天元建设为民企施工企业典型代表
四、工程产业上游企业现状分析:
(一)建材、工程机械等“量价齐升”背后的逻辑分析
(二)典型企业详解
五、大型央国企建筑企业生存现状、设立保理公司动机分析
(一)大型央国企建筑企业生存现状、设立保理公司动机分析及旗下保理公司开展体系内、外保理业务,对核心企业财务指标有什么影响?
(二)旗下保理公司如何开拓体系外业务?
(三)保理公司与银行的合作产品有哪些?
(四)如何为央国企施工企业提供长期限出表服务?
(五)如何解决与银行端资金期限不匹配、价格不匹配问题?
(六)开展应收账款出表的需求出发点是什么?
(七)出表有哪些模式?
(八)应收账款融资涉及的保理、ABS、非标融资等典型案例
六、聚焦“招采平台”
(一)政府平台、大型央国企的招采平台现状分析
(二)“权证类”确真不确权到底能否打动银行为代表的资金方?
七、银行、保理公司、券商、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展业机会
(一)如何参与工程保理ABS、ABN、并表ABN的井喷市场?
(二)2-3年期央企需求如何满足?
(三)资金如何错配?
(四)如何设计优先劣后结构分层?
第二讲、保理+基金+租赁+信托+银行等资方组合实践工程行业典型案例及创新模式实操拆解
(时间:1月5日下午14:00-17:00 )
·主讲嘉宾:讲师A,曾任某大型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平台负责人,在交易银行、保理和供应链金融领域有长达20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实务实践。
一、(案例1)结构化创新融资案例
--某保理公司通过正向保理+反向保理介入央企工程局产业链上下游的典型案例分析
二、(案例2)基金+保理+租赁案例分析
--国企通过基金、保理、租赁组合方式参与工程领域投资和融资典型案例
三、(案例3)信托公司+供应链案例分析
--某信托公司通过供应链公司、信托开展砂石、建材采购贸易典型案例
四、(案例4)农民工工资保理案例
--某国有保理开展农民工工资保理的模式案例,住建部的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系统是什么原理,保理产品如何设计?
五、(案例5)产业金融案例
--瑞茂通、厦门象屿等产业金融生态企业如何通过产业+供应链金融方式介入工程行业?盈利模式深度分析
六、(案例6)担保公司供应链金融参与案例
--担保公司+保理公司、担保公司+商票+银行实务案例解析
七、(案例7)工程机械细分行业供应链金融案例
--某股份制银行在工程机械领域从厂家到终端客户的全程通供应链金融产品案例
八、(案例8)新能源建设产业+保理案例分析
--某电建公司通过新能源公司、引入产业、保理公司方式,和政府合作开展光伏电站产业投资与供应链金融案例解析
第三讲、工程保函的产品类型、行业发展、运用场景和典型案例分析
(时间:1月6日上午9:00-12:00 )
· 主讲嘉宾:讲师B,某银行分行保函业务负责人,工程保函领域专家。带领团队创设了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保函、分离式保函、转开保函,以及电子分离式农民工工资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质量保函、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保函等多个优秀产品,并完成与多个省市、央企业务对接。因此荣获多项创新产品奖。
一、工程保函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容量,重温赫德法案
二、工程保函的法律关系和机构分布
(一)工程保函取得法律支持、大范围推广及高速发展阶段的历史实践
(二)工程保函涉及的主体之间法律关系
(三)国内担保公司的分布和主营保函业务的银行介绍
三、国内工程担保的行业背景及存在的实际意义
(一)国内工程担保的行业背景
(二)国内工程担保存在的实际意义
四、招标投制度和建筑工程准入制度对建筑工程行业有哪些约定?
五、工程担保的分类、格式、主要方式和运用场景分析
(一)银行保函、商业保函、保险保函、保证金产品区别
(二)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业主支付保函等产品运用案例
六、工程担保市场的参与机构类型案例分析
--工程投标担保、承包商履约担保、工程预付款担保、业主支付担保、工程反担保、工程维修担保案例分析
七、实操申请人、受益人和反担保人的风险识别,手把手全流程带您操作工程保函业务
八、典型案例分析
(一)云筑网等大型核心企业集采平台运用工程保函的现状和典型案例
(二)政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交易模式和工程保函运用案例
(三)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保理公司如何进行工程担保合作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案例分析
第四讲、聚焦建筑工程领域“深水区”重点法律风险及合规风控管理要点
(时间:1月6日下午14:00-17:00 )
· 主讲嘉宾:讲师C,某律所高级合伙人,高级企业合规师,法学学士、金融学硕士。
一、聚焦“深水区”工程项目部
(一)项目部是什么主体?
(二)项目部和项目公司有什么区别?
(三)项目经理的行为是否必然由公司承担?
(四)项目经理对外借款行为如何认定?
二、梳理项目系EPC总承包混乱关系
(一)挂靠、转包、违法分包:如何防范“挂靠”问题企业?
(二)案例分析:重温2016年江西丰城电厂“11.24”坍塌 特别重大事故
(三)案例分析: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湖畔里项目“11.23”坍塌事故
(四)实际施工人是否包含借用资质及多层转包和违法分包关系中的实际施工人?
(五)施工企业中标子公司施工等法律关系如何界定?合同章效应如何?账户能否开立并用于融资结算?
(六)质量监督站的执法权能为银行、保理公司等资金方把控风险提供哪些支持和帮助?
三、涉及农民工工资类业务合规及风控要点
(一)国务院发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两年来,各地执行效果如何?
(二)为什么各地纷纷强调: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建设单位要承担首要责任,施工总承包企业要承担主体责任。
(三)包工头是否会消失
(四)建筑企业如何签订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
(五)如何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机构的中后台?
四、建工领域合规管理
(一)2018年为何是中国企业合规元年?
(二)建工企业如何进行合规管理?企业负责人合规要求有哪些?
(三)中标企业子公司施工是否属于转包?
(四)各种“章”的效力及管理流程
(五)融资途径合规管理
(六)典型案例分析
报名方式:
15001156573(电话微信同号)
▼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24/255_1671811810029.jpg?width=640&size=49180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24/599_1671811810252.png?width=1080&size=198630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24/498_1671811810578.png?width=1080&size=267676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24/444_1671811810877.png?width=1080&size=307955
往期推荐
供应链金融十大风险及七大防范措施
信托公司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思考
融资性贸易=供应链金融?
应收账款管理三个核心要素
商业保理业务风险点梳理
供应链金融的“前世今生”:创新、风控、商业模式
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分析与实务操作
国资委对央企供应链融资担保的新解释
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质押,这几大问题你必须知道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现有的模式有几种?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24/859_1671811811195.gif?width=400&size=94782 戳下面的 阅读原文,更有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