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税务:推进“六个一” 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21/676_1671553838874.gif?width=750&size=548316http://file.tax100.com/o/202212/21/451_1671553839269.jpg?width=1080&size=119421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税务局以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统领,深入贯彻《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推出“六个一”务实举措,将“便民”进行到底,不断促进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努力实现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也不跑”,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下定“一份决心”,将“便民”从探索向常态推进。全区各级税务部门自觉把税收营商环境提升工作放到经济发展大局中来考量,将推进税收优惠组合式“减税降费”作为全区税务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项突破性工作。成立惠企政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和各专项工作组,与财政、国库等8个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系统联动的政策落实推进体系。截至目前,全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9亿元,有力支持了林区企业纾困解难、发展壮大,进一步促进税收营商环境全面改善。
设计“一张蓝图”,将“便民”向涉税涉费同步拓展。对照纳服规范和征管规范,认真梳理“网上办税”“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统一规范为“自主判别、自行享受、留存备查”的办理方式,将税收办理事项与申报纳税人无缝对接,做到“三个自动、四个无需”,即:计算机自动读入、自动校验、自动审核,纳税人无需提交资料、无需申请、无需备案、无需跑路。截至目前,网上可办理事项233项、最多跑一次事项181项。同时,全力推动向社保费、非税收入领域拓展,对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推出“免填单、免申请”办理模式,对已缴纳的社保费,符合减免条件的,由税务机关主动批量发起退费,使纳税人缴费人办税缴费体验感得到大幅提升。
依托“一个平台”,将“便民”从零散向系统突破。依托“互联网+电子税务局”平台,依靠大数据信息技术,全面探索税收业务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截至目前,电子税务局已注册覆盖全区2.4 万多户纳税人,一般纳税人网上申报率达到99%以上。利用“大数据+人机结合”方式,建立税收政策精准推送机制,主动提醒纳税人享受优惠,保障纳税人自行判断、自主享受。不断拓展“非接触式”“不见面”办税缴费服务内容,推进发票业务“不来即享”,通过网上申领、邮寄送达实现24小时全天候服务。
守住“一条底线”,将“便民”从防控向遵从迈进。建立动态“信用+风险”新型管理机制,推行“4+1”模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牢牢牵住“企业纳税信用”这一牛鼻子,坚决打击“假发票”“假退税”“假申报”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信用激励,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管家+专家”服务方式,精准对接全区重点项目。深入推进“银税互动”工程,全面提升税收征管服务质效,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截至目前,全区共实现业务110笔,发放贷款4.1亿元。
健全“一套制度”,将“便民”从明责向立制提升。注重从制度上厘清征纳双方责任,还权还责于纳税人。在具体操作中,纳税人对申报信息和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承担法律责任,税务机关在后续风险判别与检查中,发现纳税人骗取优惠的严格依照税收征管法处理。从法律责任上打消执法人员怕担风险、怕出问题的顾虑,使推行税收优惠“不来即享”改革工作有“制”可循。
建立“一项机制”,将“便民”从推行向机制固化。摒弃了长期以来传统的税收理念和制度束缚,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建立容缺办理机制,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实行承诺制容缺办理;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纳税指标提升”工作纳入税务机关绩效指标;推行督查问责机制,加大督查考核问责力度,保证“纳税指标提升”工作顺利推进。以实际行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部署,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税务贡献。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21/111_1671553839496.png?width=68&size=5582
END
来源:新华网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21/393_1671553839654.gif?width=638&size=84596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