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03 发表于 2022-12-19 16:50:49

县域财政2020:吉林省60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分析!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19/558_1671439836472.gif?width=500&size=325521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吉林省60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基于2020年的数据分析
(第1334期)
吉林省,简称“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长春。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与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相连,并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下辖1个副省级城市、7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60个县(市、区)和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省会长春市。(见表1、图1)。
截至2020年底,吉林省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231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3.00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4326.22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6432.10亿元,增长0.1%。在财政方面,2020年吉林省全年全省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1085.00亿元,比上年下降2.9%,其中完成税收收入771.93亿元,下降3.3%。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4127.17亿元,增长4.9%。全年全省财政自给率为26.29%,下降2.1%。
表1 吉林省下辖行政区名单
地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
长春市
双阳区、九台区、南关区、宽城区、朝阳区、二道区、绿园区、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公主岭市
吉林市
昌邑区、龙潭区、船营区、丰满区、桦甸市、蛟河市、舒兰市、磐石市、永吉县
四平市
铁西区、铁东区、双辽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
辽源市
龙山区、西安区、东丰县、东辽县
通化市
东昌区、二道江区、梅河口市、集安市、通化县、辉南县、柳河县
白山市
浑江区、江源区、临江市、抚松县、靖宇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松原市
宁江区、长岭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乾安县、扶余市
白城市
洮北区、洮南市、大安市、镇赉县、通榆县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吉市、图们市、敦化市、龙井市、珲春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19/641_1671439837471.png?width=865&size=508308
图1 吉林省行政区划图
分下辖各市州情况来看,吉林省9个市州的平均财政自给率为26.29%,且各市州之间的财政自给率差异较大,仅长春市财政自给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长春市,2020年财政自给率为40.62%,远高于省内其他市州,稳居全省第一。其次是吉林市(19.06%)、通化市(18.82%)、松原市(16.90%)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5.22%)2020年的财政自给率均超过15%的水平;排在最后四位的分别是白城市(14.55%)、四平市(13.97%)、辽源市(12.35%)和白山市(11.55%)。其中,财政自给率最高的长春市和最少的白山市,相差3.52倍(见图2)。
图2 吉林省各市州2020年财政自给率
分下辖各县区情况来看,财政自给率水平最高的县区主要位于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其中,吉林市的龙潭区(80.34%)、长春市的绿园区(47.95%)和南关区(35.24%)、通化市的东昌区(45.26%)、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延吉市(38.80%)排在前五。排在最后五位的分别是白山市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6.54%)、辽源市的东辽县(6.12%)、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和龙市(6.11%)和图们市(5.25%)、四平市的伊通满族自治县(5.86%)。其中,财政自给率水平最高的龙潭区是最低的图们市的15.30倍(见图3)。
图3 吉林省60个县区财政自给率情况
从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看,各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均为负。财政收支差额较大的县区主要位于长春市。长春市的榆树市(83.97亿元)、公主岭市(78.30亿元)、农安县(72.30亿元)和九台区(68.16亿元)以及松原市的长岭县(61.92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位居全省前五位。通化市的二道江区(6.70亿元)、辽源市的龙山区(6.20亿元)和西安区(4.71亿元)、四平市的铁西区(6.14亿元)、吉林市的龙潭区(2.34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位居全省后五位(见图4)。
图4 吉林省60个县区财政收支差额
接下来将具体分析比较吉林省9个市州下辖各县区的财政自给率水平,我们将按照各市州财政自给率水平的高低,依次向大家介绍县区层面的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收支差额情况,这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吉林省的财政自给率情况。
一、长春市
长春,古称喜都、茶啊冲,吉林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和重要的工业基地。长春市现下辖11个县区,2020年全市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40.62%。超过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的仅有绿园区,以47.95%的水平位居全市第一位。南关区(35.24%)和朝阳区(34.18%)位居全市第二、三位,财政自给率均高于30%水平。排在后六位的分别为宽城区(23.38%)、二道区(19.71%)、公主岭市(16.26%)、农安县(14.62%)、双阳区(14.16%)和德惠市(12.87%)。其中,长春市财政自给率最高的绿园区是财政自给率最低的德惠市3.73倍(见图5)。

图5 长春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自给率情况
从2020年长春市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来看,各县区之间差距显著且均为负。差额最大的是榆树市(83.97亿元),其次是公主岭市(78.30亿元)和农安县(72.29亿元),财政收支差额高于70亿元水平。九台区、德惠市、双阳区、二道区、宽城区、朝阳区和南关区的财政收支差额在20亿元—70亿元之间,最低的绿园区财政收支差额仅为11.19亿元(见图6)。
图6 长春市2020年各区财政收支差额
二、吉林市
吉林市,别称“北国江城”,吉林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吉林省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新型工业基地、具有中国北方特色的旅游城市。吉林市现下辖9个县区,2020年全市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19.06%。超过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的县区仅有龙潭区,以80.34%的水平位居全市第一位,也是全省唯一财政自给率超过80%水平的县区。船营区(21.94%)位居全市第二位,财政自给率高于20%水平。吉林市其他7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均不足20%,分别为丰满区(15.72%)、磐石市(15.69%)、昌邑区(14.36%)、永吉县(9.49%)、蛟河市(8.80%)、桦甸市(8.11%)和舒兰市(7.30%)。其中,吉林市财政自给率最高的龙潭区是财政自给率最低的舒兰市11.01倍(见图7)。
图7 吉林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自给率情况
从2020年吉林市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来看,各县区之间差距显著且均为负。差额最大的是舒兰市(47.12亿元),其次是桦甸市(43.67亿元)和磐石市(40.06亿元),财政收支差额均高于40亿元水平。蛟河市、永吉县、昌邑区、丰满区和船营区的财政收支差额在10亿元—40亿元之间,最低的龙潭区财政收支差额仅为2.34亿元(见图8)。
图8 吉林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
三、通化市
通化市,吉林省辖地级市,位于吉林东南部,东接白山,西与本溪、抚顺、丹东相邻,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慈江道隔鸭绿江相望,北连辽源和吉林市,三分之二以上面积为山区,属长白山系,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区。通化市现下辖7个县区,2020年全市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18.82%。超过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的有东昌区和梅河口市,分别以45.26%和27.70%的水平位居全市前两位。其他五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均在10%-20%之间,分别为二道江区(17.79%)、柳河县(14.73%)、辉南县(13.73%)、通化县(12.92%)和集安市(10.86%)。其中,通化市财政自给率最高的东昌区是财政自给率最低的集安市4.17倍(见图9)。
图9 通化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自给率情况
从2020年通化市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来看,各县区之间差距显著且均为负。差额最大的是梅河口市(51.07亿元),其次是辉南县(31.66亿元)和集安市(30.98亿元),财政收支差额均高于30亿元水平。柳河县和通化县的财政收支差额在20亿元—30亿元之间,最低的东昌区和二道江区财政收支差额均为6.70亿元(见图10)。
图10 通化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
四、松原市
松原市,别称扶余,吉林省辖地级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处哈尔滨、长春、大庆三角地带,松嫩平原南端,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南与长春市、四平市为邻,西与白城市、内蒙古通辽市接壤,北隔松花江与黑龙江省大庆市相望。与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一起被称为“中国北方经济增长四小龙”。松原市现下辖5个县区,2020年全市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16.90%。超过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的仅有宁江区,以18.92%的水平位居全市第一位。乾安县(16.79%)、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3.31%)和长岭县(10.27%)位居全市第二、三、四位,财政自给率均高于10%水平。排在末位的是扶余市,财政自给率为7.74%。其中,松原市财政自给率最高的宁江区是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扶余市2.44倍(见图11)。
图11 松原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自给率情况
从2020年松原市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来看,各县区之间差距显著且均为负。差额最大的是长岭县(61.92亿元),其次是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58.27亿元)和扶余市(50.30亿元),财政收支差额均高于50亿元水平。乾安县财政收支差额为32.17亿元,位居第四名,最低的宁江区财政收支差额仅为17.36亿元(见图12)。
图12 松原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
五、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吉林省辖自治州,首府驻延吉市。延边州地处中国东北地区、吉林省东部,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南、西北、东北三面向东南倾斜。延边地处北半球中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现下辖8个县区,2020年全州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15.22%。延吉市以38.80%的水平位居全州第一位,财政自给率水平远超其他县区。珲春市(16.88%)和敦化市(14.35%)位居全州第二、三位,财政自给率均高于10%水平。排在后五位的分别为安图县(9.00%)、汪清县(8.46%)、龙井市(7.92%)、和龙市(6.11%)和图们市(5.25%)。其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财政自给率最高的延吉市是财政自给率最低的图们市7.39倍(见图13)。
图13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0年各县区财政自给率情况
从2020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来看,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均为负。差额最大的是敦化市(56.07亿元),全州唯一财政收支差额超过50亿元的县区,其次是汪清县(44.82亿元),财政收支差额高于40亿元水平。延吉市、珲春市、和龙市、安图县、龙井市和图们市的财政收支差额均在25亿元—40亿元之间,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差距不大(见图14)。
图14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
六、白城市
白城市,吉林省辖地级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白城市现下辖5个县区,2020年全市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14.55%。超过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的仅有大安市,以16.05%的水平位居全市第一位。通榆县(12.56%)、洮南市(11.46%)和镇赉县(10.32%)位居全市第二、三、四位,财政自给率均高于10%水平。排在末位的洮北区财政自给率仅为6.73%。其中,白城市财政自给率最高的大安市是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洮北区2.38倍(见图15)。
图15 白城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自给率情况
从2020年白城市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来看,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均为负,各县区间财政收支差额差距不大。差额最大的是通榆县(53.70亿元),白城市唯一财政收支差额超过50亿元的县区,其次是洮南市(47.54亿元)。财政收支差额位居白城市三、四位的分别为大安市(44.01亿元)和镇赉县(38.58亿元),最低的洮北区财政收支差额仅为24.52亿元(见图16)。
图16 白城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
七、四平市
四平市,吉林省辖地级市,地处松辽平原中部腹地,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四平是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通向长三角和京津冀必经之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四平市现下辖5个县区,2020年全市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13.97%。超过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的仅有铁西区,以22.28%的水平位居全市第一位。铁东区(10.81%)和双辽市(10.39%)位居全市第二、三位,财政自给率均高于10%水平。排在后两位的分别为梨树县(7.11%)和伊通满族自治县(5.86%)。其中,四平市财政自给率最高的铁西区是财政自给率最低的伊通满族自治县3.80倍(见图17)。
图17 四平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自给率情况
从2020年四平市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来看,各县区之间差距显著且均为负。差额最大的是梨树县(59.71亿元),全市唯一差额超过50亿元的县区,其次是伊通满族自治县(48.57亿元)和双辽市(43.93亿元),财政收支差额高于40亿元水平。铁东区的财政收支差额为10.89亿元,最低的铁西区财政收支差额仅为6.14亿元(见图18)。
图18 四平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
八、辽源市
辽源市,是吉林省辖地级市,位于吉林中南部,地处东辽河、辉发河上游,因东辽河发源于此而得名,地理概貌为“五山一水四分田”。辽源市现下辖4个县区,2020年全市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12.35%。超过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的仅有龙山区,以23.17%的水平位居全市第一位。东丰县(10.61%)和西安区(9.60%)位居全市第二、三位。排在末位的是东辽县(6.12%)。其中,辽源市财政自给率最高的龙山区是财政自给率最低的东辽县3.78倍(见图19)。
图19 辽源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自给率情况
从2020年辽源市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来看,各县区之间差距显著且均为负,呈两级分化态势。差额最大的是东辽县(36.88亿元),其次是东丰县(34.18亿元),财政收支差额均高于30亿元水平。龙山区(6.20亿元)和西安区(4.71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均不足10亿元(见图20)。
图20 辽源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
九、白山市
白山市,原称浑江,吉林省辖地级市,地处长白山西侧,东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邻,西与通化接壤,北与吉林市毗连,南与朝鲜惠山市隔鸭绿江相望。白山市现下辖6个县区,2020年全市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11.55%。超过各县区平均财政自给率的仅有浑江区,以12.80%的水平位居全市第一位。位居第二位的是临江市,财政自给率为10.27%。白山市其余4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均不足10%,分别为靖宇县(8.78%)、抚松县(8.25%)、江源区(7.28%)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6.54%)。其中,白山市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浑江区是财政自给率最低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96倍(见图21)。
图21 白山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自给率情况
从2020年白山市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来看,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均为负。差额最大的是抚松县(37.78亿元),其次是江源区(27.00亿元)、临江市(23.45亿元)和靖宇县(22.06亿元),财政收支差额高于20亿元水平。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和浑江区的财政收支差额在15亿元—20亿元之间,各县区间差距不大(见图22)。
图22 白山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支差额
数据资料来源:
1.吉林省统计局网站.
2.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
作者:陆胤
指导老师:李永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县域财政2020:吉林省60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