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03 发表于 2022-12-9 20:40:39

经验分享:王怡婷同学读书笔记撰写方法分享(上)!

经验分享:王怡婷同学读书笔记撰写方法分享(上)
(第1313期)
读书笔记:如何写摘要
摘要的基本功能:概括文章的全貌并突出创新点
摘要的逻辑:目标-内容-结论-价值
摘要内容: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摘要包括:研究目标句、研究内容句、研究结论句及研究价值句
研究目标句包括:研究目标、研究问题
研究内容句包括:研究框架、设计、方法和步骤
研究结论句包括:研究结果是否验证了假说等
研究价值句:总结意义
摘要常用词语:试图、将、检验、考察、描述、衡量、分析、构建、解释、揭示、设计、评价。
研究内容句常规句式:使用……方法对……进行实证分析
注意:
1.摘要里应出现文章关键词
2.摘要里的内容要能与文章节标题有关联
3.检查摘要整体性的标准:摘要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否与这篇论文直接相关
总结:本文在什么框架下,基于什么理论,借助或使用什么方法或数据,考察、估计或评价什么,具有什么意义。
推荐学习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
读书笔记:如何写引言
引言的含义:引言是议论文,是结合经验事实与已有研究,对自身研究的内容、创新及重要性给出论证。
引言使用的动作主要有概括、比较和论证。
引言论证的对象是问题、假说、研究设计、研究发现及其价值。比较的是假说内在逻辑与经验证据之间的联系与差距,为论证假说的逻辑合理性和创新性服务。研究框架与分析策略是否匹配和有效。
引言最重要的功能是在将论文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基础上,论证假说及假说的价值。重点是方法创新、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论证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是对本研究自身内容逻辑的论证;第二个层面是对本研究相对于已有研究的边际贡献的论证。
引言由三大部分构成:
1.提出问题(研究背景)。
2.评述针对该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文献述评)。
3.论述本研究的目标、思路、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等(研究目标、内容及特点,研究发现,研究价值与意义)。
引言具体包括六小部分:
1.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和科学问题,包括事实、数据、新闻)。
2.文献述评(主线、脉络、分歧、不足与评价)。
3.研究目标、内容及特点(概括与总结)。
4.研究发现(研究结果)
5.研究价值与意义(问题、理论和现实场景)。
6.研究的内容安排(正文各章节内容)。
文章各句对应要点:
1.引言里研究背景段的最后一句要切题,并且要和第二段文献述评里的问题相联系。
2.文献述评段的首句要和前一段的最后一句相呼应。
3.文献述评段的最后一句,要点出来未来可能的突破方向。
4.研究目标段的第一句要和“突破”关联起来。
引言的写法是论证:首先,要论证所研究问题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其次,要论证这篇论文的内容、思路及方法的创新性,其中要以已有研究为参考进行比较;再次,要论证这篇论文结论的价值与意义,可以从理论与政策两个方面展开,这里仍要结合已有文献。
论证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阐明研究本身的逻辑自洽性,包括经验逻辑;另一个是比较自己的研究与已有的研究。


读书笔记:如何写文献综述
1.从四个方面检查自己写的文献综述:
(1)是否有引言。引言必须包括研究背景、问题、目的及内容安排等“概括性”内容。
(2)是否有文献结构图。便于直观联系起来,文献结构图可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展开。
(3)是否有比较,画了表格。
(4)是否有结论。
2.文献综述的重点:对于读者而言,更想知道的是具体的分歧点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文献综述的第一个功能是界定已有理论认识与事物现状的差距或已有认识之间的分歧;第二个功能是提出待检验的假说。文献综述分析中的“假说”就是提出对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或改善思路的猜想。
好的假说:
(1)应有理论基础,至少要和某几个概念及理论有关。
(2)假说可以从理论及实证方面进行验证。
(3)在文献里可以找到与该假说可比较的假说。
对于一篇实证性论文而言,经过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最终提炼出一个有价值的待检验假说,是文献综述最重要的任务。
3.文献综述的两面:一面是回首过去,看看有哪些认识分歧点或是还有待研究的方面;另一面是展望未来,提出待检验的假设。
4.文献综述包括分类、比较和验证三部分,具体看有:筛选、分类比较、评价、验证和猜想。
分类的目的是呈现出分歧点,一般在实证研究论文中,可能造成结论差异的原因包括数据、思路和方法,有必要对数据、思路和方法进行分类。
比较是在呈现已有研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基础上,揭示已有认识的分歧点及其背后的原因,需要找到合适的标准对已有文献进行比较。
文献综述的流程:述-评述-引出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的逻辑:梳理(归纳)-比较(找标准)-论证(解决老问题的新思路)
文献综述的结构:总-分-总。
5.文献综述的第一段应该紧扣主题和研究目标,写清楚文献综述的目标、关注领域及研究对象等。同时,交代文献综述展开的角度和思路(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及结构安排等)。
文献综述的最后一部分要有一个小结,小结应回答两个问题:(1)已有研究的分歧点是什么;(2)改善已有研究的可能思路是什么。
6.文献综述的写法:
(1)并列写法:一方面…,另一方面…;一种观点认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2)时间顺序写法:早期…、后期…、近期…。
(3)正反写法:支持者认为…,反对者认为…。
7.文献综述的撰写过程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1)记笔记与制卡片。
(2)打表格。按照视角、问题、目的、思路、方法、结论与建议等角度整理、比较文献,填充表格内容。
(3)画文献结构图。结合自己的思考,根据评价标准或创新点完成文献结构图,即将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把相关文献及其内容放到同一模块。
(4)看图表说话。
(5)分门别类。用小标题串联统领各个文献模块,即以文献结构图的内容为小标题,将表格归类后的内容整理为段落内容,要做到分类与比较。
(6)检查完善。
8.述评环节的评价要具有批判性和针对性,针对性是着眼于本研究的研究目标及可能取得的创新和贡献。
9.注意点:
(1)文献综述应不少于30篇。
(2)至少要找到与自己研究最相关的文献1-3篇。
(3)一定要找近期文献。
(4)切忌文献综述的分类不合理。
作者:王怡婷

指导老师:李永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验分享:王怡婷同学读书笔记撰写方法分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