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财政2020:内蒙古自治区103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103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基于2020年的数据分析(第1283期)
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总面积达118.3万平方公里,首府为呼和浩特市,地处中国北部,属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其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地跨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四大水系。内蒙古下辖9个地级市、3个盟,合计12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个旗、3个自治旗,合计103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行政区划分如表1和图1所示。202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7359.8亿元,居全国第22位;财政收入规模为2051.3亿元,居全国第二十位;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268.2亿元,财政自给率为38.9%。
表1 内蒙古下辖行政区名单
地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
呼和浩特市
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土默特左旗
包头市
东河区、昆都仑区、青山区、石拐区、白云鄂博矿区、九原区、固阳县、土默特右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乌海市
海勃湾区、海南区、乌达区
赤峰市
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林西县、宁城县、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
通辽市
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开鲁县、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
鄂尔多斯市
东胜区、康巴什区、达拉特旗、准格尔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锦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
呼伦贝尔市
海拉尔区、扎赉诺尔区、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根河市、阿荣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
巴彦淖尔市
临河区、五原县、磴口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
乌兰察布市
集宁区、丰镇市、卓资县、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凉城县、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
察哈尔右翼后旗、四子王旗
兴安盟
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
锡林郭勒盟
二连浩特市、锡林浩特市、多伦县、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图1 内蒙古行政区划图
2020年内蒙古下辖12个市盟的中,仅鄂尔多斯市的财政自给率超过50%,为70.0%;有5个市盟的财政自给率位于20%-50%之间,省会城市呼和浩特市的财政自给率为49.5%;有6个市盟的财政自给率未达到20%,其中最小的是乌兰察布市(14.5%),且与财政自给率最大的鄂尔多斯市之间相差29.5个百分点。从增速来看,全区有5个市盟的财政自给率较去年呈下滑趋势,降幅最大的是鄂尔多斯市(-12.2%),其余市盟的财政自给率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涨,涨幅较大的两个盟为兴安盟(13.8%)和阿拉善盟(10.6%),呼和浩特市的财政自给率较去年呈1.9%的上涨(见图2)。
图2 内蒙古自治区12个市盟财政自给率
从全区103个县区的横向对比来看,有3个区2020年的财政自给率超过100%,分别为玉泉区(119.6%)、新城区(111.0%)和赛罕区(108.3%),且均为呼和浩特市下辖区。全区财政自给率在50%以上的县区仅有22个,一半以上地区的财政自给率分布在20%以下。有29个县区的财政自给率未超过10%,其中乌兰察布市下辖地区最多,为9个。财政自给率排名后五位的地区中,察哈尔右翼中旗、四子王旗和鄂伦春自治旗的财政自给率持平,均为4.8%,财政自给率最小的是根河市(4.2%)。全市财政自给率最大的玉泉区是财政自给率最小的根河市的28.5倍,差距显著(见图3)。
图3 内蒙古自治区103个县区财政自给率
一、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市2020年的财政自给率排名全区首位,该市下辖的9个旗区中,财政自给率最大的是准格尔旗,达95.3%,财政基本实现完全自给。伊金霍洛旗(86.7%)、东胜区(69.5%)、鄂托克旗(64.1%)和乌审旗(59.8%)四个旗区的财政自给率均超过50%。全区财政自给率最小的是杭锦旗(17.9%),与准格尔旗之间差距显著,且准格尔旗财政自给率是杭锦旗的5.3倍。从增速来看,鄂托克前旗的财政自给率增速最大,为11.4%;东胜区(5.6%)、准格尔旗(4.0%)、鄂托克前旗(3.9%)和乌审旗(3.0%)的财政自给率均呈现小幅度增长。其余地区的财政自给率均呈现负增长,减幅最大的是康巴什区(-12.4%)(见图4)。
图4 鄂尔多斯市各旗、县、区财政自给率
二、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2020年的财政自给率排名全区次位,该市下辖的9个旗、县、区的财政自给率之间差距显著。有3个区的财政自给率超过100%,分别是玉泉区(119.6%)、新城区(111.0%)和赛罕区(108.3%),实现财政盈余。此外,有4个旗县的财政自给率未超过50%,最小的是武川县(13.9%)。财政自给率最大的玉泉区是最小的武川县的8.6倍。从增速来看,回民区的财政自给率较去年有大幅度增长,增幅达到40.4%;玉泉区(13.5%)和赛罕区(5.6%)的财政自给率也有小幅度增长。其余地区的财政自给率均呈现负增长,其中新城区(-27.5%)和土默特左旗(-22.7%)的减幅较大。值得一提的是,新城区的财政自给率在缩减27.5%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在100%以上,可见其地方财政实力雄厚(见图5)。
图5 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财政自给率
三、乌海市
乌海市2020年财政自给率排名全区第三位,该市下辖共3个区,海勃湾区、海南区和乌达区,财政自给率分别为99.8%、91.6%和74.5%,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且相互之间差距较小。从增速来看,仅乌达区的财政自给率较去年呈现15.7%的下降,海勃湾区和海南区分别呈20.3%和14.7%的小幅度增长(见图6)。
图6 乌海市各旗、县、区财政自给率
四、包头市
包头市2020年的财政自给率排名全区第四位,该市下辖的9个旗、县、区的财政自给率均位于80%以下,最高的是青山区(79.9%),其次是昆都仑区(78.1%)。超过一半的地区的财政自给率未超过50%,最小的是固阳县(18.2%),与青山区之间相差61.7个百分点。从增速来看,全区仅有4个地区的财政自给率较去年有所上涨,其中白云鄂博矿区的涨幅最大,为37.0%。其余地区的财政自给率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青山区和东河区的降幅持平,均为-13.8%,也是全区财政自给率降幅最大的两个区(见图7)。
图7 包头市各旗、县、区财政自给率
五、锡林郭勒盟
锡林郭勒盟2020年的财政自给率排名全区第五位,该市下辖的12个旗、县、区中,财政自给率未超过20%的地区有8个,其中太仆寺旗(9.9%)和正镶白旗(9.2%)的财政自给率为个位数;全盟财政自给率最大的是西乌珠穆沁旗(89.1%),比排名次位的锡林浩特市(57.9%)的财政自给率高出31.2个百分点,是排名末位的正镶白旗财政自给率的9.7倍。从增速来看,全盟有6个地区的财政自给率较去年有所上涨,涨幅最大的是阿巴嘎旗(79.5%),其次是太仆寺旗(33.8%);在财政自给率呈现负增长的6个地区中,正蓝旗的减幅最大,为-37.3%(见图8)。
图8 锡林郭勒盟各旗、县、区财政自给率
六、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2020年的财政自给率排名全区第六位,该盟下辖3个旗分别为阿拉善左旗(28.2%)、额济纳旗(10.2%)和阿拉善右旗(8.1%),财政自给率均处于极低水平。从增速来看,阿拉善左旗(1.3%)和阿拉善右旗(7.1%)的财政自给率较去年呈现小幅度上涨,而额济纳旗(-27.6%)的财政自给率较去年呈现较大幅度下降,整体财政实力孱弱(见图9)。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21/526_1669017023425.png?width=894&size=47450
图9 阿拉善盟各旗、县、区财政自给率
七、通辽市
通辽市2020年的财政自给率排名全区第七位,该市下辖的8个市、旗、县、区中,霍林郭勒市的财政自给率最大,为69.3%,比排名次位的扎鲁特旗(22.9%)的财政自给率高出46.4个百分点。其余地区的财政自给率均位于20%以下,科尔沁左翼后旗与开鲁县的财政自给率持平,均为8.9%,财政自给率最小的是库伦旗(5.4%)。从增速来看,仅扎鲁特旗(15.5%)、库伦旗(14.2%)和霍林郭勒市(11.3%)的财政自给率较去年有所上涨,其余地区的财政自给率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降幅较大的有奈曼旗(-36.1%)、科尔沁左翼中旗(-30.7%)和开鲁县(-21.8%)(见图10)。
图10 通辽市各旗、县、区财政自给率
八、赤峰市
赤峰市的2020年的财政自给率排名全区第八位,该市下辖的12个旗、县、区中,红山区的财政自给率最大,为76.3%;松山区(43.1%)和元宝山区(42.1%)的财政自给率接近50%。其余地区的财政自给率均位于20%以下,其中翁牛特旗(9.7%)和敖汉旗(8.7%)的财政自给率均为个位数。从增速来看,除巴林右旗(72.8%)、喀喇沁旗(7.2%)和敖汉旗(3.2%)外,其余地区的财政自给率较去年均有所下降,降幅最大的是元宝山区(-32.6%),红山区的财政自给率尽管较去年呈现10.3%的下滑,但仍然高居全市首位(见图11)。
图11 赤峰市各旗、县、区财政自给率
九、巴彦淖尔市
巴彦淖尔市2020年的财政自给率排名全区第九位,该市下辖的7个旗、县、区的财政自给率均在40%以下。其中,乌拉特后旗(36.8%)和临河区(35.5%)的财政自给率排名全市前两位;杭锦后旗(9.2%)和五原县(8.9%)的财政自给率排名末位,且最大的乌拉特后旗是最小的杭锦旗财政自给率的4.1倍。从增速来看,全市7个地区的财政自给率较去年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降幅最大的是杭锦后旗(-21.7%),其次是乌拉特后旗(-19.0%),由此可见,全市整体财政实力孱弱(见图12)。
图12 巴彦淖尔市各旗、县、区财政自给率
十、兴安盟
兴安盟2020年的财政自给率排名全区第十位,该盟下辖的6个市、旗、县、区中,财政自给率最大是乌兰浩特市(28.5%),其次是扎赉特旗(27.2%);阿尔山市(13.2%)、科尔沁右翼中旗(11.2%)和突泉县(10.2%)3个地区的财政自给率均位于10%-15%之间;财政自给率最小的是科尔沁右翼前旗(7.7%),与乌兰浩特市之间相差20.8个百分点。从增速来看,全盟各地区之间的财政自给率增速差距显著,除扎赉特旗(-5.8%)外,其余地区的财政自给率较去年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涨。阿尔山市的财政自给率较去年上涨80.3%,科尔沁右翼中旗上涨71.5%,涨幅极高但财政自给率相对较低(见图13)。
图13 兴安盟各旗、县、区财政自给率
十一、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市2020年的财政自给率排名全区第十一位,该市下辖14个市、旗、区的财政自给率普遍处于较低水平,扎赉诺尔区的财政自给率最大,为52.4%。此外,全市有7个地区的财政自给率位于10%以下,最小的是根河市(4.2%)。财政自给率最大的扎赉诺尔区是最小的根河市的12.5倍。从增速来看,仅海拉尔区(18.3%)、鄂伦春自治旗(9.0%)和阿荣旗(7.0%)3个旗区的财政自给率较去年呈现小幅度上涨,其余地区的财政自给率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降幅最大的是新巴尔虎左旗(-36.4%),其次是扎兰屯市(-24.5%)(见图14)。
图14 呼伦贝尔市各旗、县、区财政自给率
十二、乌兰察布市
乌兰察布市2020年的财政自给率排名全区末位,该市下辖11个市、旗、县、区的财政自给率均在31%以下。其中,集宁区的财政自给率最大,为30.4%;有7个地区的财政自给率未超过10%,凉城县和商都县的财政自给率持平,均为6.4%,察哈尔右翼中旗和四子王旗的财政自给率最小,为4.8%。从增速来看,各地区之间的财政自给率增速差距显著,凉城县的财政自给率较去年上涨最快,为46.0%,其次是集宁区(32.0%);全市有6个地区的财政自给率较去年有下降,降幅最大的是丰镇市和化德县(-10.8%)(见图15)。
图15 乌兰察布市各旗、县、区财政自给率
结语
持续的收支张力导致内蒙古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解决这种困难的根本在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夯实财源。县域经济发展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培育竞争优势,促进特色经济产业化;优化区域布局,加快产业经济集群化;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另外,推动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要开源节流,着眼财税体制改革。一要合理确定县级财政收支内容,给予县级政府必要的财权,配套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县级政府科学发展、拓展财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调整专项资金分配结构,集中部分财力用于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减少部分地方配套,增加市县政府可支配财力。三要健全地方税收体系,加快推进税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间的税收分配关系,通过减少共享税种、降低共享比例等措施,适当下沉财力,增强地方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能力。充分信任各级地方政府,调动因地制宜开辟税源、聚财增收的积极性。
数据来源:
1.《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1》
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https://www.nmg.gov.cn/
作者:贾致博
指导老师:李永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