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03 发表于 2022-11-21 15:50:16

县域财政2020:西藏自治区74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分析!

西藏自治区74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基于2020年的数据分析
(第1281期)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首府拉萨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西藏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西藏现辖8个市辖区、66个县(见图1、表1),截至2020年末,西藏的常住人口为364.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902.7亿元,比上年增长7.8%。
2020年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0.98亿元,比上年下降0.5%。其中税收收入143.24亿元,下降9.1%。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07.77亿元,增长1.2%。其中,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教育、卫生健康、农林水、交通运输等相关支出合计1859.2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2%。西藏2020年财政自给率为10.01%,全国排名第31位,处于偏低水平。2020年全区上级补助收入(含一般公共预算补助和政府性基金补助)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6.90%。西藏财政实力较弱,财政自给率较低,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较大,受地理位置、战略布局等多重因素影响,预计上级补助收入未来仍是综合财力重要的支撑。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21/766_1669017008887.png?width=534&size=140406
图1 西藏行政区划图
表1 西藏下辖行政区划数

从西藏市级层面的财政收支差额来看,日喀则市(322.16亿元)、昌都市(255.94亿元)和拉萨市(242.41亿元)排在西藏7个地市的前三位,排在后三位的是山南市(199.40亿元)、林芝市(120.44亿元)和阿里地区(95.87亿元);从西藏市级层面的财政自给水平来看,拉萨市(30.67%)、林芝市(10.61%)和山南市(9.21%)排在前三位,排在最后三位的分别是阿里地区(5.12%)、日喀则市(4.64%)以及那曲市(3.38%)(见图2)。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21/949_1669017009859.png?width=1080&size=97521
图2 西藏各地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从2020年西藏各县区的财政自给水平来看,西藏各县区间的差距显著,拉萨市的堆龙德庆区(80.03%)位居第一位,拉萨市的墨竹工卡县(39.42%)和曲水县(32.13%)分列第二、三位,均超过30%;排在后三位的是那曲市的班戈县(1.22%)和双湖县(1.26%)、日喀则市的仲巴县(1.38%)均不超过5%,这些地区财政自给率水平十分有限,地方财政主要以各级政府转移支付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其中,财政自给率水平最高的堆龙德庆区和最低的班戈县之间相差78.81个百分点(见图3)。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21/424_1669017012201.png?width=752&size=52649
图3 西藏各县区2020年财政自给率
就2020年西藏各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西藏各县区间的差距较为显著,较大的是拉萨市的城关区(30.19亿元)和那曲市的色尼区(27.36亿元)和日喀则市的桑珠孜区(26.78亿元);而山南市的琼结县(6.51亿元)和曲松县(6.37亿元)以及拉萨市的堆龙德庆区(6.18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其中,最大的城关区是最小的堆龙德庆区的4.89倍(见图4)。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21/691_1669017012424.png?width=752&size=53633
图4 西藏各县区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各地市财政自给率的大小,具体分析比较西藏7个地市下辖各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情况,这将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西藏各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情况。
一、拉萨市
就拉萨市各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财政收支差额最高的是城关区,为30.19亿元,是全市唯一一个超过30亿元的区;墨竹工卡县(8.99亿元)和堆龙德庆区(6.18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10亿元。其中,最大的城关区是最小的堆龙德庆区的4.89倍。就拉萨市各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排在前列的有堆龙德庆区(80.03%)、墨竹工卡县(39.42%)和曲水县(32.13%),均高于30%;较低的有林周县(14.80%)、尼木县(14.33%)和当雄县(13.44%),均不足15%(见图5)。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21/473_1669017012807.png?width=1080&size=105691
图5 拉萨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二、林芝市
就林芝市各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财政收支差额最高的是米林县(16.22亿元),超过15亿元;巴宜区(9.25亿元)和朗县(8.92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不足10亿元。其中,最大的米林县是最小的朗县的1.82倍。就林芝市各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巴宜区,为22.63%,超过20%;较低的有米林县(7.59%)、波密县(5.43%)、墨脱县(5.12%)和朗县(5.77%),均不足10%(见图6)。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21/806_1669017013291.png?width=1080&size=99664
图6 林芝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三、山南市
就山南市各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财政收支差额较高的是洛扎县(17.52亿元)、隆子县(16.37亿元)和浪卡子县(16.15亿元),均超过15亿元;乃东区(9.81亿元)、措美县(8.03亿元)、加查县(7.42亿元)、桑日县(7.32亿元)、琼结县(6.51亿元)和曲松县(6.37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不足10亿元。其中,最大的洛扎县是最小的曲松县的2.75倍。就山南市各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乃东区,为25.72%,超过20%;较低的有洛扎县(2.84%)、隆子县(4.10%)、浪卡子县(1.70%)、错那县(2.68%)、扎囊县(3.84%)、措美县(3.93%)和琼结县(4.99%),均不足5%(见图7)。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21/952_1669017013763.png?width=1080&size=124237
图7 山南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四、昌都市
就昌都市各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排在前列的有卡若区(23.13亿元)、芒康县(22.26亿元)和江达县(21.67亿元),均超过20亿元;贡觉县(18.73亿元)、察雅县(18.71亿元)、丁青县(18.26亿元)、洛隆县(17.60亿元)、边坝县(16.53亿元)、八宿县(16.44亿元)、左贡县(15.84亿元)和类乌齐县(12.79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20亿元。其中,最大的卡若区是最小的类乌齐县的1.81倍。就昌都市各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排在前列的有卡若区(9.33%)、芒康县(6.11%)、江达县(6.07%)和类乌齐县(5.40%),均高于5%;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丁青县(2.61%)不足3%(见图8)。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21/737_1669017014237.png?width=1080&size=112073
图8 昌都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五、阿里地区
就阿里地区各县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财政收支差额最高的是改则县(9.66亿元),超过9亿元;措勤县(7.85亿元)、噶尔县(7.82亿元)和日土县(7.73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不足8亿元。其中,最大的改则县是最小的日土县的1.25倍。就阿里地区各县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日土县,为12.34%,超过10%;较低的有改则县(2.86%)、札达县(4.96%)、革吉县(1.82%)、普兰县(3.07%)和措勤县(1.68%),均不足5%(见图9)。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21/188_1669017014671.png?width=1080&size=93215
图9 阿里地区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六、日喀则市
就日喀则市各县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排在前列的有桑珠孜区(26.78亿元)和定日县(21.58亿元),均超过20亿元;仁布县(9.08亿元)和岗巴县(8.42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10亿元。其中,最大的桑珠孜区是最小的岗巴县的3.18倍。就日喀则市各县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排在前列的有桑珠孜区(8.60%)和亚东县(7.54%),均高于5%;较低的有仲巴县(1.38%)、昂仁县(1.97%)、聂拉木县(1.62%)、朗县(1.74%)、定结县(1.61%)和岗巴县(1.75%),均不足2%(见图10)。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21/646_1669017015147.png?width=1080&size=139620
图10 日喀则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七、那曲市
就那曲市各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财政收支差额最高的是色尼区,为27.36亿元,是全市唯一一个超过20亿元的区;双湖县的财政收支差额最小,为7.07亿元,不足10亿元。其中,最大的色尼区是最小的双湖县的3.87倍。就那曲市各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财政自给率均小于5%,相比而言,较低的有巴青县(1.98%)、安多县(1.63%)、班戈县(1.22%)、聂荣县(1.77%)、尼玛县(1.91%)、申扎县(1.48%)和双湖县(1.26%),均不足2%(见图11)。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21/295_1669017015682.png?width=1080&size=110319
图11 那曲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总的来说,2020年西藏74个县区间财政实力差距较大,财政自给率有所分化。相比而言,绝大多数县区的财政自给率水平都较低。其中,仅有1个地区的财政自给率在50%以上,13个地区的财政自给率水平在10%以上,还有60个地区的财政自给率还不到10%,最低的班戈县仅为1.22%。
为加快区域发展,西藏应根据《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一核一圈两带三区”发展新格局。“一核”为拉萨核心增长极,将做大做强拉萨核心增长极,发挥首府城市聚集效应、辐射效应,实现人口和要素规模聚集,提升首府城市首位度,打造重要的国际文化旅游城市、面向南亚开放的区域中心城市。“一圈”为以拉萨为中心,辐射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的三小时经济圈,充分发挥综合立体交通互联互通优势,以拉萨为中心,辐射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促进拉萨山南经济一体化,发挥日喀则面向南亚开放前沿地区优势,将林芝建成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和养生基地,提升那曲在藏北地区重要节点城市地位,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圈,发挥其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两带”为边境沿线发展带、铁路经济带,加快建设边境沿线发展带,逐步形成交通便捷、配套完善、人气聚集、产业兴旺、繁荣稳定的边境沿线发展带;繁荣发展铁路经济带,以川藏铁路建设为契机,发挥青藏铁路辐射带动作用,统筹推进川藏、青藏、拉日等铁路沿线经济带建设。“三区”为藏中南重点开发区、藏东清洁能源开发区、藏西北生态涵养区,坚持区域统筹和重点引领,根据主体功能、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确藏中南、藏东、藏西北区域发展定位,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极、增长点、增长带,构建核心引领、区域联动、极点支撑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数据来源:
1.2020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1[县市卷]》.
3.西藏自治区各县区人民政府官网.
相关链接:
1.县域财政2020:西藏自治区74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2.县域财政2020:西藏自治区74个县区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作者:焦夏丽
指导老师:李永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县域财政2020:西藏自治区74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