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税务创先争优系列报道之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夯实改革发展之基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嘉峪关市税务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人才发展平台,形成了以领军人才和青年才俊为引领、骨干人才为支撑、后备人才为基础的人才梯队,为税收改革发展筑牢了人才之基。坚持常态化练兵,提升干部整体素质
树立全员学习理念,开展全员全岗练兵,全面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本领。
坚持“常”。分类分岗开展日常学习和培训辅导,以“个人自学”为主,引导干部主动学习,通过“每日一课、每周一测、每月一星”,推动学在日常、练在日常;以“组织培训”为辅,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有效提升干部业务素质和能力。
注重“实”。紧密结合税费收入工作特点,对照工作难点、痛点、堵点、短板问题,采取专项测试、案例讲评、现场查账等方式练政策运用能力、学业务操作本领,增强培养的系统性、持续性、针对性。
形式“活”。持续构建讲学、研学、比学、督学的“四学”体系,打造“青年干部夜校”“青年大讲堂”“青蓝互助”等学习品牌,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与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活动开展相结合,综合每个青年小组人员构成情况,分类开展特色化教育培训。
坚持实战化比武,搭建平台淬炼精兵
注重在工作实践中锻炼干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以测促训强筋骨。分岗位开展定期测试,检验干部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对年轻干部开展经常性的测试,保证新入职干部一个月能办理基础性业务、两个月基本能完成综合性的业务、三个月能办理所有业务、一年后成长为能独挡一面的业务骨干。
以比助跑选精兵。通过业务考试、系统实操、案卷评比、督查检查、现场竞技等方式,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各类业务比武竞赛和评比活动,不断提升干部的业务素养和履职水平,同时在竞赛中选拔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机构合并以来共有56名干部荣获“业务骨干”“岗位能手”称号。
以战攻坚炼尖兵。给优秀的年轻干部压担子,注重在税制改革、“放管服”改革、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等重点工作以及各类难点税收课题攻关、大案要案查处、重点项目实施等工作中历练人才,先后选派1名干部到总局跟班学习、8名干部参加总局自然人电子税务局及金税四期工程项目建设等工作。
打造基地育人才。针对办税服务厅人员多、青年干部占比大的特点,将办税服务厅打造成了青年干部培训的“基地”、人才培养的“摇篮”、业务展示的“舞台”,通过“晨会晚会”“周一开讲”“青年学堂”模式开展学习培训,推行“一月一亮牌”“一季一考核”等活动,使干部快速成长成才,机构合并以来办税服务厅已经有13名干部获得“业务骨干”和“岗位能手”称号、3名干部考取“税务师”资格。
坚持制度化育管,厚植人才成长环境
结合实际,制定措施,营造更具活力的人才成长环境、制度环境、干事环境。
“师带徒”薪火相传。建立导师制度,市局党委委员担任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导师,定期指导小组研讨交流;每个新录用公务员配备一名导师,实施师徒结对。通过思想上传导、业务上指导、心理上疏导,帮助青年干部筑牢思想之基、掌握工作方法、提升能力素质。
“双培计划”提素能。实施党员和业务能手双培、党建和业务联动双评、评价和绩效挂钩等严格的“培、评、促”工作,不断培育又红又专的青年人才,目前45岁以下的青年干部中党员占比达到了85%,“专业人才”“业务骨干”“岗位能手”中党员占比达95%。
“三大工程”建梯队。对优秀的年轻干部分批分阶段制定培养计划,积极打造“蹲苗”“繁星”“尖兵”三大工程,形成以领军人才和青年才俊为引领、骨干人才为支撑、后备人才为基础的人才梯队,目前该局已有4名省级领军人才、8名青年才俊、23名“三师”人员、34名省局专业人才。
严管厚爱护成长。开展谈心谈话,上好“廉政课”、“警示课”、“法纪课”、“家教课”,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注重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的监督,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关心关爱职工,将闲置办公用房改造成职工宿舍,为家在外地的职工提供住所,在传统节日、干部生日、生病住院及婚丧嫁娶时组织看望慰问,提升干部的主人翁精神。
坚持规范化选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激发市局各层级干部队伍活力。
激励措施提效能。建立以政治能力为核心,以业务能力、实绩、贡献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将人才工作与考核划段、评先选优、提拔使用、考察培训、挂职遴选、岗位交流、能上能下等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作用充分发挥、优进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
交流轮岗激活力。坚持多岗位锻炼,依据干部年龄、特长、业务需要和有序轮岗,上下流动,量才适用的原则,对25名科级干部、45名一般干部进行了轮岗交流,消除干部在同一岗位任职时间长而产生的疲劳厌倦感,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人才引领挖潜能。建立以各类人才为带头人的重点项目团队负责制,组织骨干人才上讲台,发挥各类人才在重要工作规划、重点项目实施、重大任务完成、大要案查处中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掘、运用转职人才资源,发挥转职干部在税收管理、业务理论、实践经验、人生阅历等方面经验丰富的优势,通过设立税务咨询委员会、专项工作组、当导师等方式,努力打造专家辅政型和导师型人才,完善了市局专职督察员制度,引导激励转职干部“晋”而思“进”、改任不改责、转岗不褪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