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杂志小助手 发表于 2022-11-14 14:35:05

从黑山高速公路项目看中国路桥高质量发展

作者:伍晖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14/550_1668407704646.jpg?width=720&size=93489
在“一带一路”框架支持下,中国交建旗下以国际市场开发为主的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路桥”)承建的黑山南北高速公路优先段,于2022年7月13日即黑山国庆日正式通车。该优先段南起首都地区斯莫克瓦茨(Smokovac)至北部城市科拉欣的马泰塞沃(Matesevo),全程41公里,包括20座桥梁、16条隧道和互通立交3座,桥隧比例约60%,是南北高速公路项目中技术和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段。
黑山南北高速项目是“一带一路”项目在中东欧地区的落地项目及重要组成部分。黑山为促进经济发展,惠及民生,自2006年独立以来,积极筹划建设一条贯穿全境南北的高速公路,国家标号为4号高速公路,该条高速公路南起海滨城市巴尔(Bar),经首都波德戈里察到塞尔维亚边境博利亚雷(Boljare),全程180公里,贯穿南北、联通欧洲,属于泛欧11号走廊项目一部分,被称作黑山的“世纪工程”。
黑山领导人在通车仪式上说:“黑山南北高速公路优先段的顺利开通,展现了黑中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这条高速公路既能激发黑山北部经济活力,又能促进黑山整体经济发展。这是一条‘互通之路’,不仅将密切黑山人民之间的联系,而且将深化黑山与地区国家、欧盟之间的联系,加强黑山与中国乃至世界的联系。”
中国驻黑山使馆领导在通车仪式上致辞:“黑山高速公路的开通不仅是黑山畅通南北的‘发展之路’,也是深化中黑合作‘友谊之路’。中方愿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开放包容的伙伴精神,推动中黑务实合作在‘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下取得更好发展,切实增进两国人民福祉。”
黑山领导人和中国驻黑使馆领导都提到黑山高速公路惠及黑山民众,增进中黑两国人民友谊,联通世界,很好地践行了“一带一路”从“硬联通”到“心联通”发展目标。
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项目的竣工通车,标志着中国路桥以欧洲标准建成的高速公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对中国基建企业打开欧美高标准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
高标准
黑山南北高速公路施工标准为欧洲标准,是我国企业在欧洲地区施工建设的第一条以欧洲标准建成的高速公路。因地形复杂多变,项目全线桥隧比为60%,且北部地区一年有效施工期不足10个月和喀斯特地形地貌,施工难度非常大。
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路桥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贯穿项目建设各个环节。为此,总项目经理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配合设计施工欧洲标准的实施。例如体现当地工程管理特点的制度有《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制度对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计划编制、技术交底、施工日志填报和竣工文件汇编等做了详细规定;体现当地财务管理特色的制度包括《免税税票管理办法》《费用报销票据管理办法》《当地财务岗位职责》等,财务团队还根据两国间双边税收协定和欧洲惯例开展税务筹划,落定国际税收饶让政策为公司创造价值;安全环保制度《HSE管理办法》,对欧标安全要求、HSE部门职责、检查体系、环境危险源识别、环保管理、突发事件处理等做了相应要求;还有机械设备管理办法、质量管理办法、当地分包商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等。制度体系充分体现了公司高标准、高质量发展要求,同时适应项目在欧洲地区施工高标准要求。
尤其在项目建设、物资采购、劳务用工等方面都严格按照欧洲标准、当地法律法规要求和公司本身的规章制度要求来执行。如在桥墩建设中对钢筋笼的绑扎工艺要求若不符合欧标,都有可能造成停工整改,这就有力地促进了项目组对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计划执行高标准要求;物资采购部门即使在当地采购一根钉子、一个螺栓,供应商都会主动提供税控发票,助力公司物资管理国际化和财务管理国际化目标的实现;再有要遵守当地劳动用工制度,项目部雇佣当地管理人员和劳务工人都须签订劳动合同,严格按照当地法律标准缴纳个税和社保,员工加班严格执行当地劳动法规定,超出8小时工作时间的劳动,企业必须支付加班费,而且加班时间受到法律限制,支付给员工的薪酬都须通过银行转账,对公司其他驻在国机构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范本。
黑山南北高速项目执行的这些欧标管理措施,对中国路桥高质量国际化发展起到积极推进作用。为我国基础建设企业在欧洲区域承揽和建设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执行国际标准互联互通提供了典范。
可持续
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在高标准严要求下,中国路桥把它建设成了一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之路。优先段自首都出发延伸至北部地区,原有的公路这段路程驱车须花费1.5小时,道路建成后,仅需30分钟即可达到,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为落后的北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能够使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顺利进入北部地区,能够使北部地区的木材资源快速安全地运输到南部港口出口,有力促进黑山北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在保护环境方面,欧洲环保人士对环境污染几乎是零容忍,如河道中的桥墩在施工过程中,若有混凝土洒落到河道中都会遭到投诉。项目根据当地环保要求制定相关环保制度,如《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部门管理职责、环境保护要求、环境污染排查办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规定、对项目组环保考核和违规处罚规定等。
欧标项目的环保投入占成本比例完全超出项目初始预算,这就促使项目组在竞争激烈的基建市场改进和创新施工方案、技术工艺,从创新中创造效益。项目组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团队多次开会研究施工方案和工艺创新,达到降本增效,力图对欧洲的“眼泪”——清澈见底的塔拉河和郁郁葱葱的北部森林进行保护,规避一切可能因施工对河道产生污染和森林破坏,让项目建设和驻在国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由此可见,黑山南北高速项目建设是在统筹推进驻在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中进行的,也践行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宗旨,实现公司与驻在国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这种新发展理念的商业合作模式,在国际市场经营开发中具有可持续性。
惠民生
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要求,“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项目是一项真正意义上惠及民生的工程。不仅为当地提供超1000个就业机会,对稳定社会、提高老百姓收入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项目建成后,它将被纳入欧盟TEN-T交通运输网络,成为泛欧11号走廊的一部分,将联通黑山巴尔港和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境内的物流通道,对中东欧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为黑山加入欧盟创造更有利条件,入盟后的黑山将在欧盟整体发展框架下,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生活福祉的提高。
中国路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优化配置资源帮助当地老百姓解决生活困难和改善当地教育条件。如驻扎在崇山峻岭中营地为了解决水源,项目组领导多次下山考察,最终选择沿铁路线埋管引水,水源引至营地后,项目组决定将水源同时引至周边村庄百姓家中,这一举措解决了当地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饮用自来水问题,老百姓为了感谢项目部,经常为项目部提供自家种植的季节性水果,为工人们提供御寒的衣物,项目部与当地老百姓建立起很深的友谊;此外,项目组在北部山区施工路段附近,帮助一所村庄小学翻新修缮校舍,并配置了电脑和体育用品,在首都捐助资金修建自行车通道;在新冠疫情爆发严重时期,项目组千方百计为当地捐款捐物,进一步加深了中黑两国人民的友谊,中国路桥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好评。当地官员及老百姓都对中国人的吃苦耐劳精神点赞。高速公路沿途居民Milan说:“中国人了不起,吃了很多苦头帮我们修路,让村民们节约了走老路的时间,也挽救了很多生命。”据说之前村民们走山间的老路上山,每年都有车辆坠入河中或悬崖。
这些善举践行了“一带一路”建设与当地人民“心联通”的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理念,较好地落实了惠民生目标。
中国路桥以黑山南北高速优先段为突破点,以党建为引领,以中国共产党先锋队的奉献精神,在黑山较好地践行了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 “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在疫情爆发、地区战争不利影响下,克服多重困难,“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在当地市场乃至欧洲和世界市场树立了 “有责任担当、有信誉可靠”的企业形象。项目建成通车后,当地政府主动联系到公司,希望中国路桥继续合作建设后续段项目,为公司扎根黑山市场,辐射巴尔干地区创造机遇。
公司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企国际化发展存在诸多困难。中交集团董事长王彤宙在做客“对话新国企”节目中说:“中交集团始终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判断上来,胸怀 ‘国之大者’,全力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在研判“十四五”形势任务的基础上,明确提出集团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
中国路桥紧跟集团总体目标,着力打造 “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 ”世界一流企业。在 “一带一路 ”倡议大背景下,公司率先抢滩登陆,抓住一个又一个机遇。公司除了2022年7月份陆续竣工验收的重点项目黑山南北高速项目、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外,在 “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别推动和建设重点项目还包括: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和内马铁路、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公路、柬埔寨的金港高速、塞尔维亚的泽蒙博尔察大桥和匈塞铁路等。其中,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是中国境外首条采取中国标准设计建设并成功运营的全产业链铁路项目,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 ”。这些项目代表了中国速度、中国质量、大国工匠精神,先后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质量协会QC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级工法和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等多项奖项。
为了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中国路桥不断深挖潜力,努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从基础设施建设承包商,发展为基础设施投资商、运营商,创立基建项目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积极拓宽业务领域,从传统的道路桥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到工业园区综合开发、污水处理、社区医院酒店等项目建设;还将业务拓展到运营领域,如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中国路桥获颁国家首批海外铁路运输许可证,成为中国铁路建设、标准、运营管理“走出去”的标杆;再有公司自主筹资、投资、建设加运营的柬埔寨金港高速项目,采取BOT特许经营项模式,丰富了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模式。
时任公司总经理杜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十三五”是公司深层次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时期。中国路桥确定了有质量、有效率、有速度、有规模、可持续的“四有一可”的高质量发展战略,由工程承包商向承包商、投资商、运营商、服务商、发展商五位一体的跨越。成功探索出 “联合出海” “产融建一体化” “区域联动 ”“路港联动 ”等新型商业模式,推进公司走向投建营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发展的高标准高质量发展道路。未来,中国路桥将紧跟 “一带一路”扩容步伐、深度对接国际产能合作、互联互通等,深入研究国家交通强国、海洋强国、三条蓝色经济通道等专项规划和多种多双边合作机制的完整路径,在战略大市场上提前部署、勇担重任,加快推动系列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落实落地。
在实现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中国路桥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公司与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签署“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战略协议,已全额资助赤道几内亚、刚果(布)、安哥拉、肯尼亚、巴基斯坦等国300多名留学生赴中国高校学习。2016—2017年期间,中国路桥两次在肯尼亚发布蒙内铁路项目社会责任报告,成为第一个在海外发布项目社会责任报告的中资企业;公司在卢旺达项目遍布各地,中国路桥品牌家喻户晓,“卢旺达人知道中国路桥,并不仅仅因为中国路桥在承建基加利道路重建项目中的出色表现。‘有问题,找路桥’已是卢政府部门的共识。”卢旺达官员如是说。
征程万里云鹏举,笃力奋楫开新篇。中国路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打造一支讲党性、靠得住、能干事、在状态、善合作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参与“一带一路 ”建设,继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度对接国际产能合作、互联互通,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为宗旨,把基础设施 “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 “软联通 ”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让公司驻在国互联互通更加有效,经济增长更加强劲,国际合作更加密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工作单位: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黑山分公司)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14/116_1668407704978.jpg?width=567&size=2327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黑山高速公路项目看中国路桥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