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团队 发表于 2022-11-14 10:50:54

银行存款超1000万,单独管理单独查?税务律师眼里的假新闻真趋势

作者:叶永青、肖颖、骆盼
在过去的48小时,网络上疯传一则关于成立我国高净值人士管理局进行税收稽查及出台“注销户籍税”的重磅消息(详见下图),我们团队的微信也收到了无数验证请求,那如何看待这一则真假难辨的新闻呢?一言以蔽之,网传重磅消息为假,但税收征管趋严为真。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14/345_1668394253906.png?width=460&size=321010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1

该 则 重 磅 消 息 何 以 为 假 ?
该则重磅消息为假,主要是从税务和法律的专业角度该则消息存在不少常识性错误:
(1) 专门成立高净值人士管理局? ——无中生有
发达国家的确有针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管理机构,但对我国而言为时尚早,而且目前来看这类消息显然是空穴来风。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管还是以工资薪金所得为主要对象、以代扣代缴为主要管理手段的征管体系。在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后,才真正纳入了综合所得的概念,并引入了多种扣除机制。这些都是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及阶段相适应的。而对于个人股权转让和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征管,则是在明星/网红个税和非法税筹等问题爆出后才逐渐凸显出来,本质上也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在现行税收征管体系下,设立个人税收管理机构似乎为时过早:税收征管法的主体规则中仍然缺乏对个人征管的体系规定,甚至关于偷税的界定也是主要针对企业的情形;个人的主要财产性收入仍处于低税负状态(比如股票转让免税、信托分配在实践中通常不会征收个人所得税、我国尚未开征遗产和赠与税等);目前还缺乏充分的个人税收征管手段(如银行等信息体系尚未打通等)。
若确要专门成立高净值人士管理局,也必须遵循相关程序,绝不会是偷偷摸摸的工作,遑论已经设立还开展了专项稽查行动。换言之,一个新的国家机构或部门不可能在无任何信息和事实铺垫的情况下横空出世,关于我国成立所谓的高净值人士管理局的信息自然属于无中生有。
(2) 定向稽查净资产/银行存款超1000万元?——子虚乌有
尽管在税收征管层面,金融机构和税务机关经过相应程序可以实现信息互通,但该则消息中关于税务机关可自动获知净资产/银行存款超1000万元的内容实在属于危言耸听,至少从以下三个层面即可瓦解该谣言内容:


[*] 目前税收征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授予税务机关自动从银行获取纳税人存款信息的权限,相应规则与银行保密等法律规定之间的冲突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目前税务机关想要在日常管理中实时获取银行存款信息显然于法无据;


[*] 在无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情况下,银行自动将个人存款信息分享给税务机关的,可能还存在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风险;


[*] 有趣的是,认真观察会发现该则消息在最初出现时是采用了“银行存款超过1000万元”的表述,此后不久可能是觉得这种表述会遗漏无存款而有资产的众多人群,于是又补上了“净资产超1000万元”的表述。殊不知,企业有“净资产”一说,指的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但对于自然人而言,税务机关得从什么角度才能调查清楚个人资产减去负债的余额?这其实是毫不专业的表述。事实上,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本质是有所得才征税,所以主要目标是高收入人群,纳入高净值人士主要是因为该类人群持有的资产可能随时会带来收入或者转化为收入,而且其收入类型更为多样。直接将净资产金额作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基础纯粹是无稽之谈。


(3) 针对移民人士出台注销户籍税?——混淆视听
我国目前并未开征退籍税,但在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后已经明确要求纳税人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的,应当在离境前依法办理税款清算。换言之,离境清税这件事是真的,不过自2019年就开始了,并不是新消息,而且针对的也是原有欠缴的个人所得税,而非新税种。
尽管有人大代表提议过,但截至目前我国并未出台严格意义上的“注销户籍税”(即域外常称的“退籍税”),域外开征的这类退籍税确实会对纳税人产生很大影响。以美国为例,放弃美国国籍的特定自然人,应在退籍时视同其将所持有的全部财产予以出售,并就该视同出售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计算缴纳所得税。目前我国不会将纳税人注销中国户籍视同转让全部财产并要求缴税的,纳税人在离境前只是对此前负有的个人所得纳税义务予以清结即可,如不涉及历史欠税问题的话,更不会产生其他负面影响。
退一步讲,如果我国未来考虑借鉴并引入域外的退籍税,也需要内部予以充分研究决策,在审慎决定后也需要在政策层面上予以正式明确。在官方政策正式出台前,诸如该则消息的无端猜测都属于混淆视听,徒增没必要的负面情绪。
2
如 何 看 待 该 则 假 消 息 的 疯 传 猛 转?
首先,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在“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下,税务机关的确加强了对高净值人士的税收征管,重点关注领域包括个人投资、股权转让等。无论是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加强还是金税四期未来的发展,该则消息显然都迎合了人们心中预想和担心的事实,“银行存款超1000万元”“金税四期”“离开祖国要缴税”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都与实际情况有所勾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显然虚假的信息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人们对未来看法及恐慌心理的映射。在征管趋严的大背景下,普罗大众都会认为税务机关应该会对高净值人士采取相关措施,但对于具体措施其实没有太多的思绪。部分有心之人抓住这种心理和疑虑后,就会量体裁衣地制造、加工、糅合出各种不实消息,骗取流量,贩卖焦虑。
然而,我们认为,任何对趋势的讨论和分析,目的在于建立正确合理的风险管理观念与培育健康有效的税收征管体系,而不在于贩卖恐惧和焦虑,无端的恐惧和焦虑事实上是会破坏信任的。站在法律的角度,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应追究制造这类假消息的人士的法律责任。这类消息也很容易成为销售虚假专业服务的基础,营造出税务机关无所不能、不受法律限制的氛围以及“贩卖”关系都是市场上少数“黑中介”的常用伎俩。
金税四期落地之后税收征管势必会产生变革,其具备的全方位信息监控、数据共享、自动分析、精准监控等特征自然会助力税务机关更好地开展税收征管工作。税务机关对高净值人士的监管可能会依托金税四期的信息收集及分析功能,但不可能是无限度地自动收集个人的银行存款等一系列信息,更不意味着在没有任何政策依据的基础上贸然开征“退籍税”。
3
给 高 净 值 人 士 的 一 些 建 议
辟谣过后,高净值人士应当注意什么呢?
我们认为,税收征管趋严的大背景对纳税人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税收遵从要求。在该大背景,建议高净值人士首先应对自身面临的税收风险现状有清晰的认识,重新审视个人及企业的整体税务合规性,提早进行税务健康检查并及时排雷,以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和合法合规的税收规划方案,有兴趣的可以参考此前我们专门就此撰写的文章《税收严征管环境下,高净值人士应注意什么?》。
总而言之,不偏信无来由的不实消息,听取专业人士意见,对征管现状与税务合规要有相应的意识和认知。有拿不准的,请第一时间寻求税务律师的协助。

本微信文章仅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作者供职单位的法律意见或对法律的解读。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获得授权。欢迎转发朋友圈。若有任何问题,敬请直接在公众号留言与我们联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银行存款超1000万,单独管理单独查?税务律师眼里的假新闻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