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政策君 发表于 2022-11-10 17:50:10

“云南税收这十年”系列报道 “税力量”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绽放七彩云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边疆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云南省税务部门以党建为引领,积极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服务民族企业发展、投身乡村振兴等工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党建引领聚合力 创建花朵竞绽放

云南省税务部门立足全省多民族聚居的实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中主动谋划、群策群力,全省税务系统10家单位先后获得“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单位”荣誉称号,60家单位先后获评州(市)级民族团结示范单位。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10/651_1668073808520.jpg?width=1080&size=203667
国家税务总局新平县税务组织税宣小分队走进果园,向果农宣传税费优惠政策。赖超摄
作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国家税务总局迪庆藏族自治州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芒市税务局,将民族团结作为推动税收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成立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党委委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创建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的机制,将创建工作融入退税减税降费、纳税服务、税收征管等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出成效。”迪庆州税务局机关党委相关负责人说。
正在争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荣誉的国家税务总局丘北县税务局,以党建工作与税收业务深度融合“1+2+N”项目为抓手,紧扣“辣乡税月党旗红,民族团结伴我行”主题,在凸显行业特色、打造民族团结样板上下功夫。
“创建工作以来,我们将党建与民族团结有机结合,与壮族聚居的平寨村、板江村党组织开展党建结对共建,组建党员‘星火’宣讲队,开启‘行走党课’模式,每年借助壮族‘三月三’等节日,为s少数民族群众讲税惠政策……”丘北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彦龙对创建工作充满信心。
税惠贴心送利好 民族企业接力干


企业作为带动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扮演着将民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保护发扬好民族文化的重要角色。云南省税务部门瞄准企业税费需求,通过政策精准投递、个性化辅导等服务,助力企业带动民族群众过上富裕生活。
玉溪市新平县磨皮村是一个彝族山村,2014年某农业公司作为重点扶贫企业进驻磨皮村,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探索并建立某果品企业磨皮种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帮扶等措施,带动全村参与现代农业开发。税务部门根据企业发展,确立了“税帮企、企助农”的工作思路,主动与企业对接,讲解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优惠、出口农产品退税等优惠政策。
“企业带动村民共走富裕路离不开税惠滋润,仅2022上半年,我们就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6000多万元,享受减免税额36万元。”公司负责人张琳说道,在税惠活水浇灌下,企业拥有了连片种植最大的生产基地,也带动磨皮村从贫困山村蜕变为美丽乡村。
在多民族聚居的曲靖市师宗县,余晶凤作为某刺绣工艺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在20余万元“六税两费”优惠支持和税务干部的建言献策下,转为“党建+电商+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当地妇女农工合作成功将壮锦、刺绣等民族工艺开发成热门旅游商品。在西双版纳主营傣族服饰生产的金文富利用减免的税款,在企业开办傣族织锦技艺制作培训班,推进民族技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10/268_1668073809314.jpg?width=1080&size=124883
孟连县税务部门下沉乡村振兴点,开展助企惠农政策宣传。王誉晓摄
乡村振兴税助力 产业扶持夯根基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省各级税务局党委夯实乡村振兴帮扶力量,2021年7月以来,择优选派驻村第一书记237名,挂职帮扶干部719名下沉一线,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546.75万元,用于党建文化、产业扶持、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位于普洱市的孟连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国家税务总局孟连县税务局立足帮扶点芒信村,将税务工作同少数民族地区特点有机融合,深入挖掘“宾弄赛嗨”民族团结经验做法,打造火塘党课、火塘团课特色党建品牌,带出一批批抗疫“急先锋”和双语税宣团队,拉近税与民距离。
“火塘不仅是边疆民族群众做饭取暖的地方,还是聚会议事的场所。这些年,我们在火塘边与各民族学脱贫政策、找脱贫良方,见证了芒信村从贫困到小康的美丽蜕变。”孟连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辉忘不了芒信村1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的激动时刻,感受到村民从“你来了”到“你回来了”的问候变化。
在洱源县郑家庄生活着汉、白、藏等7个民族,当地税务部门以“党建架心桥 税收惠民生”为主题结成帮扶“对子”,通过认领“1+1”民族团结进步“结对包”和共建爱民“结对卡”,结合当地发展生态畜牧业养殖、中药材销售等特色产业,制定产业帮扶举措,精准滴灌政策,服务村落产业发展。
“在税务部门帮扶下村里不仅发展起特色产业,我们还通过经营农家乐等方式实现增收,口袋富了,乡村美了,生活越来越有奔头!”某农家乐经营者段春梅感慨道。
云南省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税务部门将立足税收职能,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政治责任,扛牢乡村振兴重要政治任务,为民族地区浇灌税惠活水,全力服务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END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税收这十年”系列报道 “税力量”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绽放七彩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