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破产管理人的职责、权利与义务
?点击领取【破产重组法律法规汇编】管理人接管企业后,需要找相关单位或人员调查了解企业的资产、债权债务等情况,接管属债务人的财产和资料,有关单位或人员不予配合,该如何处理?
一、破产管理人的职责
根据我国《破产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管理人履行下列职责:(一)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二)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制作财产状况报告;(三)决定债务人的内部管理事务;(四)决定债务人的日常开支和其他必要开支;(五)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决定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的营业;(六)管理和处分债务人的财产;(七)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八)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九)人民法院认为管理人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本法对管理人的职责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破产管理人除以上列举的职责外,在《破产法》其他条款中还规定了相应的职责,具体如下:
(一)追缴出资
《破产法》第三十五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二)追回被侵占的财产
《破产法》第三十六条之规定:“债务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从企业获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占的企业财产,管理人应当追回。”
(三)提请法院终结破产程序
《破产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破产费用的,管理人应当提请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
(四)特殊债权的调查与公示
《破产法》第四十八条之规定:“债务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不必申报,由管理人调查后列出清单并予以公示。”
(五)审查申报的债权与材料的保存
《破产法》第五十七条之规定:“管理人收到债权申报材料后,应当登记造册,对申报的债权进行审查,并编制债权表。债权表和债权申报材料由管理人保存,供利害关系人查阅。”
(六)制作重整计划草案,同时负有向法院提交及向债权人会议说明的职责
《破产法》第八十条之规定:“管理人负责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由管理人制作重整计划草案。”《破产法》第七十九条第一款之规定:“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六个月内,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破产法》第八十四条第三款之规定:“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向债权人会议就重整计划草案作出说明,并回答询问。”
(七)向法院提出批准重整计划的申请
《破产法》第八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自重整计划通过之日起十日内,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批准重整计划的申请。”
(八)监督与报告重整计划的执行
《破产法》第九十条之规定:“自人民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之日起,在重整计划规定的监督期内,由管理人监督重整计划的执行。在监督期内,债务人应当向管理人报告重整计划执行情况和债务人财务状况。”
(九)拟订破产财产变价方案、适时变价出售破产财产
《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一条之规定:“管理人应当及时拟订破产财产变价方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管理人应当按照债权人会议通过的或者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裁定的破产财产变价方案,适时变价出售破产财产。”
(十)拟订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并在通过后提请法院认可
《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之规定:“管理人应当及时拟订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债权人会议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后,由管理人将该方案提请人民法院裁定认可。”
(十一)执行破产财产分配方案
《破产法》第一百一十六条之规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后,由管理人执行。”
(十二)特殊债权分配额的提存与处理
《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七条之规定:“对于附生效条件或者解除条件的债权,管理人应当将其分配额提存。管理人依照前款规定提存的分配额,在最后分配公告日,生效条件未成就或者解除条件成就的,应当分配给其他债权人;在最后分配公告日,生效条件成就或者解除条件未成就的,应当交付给债权人。”《破产法》第一百一十八条之规定:“债权人未受领的破产财产分配额,管理人应当提存。债权人自最后分配公告之日起满二个月仍不领取的,视为放弃受领分配的权利,管理人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将提存的分配额分配给其他债权人。”
(十三)请求破产程序的终结与注销
《破产法》第一百二十条之规定:“破产人无财产可供分配的,管理人应当请求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管理人在最后分配完结后,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提交破产财产分配报告,并提请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破产法》第一百二十一条之规定:“管理人应当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十日内,持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的裁定,向破产人的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二、破产管理人的权利
(一)聘用必要工作人员的权利
根据《破产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之规定:“管理人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聘用必要的工作人员。”可知,管理人聘用工作人员是有“必要”作为限定条件的,那么该工作人员是否确为“必要”,就需法院来认定许可才可聘用。实践中,管理人通常因短期内无法拥有接管企业、继续经营的能力,因此将该企业原经营管理人员聘回来。
同时,根据《破产法》第四十一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发生的下列费用,为破产费用:(一)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二)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三)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即聘用必要工作人员的费用属于破产费用,其工资支出不是从破产管理人薪酬中支出,而是从债务人财产中支出。
(二)获取报酬的权利
根据《破产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之规定:“管理人的报酬由人民法院确定。债权人会议对管理人的报酬有异议的,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我国破产管理人的报酬由受理破产案件的法院确定,且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确定了其大致范围,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确定管理人报酬的规定》第二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应根据债务人最终清偿的财产价值总额,在以下比例限制范围内分段确定管理人报酬:(一)不超过一百万元(含本数,下同)的,在12%以下确定;(二)超过一百万元至五百万元的部分,在10%以下确定;(三)超过五百万元至一千万元的部分,在8%以下确定;(四)超过一千万元至五千万元的部分,在6%以下确定:(五)超过五千万元至一亿元的部分,在3%以下确定;(六)超过一亿元至五亿元的部分,在1%以下确定;(七)超过五亿元的部分,在0.5%以下确定。担保权人优先受偿的担保物价值,不计入前款规定的财产价值总额。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参照上述比例在30%的浮动范围内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管理人报酬比例限制范围,并通过当地有影响的媒体公告,同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确定管理人报酬的规定》第十七条之规定:“债权人会议对管理人报酬有异议的,应当向人民法院书面提出具体的请求和理由。异议书应当附有相应的债权人会议决议。”、第十八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债权人会议异议书之日起三日内通知管理人。管理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日内作出书面说明。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举行听证会,听取当事人意见。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债权人会议异议书之日起十日内,就是否调整管理人报酬问题书面通知管理人、债权人委员会或者债权人会议主席。”即债权人会议有权对法院确定的破产管理人报酬提出异议,但最终决定权仍是法院。
三、破产管理人的义务
(一)报告义务
根据《破产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管理人依照本法规定执行职务,向人民法院报告工作,并接受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的监督。”、第六十九条之规定:“管理人实施下列行为,应当及时报告债权人委员会:(一)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的转让;(二)探矿权、采矿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的转让;(三)全部库存或者营业的转让;(四)借款;(五)设定财产担保;(六)债权和有价证券的转让;(七)履行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八)放弃权利;(九)担保物的取回;(十)对债权人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其他财产处分行为。未设立债权人委员会的,管理人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应当及时报告人民法院。”
(二)勤勉、忠实义务
根据《破产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管理人应当勤勉尽责,忠实执行职务。”同时《破产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管理人未依照本法规定勤勉尽责,忠实执行职务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处以罚款;给债权人、债务人或者第三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即若管理人违反该义务给当事人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指定管理人的规定》第三十九条之规定:“管理人申请辞去职务未获人民法院许可,但仍坚持辞职并不再履行管理人职责,或者人民法院决定更换管理人后,原管理人拒不向新任管理人移交相关事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和具体情况,决定对管理人罚款。对社会中介机构为管理人的罚款5万元至20万元人民币,对个人为管理人的罚款1万元至5万元人民币。管理人有前款规定行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人民法院指定的,编制管理人名册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停止其担任管理人一年至三年,或者将其从管理人名册中除名。”
【热点问题探究】
管理人接管企业后,需要找相关单位或人员调查了解企业的资产、债权债务等情况,接管属债务人的财产和资料,有关单位或人员不予配合,该如何处理?
此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对于《企业破产法》规定的有协助义务债务人的有关人员和直接责任人违反破产法律义务,《企业破产法》明确规定了其应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在管理人行使管理职责的过程中,根据《企业破产法》第 15条的规定,债务人的有关人员在破产程序中负有合作与协助义务、信息提供义务和附属义务。债务人的有关人员是指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经人民法院决定,还可以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和其他经营管理人员。《企业破产法》也规定了上述主体违反协助义务的法律后果,人民法院可以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进行司法惩戒,亦可向法院申请采取司法强制措施。除了履行经营管理职责的人员外,职务上不具有经营管理职责,但直接实施了上述行为的债务人的工作人员也要承担责任,人民法院也可以对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刑法》第162 条所规定的妨碍清算罪,可以追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二,对于破产债权人、破产债务人的关联公司、破产债务人原经营管理人等其他民事主体、金融机构以及行政机关,管理人可以申请法院出面协调,若相关民事主体、金融机构及行政机关不予配合会严重影响到破产程序的进行,可以准用《民事诉讼法》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规定。对于管理人履行职务过程中因上述主体不配合而遇到的障碍,目前可能需要人民法院出面进行协调。人民法院可以应管理人的请求,出具调查令或协助执行通知书甚至裁定书,要求相关主体配合管理人的工作,协助进行调查或者办理相关手续。如果人民法院出具了相应的法律文书,协助义务主体仍不配合的,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其进行制裁。
第三,对于提出正当事由拒不配合移交财产和资料的民事主体,管理人应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如其他民事主体因保管、仓储、承揽等合同关系或共有关系占有债务人财产或对财产权属争议的,占有人提出相关诉求拒不移交的,为了保障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此情况下不宜由法院对该民事主体进行司法惩戒和强制措施,而应由管理人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为宜。如作出相关的民事判决,可再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从立法完善的角度来看,目前《企业破产法》对于管理人调查权、处置权的规定存在协助事项和协助义务主体范围过于狭窄、未规定政府有关部门配合义务、未规定被调查主体不予配合时的法律责任、未明确管理人可依法采取的措施等问题。《企业破产法》修订时应将管理人可调查和开展工作的措施的范围扩大至所有与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债务人财产等和破产案件相关的事项,协助义务主体的范围也应当扩大到所有为了保障破产程序顺利进行而需要配合、协助的主体,并明确协助义务主体不配合时的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相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确定管理人报酬的规定》(上下滑动阅读)
第三条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破产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管理人分期或者最后一次性收取报酬。
第四条 人民法院受理企业破产申请后,应当对债务人可供清偿的财产价值和管理人的工作量作出预测,初步确定管理人报酬方案。管理人报酬方案应当包括管理人报酬比例和收取时间。
第五条 人民法院采取公开竞争方式指定管理人的,可以根据社会中介机构提出的报价确定管理人报酬方案,但报酬比例不得超出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限制范围。
上述报酬方案一般不予调整,但债权人会议异议成立的除外。
第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自确定管理人报酬方案之日起三日内,书面通知管理人。
管理人应当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报告管理人报酬方案内容。
第七条 管理人、债权人会议对管理人报酬方案有意见的,可以进行协商。双方就调整管理人报酬方案内容协商一致的,管理人应向人民法院书面提出具体的请求和理由,并附相应的债权人会议决议。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上述请求和理由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且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按照双方协商的结果调整管理人报酬方案。
第八条 人民法院确定管理人报酬方案后,可以根据破产案件和管理人履行职责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人民法院应当自调整管理人报酬方案之日起三日内,书面通知管理人。管理人应当自收到上述通知之日起三日内,向债权人委员会或者债权人会议主席报告管理人报酬方案调整内容。
第九条 人民法院确定或者调整管理人报酬方案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一)破产案件的复杂性;
(二)管理人的勤勉程度;
(三)管理人为重整、和解工作做出的实际贡献;
(四)管理人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五)债务人住所地居民可支配收入及物价水平;
(六)其他影响管理人报酬的情况。
第十条 最终确定的管理人报酬及收取情况,应列入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在和解、重整程序中,管理人报酬方案内容应列入和解协议草案或重整计划草案。
第十一条 管理人收取报酬,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可供支付报酬的债务人财产情况;
(二)申请收取报酬的时间和数额;
(三)管理人履行职责的情况。
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上述申请书之日起十日内,确定支付管理人的报酬数额。
第十二条 管理人报酬从债务人财产中优先支付。
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支付管理人报酬和管理人执行职务费用的,管理人应当提请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但债权人、管理人、债务人的出资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愿意垫付上述报酬和费用的,破产程序可以继续进行。
上述垫付款项作为破产费用从债务人财产中向垫付人随时清偿。
第十三条 管理人对担保物的维护、变现、交付等管理工作付出合理劳动的,有权向担保权人收取适当的报酬。管理人与担保权人就上述报酬数额不能协商一致的,人民法院应当参照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方法确定,但报酬比例不得超出该条规定限制范围的10%。
第十四条 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通过聘请本专业的其他社会中介机构或者人员协助履行管理人职责的,所需费用从其报酬中支付。
破产清算事务所通过聘请其他社会中介机构或者人员协助履行管理人职责的,所需费用从其报酬中支付。
第十五条 清算组中有关政府部门派出的工作人员参与工作的不收取报酬。其他机构或人员的报酬根据其履行职责的情况确定。
第十六条 管理人发生更换的,人民法院应当分别确定更换前后的管理人报酬。其报酬比例总和不得超出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限制范围。
文书样式:
(关于提请人民法院许可聘用工作人员的报告)
(××××)××破管字第×号
××××人民法院:
本管理人在破产管理工作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十八条之规定,拟聘请以下人员作为×××(债务人名称)(重整/和解/破产清算)案件的工作人员:
1.拟聘工作人员姓名____________;工作内容:____________;拟聘请期限为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拟聘请费用为×××元;聘用理由:____________。
2.拟聘工作人员姓名____________;工作内容:____________;拟聘请期限为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拟聘请费用为×××元;聘用理由:____________。
……特此报告。
(管理人印鉴)
××××年××月××日
附:1.拟签订的《聘用合同》复印件;
2.拟聘请工作人员简历复印件;
3.拟聘请工作人员证件复印件;
4.拟聘请工作人员联系方式:____________。
说明:
一、本文书依据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之规定:“管理人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聘用必要的工作人员。”由管理人在拟聘用工作人员时向破产案件受理法院提出。
二、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与管理人处于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因此,聘用申请应当列明聘用理由、聘用岗位职责、聘用费用标准,供法院许可时参考。
三、拟聘用工作人员有多名的,逐一列明姓名、拟聘岗位、聘用期限及费用。
(要求债务人的高管返还财产用)
(××××)××破管字第×号
×××(高管姓名):
×××(债务人名称)因____________(写明破产原因),×××(申请人名称/姓名)于××××年××月××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名称)进行重整/和解/破产清算的申请[债务人自行申请破产的,写×××(债务人名称)因____________(写明破产原因),于××××年××月××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破产清算申请]。
××××人民法院于××××年××月××日作出(××××)×破(预)字第×-×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受理×××(债务人名称)重整/和解/破产清算,并于××××年××月××日作出(××××)×破字第×-×号决定书,指定×××担任管理人。
根据管理人调查,在你担任×××(债务人名称)×××(职位)期间,获取非正常收入人民币××元(或者侵占了企业的财产),具体为:
1.____________(列明各笔非正常收入金额、时间及认定理由);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明被侵占的企业财产及认定理由);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三十六条之规定,现要求你于接到本通知书之日起×日内,向本管理人返还你收取的上述非正常收入(或者侵占的企业财产)(列明返还收入或者财产的方式和地点)。
如对上述通知内容有异议,可在接到本通知书之日起×日内向本管理人提出,并附相关证据,配合管理人核实。
特此通知。
(管理人印鉴)
××××年××月××日
附:1.受理破产申请裁定书复印件一份;
2.指定管理人的决定书复印件一份;
3.高管非正常收入清单或者被侵占的财产清单;
4.管理人联系方式:____________。
说明:
本文书依据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三十六条之规定:“债务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从企业获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占的企业财产,管理人应当追回。”由管理人要求债务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返还利用职权获取的非正常收入或者侵占的企业财产时使用。
来源:商海律盾 作者:蒋阳兵,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
启金智库 于 2022年1月-6月 持续 在/线/直/播 举办《房地产不良(烂尾楼)重组盘活系列直播培训 暨 17位讲师48小时全体系课程》特邀17位行业实战一线资深人士主讲48小时,从银行、信托、资产管理公司、开发商、法律、税筹多个维度,深度分享宝贵经验和实务案例,诚邀您的加入!
【课程提纲·第一期】
【第一讲】破产清算/重整/和解程序的转换衔接与交易架构设计实务案例
· 主讲嘉宾:丁 燕,青岛大学法学院 教授、青岛市法学会破产法研究会 会长、国浩律师(青岛)事务所破产业务团队负责人
一、破产清算、重整(预重整)、和解的优劣比较
二、法律规则下三大程序之间的自由转换衔接
三、商业思维模式下三大程序之间的融汇贯通
四、破产融资的法律保障
五、结论与展望
六、互动答疑
【第二讲】投资视角下困境地产项目盘活难点要点、应对路径与实操案例
·主讲嘉宾:李保春,上海中联律师事务所顾问
一、深度解析困境地产项目现状及原因
二、困境地产项目的掘金主体利益诉求
三、困境地产项目盘活难点与应对
四、困境地产项目投资原则及路径
五、困境地产项目实操案例分享
六、互动答疑
【第三讲】困境地产项目七大并购重整模式、核心法律问题与风控实务案例
·主讲嘉宾:莫非,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一、中国不良资产形成底层原因及现状
二、困境房企七大重整模式及风控案例
三、互动答疑
【第四讲】地产企业破产重整涉税实务及资产和股权收购、开发税务筹划
·主讲嘉宾:高少华,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一、企业破产重整、清算的涉税问题
二、基于破产的税收优惠政策梳理
三、房地产股权收购实务及税务筹划
四、房地产资产收购实务及综合税务筹划
五、收并购领域其他的税务筹划方法及难点解析
六、互动答疑
【课程提纲·第二期】
【第一讲】烂尾楼(共益债/预重整/清算式重整/破产和解)投资盘活核心要素及案例
· 主讲嘉宾:张秀娟,昆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业务总监(总办成员)
一、当前形势下投资烂尾楼的方向
二、挑选项目的核心要素
三、常见重整模式解析
四、实操案例深度解析
(一)共益债案例
(二)预重整案例
(三)清算式案例
(四)破产和解案例
五、互动答疑
【第二讲】信托公司参与地产投融资交易架构及地产不良项目违约处置实操与案例
·主讲嘉宾:田星,某上市券商特殊资产事业部总助
一、地产违约现状及特征
二、信托参与地产投融资的交易结构
三、信托参与地产不良处置的展业模式
四、信托公司与AMC合作的思路探讨
五、案例分
六、互动答疑
【第三讲】房企困境下关于收并购专业落地操作及不良债权项目收并购案例复盘
·主讲嘉宾:X老师,TOP上市房企投资常务副总经理
一、房地产收并购具体落地模式及相应溯源
二、并购交易中关于财报调整下的核心资产价值与股权对价认定
三、不良资产收购中涉及在建工程转让和旧房转让的落地测算要点
四、房地产并购结构设计、交易要点与协议设计与雷区盘点
五、通过复盘不良债权收购案例总结各环节交易风险及解决方案
六、互动答疑
【第四讲】金融机构作为抵押权人在房地产破产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解决方案
·主讲嘉宾:孙万里,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一、抵押权人与房开预重整
二、房开破产下抵押权人与购房人的博弈
三、房开破产下抵押权人与其他利益方的博弈
四、房开破产与银行按揭贷款的处理
五、房开破产清算与抵押物处置及清偿
六、互动答疑
【课程提纲·第三期】
【第一讲】投资人参与烂尾楼破产重整的业务程序与风控
· 主讲嘉宾:董烨,南京市律师协会破产与并购重组委员会主任
一、投资人(开发商)参与重整程序
二、投资人(开发商)参与破产重整的目的
三、投资信息收集与目标企业筛选
四、投资人尽职调查
五、债务人的估值与谈判
六、重整模式与投资类型选择策略
七、重整投资人的初步确定
八、投资协议与投资方案
九、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
十、重整计划的批准
十一、重整计划的执行
十二、互动答疑
【第二讲】AMC烂尾楼不良资产的投资机会与投资模式
·主讲嘉宾:姚泰诚,现任某地方AMC高管
一、中国房地产与烂尾楼
二、烂尾楼不良资产的投资机会
三、烂尾楼不良资产的投资模式与案例
四、互动答疑
【第三讲】地产开发商视角下困境地产的投资机遇与实务
·主讲嘉宾:高晓姗,某上市房企集团副总裁兼上海区域董事长
一、房地产行业深度透视
二、从房企角度谈不良资产投资处置
三、投资处置案例分享
四、未来不良资产投资处置模式
五、互动答疑
【第四讲】房地产破产重整“投/融/管/退”全链条实操案例
·主讲嘉宾:郭浙生,常州云鼎创始人/总裁。
一、投:破产重整项目来源渠道和前期尽职调查以及成本测算
二、融:SPV公司GP和LP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三、管:依据《重整计划》对破产企业信用修复
四、退:项目整体转让、部分转让退出、复建销售退出
五、互动答疑
【第五讲】地产企业资产和股权收购、破产清算的税务筹划
·主讲嘉宾:季晓莉,20余年专注税务工作
一、资产及股权交易
二、房地产企业的特殊事项
三、企业破产清算面临的问题
四、互动答疑
【课程提纲·第四期】
【第一讲】双碳、疫情背景下的金融不良投资处置策略及实务案例
· 主讲嘉宾:M老师,某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资深人士
一、双碳、疫情背景解析
二、主流AMC的业务策略调整
三、金融不良收购的新“十大来源”
四、传统金融不良处置的新十大模式
五、传统金融不良处置的“都市圈发展战略”
六、收购和处置不良应当关注的行业
七、国有资本收购和处置金融不良的特点
八、民营和社会化资本收购和处置金融不良的特点
九、某*ST汽车电子类上市公司大股东股票不良收购+破产重整操作
十、互动答疑
【第二讲】以“处置层级提升+信托服务中介”为手段高质量解决当前金融机构特殊不良资产问题
·主讲嘉宾:李筝,某大型信托机构特资部门负责人
一、金融机构特殊岗位从业人员在处置层级提升的维度和方向
二、以“围绕破产重整”开展的财产权服务信托逐渐成为金融中介的核心角色
三、以“处置层级提升or/+信托服务中介”相关案例分享
四、互动答疑
【第三讲】房地产企业破产管理人实务及实质合并破产若干重大问题
·主讲嘉宾:陈冠兵,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一、房地产企业破产管理人实务
二、实质合并破产若干重大问题
三、互动答疑
【第四讲】不良资产——全链条资产安全管理
·主讲嘉宾:王 云,泓塬资产高级副总经理
一、资产安全管理的意义
二、资产管理风险树分析
三、全链条资产安全管理体系
四、投后资产管理
五、资产安全管理与不良资产投资的联动
六、互动答疑
报名方式:
15001156573(电话微信同号)
▼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05/754_1667578224577.jpg?width=640&size=49180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05/180_1667578224765.png?width=1080&size=198630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05/388_1667578225378.png?width=1080&size=267676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05/671_1667578225563.png?width=1080&size=157253
往期推荐
AMC扑向地产
破产托管实务
困境地产企业的预重整之路
收购烂尾楼项目注意要点
盘活烂尾楼的思考和建议
【破产重整】如何引入战略投资人
实务 | 破产“预重整”制度的积极意义
重整计划制定、批准,执行、监督和终止
偿债“高峰” 再袭!新一轮房企“爆雷”又开始了?
一文梳理全国21个地区预重整规则(值得收藏)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05/190_1667578225827.gif?width=400&size=94782 戳下面的 阅读原文,更有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