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财政2020:广西壮族自治区111个县区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111个区县财政支出规模——基于2020年的数据分析(第1241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南宁市,位于中国华南地区,东界广东,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隔海相望,西与云南毗邻,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南与越南接壤,广西陆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总体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大类构成。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地跨珠江、长江、红河、滨海四大水系。大陆海岸线总长1595公里,沿海港口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广西是中国唯一临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
截至2020年末,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下辖14个设区市,共计111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41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61个县。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年全区生产总值(GDP)22156.69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9位;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70%,经济增速位居全国第11位,不及湖南(3.80%)、云南(4.00%)、贵州(4.50%)周边省份。
图1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图
表1 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行政区划数
2020年,广西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10.20亿元,比上年下降6.00%。其中,民生重点领域支出4551.8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8.30%。全区14个地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平均规模为362.25亿元,南宁市、白色市、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和玉林市的支出规模均在400亿元以上,超过全省平均值。南宁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为822.79亿元,稳居全省第一位,支出总额占全省的16.22%,是排名第二百色市(504.76亿元)的1.63倍。其余大多数地市财政支出规模集中在200-500亿元之间,仅有防城港市的财政支出不足200亿元,仅为155.16亿元(见图2)。
图2 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单位:亿元)
2020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11个县级行政区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排名前三的是百色市的右江区、贵港市的桂平市和玉林市的博白县,分别为92.74亿元、87.04亿元和85.47亿元,均不属南宁市所辖。支出排名前十的区县较为分散,百色市、贵港市和玉林市各2个,桂林市、河池市、南宁市和梧州市各1个。财政支出规模排在后三位的区县均为桂林市所辖,分别是叠彩区(7.49亿元)、秀峰区(5.99亿元)和雁山区(5.03亿元)。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平均值为35.23亿元,有64个区县市未达到该平均值,47个区县市超过该平均值(见图3)。广西全区各县区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差距较小。值得注意的是,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仅有一区的财政支出规模进入全区前十。
图3 2020年广西111个区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单位:亿元)
接下来将具体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下辖各区县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通过对111个区县市的财政支出规模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整体的地方支出情况。
1.南宁市
南宁市,简称“邕”,别称“绿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9.86亿元,比上年增长3.90%。财政支出中,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增长较快,其中,科学技术支出13.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9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90%;卫生健康支出8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0%。南宁市现辖7个区、5个县,各区县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差异较大,财政支出前四位的区县分别是西乡塘区(62.50亿元)、横县(57.88亿元)、宾阳县(55.5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均超过50亿元。邕宁区(33.31亿元)、良庆区(31.04亿元)和兴宁区(22.44亿元)的财政支出排名靠后(见图4)。全市有6个区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44.52亿元),从支出规模看,排名第一的西乡塘区是排名末位兴宁区的2.79倍。
图4 南宁市2020年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单位;亿元)
2.柳州市
柳州市,别名“龙城、壶城、奇石城”,素有“桂中商埠”之称。2020年,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受疫情影响较大,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8.25亿元,下降6.20%。柳州市现辖5个区、5个县,各区县财政支出规模差距明显。财政支出前三位的是融水苗族自治县(53.61亿元)、三江侗族自治县(45.80亿元)和鱼峰区(35.55亿元),均超过30亿元。支出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柳南区(17.86亿元)、柳北区(16.01亿元)和城中区(12.34亿元),均不足20亿元(见图5)。2020年,柳州市各区县财政支出平均水平为31.27亿元,有7个区县达到该标准,3个区县未达到平均值。从支出规模看,排名第一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是排名末位城中区的4.34倍。
图5 柳州市2020年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单位:亿元)
3.桂林市
桂林市,简称“桂”,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世界著名风景游览城市、全国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对外开放国际旅游城市、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和国际旅游综合交通枢纽。2020年桂林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1.93亿元,下降4.80%。桂林市现辖6个区、10个县和1个市,各区县财政支出规模水平差异较大。财政支出排名前三位的区县是全州县(45.05亿元)、临桂区(42.19亿元)和灵川县(31.77亿元),均超过30亿元。财政支出规模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叠彩区(7.49亿元)、秀峰区(5.99亿元)和雁山区(5.03亿元),在全区111个区县中也处于末位(见图6)。2020年,桂林市各区县财政支出的平均规模是22.76亿元,有10个区县达到这一水平,7个区县未达到平均值。从支出规模看,排名第一位的全州县是排名末位雁山区的8.96倍,区县财政支出差异为各地市之首。
图6 桂林市2020年各区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单位:亿元)
4.百色市
百色市,别称“鹅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2020年,百色市财政收支受疫情影响较小,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4.76亿元,增长5.40%,其中,民生重点领域支出417.32亿元,增长5.90%,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2.70%。百色市现辖2个区、8个县和2个市,右江区财政支出规模在全市遥遥领先。财政支出规模排名前三的区县是右江区(92.74亿元)、靖西市(65.94亿元)和隆林县(46.25亿元)。财政支出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乐业县(30.12亿元)、凌云县(26.11亿元)和西林县(24.64亿元),支出规模普遍较高(见图7)。2020年,百色市各区县财政支出的平均规模是41.95亿元,有4个区县达到这一水平,8个区县未达到平均值。从支出规模看,排名第一位的右江区县是排名末位西林县的3.76倍,右江区的财政支出规模居全省各区县之首。
图7 百色市2020年各区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单位:亿元)
5.河池市
河池市,简称“河”,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水电之乡、世界铜鼓之乡、世界长寿之乡。2020年,河池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0%,其中,民生支出383.86亿元,增长18.00%,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4.93%。河池市现辖2个区、9个县,财政支出规模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都安瑶族自治县(73.92亿元)、大化瑶族自治县(55.00亿元)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42.19亿元),财政支出排名后三位分别是凤山县(27.36亿元)、天峨县(23.1亿元)和金城江区(18.26亿元),均不足30亿元(见图8)。2020年,河池市各区县财政支出的平均规模是38.43亿元,有5个区县达到这一水平,6个区县未达到平均值。从支出规模看,排名第一位的都安瑶族自治县是排名末位金城江区的4.05倍。
图8 河池市2020年各区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单位:亿元)
6.玉林市
玉林市,别称“郁林”,享有“岭南都会”、“岭南美玉、胜景如林”的美誉,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其中,民生重点领域支出346.86亿元,增长1.20%,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2%。玉林市现辖2个区、4个县和1个市,各区县市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差距较大。博白县、北流市和陆川县居全市前三甲,财政支出规模均在50亿元之上,分别达到85.47亿元、67.61亿元和57.43亿元;随后便是财政支出规模在40—50亿元之间的容县、玉州区,财政支出规模为47.60亿元和41.39亿元;排在全市最后两位的是兴业县和福绵区,财政支出规模分别为38.56亿元、22.43亿元(见图9)。
图9 2020年玉林市各区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单位:亿元)
7.贵港市
贵港市。别称“荷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现辖3个区、1个县和1个市,各区县市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差距较大。桂平市和平南县财政支出规模均在70亿元之上,分别为87.04亿元、73.21亿元,与其他三个区县的财政支出规模差距超过40亿元;港北区、覃塘区和港南区的财政支出规模均比较低,未超过30亿元,分别为29.63亿元、29.04亿元和27.51亿元(见图10)。最高的桂平市是最低的港南区的3.16倍。
图10 贵港市2020年各区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单位:亿元)
8.梧州市
梧州市,是古苍梧郡、古广信县所在地,是粤语的发源地,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有“绿城水都”、“百年商埠”、“世界人工宝石之都”之美称,2020年,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8.09亿元,比上年下降2.1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47亿元,下降14.60%;公共安全支出19.19亿元,增长27.60%;城乡社区支出44.98亿元,下降36.4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42亿元,增长19.60%;卫生健康支出32.85亿元,增长14.40%;住房保障支出10.69亿元,增长8.50%;交通运输支出8.14亿元,增长28.20%。梧州市现辖3个区、3个县和1个市,各区县市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也差距较大。藤县和岑溪市的财政支出规模居于全市前两位,分别达到58.80亿元和47.58亿元;苍梧县、蒙山县的财政支出规模居于市内第三、四位,分别达到28.53亿元和21.62亿元;排在最后三位的区县是龙圩区、长洲区和万秀区,财政支出规模在15亿元之下,分别为13.95亿元、10.58亿元和8.44亿元(见图11)。最高的藤县是最低的万秀区的6.97倍。
图11 梧州市2020年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单位:亿元)
9.崇左市
崇左市,有丰富的物产资源,被誉为中国的“糖都”和“锰都”,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下辖1个区、5个县、1个市,各区县市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差距较小,整体规模也较低。排在全市前四位的区县财政支出规模均超过30亿元,分别是扶绥县(39.00亿元)、宁明县(37.70亿元)、天等县(36.43亿元)和大新县(33.94亿元);排在最后三位的区县市的财政支出规模均在20—30亿元之间,分别是龙州县(28.64亿元)、江州区(24.62亿元)和凭祥市(20.42亿元)(见图12)。
图12 崇左市2020年各区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单位:亿元)
10.钦州市
钦州市,古称“安州”,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海陆交通枢纽、西南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城市,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7.58亿元,比上年增长5.90%,其中,民生重点领域支出194.44亿元,增长6.10%,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1.80%。钦州市现辖2个区、2个县,各区县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差距也较大。灵山县居于全市第一位,财政支出规模高达69.57亿元,是全市唯一一个规模超过60亿元的区县;排在第二位的是浦北区,财政支出规模也达到44.42亿元;最后两位的钦北区和钦南区财政支出分别为33.65亿元和31.69亿元(见图13)。
图13 钦州市2020年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单位:亿元)
11.贺州市
贺州市,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地,是“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下辖2个区、3个县,各区县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差距较小。财政支出规模排在全市第一位的是八步区,达到43.88亿元;其余各区县财政支出规模均在30—40亿元之间,分别是昭平县、钟山县、平桂区和富川瑶族自治县,规模分别为38.95亿元、36.30亿元、32.65亿元和31.74亿元(见图14)。
http://file.tax100.com/o/202210/31/207_1667191543542.png?width=846&size=10727
图14 贺州市2020年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单位:亿元)
12.来宾市
来宾市,是“世界瑶都”,有“中国观赏石之城”、“广西煤都”等美称,下辖1个区、4个县、1个市,各区县市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差距较大。排在第一位的是兴宾区,财政支出规模超过50亿元,达到54.97亿元;武宣县和忻城县排在第二、三位,财政支出规模分别为34.38亿元和34.24亿元;排在最后三位的是象州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和合山市,财政支出规模分别为26.28亿元、20.10亿元和12.01亿元(见图15)。最高的兴宾区是最低的合山市的4.58倍。
图15 来宾市2020年各区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单位:亿元)
13.北海市
北海市,别名“珠城”,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0年,全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2.69亿元,增长6.00%,其中民生支出161.95亿元,占比76.10%。北海市现辖3个区、1个县,各区县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差距较大。财政支出规模最大的是合浦县,高达58.20亿元,与其他三个县的财政支出规模差距较大;银海区、海城区和铁山港区的财政支出规模均在20亿元之下,分别为16.08亿元、15.30亿元和12.14亿元(见图16)。最高的合浦县是最低的铁山港区的4.79倍。
图16 北海市2020年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单位:亿元)
14.防城港市
防城港市,被誉为“西南门户、边陲明珠”,是中国氧都、中国金花茶之乡、中国白鹭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广西侨乡之一,2020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5.16亿元,增长11.20%。其中,民生重点领域支出117.93亿元,增长9.70%。防城港市现辖2个区、1个县、1个市,各区县市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差距较小,整体规模也较低。财政支出规模最高的是防城区,为26.20亿元;上思县和东兴市紧随其后,支出规模分别为24.08亿元和24.05亿元;最低的港口区的财政支出规模为11.92亿元(见图17)。
图17 防城港市2020年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单位:亿元)
总的来看,2020年广西111个区县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差距较小。其中,有3个区县市的财政支出规模超过80亿元;有2个县的财政支出规模在70—80亿元之间;有4个区县市的财政支出规模在60—70亿元之间;有9个区县的财政支出规模在50—60亿元之间;有17个区县市的财政支出规模分布在40—50亿元之间;有31个区县市的财政支出规模在30—40亿元之间;有28个区县市的财政支出规模在20—30亿元之间;有17个区县市的财政支出规模低于20亿元。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需要:第一,加快提升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特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升级发展康养、文化、体育、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提速恢复交通运输、仓储物流、文化旅游、会展服务等行业。推动一批大健康和文旅重大项目建设,落实和完善文旅消费政策,打造“一键游广西”智慧旅游平台,力争旅游人数和消费恢复至2019年水平。推进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加快中国—东盟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集聚区二期项目建设。第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实施新一轮县域经济提升行动,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县域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推进产城融合,支持一批工业大县建设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强村,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实施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
数据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统计局网站。
作者:庞琼海、杨北斗
指导教师:李永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