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03 发表于 2022-10-15 00:25:23

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科普(八)

~-~
想知道更多环保税相关内容,关注我们吧~
01
什么是绿色电力?绿色电力是指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依靠先进的能源技术和特定设备所生产的电力。它是当前世界各国积极发展的新型能源,其优点是低污染、低能耗、可持续,是传统火力发电的替代性能源。
02
什么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温室气体与环境污染物很多时候具有同源性,如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同时产生CO2等温室气体与SO2等环境污染物;温室气体与环境污染物在控制措施方面也具有协同效应,可以在控制碳排放的同时实现对环境污染物的控制。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
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总抓手。

03
什么是能源转型?我国如何实现能源转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在于能源转型。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针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能源革命”,包括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四个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在《中国能源革命十年展望(2021-2030)》中指出,中国将有序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绿色能源体系,“十四五”期间努力推动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需求量占比合计超过30% (2019年为23.4%)、煤炭占比降至50%以下(2019年为57.7%),同时也将安全高效发展沿海地区核电、小型堆核能综合利用。我国能源转型的三个重点方向,一是发展太阳能和风能,二是发展核能,三是发展传统化石能源的前沿技术。
04
能效提升有怎样的意义?可以如何实现?
能效,即能源消费的效率。据国际能源署估计,世界上大约80%的碳排放来自能源消费。对于减少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推动能源消费电气化和能源消费高效化是实现深度脱碳的三种有效途径,前两者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测量,相较之下,能源消费高效化更难测量、激励,但其影响巨大。
提升能源效率的基本方式包括减少能耗损失、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性能等;在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物联网建筑管理系统可以利用实时数据分析,根据用能人数自动调整供暖供热、照明和其他基础设施用能量,以此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从而提升能效。提升能效不用投资大量的新技术,用当下的技术就可以实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且相对容易实现的途径之一。

来源:广西南宁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 2022-07-06 15:55

声明:我们的信息来源于合法公开渠道,或者是媒体公开发布的文章,非常感谢作者的成果与意见分享。本转载非用于商业获利目的,对于原内容真实性未进行核实,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文中内容、图片、音频、视频等侵犯到第三方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您认为相应的信息影响到您,或因有相应的政府部门的要求,请与我们进行联系。
http://file.tax100.com/o/202210/15/675_1665764721479.jpg?width=800&size=45121

http://file.tax100.com/o/202210/15/739_1665764721723.jpg?width=1080&size=78800
http://file.tax100.com/o/202210/15/480_1665764721892.jpg?width=1080&size=67297

http://file.tax100.com/o/202210/15/576_1665764722100.jpg?width=1080&size=192760

http://file.tax100.com/o/202210/15/867_1665764722326.jpg?width=1080&size=144915

http://file.tax100.com/o/202210/15/841_1665764722558.jpg?width=1080&size=159110

想要购买这四本书,请联系我们哦
中翰格瑞(大连)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411-65839966
电子邮箱:aweiEP@163.com
经营范围:提供全面的环保税业务咨询、培训、应税污染物税目和数量核定及网上申报服务;提供环境保护、环境监察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业务咨询;打造一流的环保税咨询交流平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科普(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