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发力 激活经济发展“一池春水”——访国家税务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虎
http://file.tax100.com/o/202209/16/743_1663257924500.jpg?width=960&size=23438企有所盼,政有所向。在经济发展“三重压力”叠加“超预期变化”的复杂局面下,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普遍遭遇“钱紧”难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大决策部署,将政策“肥力”施到根上,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助推经济焕发新的生机。
一湾相挽十一国。广西是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开放的前沿。自今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特别是4月1日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部署要求,不折不扣抓落实,推动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特别是留抵退税政策红利逐步释放。近期,本刊记者采访了该局党委书记、局长刘虎。
http://file.tax100.com/o/202209/16/586_1663257924647.jpg?width=1000&size=160685
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虎(前排左)走访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公司,调研企业享受退税减税以及便利服务情况。
政策对市场主体起到了帮一把、渡难关、扶一程的作用
《中国税务》:自今年4月1日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以来,广西税务部门落实情况如何?
刘 虎:与往年相比,今年留抵退税新政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层次更深,对企业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好政策需要快马加鞭落实。围绕“退快、退准、退稳、退好”目标,广西税务系统统一部署、挂图作战、对表推进、逐项落实,已确定的留抵退税梯次性集中退还任务基本完成。从4月1日至7月20日,已有391亿元增值税留抵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加上一季度继续实施此前出台的留抵退税政策近20亿元,已退到纳税人账户的退税款达411亿元,是2021年全年退税规模的3倍。
《中国税务》: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的落实,为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刘 虎:总体上,留抵退税资金七成流向中小微企业、九成流向重点行业和困难行业,对市场主体起到了帮一把、渡难关、扶一程的作用。一是促进企业经营加快恢复。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广西享受留抵退税企业采购支出同比增长6.8%,增幅比无退税企业高2.7个百分点;留抵退税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1%,比无退税企业高6.2个百分点。二是推动经济新动能快速成长。今年二季度,广西享受留抵退税的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动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幅分别比无退税企业高4.5、7.8、9.3个百分点。三是助力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提速开工复工。今年二季度,广西制造业办理留抵退税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比无退税企业高3.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广西重大项目业主方获得留抵退税资金149亿元,占上半年退税规模(388.7亿元)的38.3%、占上半年项目完成投资(2419.2亿元)的6.2%,为基本实现重大项目建设“双过半”提供了资金支持。
《中国税务》: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聚焦在“组合”二字上,是“缓、延、减、退”税等税费政策组合的叠加发力,打的是全方位体现“税力量”的“组合拳”。这套“组合拳”的运用在广西效果如何?
刘 虎:截至2022年7月20日,广西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约564亿元。除去留抵退税411亿元,新增减税降费82亿元、缓税缓费71亿元,以“真金白银”惠及广大市场主体,起到了纾困解难、提振信心的作用,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带动中小微企业经营逐步改善。中小微企业是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主要受益群体,享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的金额占比达到67%,资金压力明显缓解。
二是支撑困难行业销售加快回暖。零售、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得到有力支持,享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的金额占比达到21%,经营状况持续改善。
三是助力工业经济运行企稳回升。采矿、制造、电热气水能源供应等工业经济享受的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金额占比达到44%,产业发展企稳向好。
立足实际,探索出一条内外协力落实留抵退税政策的有效之道
《中国税务》:广西税务部门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确保留抵退税政策“退快、退准、退稳、退好”?
刘 虎:今年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体量大、覆盖主体多、工作链条长、涉及部门广,落实起来更加复杂和艰巨,既需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又要凝聚合力、协调推进。广西税务部门紧跟税务总局“五措并举”部署,坚持全国一盘棋,立足广西实际,探索出一条内外协力落实留抵退税政策的有效之道。
一是健全内外机制,凝聚退税合力。内部建立“1套组织机构+12项工作方案+N个专项部署”工作机制,形成“党委领导、纪检监督、局领导分片包干、领导小组靠前指挥、退税减税办日常协调、各职能组既各司其职又相辅相成”工作格局,推行“四能四不要”工作法,即税务人能做的,不要纳税人缴费人做;机关能做的,不要基层做;计算机能做的,不要人工做;集成能做的,不要分散做。系统上下责任一贯到底,推动任务高效落地。外部推动建立党政领导、税务主责、部门协同的联动机制,要求自治区、市、县三级税务机关“一把手”主动加强向地方党政领导的“五个必汇报”,最大限度争取工作支持;建立与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的会商机制,共同制定《退税安排清单》《资金缺口市县清单》《大额预估退税企业清单》,理顺流程,加速衔接,留抵退税办理基本实现当日开具收入退还书、当日退至纳税人账户。
二是筑牢内外防线,保障退税质效。内部筑牢“主责复盘、督审复核、纪检复查”勤政廉政防线。以24项复盘指标坚持主责复盘“常态化”,主查是否应退,严防“退不准”风险;以29项复核指标驱动督审复核“立体化”,主查履职是否到位,严防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风险;以一案双查线索实现纪检复查“链条化”,主查干部廉政问题,严防失职渎职、内外勾结风险。外部筑牢“事前预审、事中审核、事后打击”风险管控防线,建立一套包含83项指标的预审台账,织密事前预审“过滤网”;设计《留抵退税集成审核表》《留抵退税审核操作指引》答题卡和工具书,审核人员拿来即用,织牢事中审核“防护网”;依托税务总局、公安部等六部门常态化打击机制,对骗税违法犯罪行为做到露头就打、打早打小,织紧事后打击“安全网”。
三是强化内外氛围,彰显退税效应。内部着力强化共识,将留抵退税工作作为政治任务考担当、铆紧“两个责任”抓落实,深入推广“一把手走流程”做法,积极组织“减税降费直达易享攻坚战”“青年干部为退税献计策”等行动,形成广西税务系统人人关注退税、人人助力退税的良好工作氛围。外部加强宣传引导,邀请地方党政领导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谈退税”,开展组合式、立体化、全覆盖宣传辅导“讲政策”,紧盯小微企业纾困、煤电保供、困难行业复苏“说效果”,借助自治区新闻发布会、财政会议、主流媒体采访等重要场合“广宣传”,尽最大努力帮助广大市场主体应知尽知、愿退尽退。
《中国税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留抵退税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刘 虎:加强智慧税务建设是提升税费服务水平、激活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广西税务部门按照全国税收征管改革“四精”总体要求和我局“四能四不要”工作方法,建立“智办?智审?云融“的智慧税务管理闭环,依靠信息化手段推动各项退税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
一是智慧办理,让纳税人易享快享。通过信息系统为纳税人描“画像”、打“标签”,为1240万户次纳税人精准推送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响应纳税人诉求,推出税费政策“一码获取”、智能导税“一站服务”、远程问办“一呼直达”、留抵退税“一表预填”、减免缓税“申报即享”、个性诉求“专人跟进”等一系列便捷措施,帮助纳税人畅享政策红利。从调研反馈来看,纳税人普遍感到今年的退税减税政策更易懂、业务更好办了。
二是智能审核,让税务人审准审稳。以“信用+风险”为基础,以税收大数据为依托,通过指标监控、数据分析,形成“事前阻断、事中管控、事后核查”的一体化风险防控链条。将大额疑难退税企业纳入“申请前预审”程序,开展退税风险全景扫描,提前阻断违规申请和骗取留抵退税风险;对留抵退税申请主体进行“两级扫描、多维分析、分类应对”管控,通过税务总局、自治区局两级数据赋能工具多维普查显性风险,结合人工审核识别深层隐性风险,区分零、低、中、高“四类风险”等级迅速处置;对已享受退税减税企业进行“回头看”核查抽查,合理设置风险库和预警值,将“应享未享、异常享受”疑点“扫”出来、“清”出去。
三是云端融合,让多方协作共治共赢。打通纳税人、税务局、国库、银行间留抵退税办理链条,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的电子化、零延时办理,退税办理更经济更快捷。打通税务部门核心征管、风险管理、纳税信用等信息系统壁垒,“一户式”集成企业涉税信息,实现自动提取数据、自动计算优惠、自动预填申报、自动判别减免、后台审核退库,纳税申报更智能更便利。建立六部门常态化案件信息通路,依法依规传送案源线索,实现信息互通、证据互信、联合惩戒,全链条打击更精准更高效。
下一阶段,广西税务系统将继续统筹推进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依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等工作,为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建设壮美广西贡献税务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中国税务》2022年第9期
《中国税务》记者:刘威威 袁品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