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古鉴今,鉴往知来
http://file.tax100.com/o/202209/04/158_1662220825497.jpg?width=900&size=38707http://file.tax100.com/o/202209/04/882_1662220825684.jpg?width=769&size=18674
——读《学习的力量:跟着总书记学历史》有感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指出“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的素养上,最重要的是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中国古代数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历史经验,走进路大虎著的《学习的力量: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一同跟着习近平总书记学历史,知古鉴今,鉴往知来。
http://file.tax100.com/o/202209/04/588_1662220825881.png?width=1080&size=18784
书中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谈话和文章中引用的一些经典,分为“修身”“立志”“为官”“治国”四篇,以此为切入点,回顾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荣辱赞毁,从古人的思想汲取智慧,从历史中寻找殷鉴。同时,借古喻今,通过历史典故与传统名言警句来阐述,一个好的领导干部应具备的道德修养。
http://file.tax100.com/o/202209/04/140_1662220826095.jpg?width=179&size=19145
http://file.tax100.com/o/202209/04/475_1662220826321.jpg?width=182&size=19695
在“修身”篇,一句“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充分说明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又通过两个小典故反映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官员“德性”的养成,延伸至今,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直接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风的形成。“满招损,谦受益”,以后唐庄宗李存瑁手创帝国的兴衰来佐证,的确,谦虚的品德总使人保持一种向上的状态,而一旦志得意满,恐怕就要走下坡路。“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告诫我们,为善与为恶之间往往只是一念之间,如果要在昏暗的官场中坚持廉洁自律,需要极大的自制力,而反过来,只要稍微一放松就可能走向腐败与堕落。还有总书记引用过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堤溃蚁穴,气泄锋芒”等,都值得学习领会。
http://file.tax100.com/o/202209/04/316_1662220826532.png?width=1080&size=74147
在“立志”篇,“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学如弓弩,才如箭镞”“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勉励,青年干部为事业拼搏,需要崇高志向的引导和勤奋工作的积累,要让勤奋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更要有“一代强于一代”的青春责任。“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是一句中国的古话,它告诉我们:拥有共同理想和志向的群体,最终都会走向团结和联合,要与志同道合成为朋友、成为伙伴。出自《孟子﹡尽天下》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用反面典故告诫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才能领袖群论。
http://file.tax100.com/o/202209/04/165_1662220826755.jpg?width=1080&size=75660
http://file.tax100.com/o/202209/04/598_1662220826933.png?width=1080&size=94934
在“为官”篇,在中国漫长历史中,有一群人,诸如诸葛亮、苏轼、顾炎武等,“未卑不敢忘忧国”,以自己的信念践行着殉道者的精神,这种优秀的民族精神要继承与发扬。“知屋漏者在宇下”,执政者对基层的关注,是一种基本的政治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场合提到对基层工作的重视。只有在基层实践和锻炼,才能培养出以民为本的情怀。“莫道昆明池水浅”,以东汉的“大树将军”冯异、西汉的良吏文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必过于执着个人的地位和财富,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的工作才是为官之道。“夙夜在公”描绘的是官员尽职尽责用心政务的形象,东晋的陶侃、东汉的班超便是其中代表,古为今用,党员干部更要发扬勤于政务、一心为民的精神。
http://file.tax100.com/o/202209/04/951_1662220827141.png?width=1080&size=164649
在“治国”篇,“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老子的经世名言被历代统治者奉为圭臬,但真正做到却是不容易的,因此,要善于从历代王朝的成败中汲取经验。当然,在治国之道中,执政者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高度,要有“因时而变,随事而制”的智慧,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还要避免出现“盲人骑黑马,夜半林深池”的状况。
让我们一起跟习近平总书记读历史,知古鉴今,领略学习的力量;古为今用,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作者:南平工业园区税务 王小慧
(刊登于《海峡税务》2022年第7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