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税?图说丨税力量守护“非遗”企业传承匠心!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26/290_1661459113373.gif?width=640&size=89982“我很欣慰,杨芳酱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关注,成为家庭食用和馈赠的佳品,我们的销量一路攀升、供不应求。厦铺税务分局了解到我们企业的情况后,及时上门开展‘一对一’辅导,从网上申报、发票的领用、开具、增量等一步步耐心讲解,及时帮助我们解决涉税问题,让我很感动。”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吉明喻说道说。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26/828_1661459113641.png?width=920&size=903867
图为税务人员为
企业送去最新税收政策
在湖北省通山县杨芳林乡杨芳林社区176号的老吉豆制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杨芳酱品经过精心选豆,泉水浸泡,烈火蒸煮,暖房发酵,自然风干,二次发酵,露晾翻晒等多道工序酿制而成,区别于市场上常见的液体酱油,杨芳酱油豆豉酿制技艺是吴楚地区民间豆豉酿制技艺的结晶,是一种固体酱油,呈鲜亮的褐色,倒置不流,闻之香郁,食之美味。早在2011年6月,“杨芳酱油豆豉酿造技艺”入选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第四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吉明瑜为保住家传技艺,一直采用传统手工技艺酿造,并不断创新寻求新突破。
“因为疫情的原因,外面就业形势也不是很好,我让儿子回来自己开办公司。现在,我年事已高,每年制成产品有限,虽然供不应求,但主要销路还是在本地。”吉明喻说道。
近年来,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国家税务总局通山县税务局精准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切实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用“税力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增辉,提振手工艺人扎根行业、传承技艺的匠心、信心,带动当地群众创业就业。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26/422_1661459114298.png?width=920&size=879393
图为税务人员了解
该公司生产经营发展情况
“传承的路途免不了艰辛,减税降费政策填平了路上的坎坷。今年国家出台了很多税费新政策,厦铺分局总会及时来为我们提供辅导,包括增值税和社保费的申报缴纳。对我们的税收优惠支持力度也非常大,今年我们享受增值税及附加、社保费等减免共计8320.17元,并且全县从事杨芳酱品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都享受到了‘实打实’的政策红利。”位于杨芳林乡驼背金桥的美味佳豆制品加工厂负责人阮诗顺真诚地表示。
一路走来,杨芳酱油凭着“认真”二字,凭借高超娴熟的技能,传承发展,服务老百姓日常生活诉求,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味道。据统计,目前,杨芳林乡有200余劳动力投入到杨芳酱品生产制作中来,发挥产业价值,成为美丽乡村建设、村民增收的有力抓手,一批又一批村民,依靠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拥抱幸福生活,杨芳酱品也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通山对外的一张产业名片。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26/362_1661459115025.png?width=920&size=935146
图为税务人员参观
该企业的生产过程
“作为传承人,我有责任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杨芳酱油手工艺传承下去。虽然还会面对很多困难,但是税收政策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效果显而易见。今后,我们会把享受到的税费红利用于更多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开发中,非常感谢税务部门主动上门送政策送服务、回应我们的关切和诉求。”非遗传承人吉明瑜感慨到。
“发挥税务力量,保护和传承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下一步,税务部门将继续做好非遗传承的文化‘守护者’和政策‘宣传员’,深度挖掘非遗文化的魅力内核,将税费政策落细落稳、落到实处,不断规范‘非遗’企业财务管理与涉税处理,助力我县非遗经济乘着减税降费的东风蓬勃发展!”通山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文涛表示。
来源:通山县税务局
编辑:侯树强
审核:艾 兰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26/616_1661459125269.gif?width=639&size=8438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