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实习生,个税预扣预缴这样办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953_1660771513049.gif?width=900&size=1025350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133_1660771513508.gif?width=1000&size=567486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408_1660771513982.gif?width=500&size=318092
当前正值学生毕业入职季
初入职场以及正在实习的小伙伴们看过来啦
该发工资了
个税预扣预缴怎么办?
一起往下看~~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164_1660771514375.gif?width=1000&size=145300
年度中间首次入职人员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485_1660771514634.jpg?width=900&size=44586
举例:
大学生阳阳2022年8月毕业后进入公司工作,是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710_1660771515005.gif?width=658&size=33970
该发放第一月工资了,预扣预缴个税怎么算?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754_1660771515194.png?width=300&size=22500
政策规定:
对一个纳税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可扣除从年初开始计算的累计减除费用(5000元/月)。
大学生阳阳2022年8月毕业后进入公司工作,公司发放8月份工资、计算当期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时,可减除费用40000元(8个月×5000元/月)。
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实习学生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578_1660771515381.jpg?width=900&size=56339
举例:
公司与小云签订了实习协议,2022年8月~10月,小云在公司参加实习,公司每月向其支付劳务报酬3000元。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250_1660771515636.gif?width=658&size=33970
该发放第一月工资了,预扣预缴个税怎么算?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210_1660771515915.png?width=300&size=22500
政策规定:
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因实习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的,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并预扣预缴税款。具体计算公式为: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收入额-累计减除费用)×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在本单位开始实习月份起至本月的实习月份数计算。
上述公式中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与工薪所得的预扣税率、速算扣除数一致。
如采用该方法,那么小云8月份劳务报酬扣除5000元减除费用后则无需预缴税款,比预扣预缴方法完善调整前少预缴(3000-800)*20%=440元。如小云年内再无其他综合所得,也就无需办理年度汇算退税。
跳槽职场人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673_1660771516183.jpg?width=900&size=52609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290_1660771516394.gif?width=658&size=33970
该发放第一月工资了,预扣预缴个税怎么算?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471_1660771516698.png?width=300&size=22500
政策规定: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累计预扣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本月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下表),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
(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的
3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
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即纳税人如果5月份入职,则扣缴义务人发放5月份工资扣缴税款时,减除费用按5000元计算;6月份发工资扣缴税款时,减除费用按10000元计算,以此类推。
阿志2022年7月跳槽来到公司,每月收入和扣除情况与前公司一致,阿志7月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减去免税收入、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元。
适用3%税率,预扣预缴税额为600元(20000元×3%)。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678_1660771516861.gif?width=600&size=706642
政策依据: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223_1660771517299.gif?width=600&size=706642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114_1660771517713.gif?width=500&size=15955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调整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3号)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237_1660771517895.gif?width=500&size=11707
来源:北京朝阳税务
推荐阅读
?残保金申报高频问题,操作步骤来了!
?提醒!这些发票无法作废!
?印花税5大要点请您留意~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311_1660771518077.jpg?width=750&size=7261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