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家族信托的优点和缺点
最常见的三种家族财富管理工具就是遗嘱、保险和家族信托,而相对于遗嘱和保险,家族信托在我国出现得较晚,也是最具有神秘性的一种财富管理工具。实际上从2020年家族信托就进入快速增长期,从1000亿规模到2021年9月末就达到3100亿,平均到每个月都有100亿,2022年1月信托行业新增家族信托规模128.99亿元,较上月新增33.54%,创近一年内新高。随着高净值人群财富保障、风险隔离意识增强,不同机构纷纷布局家族信托,市场教育推动家族信托理念的进一步普及,家族信托的接受度大幅提升,在传统创富一代、新经济创富一代、董监高的接受度达到25%左右。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下家族信托,以及其与遗嘱、保险这两种工具相比的优缺点。
一、家族信托的起源和发展
早在公元前2548年的古埃及人留下的一份遗嘱中,遗嘱人指定由其妻子继承财产,由其子女做受益人,还为子女指定了监护人。这份“遗嘱信托”就是一种原始的信托行为,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和监察人,以及信托财产都可一一对应。
中世纪时的英国,为了规避长子继承制和《没收条例》,英国人创造了用益制度,土地保有人可以把土地转让给其信任的亲友,托付他们经营管理土地,并将土地收益交给土地保有人指定的人,比如土地保有人不具有继承权的亲属或教会。这种制度下,因土地而产生的间接遗赠,就是最初的信托关系。16世纪,英国颁布《用益法》,用益制度开始向信托制度过渡,并在19世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民事信托制度。信托制度产生于英国,却在19世纪,在美国获得进一步发展,美国人扩大了信托的用途,开创了商事信托模式。接着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一些富裕家庭最早设立了一批家族信托,用于确保家族财富的世代继承,比如洛克菲勒家族。
在中国,家族信托是一个地道的舶来品,现代信托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初,而第一单家族信托设立是在2013年5月,至此家族信托正式进入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视野。但在中国文化中,“信任”与“托付”的思想却早已有之。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信托”故事,莫过于刘备白帝城托孤。如果把这个故事置于家族信托的语境下,那就应该是——刘备对诸葛亮说:“我们签个信托合同吧,委托人是我,受托人是你,委托的资产是蜀国江山,受益人是我儿子刘禅。”同时,刘备还以李严为监察人监督诸葛亮,若诸葛亮怀有异心,就把他换掉。他们之间的信任,建立在恩、威和德的基础上,而家族信托则是以契约合同取代这三者,这是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家族信托的起点。
二、家族信托的优点
(一)能处理的财产类型更多
与保险只能处理现金资产不同,家族信托和遗嘱可以处理的财产类型更多,几乎可以处理所有类型的财产,甚至包括收藏艺术品、专利权等,尤其是家族信托具有的灵活性是目前其他任何财富管理工具都无法比拟的。但目前国内的家族信托在处理一些类型财产上还存在一定的限制,随着家族信托业务在国内的逐渐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国内家族信托能够处理的财产类型也会逐渐丰富。比起国内家族信托业务刚刚兴起时,能处理的财产类型已经从单一的现金类资产扩展到债权、股权、不动产、保险等。
(二)受益人范围更广
遗嘱的受益人是本人以外的任何人或机构;保险的受益人通常是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有亲属关系的人;家族信托的受益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非自然人,甚至是未出生的人。所以家族信托不仅能守住创富一代的钱,还能最大限度地保住二代、三代甚至之后几代的钱,从而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三)财产的保值增值
遗嘱在传承过程中可能会损耗财产的原有价值;保险具有稳定、确定的保值增值效果;而家族信托的受托人一般是专业的信托机构,拥有专业的投资团队,遵循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按照信托合同的约定,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运用和处分,将长期战略型资产配置与短期战术型资产配置结合起来,可以实现资产的全球配置,使之分布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及通过不同的资产类别和财产形式配比,最终达到风险分散的效果,更好地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
(四)资产隔离的功能
遗嘱没有任何资产隔离功能;保险有资产隔离功能,但存在保单被依法强制执行的风险;家族信托因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及《信托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四种情形外对信托财产不得强制执行,使得家族信托在非恶意逃避债务的情况下,在例如破产、债务、婚变和刑事追索的方面能起到风险阻断的作用,从而起到资产隔离的功能。
(五)精神财富传承
遗嘱可传承财产,但无法避免后代挥霍;保险一般无法避免后代挥霍,但一些保单可以通过分期给付的功能达到类似家族信托定期分配的功能;而家族信托的委托人可以根据自己合理合法的传承意愿,在信托文件中灵活地制定个性化的信托条款;其以合同条款的形式进行财富传承,无须进行继承权公证,可以更高效地实现财富的无争议传承,最大限度地避免传承损耗;可以通过信托条款的利益分配机制来进行行为引导,类似父母对子女的激励机制,在精神财富传承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能满足很多高净值人群对家风建设和后代行为引导的需求。同时家族信托的合同可以设置防挥霍条款,以规避后代的挥霍风险。《经济学季刊》199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继承遗产超过15万美元的人不再工作的可能性是继承遗产少于2.5万美元的人的4倍。子孙后代继承遗产后,如果挥金如土,灯红酒绿,坐吃山空,会使得他们的才能和热情大大丧失。对一个想要富过三代的家族来说,不仅仅要考虑物质财富的传承,如何传承精神财富,可能是比如何传承物质财富更重要的事情。没有精神的支撑,仅靠物质传承是无法支撑一个家族长久发展下去的。
(六)保密性
遗嘱无保密性,继承时需要公开;保险有保密性,受益人领取保险金时无须告知其他受益人;家族信托的保密性来源于《信托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受托人对委托人、受益人以及处理信托事务的情况和资料负有依法保密的义务。”,是受到《信托法》严格保护的,如果信托公司无故泄露有关家族信托的信息,是违法的。比如家族信托的相关信息,信托财产的数量和类型,信托公司无须对外披露;家族信托合同中,每个受益人的收益份额,各受益人之间互不知晓,信托公司也无须披露给每个受益人。同时信托公司的制度和职业道德也对保密行为予以支持,通常也是信托公司的合规底线,不允许任何员工有所逾越。
三、家族信托的缺点
(一)花费成本较高
订立遗嘱费用较低,国内暂无遗产税,登记财产、遗赠可能涉及税费;保险购买无额外费用,理赔款无须纳税;而家族信托花费的成本,与其复杂度成正比。家族信托的功能强大,涉及税务、法律、投资等专业领域,需要专业人士操作,越复杂需要付出的成本就越高。且国内家族信托转移信托财产时可能需要缴税。比如不动产家族信托,委托人在将不动产转移给信托公司时,需要进行交易性过户,需要缴纳的税额会比较高。在国内,一般会将现金装入家族信托,再由家族信托成立一个SPV公司,以公司名义持有不动产。
(二)没有杠杆功能
遗嘱和家族信托同保险相比,没有杠杆功能。但家族信托不是一种单纯的金融产品,而是法律的框架设计,是不能“买”的,只能“设立”。根据装入的资产属性不同,也能赋予它不同的功能。例如装入保单,家族信托也就拥有了保单本身的杠杆功能。
来源:中原信托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273_1660752016693.png?width=1080&size=1427733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374_1660752017309.png?width=599&size=8866
WWW.QIJIN-FINANCE.COM
2022年8月19-21日 产融公会&启金智库 将在 成都 举办 城镇化投融资专题(第十一期)高级研修班《城镇化领域多元化投融资方式、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盘活存量资产与REITs、项目精准谋划、专项债券申报、城市更新改造、综合性片区开发、EOD、投融资模式创新实务和案例》
【课程提纲】
第一讲、项目谋划与专项债券申报要点解析
(时间:8月19日上午09:00-12:00 )
·主讲嘉宾:杨子军,高级工程师,成都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项目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
一、政策背景
二、如何谋划政府专项债券项目
三、专项债券申报要点解析
四、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后期管理的几点思考
第二讲、城市更新操作实务、流程、风险规避
(时间:819日下午14:00-17:00 )
·主讲嘉宾:于欣,土地开发利用专家,曾任职于国内甲级规划院土地业务负责人、国内知名科技园区、科技城建设集团。
一、城市更新政策演变、操作流程、实务与风险规避
二、城市更新的“博弈”——城中村改造案例常见误区分析
三、答疑与互动
第三讲、基建投融资最新政策解析、项目模式重构、平台公司授权经营(ABO)模式和企业市场化投资基建项目的模式实务
(时间:8月20日上午09:00-12:00)
·主讲嘉宾:林正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财政部金融专家,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专家库双库专家,中至远集团总裁。
一、关于落实稳住经济政策措施的相关政策要点解读
二、地方政府高质量发展投融资新逻辑
三、政府项目投融资实务要点分析及案例分享
四、平台公司授权经营(ABO)模式转型及合规性操作要点分析
五、企业市场化投资基建项目的模式与实务案例
第四讲、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城市更新项目、EOD项目、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融资实务,以及关于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操作模式及落地实操
(时间:8月20日下午14:00-17:00)
·主讲嘉宾:林正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财政部金融专家,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专家库双库专家,中至远集团总裁。
一、片区综合开发项目投融资实务要点分析及案例分享
二、土地储备开发主流模式解析
三、片区综合开发政策联动自平衡投融资模式
四、片区综合开发操作联动自平衡投融资模式(产业勾地)
五、片区综合开发结构化合作运作模式
六、城市更新项目投融资模式实务
七、EOD模式运作实务
八、新政下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项目的融资
九、关于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操作模式及落地实操
第五讲、疫情冲击和新基建背景下多元化融资方式与融资平台转型发展
(时间:8月21日上午9:00-12:00 )
· 主讲嘉宾:罗桂连,[产融公会]城镇化投融资学友会班主任。
一、城镇化投融资背景与形势
二、项目融资的要点与案例
三、融资平台转型发展
第六讲、培育核心资产、盘活存量资产与公募REITs的要点与案例
(时间:8月21日下午14:00-17:00 )
·主讲嘉宾:罗桂连,[产融公会]城镇化投融资学友会班主任。
一、培育核心资产
二、盘活存量资产
三、基础设施公募REITs
四、小结与建议
2022年8月25-26日(周四/五) 在 成都 举办《基建项目投融资、工程保理、供应链融资及保理+基金+租赁+信托+银行等资方组合的典型创新产融实践案例专题培训》诚邀行业资深专家,主讲实务经验与案例,诚邀您的加入。
【课程提纲】
第一部分、基建工程建设全产业链图谱及重点企业梳理实务与案例
(时间:8月25日上午09:00-12:00 )
·主讲嘉宾:讲师A,曾任某大型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平台负责人,在交易银行、保理和供应链金融领域有长达20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实务实践。
一、基建工程建设产业链全景梳理
二、基建工程产业下游作为典型业主的企业现状分析
三、基建工程产业中游企业现状分析——施工企业的F-EPC、EPC-O等业务模式和案例解析
四、基建工程产业上游企业现状分析
五、答疑互动
第二部分、聚焦工程领域“深水区”、20+重点问题梳理
(时间:8月25日下午14:00-17:00 )
·主讲嘉宾:讲师A,曾任某大型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平台负责人,在交易银行、保理和供应链金融领域有长达20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实务实践。
一、聚焦“深水区”工程项目部、“浑水区”质量监督站
二、国务院发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两年来,各地执行效果如何?
三、“掰开揉碎”详述工程保理和供应链融资细分产品——22个金融产品全景图
四、城投公司如何转型?
五、大型央国企建筑企业生存现状、设立保理公司动机分析
六、聚焦“招采平台”
七、银行、保理公司、券商、信托公司
八、互动答疑
第三部分、保理+基金+租赁+信托+银行等资方组合实践工程行业典型案例及创新模式实操拆解
(时间:8月26日上午9:00-12:00 )
· 主讲嘉宾:讲师B,曾任职住某市住建委工程质量管理处,在职期间负责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及监督工作。负责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对重大工程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负责工程建设监理的监督管理。负责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资质管理。拥有工程领域数十年管理及实践工作,带领团队实操100亿+工程保理业务。
一、 结构化创新融资案例
二、基金+保理+租赁案例分析
三、信托公司+供应链案例分析
四、农民工工资保理案例
五、产业金融案例
六、担保公司供应链金融参与案例
七、工程机械细分行业供应链金融案例
八、新能源建设产业+保理案例分析
九、互动答疑
第四部分、随堂测试——培训巩固与问题交流
(时间:8月26日下午14:00-16:00 )
一、基建工程建设全产业链图谱及重点企业梳理实务与案例
二、聚焦工程领域“深水区”、20+重点问题梳理
三、保理+基金+租赁+信托+银行等资方组合实践工程行业典型案例及创新模式实操拆解
报名方式:
15001156573(电话微信同号)
▼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565_1660752017507.jpg?width=640&size=49180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137_1660752017719.png?width=1080&size=198630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754_1660752017926.png?width=1080&size=267676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8/679_1660752018201.gif?width=400&size=94782 戳下面的 阅读原文,更有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