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策君 发表于 2022-8-13 05:40:15

亦税青年“喜迎二十大 兴税正青春”——我的红色记忆(4)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3/694_1660340411783.png?width=598&size=104813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3/143_1660340412207.png?width=694&size=100781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3/258_1660340412695.png?width=340&size=47191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3/745_1660340412993.png?width=1080&size=61694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3/943_1660340413167.png?width=573&size=60890
红军的第一部电台



开发区税务局信息化兴趣小组组长
征收管理科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 郭乐康
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我们用着三千兆高速网络,用着液晶电视或者手机等高科技产品聆听着习总书记的嘱托,可曾想象,91年前,红军拥有的第一件高科技通信装备,竟然是“半部电台”。
它既是千里眼,也是顺风耳,在一次次对敌战役中“料敌于先”“屡建奇功”,被毛主席称为“克敌制胜的大法宝”,它就是红军第一部电台。这部电台装在一个木制箱里,陈列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院土地革命战争馆里,开关和调节旋钮锈迹斑斑,变压器、线圈等零件布满尘垢。虽然简陋陈旧,但它在红军一次次战役中“屡建奇功”。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3/681_1660340413488.png?width=1080&size=510844
“半部电台”图片
1930年12月30日,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斗中,一举全歼国民党军第18师张辉瓒的第52、53旅,缴获了敌师部中一部灯座为弹簧式的15瓦无线电台。但电台的发报机已坏,而收报机和充电机则完好无损。实际上这只是半部电台,只能收不能发,但它却成为红一方面军最早的电台。
1931年2月。红一方面军举办了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不久,上海党中央培养的一批报务员来到江西中央苏区,使苏区无线电技术力量进一步壮大。
在第二次反“围剿”时,通信员战士日夜坚守在电台前,最终截获到了敌人王金钰致“剿匪”总司令何应钦的急电、国民党军28师进发东固等多封重要电报。获得敌人的情报后,最终红军以极小的损失,作战15天,横扫七百里,取得5战5胜,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的辉煌战绩。这部电台的功绩可谓功勋卓著。苏区军民集会欢庆胜利时,毛泽东表扬了王诤,说:“我们工农红军也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这是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呢!”毛泽东还特地请王诤上主席台前,让红军指战员们认一认。全场掌声雷动,此起彼伏。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3/332_1660340414123.png?width=386&size=127338
毛主席给王诤等人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第三次反“围剿”结束,中央红军的电台数增加到10部,红军的无线电团队不仅通过电台侦听敌人动向,还抄收各国新闻电讯,为党中央决策做参考,也为红中社(现新华社)在创立初期播发新闻提供了技术保障。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开幕,红色中华通讯社于当天设立,并首次以红色中华通讯社的名义通过红军的无线电台播放新闻。红色电波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传向全中国、传到全世界。
以这半部电台为代表的红军无线电队,在一次次与敌人的斗智斗勇中,截获敌方电报、料敌于先,直接影响着一场场战局的走向。更为重要的是,在残酷的斗争中为我们党培养出一大批通信技术人才,为革命战争取得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胜利果实的不断扩大,红军缴获的电台越来越多,无线电队也随即壮大,革命的队伍也在日益壮大。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红军无线电队在保卫红色政权、助力党中央指挥全军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千里眼、顺风耳的独特作用。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3/731_1660340414619.png?width=512&size=256626
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主角原型李白生前使用的电台
硝烟散尽,精神永放光芒;血脉传承,信念更加坚定。红军无线电队在青年时期就屡建奇功,正因为有了虔诚而执着、笃信而深厚的信仰,才会不畏艰险,不惧牺牲。纵使生命随时可能会失去,但信仰和精神的力量却得到了永生与延续。现如今,这半部电台早已经融入历史,但其承载的精神和信仰永远也不会消逝,作为新时代税务青年的我们,更要继承前辈们积极创新、不畏艰辛的优良品质,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征程,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北京开发区税务
http://file.tax100.com/o/202208/13/168_1660340415277.png?width=1080&size=17912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亦税青年“喜迎二十大 兴税正青春”——我的红色记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