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发布:2022年中国大学教育竞争力评价结果!
2022年中国大学教育竞争力评价结果出炉(第1022期)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921_1657398307496.png?width=874&size=304554
2022年中国大学教育竞争力评价结果新鲜出炉
来源:评价网-中国科教评价院
北京、江苏、广东、湖北和上海在地区排名中位居前五名,特别是广东由去年的第5位跃居第3位。前10名高校是:北大、清华、浙大、上海交大、复旦、武大、川大、华中科大、中山大学和哈工大,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一次跃居前10位。进步较快的前10名大学是:湖州师范学院、大连学院、武汉工程大学、聊城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甘肃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
随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启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将迎来新机遇、新热点,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评价的更大关注。
为了给教育管理部门和各个高校的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给广大高考学子和家长挑大学、选专业提供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和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连续19年隆重推出《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22-2023)》。此次评价共产生了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中国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竞争力排行榜、中国本科院校竞争力总排行榜、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国独立学院竞争力排行榜、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国民办院校科研竞争力排行榜等多个榜单。
表1是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其中北京和江苏依然稳居前两名;特别是广东由去年第5名跃升至第3名;但上海排名略有下滑,其他各个地区排名波动相对较小。在新一轮的“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北京的一流大学数占比最多,有34所;其次是江苏和上海,分别是16所和14所。从一流大学院校数占地区参评院校数比例来看,北京是51.5%,其次是上海,为35.9%。其他地区占比都较低。
表1: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276_1657398307800.png?width=600&size=747302
表2是中国本科院校竞争力排行榜前800强,还列出了各个学校的地区序和类型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稳居前三,哈尔滨工业大学从第13名跃进前10强。全国排名前10的院校中,北京、上海和湖北地区各占两所,其次是浙江、四川、广东和黑龙江各占1所。排名前100的院校中,理工类占了51所,综合类占了30所,师范类占了11所,其他类型院校合占18所。各个类型排名第一院校的总排名分别是:北京大学(综合)第1名、清华大学(理工)第2名、中国人民大学(文法)第15名、北京师范大学(师范)第24名、中国农业大学(农林)第38名、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第85名、首都医科大学(医药)第93名、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第132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第138名、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第201名。
表2:中国本科院校竞争力排行榜前800强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767_1657398308167.png?width=865&size=69087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819_1657398308430.png?width=865&size=75050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799_1657398308851.jpg?width=865&size=171685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922_1657398309348.png?width=865&size=81937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633_1657398309648.png?width=865&size=81133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881_1657398309866.png?width=865&size=79692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546_1657398310100.png?width=865&size=86038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921_1657398310384.png?width=865&size=86555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778_1657398310689.png?width=865&size=90240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326_1657398311139.png?width=865&size=87764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578_1657398311388.png?width=865&size=91291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316_1657398311630.png?width=865&size=87200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979_1657398311917.png?width=865&size=300302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257_1657398312611.png?width=865&size=89647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334_1657398313080.png?width=865&size=89590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237_1657398313493.png?width=865&size=86225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841_1657398313740.png?width=865&size=89523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779_1657398313979.png?width=865&size=92185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10/728_1657398314259.png?width=865&size=40298
在前300强的中,各个地区挺进院校数量差异较大:北京仍以绝对优势占据首位,共有38所;其次是江苏,占25所;上海和山东各占19所;浙江和湖北各占15所,其他地区表现欠佳。
从总体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势。据教育部统计,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443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57.8%。在此次评价中,我们采集了我国2748所高校数据,它们的办学层次各有不同,办学定位各有特色。我们依据办学性质将高校分为公办、民办、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依据办学层次,将高校分为部属高校、地方院校、职业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不同的办学性质和办学层次对学校自身发展定位至关重要。分类型分层次评价是帮助高校充分挖掘自身发展特色、找准对标院校、发现自身发展不足的重要方法。
相关链接:数据统计:中国高等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2021)发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