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 | 贵州蓝皮书《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22)》关注毕节这件事
编者按:近日,国务院对《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作出批复(《国务院关于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22〕65号),原则同意《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同时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势,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努力把毕节建设成为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示范区。
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法治是重要保障。贵州蓝皮书《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22)》针对推进法治毕节示范创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可供在推动毕节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积极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制度成果过程中参考,以期助力更好、更快、更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部署。
聚焦创建工作重点,全面推动法治毕节示范创建取得更大成效
一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统筹抓好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教育。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重点课程,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本领。以法治工作部门为重点,开展全战线、全覆盖的培训轮训,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学习班、研讨班、培训班,让每一位法治干部、法治理论工作者都准确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义。
二要切实加强地方科学立法。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拓展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和方式,使立法充分反映各方面意愿。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确保每一项立法立得住、行得通、切实管用。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围绕加强矿山地质治理恢复、风景名胜保护利用、村庄规划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重点,通过立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民生改善。突出时效性和针对性,严格遵守立法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善于通过“小切口”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对重要法规规章制定工作的领导,科学制定并认真落实年度立法计划。
三要持续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创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的要求,坚持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为突破目标,积极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严格落实依法决策机制,健全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压实市、县政府及其部门法治审核责任,切实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严格决策权限、程序和内容审查。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大对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和强化权力事项清单管理,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普遍落实“非禁即入”。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解决好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要着力推进公正司法。加快推进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改革和建设,强化执法司法政治责任,细化执法司法办案责任,严格执法司法监管责任,健全执法司法责任落实机制。加强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监督体系、政法机关制约监督体系、执法司法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政法领域服务管理行为监督体系、智能化制约监督体系和政法队伍管理监督制度。持续推动和深化政法队伍专项整治,狠抓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发现、查纠出来的问题的整改。健全未成年人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全面构筑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防线,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动态保护信息库,健全政府、部门、学校、村居、家庭五位一体关爱救助保护体系,依法有效打击不履行监护义务、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
五要着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制定符合毕节市实际的“八五”普法规划,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作为实施“八五”普法规划重点内容,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加强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义务的教育引导,加强突发事件应对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积极推进民法典实施,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落实好积极推进民法典实施指导、监测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深入开展诉源治理,推动民事、行政案件“万人起诉率”下降至合理区间。把矛盾纠纷化解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政法信访系统常态化大走访结合起来,推动党员、干部下访,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六要着力推进法治监督。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规范立法、执法、司法机关权力运行,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治理监督体系。加强立法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之间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强化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加强执法工作监督,加大对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选择性执法、逐利执法等有关责任人的追责力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司法工作监督,全面落实法官、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健全案件质量监管机制,实现立案、分案、结案、归档各环节全程监管。落实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记录追责、规范司法人员与律师和当事人等接触交往行为的制度。加强对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办理回复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依法办理刑事申诉案件受理、移送、复查工作。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09/433_1657302032795.png?width=29&size=1978
(选自《深化法治毕节示范创建的实践与思考》,作者:毕节市课题组,课题组成员:郭凯、龚鹏、陆义邦、胡海珊、吕杰、龙刚,执笔:陆义邦,载《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22)》,主编:吴大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4月版,第231-233页。)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09/507_1657302033035.gif?width=306&size=9559
END
来源 | 毕节司法
编发 | 毕节税务
2022年第130期,总1419期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09/107_1657302033262.gif?width=900&size=7433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