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的“草原五班”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2/665_1654982113188.jpg?width=900&size=38707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2/588_1654982113439.png?width=1080&size=44741
某天,仅仅是看到了一个《士兵突击》的小片段,就又重温了一下这部片。《士兵突击》历久弥新,在今天仍是很多人心目中最佳军旅影视作品,甚至有人说这是当时另一种形式上最好的“征兵宣传片”。再次看这部片,当我细细去品剧集中每位角色的台词和行为时依旧令我心向军营。更重要的是,通过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我学到了很多。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2/304_1654982113640.jpg?width=728&size=54153
剧情大致是主角许三多从一个“孬兵”成长为“兵王”,剧中有一段剧情让我印象深刻。许三多在完成第一次新兵训练后满怀欣喜的被分配到了红三连二排五班。这里没有响亮的军歌口号,也没有装甲车坦克大炮,有的只是偌大的草原和需要看守的地下管道。这便是许三多的“草原五班”,到团部需要五个小时车程,除训练外人迹罕至。
在这里,不需像团部里重点连队一样没日没夜的训练,可以做自己想的事;在这里,全靠自觉自律,容易滋生惰性和散漫;在这里,没有人能看到自己在做什么。但许三多没有因此迷失自我,他认为“人活着,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他耐得住寂寞,每天坚持训练,严守纪律,靠自己铺好了连团长、班长都不曾完成的五角星石子路,让不起眼的“草原五班”成为全团的焦点。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2/538_1654982113874.gif?width=1079&size=2056769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2/217_1654982114319.jpg?width=1080&size=81331
当下很多人的境遇如同“草原五班”一样。有的人在大学毕业后离开喧嚣的城市到农村基层工作,也有的人同许三多一样到人迹罕至的地区值守。中华大地地广辽阔,在极为偏僻的角落也总有人在默默坚守。福建武平尧禄村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就有这么一个地方,发射台站设立在当地第二高峰天马寨,负责覆盖四周乡镇的电视广播节目和其他信号发射,需要有人24小时值守。恰逢雨后,漫步通过山顶基站,站在基站平台上俯视县城便可见一片云雾缭绕,仿佛踏足天宫。
由于没什么人来到这里,值班人员甚为热情,主动介绍起了发射台的情况来,在这里山路崎岖、生活单调,每周有三人一起值班。值班人员分享道,第一次在这里值班时感到很难接受,与世隔绝。后来慢慢习惯了,过着这样的日子也是不错的,有空闲就学着种一些蔬菜自给自足,大家一起互相监督着学习文化知识、锻炼身体。只要有了情怀与理想,就不会在这里迷失自我,对于他们来说天马寨基站就是他们的“草原五班”。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2/984_1654982114749.png?width=1080&size=181439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2/155_1654982115097.png?width=455&size=290429
(天马寨基站景色)
“
如此“草原五班”实为一个分岔口,有足够的时间和自由,可以选择安逸也可以选择自律。这里或是一片不毛之地,也是一个人成就梦想的地方。
李大钊先生曾在《守得寂寞》中如此自励:“一天有一个黑夜,也是一天的寂寞时段。在此时间,万种的尘嚣嘈杂都有一时片刻的安息。可是一日中最光耀的曙色,不就是从这寂寞的暗夜发见出来的吗?热闹中所含的,都是消沉,都是散灭;黑暗寂寥中所含的,都是发生,都是创造,都是光明”。
没有一项伟大的事业来源于万众瞩目,只有在无人问津的时候,才能默默耐得住寂寞、唯有坚持付出,才会有所回报。所谓强大,通常是无比的孤独打造出来的金盔银甲。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2/751_1654982115561.jpg?width=778&size=95173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2/445_1654982115724.png?width=1080&size=44741
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自己的“草原五班”,那么更应该对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抛弃,不放弃”。因为当一个人觉得他做的每件事都很有意义时,那么他就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去做每件事,就会保持自律清醒,一直奔向最美好的自己。
作者:武平税务 邓文洋
图片来源于网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