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税之声】第一副税务肩章(上)
盘税之声 | 第45期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1/383_1654894300333.png?width=674&size=222754
盘锦市税务局与市文联共同邀请盘锦市著名作家代表开展“盘锦作家写税收”体验采风活动,以现场参观和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走进税务,了解税收”。
活动中,依托盘锦市税务局第一分局和兴隆台区税务局2个办税服务厅和1个党建活动室,让各位作家老师近距离深入了解办税流程和税务工作性质、服务理念,了解税务机关工作成绩和发展成果。通过活动,盘锦作家代表结合切身体验,以散文、诗歌的形式体现税务机关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等情况,推进税收文学作品传播深度、广度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对税务机关的关注和支持,拉近税务部门和纳税人之间的距离,全面提升盘锦税务服务型机关的良好形象。
《盘税之声》收录了部分作家老师的作品,以音频的形式与大家共同分享!
点击收听?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1/496_1654894300825.jpg?width=1008&size=60602
我有一件藏品,时间才二十七年,可是它早已经褪色了,有些地方还泛了白,边边角角也破损很多。我一直保存着这件宝贝,每每与它相对,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就会奔涌而出,手指不停敲击键盘,那些带着灵感的文字就会快乐地来到电脑屏幕上集合排队,和我一起书写对生活的感悟。
那是我参加工作后佩戴的第一副税务肩章。
那年秋末,我第一次穿着蓝色税务制服,走在家乡的土地上。“咱芦苇村头一回出个税官,还在城里上班,真了不起!”村人们的话让我兴奋不已,十五年的读书生涯没有白熬,自己跳出农门,还在城里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彻彻底底改变了家族的历史啊!我要给手术后的父亲一个惊喜。父亲佝偻着腰,正站在他开垦的稻田边。他看到我,愣了好一会儿,才慢慢走过来,仔仔细细打量我。父亲指指我的肩头,我蹲下身,他也蹲下身,腿微微屈着,用锉一样的手抚摸那副肩章。他的动作很轻,很慢,好像把肩章的每一处都抚摸到,后来终于停下来,重重拍拍我的肩。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他的思想里,土地是命,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当然,在他的思想里,还有些许微弱的期望——让儿子走出得胜镇芦苇村。当父亲的期望成为现实,他浑浊的眼睛已经湿润,那里面分明有个我,一个身穿税装精神帅气的小伙子。那年冬天,父亲还是离开了我们。以后我每次回家,都要到父亲开垦的稻田看看。父亲的叮嘱又在我的耳边响起:“孩子,在城里扎根了,咱得扛起工作啊!”我感到父亲抚摸那副肩章的温度还在。
其实父亲不知道,作为一名税官,我没有走街串巷挨个业户收税款,没有早出晚归到企业检查账目,没有坐在申报厅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我被分配到局办公室,大部分时间都在与文字打交道。这种大相径庭的反差,仿佛一堵厚厚的墙,隔断了我羡慕的税收岗位,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使命似乎离我很远很远。这种低沉的情绪困扰我,直到有一次因为采写一篇先进典型的通讯稿,我才找到了奔跑的方向。那篇通讯初稿被“枪毙”后,我决定按照主任的叮嘱,到现场来一次真正实打实地跟踪采访。当我与被采访人小李联系后,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寒冬腊月,咱这疙瘩天嘎嘎冷,更何况还得起大早,还是拉倒吧。小李性格直爽,他的好心却激起我的犟脾气。采访当然如期进行,我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戴着一副羊毛棉手套,凌晨四点和小李来到钻井蔬菜批发市场。我惊奇地发现,他戴的是那种露手指的线手套。小李和业户亲切地打招呼,撕税票,收税款,动作迅速而娴熟。他有时两只手互相搓一会儿,有时两只手在自己脸上焐一会儿。小李告诉我,戴这种手套就是冻得慌,可撕税票方便啊。我问他,这么辛苦,还没干够?他淡淡笑笑说,当然辛苦了,可总得有人干啊。借着市场远处的灯光,我看到比我矮半头的小李,他税服棉大衣上的肩章,在寒冷的冬季闪烁着耀眼的光。跟在他身后的我,内心猛地颤动一下。小李收完税,我把自己那双早已焐热的羊毛棉手套递给他。
如今,国家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税务干部到市场收税已经成为历史,而这个采访中发现的细节,直到现在还牢牢印在我的脑海里。当时的小李年龄也就比我大四五岁,却是基层税务所的一名老兵,每天起五更爬半夜,到市场收税从来都是风雨无阻。小李感动了我,我在那篇通讯稿里深情地为他写下这样一段话:“即使是一片小小的绿叶,也能装下美丽的春天;即使是一滴小小的浪花,也能容纳浩渺湛蓝的海洋;即使是一缕淡淡的阳光,也能让温暖流遍生命的田园。”修改后的稿子很快就在报纸上发表了,从主任到局领导都夸我是单位的“小才子”。小李特意打电话告诉我,那段话他打印出来放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他要时常读一读。后来,我还因为那篇通讯被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真没想到,我只是用自己的笔,通过思考的梳理,做了一次奇妙的文字重新排列组合,为小李的人生境界拔了个高而已。一次偶然的妙笔生花,竟然获得这么多的“褒奖”,怎么能不让我兴奋呢?税收是国家的血脉,它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是抽象和无形的,但它的的确确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在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柱作用。为税收鼓与呼,这是税收工作多么重要的组成部分呀!我有什么理由不拿起手中的笔,为蓬勃的税收事业写下真诚的文字呢?
▎作者:赵晓林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1/179_1654894300977.png?width=462&size=244751
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盘锦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盘锦市作家协会理事,供职于盘锦市税务局。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作品刊发于《中国铁路文艺》《鸭绿江》《微型小说月报》《百花园》《天池小小说》《芒种》《羊城晚报》《文学少年》《辽河》《盘锦日报》《辽河晚报》等报刊杂志。短篇小说集《亲爱的炉长》入选“盘锦市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专项扶持项目”,沈阳出版社出版。
监制 : 王泽忠
责编 : 蒋东宇
图文 : 岳 强 赵书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