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03 发表于 2022-6-10 19:45:09

湖北2021: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湖北2021:
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第973期)
2021年是湖北极不平凡、极具考验、疫后重振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一年。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目标定位,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作为、砥砺奋进,经济发展重回主赛道,支点功能实质性增强,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交出“全年精彩”答卷,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全省生产总值为50012.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61.67亿元,增长11.1%;第二产业增加值18952.90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26398.37亿元,增长1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641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全年全省完成财政总收入5745.22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3.30亿元,增长30.7%。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559.65亿元,增长33.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37.28亿元,下降6.0%。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简称“鄂”,省会武汉。湖北省有12个地级市(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和随州市)、1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和神农架区)。湖北省各市州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其中民族自治地区面积2.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3%。湖北省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满族等53个民族。截至2020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7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1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89%。省会武汉,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公里以上的有4228条,另有中小河流1193条,河流总长5.92万公里,其中河长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条。长江从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滨江出境,流程1041公里。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公里(见图1)。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0/680_1654861506529.png?width=619&size=228670 图1:湖北省行政区划图

一、湖北省各市州2021年经济发展
(一)各市州GDP规模与增速
从2021年GDP规模来看,湖北省17个市州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省会武汉的GDP规模为17716.8亿元,是湖北省唯一一个超过10000亿元的地区,稳居全省第一位,也远高于省内其他市州。襄阳和宜昌紧随其后,位于第二梯队,分列第2、3位,GDP规模在5000-10000亿元之间,分别为5309.4亿元和5022.7亿元。荆州、孝感、黄冈、十堰和荆门位于第三梯队,分列4-8位,GDP规模集中在2000-3000亿元之间,分别为2715.5亿元、2562.0亿元、2541.3亿元、2164.0亿元和2120.9亿元,这五个地区的GDP规模比较集中、差距相对较小。咸宁、黄石、恩施州、随州和鄂州位于第四梯队,分列9-13位,GDP规模集中在1000-2000亿元。排在最后的是仙桃、潜江、天门和神农架四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分列14-17位,GDP规模较低,分别为929.9亿元、852.47亿元、718.9亿元和35.2亿元(见图2)。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0/132_1654861507066.png?width=920&size=60277
图2:2021年湖北省各市州GDP及增长率
从2021年GDP增速来看,湖北省17个市州间差异较大,且各市州全年GDP增速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增速较高的是宜昌(16.8%);其次是襄阳(14.7%)、黄冈(13.8%)、孝感(13.4%)和鄂州(12.9%),均超过了全省整体GDP增速;咸宁(12.8%)、潜江(12.3%)、武汉(12.2%)、天门(12.1%)、荆州和随州(12.0%)、恩施州(11.7%)、十堰(11.5%)、荆门(10.8%)、神农架(10.1%),黄石(7.7%)和仙桃(6.3%)均低于全省整体GDP增速,其中,仙桃的GDP增速为全省最低,为6.3%(见图2)。
(二)各市州GDP占比
从2021年各市州GDP占比来看,武汉一家独大,其他市州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武汉占全省GDP的35.42%。排名第2的襄阳占比为10.62%,其次为宜昌(10.04%),这三个市的占比均超过了10%,且三个市的占比合计超过50%,达到56.08%;而占比最低的是仙桃(1.86%)、潜江(1.70%)、天门(1.44%)和神农架(0.07%),这三个地区GDP占比合计略高于5%,仅为5.07%(见图3),这能反映出了湖北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0/400_1654861507143.png?width=832&size=38070 图3:湖北省各市州2021年GDP占比

二、湖北省各市州2021年财政收入
(一)各市州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速
从2021年财政收入规模来看,各市州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较小但差距较大。其中,武汉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全省最高,达1578.7亿元,也是唯一一个超过1000亿元的地区,占湖北省全省的48.1%;其次襄阳(211.3亿元)和宜昌(198.3亿元)排第2、6位;其他地区均不足150亿元,财政收入规模最低的是神农架,仅为5.2亿元,不足10亿元(见图4)。其中,最高的武汉和最低的神农架,财政收入规模差距达302.6倍,说明湖北各市州之间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特点。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0/211_1654861507610.png?width=842&size=56117
图4:湖北省各市州2021年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长率
从2021年财政收入增速来看,湖北各市州差异显著。其中,天门的财政收入增速高达50.2%,全省第一,也是唯一一个增速超过50%的市;其次是黄石(42.3%)、鄂州(42.1%)、宜昌(41.7%)和随州(40.4%),均超过了40%;荆州(29.7%)、十堰(29.4%)、荆门(29.2%)、武汉(28.3%)、潜江(26.2%)和仙桃(16.1%)均低于全省财政收入增速(30.7%)(见图4)。
(二)各市州财政负担率
从2021年财政负担率来看,各市州财政负担率也有所差异。财政负担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区GDP)最高的是神农架(14.81%),是全省唯一一个个财政负担率超过10%的区;最低的是仙桃(3.99%)、襄阳(3.98%)、宜昌(3.95%)、孝感(3.91%)、潜江(3.16%)和天门(2.97%),均不足4%。整体来看,除了神农架、武汉和黄石,其他14个地区的财政负担率均低于全省整体水平(6.56%)(见图5)。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0/870_1654861508098.png?width=801&size=42501 图5:湖北省各市州2021年财政负担率

三、湖北省各市州2021年财政支出
(一)各市州财政支出规模和增速
从2021年财政支出规模来看,各市州间也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中,财政支出规模最高的是武汉,为2219.3亿元,也是唯一一个超过2000亿元的市州;襄阳(604.6亿元)和黄冈(505.4亿元)、超过500亿元,分别列第二和三位;位列后三位的是天门(86.8亿元)、潜江(66.91亿元)和神农架(17.0亿元),均不足100亿元,最低的神农架还不足20亿元(见图6)。最高的武汉是最低的神农架的130倍。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0/232_1654861508262.png?width=893&size=67316
图6:湖北省各市州2021年财政支出规模及增长率

从2021年财政支出增速来看,各市州差异显著。17个市州的增速均为负增长;有3个市州超过了全省(-6.0%)的平均增速,分别为鄂州和仙桃(-4.0%)、孝感(-4.6%)。其余各市州财政支出增速均低于全省平均增速。下降幅度最大的有随州(-21.8%)和荆门(-23.7%),下降幅度均超过20%(见图6)。
从2021年各市州财政收支排位来看,二者关联度较高。在17个市州中,有武汉、襄阳、荆州、孝感、十堰、仙桃和神农架的排位未发生变化,其余10个市州的排位均发生了变化,其中,有5个市州(黄冈、咸宁、恩施州、随州和天门)的财政收入排位高于财政支出,其中,排位差异最大的是恩施州(4位)、其他均变化1位;有5个市州(宜昌、黄石、荆门、鄂和潜江州)的财政收入排位低于财政支出,其中,排位差异最大的是黄石(3位)、荆门(2位)、宜昌、鄂州和潜江(1位),这些市州相当于“享受”了其他市州所做出的“贡献”(见表1)。
表1:湖北省各市州2021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排位表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0/201_1654861508533.png?width=450&size=12071
(二)各市州财政收支差额和财政自给率
就财政收支差额而言,湖北各市州间的差距显著,最大的武汉(640.7亿元)是唯一一个超过600亿元的市;襄阳、黄冈、孝感、荆州和恩施州5个市州财政收支差额超过300亿元;宜昌和十堰2个市州超过200亿元;咸宁、黄石和荆门超过100亿元;随州、天门、仙桃、鄂州、潜江和神农架未超过100亿元,最大的武汉和最小的神农架差距达到了53.6倍(见图7)。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0/791_1654861508704.png?width=838&size=68510
图7:湖北省各市州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与财政自给率

就财政自给率而言,湖北各市州间的差距也较为显著,最高的是武汉(71.1%),其次是鄂州(56.3%)、黄石(47.8%)和荆门(43.1%),均超过全省财政自给率水平(41.4%);其他12个市州均不足全省财政自给率水平,恩施州财政自给率最低,为20.1%,最高的武汉和最低的恩施州之间相差51.1%(见图8)。
四、对策建议
本文分别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三大视角,分析了2021年湖北省16个市州的经济财政发展现状。总体而言,2021年以来,湖北省经济加速反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9%,总量迈上5万亿大台阶,达到50012.94亿元,实现历史性跨越,排名重回全国第7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0.7%,分别比预期目标高4.8、10.4、4.9、10.7个百分点。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全面超额完成,湖北经济强势复苏重振。在多项政策出台及大规模投资预期情况下,湖北省疫后经济重振有望加快,同时也将围绕“一芯两带三区”部署十大重点产业规划,提升新兴产业能级。
在区域发展方面,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湖北省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新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其中“一主引领”的一主指的是,发挥武汉龙头引领作用,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在中部地区的城市首位度,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策源、高端要素集聚、市场枢纽和对外开放交流功能,加快武汉与黄石、鄂州、孝感、黄岗、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八个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协同发展。“两翼驱动”中的两翼则指的是“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南北两个城市群,分别针对汉江生态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共同连结长江中游城市群。其中,包括“襄十随神”城市群城镇密集区域组团式发展,完善汉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宜荆荆恩”城市群绿色联动发展,重点推动建设高品质城镇连绵带,提升沿江高铁和高速公路通道能力。而“全域协同”就是要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整体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做大做强块状经济。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湖北省要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同时,结合湖北实际,与经济潜在增长率相适应,与去年以来逐季回升的复苏态势相衔接,与全省发展支撑相匹配,在稳的前提下奋力求进、质量并进。
注:文章数据来源于湖北省各市州财政、统计部门网站。
参考文献:
1.2021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
2.新世纪评级.湖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1).2021-11-24.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10/245_1654861508915.jpg?width=1080&size=92924
作者:刘宇翔,河南平顶山人,兰州财经大学2020级税务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得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现通过税务师1门,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政策。在《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发表学术论文1篇;参与导师主持的课题2项;在2021年第十三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在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铜奖。
指导教师:李永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2021: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