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03 发表于 2022-6-6 18:00:22

贵州2021: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贵州2021: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第963期)
2021年,是贵州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省经济发展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趋优,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9586.42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30.92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6984.70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9870.80亿元,增长7.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9%,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4%,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808元,比上年增长8.0%。
就贵州省财政收入情况来看,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969.51亿元,增收182.71亿元,增长10.2%。其中,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20.86亿元,增收150.11亿元,增长31.9%;市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48.65亿元,增收32.6亿元,增长2.5%。国内增值税完成453.77亿元,增长8.7%。企业所得税完成251.7亿元,增长22%。个人所得税完成45.1亿元,增长6.7%。地方其他税种收入情况: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91.44亿元,增长9.1%;契税完成98.3亿元,增长4.3%;土地增值税完成54.21亿元,下降13.8%;资源税完成39.21亿元,增长32.6%;车船税完成18.19亿元,增长7.3%。非税收入完成792.37亿元,增长13.1%。
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5590.15亿元,减支149.35亿元,下降2.6%。其中,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134.39亿元,减支29.97亿元,下降2.6%;市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455.76亿元,减支119.38亿元,下降2.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88.03亿元,下降1.9%;教育支出1128.38亿元,增长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92.67亿元,增长2.1%;卫生健康支出540.1亿元,下降4.5%;城乡社区支出258.72亿元,增长23.4%;交通运输支出336.74亿元,下降1.4%;住房保障支出186.59亿元,增长1.6%。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东南部,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份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民族。全省国土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2020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857.9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49.59万人,占年末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3.13%,城镇化率较去年提高4.11个点。贵州省共有9个市州,其中,6个地级市,分别为遵义市、铜仁市、毕节市、贵阳市、六盘水市、安顺市;3个自治州,分别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贵州省地级行政单位的数量与吉林、福建3省区并列,位居全国第21位,属于市州相对较少的省份。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的茅台酒的故乡;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邻湖南省怀化市,北与重庆市接壤,是连接中南地区与西南边陲的纽带;毕节市位于贵州西北部,是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西南地区区域性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珠三角连接西南地区、长三角连接东盟地区的重要通道;省会贵阳位于贵州省中部,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六盘水市别称中国凉都,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是西南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煤炭、电力、富硒茶、生物制药构成了市内的重要经济发展;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先民居住的区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珠江上游,境内分布有布依族、苗族、汉族、瑶族、仡佬、回族等35个民族(见图1)。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06/274_1654509618832.png?width=428&size=57989
图1:贵州省行政区划图
通过对比分析贵州省各市州2021年的经济财政数据,有助于深入了解贵州省各市州2021年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收支变化。
一、贵州省各市州2021年经济发展
(一)各市州GDP规模与增速
从2021年GDP规模来看,贵州省9个市州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贵阳和遵义2021年全年GDP均超过了4000亿元大关,其中贵阳最高,达到了4711.04亿元,稳居全省第一位,遵义紧跟其后,GDP规模为4169.90亿元,排名全省第二,与排名第一的贵阳相差541.14亿元,较上一年GDP规模两者差距逐渐缩小。贵州GDP规模除贵阳和遵义之外,其余市州规模均较小,排名第三的毕节GDP规模仅为2181.48亿,和排名第二的遵义相差1988.42亿元,两者的差距较上一年增大。其余六个市州GDP规模均低于2000亿元,黔南、黔西南、六盘水、铜仁、黔东南分列4-8位。其中,黔西南、六盘水、铜仁这三个地区的GDP规模差距相对较小,最大差距仅为43.72亿元。安顺是贵州省9个市州中GDP规模最小的地区,但相比较去年有了较大突破,GDP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大关,达到了1078.91亿元,与排名第一的贵阳GDP规模相差3632.13亿元,由此可见贵州省各市州之间的GDP规模差距较大。
从2021年GDP整体增速来看,贵州省全省GDP增速达到了8.1%,较去年GDP增速增加了3.6个百分点,增速较快。从9个市州分别来看,贵州省9个市州GDP增速差距较大。尽管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但各市州2021年全年GDP增速均实现了正增长且增长幅度较大。其中增速高于全省8.1%水平的地区有6个,分别为遵义(10.3%)、黔西南(9.3%)、安顺(9.0%)、铜仁(8.6%)、黔南(8.3%)和六盘水(8.2%);增速低于全省8.1%水平的地区有三个,分别为毕节(6.8%)、贵阳(6.6%)和黔东南(5.2%)。GDP增速最高的遵义和GDP增速最低的黔东南两者之间的差距达到了5.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贵州省9个市州GDP增速差距较大(见下图2)。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06/676_1654509619123.png?width=563&size=52981
图2:贵州省各市州2021年GDP规模及增长率
从2021年人均GDP来看,贵州省人均GDP为5.08万元(按2020年末常住总人口计算),低于于全国同期人均GDP(8.10万元),但相比上一年的人均GDP(4.92万元)整体有所提高。2021年贵州省各市州人均GDP(按2020年末常住总人口计算)均未超过全国同期水平,人均GDP位列第一的贵阳也仅仅为7.87万元,低于全国同期水平0.23万元;其次是遵义(6.35万元)位列第二,黔南(5.00万元)、黔西南(4.99万元)、六盘水(4.86万元)、铜仁(4.43万元)和安顺(4.36万元)分列3-7位,人均GDP在4-5万元之间。9个市州中只有黔东南(3.34万元)和毕节(3.16万元)这两个地区的人均GDP低于4万元(见下图3)。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06/623_1654509619404.png?width=561&size=37014
图3:贵州省各市州2021年人均GDP规模
(二)各市州GDP占比
从2021年各市州GDP占比来看,贵州省9个市州GDP占比最大的是省会城市贵阳,达到24.05%,紧接着是遵义市(21.29%),相比上一年,遵义的GDP占比提升了0.4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贵阳的有所下降,下降了0.14个百分点,遵义和贵阳两地GDP占全省GDP45%以上,排在第三位的是毕节(11.14%),排名前三位的市州GDP占比之和是56.48%,超过了贵州省GDP总量的一半。相比贵阳、遵义和毕节三个地区,其他六个地区GDP占比均在10%以下,这充分说明了贵州省各市州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见下图4)。受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的限制,贵州省地区发展较不平衡,未来贵州的经济发展要突出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统筹区域协同发展。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06/306_1654509619685.png?width=535&size=37187
图4:贵州省各市州2021年GDP占比
二、贵州省各市州2021年财政收入
(一)各市州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速
从2021年财政收入规模来看,各市州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较小但差距较大。财政收入最高的贵阳达到426.68亿元,是唯一一个突破400亿元的地区,占9个地区财政收入的比重为31.67%;位列第二的遵义达到270.23亿元,贵阳和遵义二者的财政收入规模差距较大,达到了156.45亿元。在全省9个地区中,有6个地区的财政收入突破了100亿元,但贵阳和遵义与其它地区财政收入的差距较大;安顺、铜仁和黔东南三个地区财政收入均低于100亿元,分别为61.14亿元、67.06亿元和68.76亿元。其中安顺和铜仁地区财政收入较上一年均有所下降,黔东南有所上升,但三者的变化幅度均不大。财政收入最高的贵阳和财政收入最低的安顺相差365.54亿元,二者之间财政收入规模差距较上一年逐渐拉大(见下图5)。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06/853_1654509619958.png?width=569&size=115760
图5:贵州省各市州2021年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长率
从2021年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各市州差异显著。从总体来看,贵州省9个市州有三个市财政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分别是六盘水(-6.1%)、毕节(-6.2%)和安顺(-8.8%)。其他六个市州2021年财政收入均实现正增长,其中,财政收入增速最快的是黔东南(10.1%),其次是贵阳(7.2%),增幅均超过7%,其他市州的财政收入增速均在5%以内。
(二)各市州财政负担率
从2021年财政负担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区GDP)来看,各市州的财政负担率差异也比较大,9个市州中,贵阳的财政负担率最高,为9.06%,其次是黔西南,财政负担率为7.54%,这两个省份的财政负担率均超过了7%,且都高于全省平均财政负担率(6.45%),除这两个地区外,六盘水(6.95%)、黔南(6.58%)和遵义(6.48%)这三个市州财政负担率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余4个市州的财政负担率均在全省平均财政负担率以下,财政负担率最低的是铜仁(4.58%),是唯一一个低于5%的市,与排名第一的贵阳市差4.48个百分点,两者之间的差距较去年拉大(见下图6)。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06/810_1654509620421.png?width=559&size=75974
图6:贵州省各市州2021年财政负担率
三、贵州省各市州2021年财政支出
(一)各市州财政支出规模和增速
从2021年财政支出规模来看,各市州间也存在着较大差距。在财政支出规模中,遵义市财政支出最高,达到了775.96亿元,也是贵州省唯一一个财政支出超过700亿元的市。其次是贵阳市和毕节市,两市财政支出规模相差不大,分别为681.50亿元和675.40亿元,其中,毕节市财政支出较上一年大额缩减,财政支出规模低于700亿元,位列贵州省第三,这三个地区的财政支出均超过了600亿元;黔东南、铜仁和黔南分列4-6位,财政支出在400-500亿元之间,分别为460.78亿元、440.93亿元和446.52亿元,这三个地区财政支出较上年均有所减少。位列后三位的黔西南、六盘水和安顺财政支出在300亿元左右,其中黔西南(381.80亿元)和六盘水(324.53亿元)财政支出规模超过300亿元,安顺则低于300亿元,为268.34亿元。财政支出最高的遵义市和最低的安顺市相差507.62亿元(见下图7)。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06/627_1654509620756.png?width=563&size=46009
图7:贵州省各市州2021年财政支出规模及增长率
从2021年财政支出增速来看,贵州省各市州差异显著,且贵州省全省财政支出增速为负增长,说明贵州省财政支出规模有所缩小。在9个市州中,有5个市州的财政支出呈现负增长,其分别是毕节(-9.7%)、安顺(-9.3%)、黔西南(-6.4%)、铜仁(-3.9%)和黔东南(-0.8%),其中,低于全省财政支出增速(-2.6%)的市州有4个。其余4个市州财政支出呈正增长,其中增速最高的是遵义(2.6%),其次是黔南(1.0%),这两个市州的财政支出有所增加,但增长幅度不大,均低于3%(见上图7)。
从2021年财政收支增速对比来看,二者不具有局部的相关性。在9市州中有7个市州(贵阳、铜仁、遵义、黔南、黔东南、黔西南、毕节)财政收入增速高于财政支出增速,其余2个市州的财政收入增速低于财政支出增速。财政收支增速差距(财政收入增速-财政支出增速)最小的为安顺,二者差距较大的为黔东南、贵阳和铜仁,反映出财政收支的增速较为不均衡(见下图8)。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06/159_1654509621054.png?width=560&size=30515
图8:贵州省各市州2021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增长率
从2021年各市州财政收支排位来看,在贵州省9个市州中,除毕节和安顺外,其余市州的排位均发生了变化;其中,有4个市州(贵阳、黔南、黔西南、六盘水)的财政收入排位高于财政支出排位,排位差异最大的是黔西南和六盘水(2位)、排位差异最小的是贵阳和黔南(1位)。此外,有3个市州(遵义、黔东南、铜仁)的财政收入排位低于财政支出排位,其中,排位差异最大的是黔东南(3位)、排位差异最小的是遵义(1位)。总的来看,贵州省9个地级市财政收支排位的差异较小,差异主要集中在黔东南、黔西南、六盘水和铜仁四个市州(见下表1)。
表1:贵州省各市州2021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排位表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06/656_1654509621352.png?width=539&size=16302
(二)各市州财政收支差额和财政自给率
从2021年财政收支差额和财政自给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值)来看,各市州间差距显著。
就财政收支差额而言,因贵州省9个市州财政支出均大于财政收入,故在图表中用财政支出减收入来衡量财政收支差额。其中,财政收支差额最大的是毕节市(551.58亿元)其次是遵义市(505.73亿元),均超过500亿元;铜仁和黔东南2个市州财政收支差额接近400亿元;贵阳、黔西南和黔南3个市州接近300亿元;而六盘水(222.18亿元)和安顺(207.20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最小,但均超过200亿元(见下图9)。
就财政自给率而言,最高的是贵阳(62.61%),其财政自给率超过了60%;其次为六盘水(31.54%)和遵义(34.83%),均超过了30%,但在贵州省9个市州中,只有贵阳财政自给率高于全省水平(35.23%),其他6个市州均不足30%。其中,安顺(22.79%)、黔西南(29.74%)和黔南(25.76%)3个市州财政自给率均高于20%,毕节(18.33%)、铜仁(15.21%)和黔东南(14.92%)3个市州的财政自给率较低,均低于20%,说明地方财政主要依靠各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总体而言,财政自给率最高的贵阳(62.61%)和最低的黔东南(14.92%)之间的差距达到了47.69%(见下图9)。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06/539_1654509621479.png?width=559&size=54027
图9:贵州省各市州2021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分别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三大视角,分析了2021年贵州省9个市州的经济财政发展现状。总体而言,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2021年贵州省各市州经济财政整体保持增长,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此同时,各市州经济财政格局分化明显,地区间差距依然较大,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
从贵州省2021年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全省9个市州GDP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省会城市贵阳GDP规模最大,达到4711.04亿元,是全省唯一一个超过4500亿元的市。在全省GDP增速上,遵义超过了贵阳,成为2021年GDP增速最快的市。与此同时,2021年各市州人均GDP贵阳(7.87万元)和遵义(6.35万元)均超过全省同期水平(5.08万元),但贵州省各市州人均GDP均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8.10万元);其余七个市州的人均GDP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黔南、黔西南、六盘水、铜仁和安顺人均GDP均超过4万,在贵州省各市州中属于中等水平,而其余市州人均GDP较低,主要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毕节市人均GDP只有3.16万元,在9个市州中最低。
从贵州省2021年财政收入来看,各市州财政收入差距明显。其中,贵阳的财政收入规模最高,达到了426.68亿元,但是贵阳的财政收入增速却比较低,财政收入增速最高的是黔南,为10.1%;在财政收入规模方面,仅次于贵阳的是遵义,为270.23亿元,其余各市区财政收入均低于150亿元,其中,安顺的财政收入最少,仅仅61.14亿元。财政收入最高的贵阳和财政收入最低的安顺相差365.54亿元,相比上一年二者之间财政收入规模差距在逐渐拉大。
从贵州省2021年财政支出来看,9个市州2021年财政支出规模差距同样较大。财政支出规模最高的是遵义市,为775.96亿元,紧接着是贵阳市,为681.50亿元,两市的财政支出比较接近,也是贵州省仅有的两个财政支出超过680亿元的市州。毕节市位列第三,虽低于680亿元,但是也达到了675.4亿元。其余市州财政支出规模较小,均低于500亿元,其中,财政支出最低的安顺为268.34亿元,安顺财政支出规模较上一年有所降低。从财政支出增速来看,9个市州中有5个市州财政支出增速为负,其余市州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增速最快为遵义市(2.6%),增速最慢的是毕节市(-9.7%)。
在财政收支排位方面,9个市州的财政收支排位差异较大,差异主要集中在黔西南、六盘水与黔东南3个市州。在财政收支差额方面,各市州的财政支出均大于财政收入,财政收支差额最大的是毕节和遵义,其中毕节超过了550亿元,遵义也达到了505.73亿元;财政收支差额最少的为安顺(207.20亿元)。在财政自给率方面,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贵阳(62.61%),超过了60%,其次是六盘水和遵义,但这2个市均低于全省水平(35.23%);其他6个市州也均低于全省水平,最低的黔东南为14.92%。总体而言,贵州省各市州财政自给率水平较低,单纯依靠地方政府难以维持本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作为收入来源。
(二)对策建议
2021年,贵州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省经济发展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趋优,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但贵州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总量依然偏小,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等。针对贵州省各市州经济发展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各市州应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地方特色。错位发展首位产业、首位产品,打造最优产业生态,形成产业竞争力。黔中要立足区位优势、大数据先发优势,重点发展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打造“中国数谷”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黔北要立足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优质烟酒产业,持续打造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毕水兴要立足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基础能源、清洁高效电力和基础材料产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能矿资源走廊。“三州”等民族地区要立足生态优势,重点发展民族医药和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工业基地。加快贵阳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和六盘水市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二)财政政策有效实施,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聚焦减轻企业负担,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减免力度,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阶段性税收缓缴、煤电和供热企业税收“减退缓”等政策,确保“该减的减到位,该免的免到位,该缓的缓到位”。聚焦稳定市场预期,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专项债券和基础设施建设稳投资、补短板、扩内需、促消费作用,强化项目管理和储备,提高资金管理使用效益,合理把握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围绕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聚焦“六网会战”“两新一重”,以及棚户区改造、城镇建设、产业园区、物流、水利、农业、公共卫生、教育、养老等领域,支持建设近千个项目。聚焦保资金链供应,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强化政策逆周期调节,通过贴息、奖补、担保、风险补偿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着力缓解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等融资难、融资贵。支持金融机构提供“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完善全省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和鼓励创业,建立健全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做好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易地搬迁人口就业帮扶,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汽车消费节、黔酒黔菜促销季、商场消费季、家电下乡、冬季旅游消费季等活动,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三)强化资金资源统筹,“四新”“四化”工作扎实推进。精准强化“四化”建设的要素保障。初步形成“政策刚性+基金弹性”合力支持“四化”和大生态高质量发展的格局,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全方位构筑起“四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政策保障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投入力度不减,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资金向脱贫地区以及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政策举措、工作机制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切实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标准。支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和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生态环保领域专项资金用于实施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污染防治、退耕还林等工程。实现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全覆盖,加大对水环境保护成效明显以及流域面积较大县区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贵州省2022政府工作报告.
2.贵州省各地级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3.公众号“贵州省企业决策研究会”文章:重磅| 贵州省各市、州2021年GDP。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06/402_1654509621743.png?width=263&size=195991
作者:王转霞,甘肃定西人,兰州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税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政策,在《财会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篇,参与导师主持课题2项,在“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一届研究生论坛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与财税改革研讨会”中获一等奖,在第十三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二等奖,取得证券从业、初级会计师等资格证书,现通过税务师考试3门。
指导教师:李永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州2021: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