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留抵退税风险自查提纲(二)——是否虚减销项税额
http://file.tax100.com/o/202206/03/614_1654206611004.png?width=900&size=273934http://file.tax100.com/o/202206/03/611_1654206611300.gif?width=636&size=285825
“增值税留抵退税自查风险点”
为支持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发展,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财政部税务总局加大了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今年4月以来,很多符合条件的纳税人陆续完成了退税操作。同时,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税务部门也加大了对偷税、骗税、骗补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大连市税务局特提醒符合留抵退税资格的纳税人在申请退税前要认真自查,防止在留抵退税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涉税风险。
是否虚减销项税额
01
销售收入是否完整及时入账:
是否存在现金收入不按规定入账的情况;是否存在以货易货、以货抵债收入未记收入的情况;是否存在销售产品不开发票,取得的收入不按规定入账的情况;是否存在销售收入长期挂账不转收入的情况;是否收取外单位或个人水、电、气等费用,不计、少计收入或冲减费用;是否将应收取的销售款项,先支付费用(如购货方的回扣、推销奖、营业费用、委托代销商品的手续费等),再将余款入账作收入的情况。
02
是否存在视同销售行为、未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额的情况:
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如用于内设的食堂、宾馆、医院、托儿所、学校、俱乐部、家属社区等部门,不计或少计应税收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投资、分配、无偿捐助、赠送及将外购的材料改变用途对外销售等,不计或少计应税收入。
03
是否存在开具不符合规定的红字发票冲减应税收入的情况:
发生销货退回、销售折让,开具的红字发票和账务处理是否符合税法规定。
04
向购货方收取的各种价外费用(如手续费、补贴、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运输装卸费等等)是否按规定纳税。
05
设有两个以上的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到其他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用于销售,是否作销售处理。
06
增值税混合销售行为是否依法纳税:
对增值税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征税的行为是否按规定纳税;从事货物运输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发生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所售货物的混合销售行为,是否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07
兼营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纳税人,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是否按规定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对不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的,是否按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缴纳增值税。
08
按照增值税税法规定应征收增值税的代购货物、代理进口货物的行为,是否缴纳了增值税。
09
免税货物是否依法核算
增值税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是否符合税法的有关规定;有无擅自扩大免税范围的问题;兼营免税项目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免税额、不予抵扣的进项税额计算是否准确。
10
是否存在按照正确的时间确认收入
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纳税人从事金融商品转让的,为金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当天;纳税人发生视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情形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服务、无形资产转让完成的当天或者不动产权属变更的当天;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
11
企业是否存在不符合差额征税规定,而按照差额征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情形。
上期回顾
1.
增值税留抵退税风险自查提纲(一)——是否虚增进项税额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
来源:大连税务
供稿:长兴岛区税务局
编发:纳税服务和宣传中心http://file.tax100.com/o/202206/03/187_1654206612260.gif?width=900&size=482254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