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警联动 护航疫情防控
http://file.tax100.com/o/202205/27/215_1653628235086.jpg?width=960&size=22866在统筹落实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中,税务部门推出了邮寄发票服务。这项本是便利纳税人缴费人的措施,却让不法犯罪分子“嗅”到了“商机”。
2020年4月,河北省税警联手破获一起扰乱疫情防控秩序、暴力虚开涉疫物资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该案是全国首批破获的不法分子利用“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方式的虚开案件,同时被公安部列入2020年1号会战。本案的破获为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税务力量。
http://file.tax100.com/o/202205/27/857_1653628235249.png?width=1080&size=3424
http://file.tax100.com/o/202205/27/623_1653628235417.png?width=699&size=30935
数据研判,锁定虚开团伙
2020年初,河北省税务局稽查局收到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打击骗取涉疫优惠专项工作案源后,根据疫情期间虚开发票的特点,依托该省税收大数据“双打”动态监控平台,结合多项虚开预警指标,发现频繁开票、高度疑似暴力虚开的企业135户。
河北省税务局稽查局、省公安厅经侦总队迅速组建“4.02”专案组,根据掌握的开票数据发现,不法分子大多运用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和手机热点实施虚开,无法追踪定位;而少部分能定位的,又由于物理位置变更无法准确定位开票窝点。专案组经过周密计划,决定通过实地摸排寻找领票人。
为确定领票人身份,稽查人员在国家税务总局石家庄市税务局发票邮寄中心,调取了涉案企业的发票邮寄信息。专案组对筛选出的5个收件人及详细收件地址进行走访调查发现,收件地址均为酒店式公寓的前台,既无疑似人员入住信息又无收件人信息。
稽查人员重新对涉案企业发票领购数据展开分析梳理,发现两户嫌疑企业刚刚在网上提出领购发票的申请,因此专案组制订了公安干警乔装快递员上门送件以确定犯罪嫌疑人及窝点的计划。
然而,收件人却拒绝快递员上门派件,要自行领取快递。专案组根据实际情况,迅速改变行动计划,实行布控跟踪嫌疑人员配合监控辅助的“双保险”方案,一张“猎狐大网”就此拉开。
次日上午,一名白帽女子来到邮政网点取走发票。嫌疑人具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距离上车地点100米的路程,嫌疑人竟兜转了40分钟,但专案组还是成功抓拍到两名嫌疑人正面照片及所乘车辆照片。
由于涉案人员多、窝点分散,专案组制定了由车定人、再定窝点的工作方向。专案组利用两天时间对主要交通路口、街道的天网系统视频资料信息进行甄别,确定涉案车辆经常停放的位置,并通过连日的技术定位及人员跟踪,基本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轨迹,锁定疑似开票窝点。
2020年4月22日,为防止嫌疑人外逃,专案组提前抓捕以陈某为首的5名犯罪嫌疑人,在5个窝点查抄大量涉案资料和作案工具。经过连夜突审并提取分析嫌疑人手机记录,很快理出一条从寻找“假法人”注册假公司,到组织人手领购发票,最后寻找下家进行虚开的完整链条。
通过犯罪嫌疑人供述,专案组掌握了其余几名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信息。嫌疑人之一的宋某多次进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专案组成员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成功实施抓捕。
5月29日,专案组展开最终收网行动,一举抓获本案最大虚开团伙头目王某某及其他数名犯罪嫌疑人,“4.02”涉疫虚开团伙案成功告破。经过税警双方一个多月的奋战,共端掉虚开窝点9个,抓捕犯罪嫌疑人12人,查抄涉案企业135户,涉嫌虚开金额2.6亿元。
http://file.tax100.com/o/202205/27/659_1653628235584.png?width=699&size=30935
分析研判,推演犯罪模型
本案中,以王某某为核心的虚开发票犯罪团伙下设核心组、证件组、登记组、管理组,各小组既相互独立、分工明确,又在虚开犯罪中互相勾结,犯罪团伙专业化程度高、反侦查意识强、职业化分工明确。
“4.02”专案组总结办案经验、梳理违法行为规律,推演出该案中涉及的三种虚开增值税发票犯罪模型。一是“需售”模式。犯罪分子在收到买家虚开发票的需求后,注册虚假公司,根据买家需求领取、开具、邮寄发票。二是“囤售”模式。犯罪分子集中注册大量空壳商贸企业,后根据买家需求实施相应虚开行为。三是“趸售”模式(带壳售票)。犯罪分子注册大量空壳商贸企业后,将带票空壳企业以每户5000—10000元的价格在网络上兜售,由买方自行实施虚开行为。
透过本案,我们看到虚开案件呈现出新特点:一方面,呈现团伙作案趋势。团伙成员使用假名、假地址,持有多部手机及多张非实名手机卡,用于联络和上网;同时在涉案企业中发现税务代理人员的身影,增强了犯罪分子寻找政策漏洞、躲避税务部门监管的能力。另一方面,犯罪手法多样化。新注册企业中法人代表、财务负责人等几类企业人员相互交叉,实际经营人隐藏幕后,或一址多户、冒名注册公司,或中介代理参与其中,集中开票,或企业存续期短、资金流水异常,或票货分离、虚假申报……犯罪手法层出不穷,给案件查处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http://file.tax100.com/o/202205/27/610_1653628235923.png?width=1080&size=5205
http://file.tax100.com/o/202205/27/765_1653628236192.png?width=110&size=7754
案例启示
目前,王某某、宋某等人已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经过近几年税务部门“双打”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强力打击,虚开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得到一定遏制,但犯罪分子也在不断研究税收政策,寻找漏洞、躲避监管。税务部门必须迅速转变稽查理念、改变稽查方式,积极寻求更加有效精准打击虚开的途径。
一是完善政策健全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纳税信用体系,持续加强“黑名单”及联合惩戒制度,加大对虚开、走逃失联企业惩戒力度;加强税法宣传,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立体化的宣传网络,普及涉税常识,打造良好舆论氛围,促进纳税人提高税法遵从度,提高全社会依法纳税意识。
二是优化税收征管方式,堵塞征管漏洞。完善税务登记和发票申领制度,加强对疑点企业、疑点人员核查力度,严格人员身份采集,既保证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又严密监控不法行为;完善风险防控制度,加强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税务机关及相关部门各类风险防控平台,丰富系统预警指标,建立违法模型,预防为主、打防结合。
三是实施部门合成作战,强化执法震慑。税警合作机制在打击虚开骗税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要逐步探索税务、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提升大数据在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上的应用能力,加大合成打击力度,积累合成作战经验。
来源:《中国税务》2022年第5期
作者:韩大伟 双洋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