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评论】以高质量机构编制工作服务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
□贺州市委编办理论学习中心组机构编制资源是党的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从体制机制上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作出制度安排。作为机构编制工作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的重要指示精神,锚定目标、强化意识、服务大局,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以高质量机构编制工作落实服务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用“三落实”要求在新时代贺州东融“大考”中考出优异成绩。
http://file.tax100.com/o/202205/19/728_1652932524640.jpg?width=1080&size=95265
学深悟透政策,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原则
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是贺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作为党委重要工作机关的机构编制部门,要把加强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贯彻在机构编制管理和体制机制改革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一是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原则,学深悟透党的机构编制政策,坚持党对机构编制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在各项工作中鲜明地体现党的意志、党的立场、党的原则和党的纪律,推动机构编制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强化科学理论武装,深入贯彻“四为”理念和“三落实”要求,经常关注党中央、自治区党委以及本系统的重要文件、政策,特别是国家层面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养成常态化学习的习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及配套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不断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尽职尽责的实际行动、推进工作的思路举措。三是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和政治定力,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在贯彻执行机构编制决策部署上要态度坚决,不打折扣,雷厉风行;在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上,要坚持原则,不存私心,当好党委、编委的好参谋、好助手。
服务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机构编制部门要强化发展意识,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新发展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是聚焦贺州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以建立优化协同高效的党政职能体系为着力点,以制定“三定规定升级版”为中心环节,促进部门“三定”规定与权责清单有机衔接,使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能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运行管理更加顺畅高效,为加快推进贺州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做到市委中心工作到哪里,机构编制工作就开展到哪里,推动机构编制工作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反应”的转变。二是聚焦乡村振兴、全力东融、营商环境、智慧城市、长寿事业等,虽然机构编制部门不直接参与经济管理、项目建设,但是要实现全市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离不开机构编制工作的支撑保障,要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目标导向,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切实把机构编制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三是要善于把市委的“规划图”转化为机构编制工作的“施工图”,做到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机构编制工作就跟进服务到哪里、落地见效到哪里,使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布局得到有效体现,发展规划得到有效落实,在机构编制工作抓资源抓事业上以更强的使命担当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创新意识,推动党政机构改革
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是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贺州篇章的时代答卷。中共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机构编制部门要继续找准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主动走出去,“先行”一步,实现“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的宽广胸怀和视野,通过改革创新切实增强动力、激发活力,破除党政机构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是继续巩固深化本轮党政机构改革成果,坚持把我市园区作为引领产业东融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围绕全力东融战略新定位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不断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二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加速释放活力,着力推动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彰显公益性职能,破除影响公益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三是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上实行各领域统筹推进,加大对跨领域、跨部门的执法改革探索力度,减少执法层级,厘清执法边界,真正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综合执法体制。
营造良好环境,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就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生活高品质”。机构编制部门要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机构编制工作过程中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加强以人民为中心的机构职能体系建设,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职能体系建设、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建设、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二是补齐民生领域服务短板,深化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民生领域事业单位改革,加强编制资源配置保障,为群众提供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公益服务。三是着眼于人民群众反映的办事慢、办事繁、办事难问题,完善为民服务的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为民服务平台,提升政府机构为民服务的办事效率,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四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重视调查研究,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了解机构编制工作实际情况,倾听群众的意见,想方设法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将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放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工作中,形成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和良好环境,为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发挥更大作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