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政策君 发表于 2022-4-20 04:00:46

抗疫有我丨我们的“疫”线微故事(十)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504_1650398439624.jpg?width=750&size=30298


编者按
“料峭寒意不足畏,春风化雨必有时”。在抗击疫情特殊时期、关键时刻,总有一群人闻令而动、守护一方;总有一些故事温暖有力、鼓舞人心。在“抗疫有我丨我们的‘疫’线微故事”专栏,我们将记录南通税务人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助力疫情防控的点点滴滴,分享温暖、真诚、感动的瞬间。“疫”霾终将散去,春暖花开可期。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350_1650398439746.gif?width=187&size=89340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145_1650398440297.gif?width=144&size=25163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719_1650398440499.gif?width=204&size=151909
“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第三税务分局 蔡戎凤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911_1650398441183.png?width=430&size=1524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996_1650398441665.jpg?width=1080&size=113422
4月的南通城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按下了紧急暂停键,为了疫情早日结束,为了不辜负这人间最美四月天,我积极响应市级机关工委党员进社区号召,主动下沉“疫”线,服从居住地所在社区的工作安排。
我主要负责全员核酸检测点的核酸采样码扫描工作。在经过简单培训后,我正式上岗,拿着采样机扫描采样二维码或者身份证信息,提前在“20:1”的采样管上贴好标签并及时提醒医生更换采样管。这项工作需要细致和严谨,对一向丢三落四的我着实是一种考验。中午天气闷热,恰逢群众排队高峰期,手忙脚乱的我穿着密不透风的二级防护服外加一个防护面罩,不到半小时就感到呼吸不畅。我心里反复念叨着“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努力调整气息,坚持完成扫码任务。
有了第一天的工作经验,第二天我化身为一名“熟练工”,根据采样群众携带的二维码或者身份证提前切换扫描方式,做到心中有数;协助医护人员进行采样管的消毒和封箱,做到有条不紊;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忙不过来,我主动承担医护人员的接送工作;核酸检测时间每天不重样,及时通知到位极为重要,我第一时间将社区通知转发到业主群,打通讯息全覆盖的“最后一公里”。这八天的抗疫,我深刻感受到基层的速度和温度,所有的志愿者默默地为小区快速、有序、顺利地开展防疫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960_1650398442289.gif?width=600&size=4931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114_1650398442506.gif?width=144&size=25163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291_1650398442627.gif?width=204&size=151909
小丫头,明天你继续做“大白”
第三税务分局 何炜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499_1650398442827.png?width=430&size=1524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976_1650398442928.jpg?width=1040&size=141188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在完成两天分局运转工作后,主动向濠东社区报到,就地转为社区抗疫志愿者。
第一天,我在“绿色通道”引导服务,帮助老人填写承诺书、搀扶视障人员到检测桌前。来回不停地走动让我体力消耗很大,一声声“谢谢”“辛苦你了”成了我工作最大的动力。连续4小时高强度工作后,当我听到社区书记说下午紧缺一名“大白”,立刻主动报名。中午1点,我第一次穿上了全套防护服,从头“武装”到脚。小区老人比较多,到我点位登记的居民大多使用身份证,由于系统或网络的问题,经常会有一直识别失败或者拍七八次才能成功的情况,老人们难免有些不耐烦,我一边耐心安抚他们,一边加快手工录入的速度。30多度的高温下,在不透气的防护服里、我整个人感觉闷热的无法呼吸,但看到老人们期待的目光,我咬牙坚持,5个多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成为了常态。
连续当了两天“大白”,我对登记流程更加熟悉,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给社区和志愿者队伍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都亲切的喊我“小丫头”。48号通告一发布,社区书记直接通知我继续做“大白”,专职负责登记工作。我先后参与了全部的7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服务时长达35小时。
“静止”的日子里,整座城市由喧嚣变空荡,但我坚信,在党旗的召唤下,没有战胜不了的疫情,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场抗疫保卫战一定能够打赢!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346_1650398443437.gif?width=600&size=4931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111_1650398443908.gif?width=144&size=25163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940_1650398444055.gif?width=204&size=151909
一张小小的核酸检测卡
第三税务分局 朱曼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665_1650398444215.png?width=430&size=1524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972_1650398444591.jpg?width=1080&size=112631
“请提前打开健康码行程码,排队保持一米线距离。”
“没有智能手机的居民,准备好身份证。”
在二桥社区临时搭建的核酸采样点前,志愿者们一边维持秩序、提醒居民注意事项,一边帮助老人登记身份信息,社区核酸检测现场井然有序,检测工作快速、顺利进行。
我接到的任务,是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登记并派发崇川区核酸检测卡。小小的一张卡片上,印有苏康码、行程码、好通码和采样码。每当志愿者将仅使用身份证进行核酸检测采样登记的老人引导分流后,我就会在这张卡片上快速记录好他们的名字、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并在背后敲上核酸检测的章。据二桥社区点位长介绍,这张卡片的主要功能就是方便老人在社区解除疫情防控措施后,方便快捷地出入小区、菜市场等场所,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疫情突袭南通,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拉响了全市的集结号。这场战役,对于每个党员都是一场考验。平常进行核酸检测时,看到周边人穿防护服觉得很轻松,但是真当自己着装上阵时,却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信念。
疫情无情人有情,我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南通加油!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526_1650398445222.gif?width=600&size=4931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484_1650398445349.gif?width=144&size=25163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935_1650398445470.gif?width=204&size=151909
服务不打烊、志愿不断档
第三税务分局 周圣皓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192_1650398445663.png?width=430&size=1524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618_1650398445793.jpg?width=1080&size=121918
“各位居民朋友们,请带好口罩,保持两米距离,不要聚集,有序排队做完核酸的来这里盖下章”。自疫情防控措施动态升级调整以来,观音山区域成为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实行区域封闭。抗击疫情没有局外人,阻击战争没有旁观者,作为南通税务12366的一员,分局在群里号召党员同志下沉社区,我虽不是党员,但也第一时间填报了疫情防控志愿者信息表,并与社区进行联系,就地转变为志愿者,与医务工作者、街道社区干部一道,成为服务群众的一线生力军。尽管烈日下衣衫被汗水浸透、耳朵和脸颊被口罩勒到疼痛,但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医生、志愿者都没有一丝松劲,更没有一句怨言,大家都为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而咬紧牙关。
由于12366工作的特殊性,我工作日白天需要居家给在单位值班的同事进行支撑,保障税务咨询热线的正常运行,晚上就主动报名参与社区的电话接听,负责回答、记录居民的问题,做好各类服务工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我将继续参与社区核酸检测、物资保障、接听电话等各项工作,在疫情防控最前沿贡献着南通税务人的青春力量,静待春暖花开!
编发:国家税务总局南通市税务局纳税服务中心(税收宣传中心)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136_1650398446227.jpg?width=750&size=30903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0/326_1650398446356.jpg?width=750&size=4708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疫有我丨我们的“疫”线微故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