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紧急预警丨疫情居家 这几类诈骗不可不防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02/346_1648908038829.png?width=750&size=73230近段时间,我市电信诈骗案件频发,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期间非接触式复工,居家隔离等情况,实施电信网络新型诈骗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市民居家期间放松警惕,落入了骗子的诈骗陷阱。
今日向大家介绍几种疫情居家时期,比较常见的诈骗手段。
诈骗手法一
冒充培训机构退款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因疫情原因为学员办理退款,为方便办理退款,诱导被害人添加好友或加入QQ群。
添加好友或进群后,不法分子会伪装成退费客服,诱导被害人注册登录一个诈骗分子提供的虚假平台进行投资,声称投资必有一定比例收益,此收益便是退款。
之后提现时平台又以需要提供保证金、解冻金等理由要求继续汇款。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02/512_1648908039283.png?width=1080&size=207599
典型案例
近期,我市甘井子区市民刘女士(化名)接到一个境外电话,称某款已下线的网课app已被平安证券收购,刘女士可以联系客服沟通退款。
刘女士曾于2020年给子女报名这款网课app的课程,并且仍有6000元学费未退。
刘女士添加客服后,客服首先询问了刘女士的报课时间和未退还的学费,之后便发送给刘女士一个链接要求下载“平安证券”APP,其声称平安证券将偿还这款网课app的债务。
现在通过买卖证券的方式给家长退还学费。各位用户每购买价值500元的证券,“平安证券”将退还给用户600元,100元的差额将作为未退还学费的补偿直接存入刘女士在“平安证券”APP的账户里。
刘女士点击链接下载后,在此“平安证券”APP中操作几笔,发现APP账户的钱确实增加了,觉得是个不错的投资方式,刘女士向其中又充值了30万后,发现自己的本金和手续费根本无法提现,在联系管理员后又被以卡号输入错误、被冻结、高风险等理由多次让张女士继续转账,张女士才意识到被骗。
诈骗手法二
刷单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疫情期间市民居家无事想利用闲暇时间赚点钱的心理进行诈骗。
通过QQ或微信群、网络小广告、拨打电话或发短信的方式吸引目标群体。被害人上钩后,让被害人做一些简单的操作,如点赞、点关注等,为增加迷惑性,诈骗分子会在前期小额快速返利,在成功获得被害人的信任后再次“转战”至钓鱼网站或虚假APP让被害人刷单转账。
诈骗手法三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投资理财诈骗团伙利用部分老百姓在疫情防控期间投资需求行骗。
一部分不法分子甚至借助“区块链”概念发行“冠状病毒加密货币”敛财,或通过聊天软件向受害人推荐虚假的金融投资产品。
信源丨刑侦支队
编辑丨吴洞天
审核丨白云飞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02/815_1648908039525.png?width=1080&size=855483
来源:大连公安
编发:大连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和宣传中心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02/241_1648908040428.gif?width=900&size=482254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