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 浙江:“织网筑墙”让监管更精准
http://file.tax100.com/o/202203/31/874_1648671036830.png?width=926&size=152398近日,中国税务报税收法治专刊刊登文章《浙江:“织网筑墙”让监管更精准》。
http://file.tax100.com/o/202203/31/560_1648671037077.png?width=541&size=524814
《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为税收执法规范性、精准性建设等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税收治理系统的有机构成,如何落实精准监管,对税收执法的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全国税务系统精准监管专项试点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按照税务总局“构建严密规范的税费征管体系”要求和浙江省“政府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锚定“智慧税务”建设目标,不断丰富税务领域精准监管的探索和实践。
早在2019年3月,浙江省税务局就印发了《浙江省税务系统数字管税工程》,明确提出税务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方向,即健全数字管税工作机制,形成与转变税收征管方式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全面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和效能。
据浙江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数字管税工程的深入实施,浙江省税务局已基本形成了集成、融合、互通的信息化系统架构,构建了业务、数据、技术、安全、基础环境各环节顺畅衔接、高效安全的一体化机制体制。《意见》实施一年来,浙江税务以“税务数字化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构建了税务数字化体系架构2.0版,扎实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
在浙江瑞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汪军展示了一份由当地税务部门出具的报告,其中显示该企业近3年的纳税信用级别均为A级,税费优惠政策享受100%,总体“健康状况”良好,但其中有1个与财务指标相关联的涉税项目需要引起关注。为此,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内部自查整改,及时排除了涉税风险。据悉,当地税务部门试点推行动态信用和动态风险体系,根据纳税人行为实时更新信用积分,通过“整合风险维度”“申报表单分析”“一户式集成指标库”等手段,生成包含风险等级、减税账单等内容的“一户式”纳税人缴费人“体检报告”,采取事前服务提醒、事中更正提示、事后快速应对的差异化措施,实施税源精准分类管理。同时,坚持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扎实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
http://file.tax100.com/o/202203/31/892_1648671038029.jpg?width=1080&size=68913
精准监管既要精准分类施策,也要精准依法施治。浙江省税务局进一步优化“智慧稽查”建设,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建立健全多部门情报分析共享体系,精准打击利用“假企业”“假出口”“假申报”等手段虚开骗税行为,维护税收秩序。台州市税务局联合公安、检察、海关、外汇管理、人民银行等部门,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和重大案件“全链条打击”一体化办案机制。今年年初,该平台采用“事先分别严查人员、票流、资金、货单、钱庄等重点环节,事中同步统一收网,事后做好行刑衔接”模式,成功查办了某贸易公司骗税案。该案采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假收汇、“假自营真代理”等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税,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1436份,金额总计约1.4亿元,追缴退税款1700余万元,目前涉案企业及多名涉案人员均被追究刑事责任。
据了解,浙江省税务局还联合市场监管、房产管理等部门打通数据通道,优化个人股权转让“数智化”管理和服务,直接对比税务、市管、房管多渠道信息,归集管理同一自然人名下多个合同,有效监管隐瞒收入、虚列原值等逃避税行为。在诸暨市,当地税务部门积极拓展税收共治多跨场景应用,牵头成立全市税收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38个部门、23个镇街联动工作机制,共同搭建税收共治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和深度应用,进一步强化税收风险监控、优化征管举措、开展纳税评估等,充分发挥税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
下一步,浙江省税务部门还将进一步强化税收司法保障,协同公安、司法等部门,强化涉税案件查办工作力量,形成跨部门监管合力。加强国际税收协作,完善“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扩大和完善税收协定网络,优化跨境税源管理与服务。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通讯员 陈龙 黄珣
本报记者 虞立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