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梳理:2021《税务研究》财税论文回顾之税收理论与制度篇!
2021年《税务研究》财税论文回顾之税收理论与制度篇(第813期)《税务研究》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主管、中国税务杂志社主办的财经类专业期刊。作为中国税收科学理论研究的最高学术期刊,该刊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经济学类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网收录。曾被评为中国“百强社科期刊”。
ISSN:1003-448X
CN:11-1011/F
复合影响因子:4.684
综合影响因子:1.693 2021年,《税务研究》共刊发学术论文275篇,其中,税收理论与制度文章80篇,涉及税制改革趋势、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方面。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目录
数字税立法:原理依循与价值引领
张守文
税收负担、税制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曹润林、陈海林
数字服务税的实践进展及其引发的争议与反思
龚辉文
数据课税理论与制度选择
邓伟
OECD第二支柱中的IIR规则与美国GILTI税制的差异
朱青
原油和天然气资源税改革的绿色发展效应分析
刘明慧、窦程强
水资源税对用水量和用水效率的影响研析——以水资源税试点扩围为准自然实验
赵艾凤、张予潇
资源税对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于佳曦、宋珊珊
“十四五”时期的税制结构转型
马珺、杜爽
“十四五”时期的税制改革趋势研究
赵书博、霍德鑫
房贷利息及住房租金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效应研究
陈建东、覃小棋、吴茵茵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优化
杨卫华
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财税制度优化
刘蓉、晋晓姝
2020年税收理论研究综述
谷成、潘小雨
“十四五”时期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展望
李旭红、郭紫薇
个人所得税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制度优化
王冉冉、程钰敬
我国税收影响劳动要素收入份额的实证研究
薛钢、明海蓉、付梦媛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税收制度完善
赵桂芝、李亚杰
2020年税制改革研究综述
张斌、杜爽
新发展格局下的消费税改革再思考
罗秦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消费税改革探讨
张德勇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改革的品目范围研究
王文甫、刘亚玲
实行价税分列促进我国消费税调节作用的发挥
李冬妍、陆泽宇
论新时代我国财政收入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杨斌
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卫舒羽、肖鹏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深入推进税制改革
汪康
开局之年的税制改革与税收政策
邓力平
新发展阶段的税制建设该往什么方向走
高培勇
“十四五”时期提高税收制度适配性的几点思考
刘尚希
税收优惠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
李远慧、徐一鸣
企业成长与降杠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激励效应
钟国辉、陈高、刘锋
2021年度日本税制改革述评: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复苏与增长
李清如、高阳
税收促进消费的理论逻辑与政策选择
刘乐峥、陆逸飞
论完善现代税收制度
李建军、冯黎明、尧艳
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代税收制度完善建议
孙玉栋、庞伟
现代税收制度之现代性衡量及推进路径分析
庞凤喜、王一欢
论改革开放以来税制改革的三大成果
韩绍初
我国税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陈艳利、蒋琪
新发展阶段完善现代税收制度的思考
蒋震、刘颖
完善我国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
李香菊、王洋
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与创投企业资金流向
周文斌、后青松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路径研究
薛薇、张嘉怡
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行业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影响
崔也光、鹿瑶、王京
调节性功能视角下的消费税立法检视
佘倩影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税制优化研究
张莉、马蔡琛
增值税分享、消费统计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增值税分享由生产地原则改为消费地原则的思考
刘怡、张宁川、耿纯
改进我国增值税留抵税额处理方式的思路
王建平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制度设计与优化
万莹、徐崇波
快递服务增值税税目税率探讨
王华、邓永勤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税收制度创建的经验与启示
马金华、毕学进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税制结构优化
姜明耀
税制结构、参与式治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吴俊培、陈曾、刘文璋
“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税制结构优化
黄凤羽、李洁
经济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税制结构优化建议
储德银、费冒盛
基于典型化事实分析视角下的提高直接税比重研究
魏升民
我国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相关问题研究
周波、王健
关于我国白酒消费税的探讨
费茂清、刘佳、黄江
小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改革研析
李成、林颖
东盟国家特别消费税制比较及启示
马念谊、苏畅、黄永凤
数字服务税立场和税制的国际比较与应对
王克智
间接税税负归宿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
张敏、李颖、曹青
遗产税:开征困境与破解对策
马克和、吕江
论优化我国税制结构的方向
朱青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机制:基于交易管理视角的思考
罗昌财、宋生瑛、何晴
个人所得税优化探讨——基于成都市税收征管实践的分析
姜涛
基于调节视角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探析
张念明
鼓励生育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国际经验与借鉴
景明禹
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的影响研究——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王珮、杨淑程、黄珊
破解慈善信托税制困局的理论路径
赵廉慧
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行业环保投资的影响
陈建涛、吴茵茵、陈建东
推进共同富裕的调节收入分配税收理论思考
李本贵
“入世”二十年我国涉外税制的回顾与展望
王智烜、邓力平
深化税制改革 助推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入世”二十年税收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宋丽颖、原泽文
基于征管视角的环境保护税制度完善建议
于佳曦、赵治成
公共利益视域下环境保护税制度的完善
丁国峰
数字经济时代的税制改革路径:基于税制与征管互动关系的思考
袁娇、陈俊言、王敏
数字经济下税制创新路径研究
王向东、罗勇、曹兰涛
全球税制改革的趋势、影响及应对分析
郭天序
土地增值税实施中若干问题探析
彭乔依、彭晓洁、李欣芸
土地增值税的制度优化探讨
黄洪、廖明刚、严红梅
2021年01期
数字税立法:原理依循与价值引领
张守文
摘要:数字经济发展对现行税法提出了诸多挑战。如何构建数字税制已成为国内和国际层面高度关注且存在诸多认识分歧的重要问题,并由此形成了数字税立法的两种路径,一是在现行税法框架下进行制度改进,二是制定专门的数字税法。而无论采取哪种路径,都要依循基本原理并体现相关基本价值。基于差异性、经济性、规制性和可税性四大基本原理,有助于揭示数字税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合理性与合法性,明晰立法的目标与手段、价值与规范的内在关联。而通过对效率与公平、自由与秩序、安全与发展“三对价值”的兼顾、权衡和综合考量,则有助于在上述价值的引领下,确立数字税立法的基本原则,增进各类税法原则之间的协同,并在立法时机、立法技术等方面作出理性选择,从而推动“发展导向型”的“数字税制”的形成。
关键词:数字税;立法;基本原理;价值引领;数字经济;可税性
税收负担、税制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曹润林、陈海林
摘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税收体系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影响。在税收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减税降费”与维持税收收入稳定相协调;优化税制结构,提高直接税比重,但要降低企业所得税比重;根据各地区税负承受能力和经济结构差异设定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为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税制环境。
关键词:税收负担;税制结构;减税降费;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服务税的实践进展及其引发的争议与反思
龚辉文
摘要:数字服务税作为应对数字经济挑战的措施之一被提出后已有法国等8个国家相继开征,但也由此引发了一些争议。比较数字服务税与OECD“支柱一”方案,数字服务税或许更适合发展中国家作为应对数字经济挑战、履行市场国征税权的路径。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服务税;“双支柱”;市场国;征税权
数据课税理论与制度选择
邓伟
摘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将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据纳入征税对象是税制改革的必然方向。以数据的数量或价值计算税基的数据税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都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以数据的收益计算税基的数据税理论,更具有合理性。在征收数据税的制度选择方面,我国可以改进现行所得税条款,对数据征收直接税;在适当的时机征收专门的数据税,实现对数据征收间接税。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据;数据税;数字税;可税性
OECD第二支柱中的IIR规则与美国GILTI税制的差异
朱青
摘要:为了防止美国公司将无形资产的法律所有权转移到境外低税区子公司,并以此向后者转移利润,从而规避美国的所得税,美国从2018年开始实施全球无形资产低税收入税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设计的第二支柱中的收入纳入规则实际上借鉴了美国全球无形资产低税收入税制的思路,但二者仍存在很多差异。对于中国而言,海外利润补税的最低税率超过OECD收入纳入规则拟议中的最低有效税率,因此,该规则对中国企业影响不大。
关键词:全球无形资产低税收入;受控外国公司;无形资产;外国税收抵免;收入纳入规则
2021年02期
原油和天然气资源税改革的绿色发展效应分析
刘明慧、窦程强
摘要:原油和天然气从价计征改革是我国资源税改革的切入点,也是完善绿色税制体系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油气资源税改革对绿色发展没有产生正向效应;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油气资源税改革对绿色发展有促进作用。技术创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此,可以从合理确定油气资源税税负,加大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入手,提升油气资源税改革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资源税;从价计征;绿色税制;税收优惠
水资源税对用水量和用水效率的影响研析——以水资源税试点扩围为准自然实验
赵艾凤、张予潇
摘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要手段,税收在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源税体现出的显著提高煤炭和天然气利用效率的特点,有助于指引我国未来资源税的改革方向。提高煤炭资源税的最低幅度税率,对森林、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开征资源税,对构建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的资源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资源税;资源利用效率;碳中和
资源税对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于佳曦、宋珊珊
摘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要手段,税收在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源税体现出的显著提高煤炭和天然气利用效率的特点,有助于指引我国未来资源税的改革方向。提高煤炭资源税的最低幅度税率,对森林、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开征资源税,对构建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的资源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资源税;资源利用效率;碳中和
“十四五”时期的税制结构转型
马珺、杜爽
摘要:现行税制的基本架构奠基于1994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变化,自“十二五”时期起,其结构优化问题便已正式列入政策议程,但若干年来进展缓慢。“十四五”迎来了我国税制结构转型的关键期,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目标的变化作为重要的外部推动力量,要求一种有利于促进国内消费、以人民为中心和面向现代国家治理的税收制度与之相适应。
关键词:十四五;税制结构;消费;现代税收制度;国家治理
“十四五”时期的税制改革趋势研究
赵书博、霍德鑫
摘要:“十三五”时期,我国税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在促进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面临的国际环境日益复杂、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还将持续、新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不断增强,税制改革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激励创新的税收优惠力度还不足,调节收入分配的税种收入占比还较低,绿色税收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参与国际税收合作还不充分。“十四五”时期,我国应提高激励创新的税收优惠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及财产税收入占比,完善绿色税收体系,参与国际税收合作并积极应对国际税收竞争。
关键词:十四五;税制改革;创新;绿色税收;国际税收合作
2021年03期
房贷利息及住房租金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效应研究
陈建东、覃小棋、吴茵茵
摘要:实施房贷利息及住房租金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旨在减轻居民负担,同时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基于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房贷利息及住房租金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降低了居民税收负担,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逆向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非预期政策效应。避免房贷利息及住房租金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对居民收入分配的逆向调节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继续坚持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方向,在现有四项综合所得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更多收入种类;二是优化两项扣除制度,增强对中等收入群体减税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税制累进性。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房贷利息;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收入分配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优化
杨卫华
摘要:税收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税收环境。由于历史原因,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实行不同的税收制度,可能对湾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如不同的税收管辖权,可能引发有害的税收竞争;不同的商品税制度,影响湾区内部生产要素流通;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收负担不同,不利于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和人才的自由流动;税收征管制度不同,影响征管效率。为了更好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应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湾区内部不同税收制度存在的事实,进一步优化内地的商品税和所得税制度,加强湾区内部的征管合作,提高征管效率。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税收制度;商品税;所得税
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财税制度优化
刘蓉、晋晓姝
摘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国家层面被定位为国内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有效发挥财税体制的资源配置和引导作用,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是有效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在要求。虽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近年来经济增长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与我国已有的三大经济区域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同时存在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现行财税制度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和政策创新不足问题,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仍存在多方面制肘,如财政分权体制不利于成渝地区发展、税制不合理导致地方政府财力基础薄弱和税收优惠政策结构性不合理影响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为此,应从分税制、财政转移支付、地方税系建设以及税收优惠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共进的财税体系。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财税制度;地方税;税收优惠
2020年税收理论研究综述
谷成、潘小雨
摘要:理论是人们对客观经济现象的概括、总结和认知,其目的在于对实践活动进行更为有效的指导。文献分析表明,既有研究对税收理论问题十分关注,在税收依据与特征、税收职能与效应、税收原则、税制结构、税收归宿、税收遵从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理论对实践工作的引领作用,应进一步提高税收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之能够更为有力地解释经济现实,并据以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政策和制度。
关键词:税收理论;税收职能;税制结构;税收归宿;税收遵从
“十四五”时期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展望
李旭红、郭紫薇
摘要: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的改革部署中明确提出了健全直接税体系、提高直接税比重的要求。因此,“十四五”时期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同时实现税收公平目标。对比近两年国外个人所得税发展趋势,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收入占比较低、劳动所得税负较重等问题。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解决问题。一是将资本所得纳入综合所得计税范围,同时推进现代化税收征管,避免税收流失,以提高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二是通过完善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进一步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实现税收公平。三是优化高端人才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对高质量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直接税;资本所得;专项附加扣除;税收公平
个人所得税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制度优化
王冉冉、程钰敬
摘要:专项附加扣除制度的引入是2019年开始实施的新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亮点之一。其中,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制度深受社会各界欢迎与关注,被认为是惠民利民的政策手段之一。但这一制度在扣除范围、扣除限额、申报方式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进一步优化。总结和分析医疗费用扣除和医疗费用抵免两大类国际上通行的个人所得税医疗费用处理经验,从构建指数化增长标准、扩大医疗费用扣除范围、扩大家庭成员范围、降低门槛值等方面提出优化我国个人所得税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制度的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税前扣除;税收抵免
2021年04期
我国税收影响劳动要素收入份额的实证研究
薛钢、明海蓉、付梦媛
摘要:劳动要素收入份额不高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缺乏公平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测算得出,我国税制结构、部分主体税种、税收征管强度对劳动要素收入份额存在着逆向调节现象。为此,应从增进税收调节劳动要素收入份额的协同性、公平性、开放性三个方面,提升劳动要素收入份额,缓解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劳动要素收入;收入分配;税制结构;税收征管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税收制度完善
赵桂芝、李亚杰
摘要:税收调节收入分配与国民经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过程相伴相随。当前,我国税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短板主要有:所得税制度仍不完善,导致税收对收入分配存在偏调;商品税制度改革滞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存在漏调;财产税税制要素不合理以及遗产税、赠与税缺失,导致税收公平调节缺位;相关外部条件不充分,制约税收制度完善。为此,应结合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所得税和商品税等税收制度,加快财产税制度改革,并从全国层面推进居民收入数据和资产评估制度完善等。
关键词:收入分配;税收制度;所得税;财产税;商品税
2020年税制改革研究综述
张斌、杜爽
摘要:2020年税制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新时代税制改革的特征、任务与总体思路,世界税制改革发展趋势、数字经济对税制改革的影响、地方税体系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税制建设等重大问题,以及主要税种改革,在紧密结合新时代服务国家重大改革发展任务、从国家治理高度进行跨学科研究和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改革方案进行量化评估和测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在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且处于不断发展演变的时代背景下,应继续深化对人口老龄化、新技术革命等对税制改革影响,以及税收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复合税制建设的综合量化等研究。
关键词:税制改革;国家治理;数字经济;地方税体系;海南自由贸易港
新发展格局下的消费税改革再思考
罗秦
摘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税制改革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促进消费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更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现行消费税制度在征税广度、深度及非显性调控方面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存在一些不匹配。从优化税制结构、促进绿色发展、助力消费升级、顺应国际趋势等四个维度分析我国消费税下一步改革的着力点在于:除高耗能、高污染及有害健康的消费品外,通过低税率、轻税负继续促进消费,助力国内大循环。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消费税;税制改革;国内大循环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消费税改革探讨
张德勇
摘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深化消费税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深化消费税改革,需要着眼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结合现代财税体制和税种属性,为全面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进而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进行有效制度安排。对涉及升级消费的消费品多做“减法”,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高耗能、高污染和非健康消费品多做“加法”,增强消费税的调节作用,促进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部分关键税目(品目)的消费税收入应归属中央,以利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消费税;扩大内需;现代财税体制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改革的品目范围研究
王文甫、刘亚玲
摘要:随着减税降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加剧。为缓解地方财政运行困难,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中央提出“研究将部分消费税品目征收环节后移”的改革意见。基于地方附加税费收入变化及地区间财力均衡的双重视角,小汽车和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不仅能够增加全国一半以上省份的附加税费收入,还有助于推进地区间财力均衡;而卷烟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虽然也会增加全国一半以上省份的附加税费收入,但是却会恶化地区间财力均衡状况。因此,宜仅将成品油和小汽车纳入今后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改革的品目范围。
关键词:消费税;征收环节;成品油;小汽车;附加税费;财力均衡
实行价税分列促进我国消费税调节作用的发挥
李冬妍、陆泽宇
摘要:消费税不仅需要通过征收范围、税率等方式发挥调节作用,而且需要通过能够使消费者直接感受到的价税分列方式发挥调节作用。根据社会调查问卷数据,采用有序概率模型对白酒、卷烟、汽油三类商品实行消费税价税分列的实证分析表明,相对于价税合一方式,价税分列方式下消费者对于这三类商品的消费倾向减少均值更高,其中,汽油的显著性最强。因此,建议首先在汽(柴)油的零售环节实行消费税张贴制度;总结经验以后,再对白酒和卷烟实行价税分列制度;最后对所有的消费税应税商品均实行价税分列制度。
关键词:消费税;价税分列;税收凸显性
论新时代我国财政收入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杨斌
摘要:新时代我国财政收入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要着眼整体谋划财政收入体系。一方面,应全面改革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预算体系;改革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建立土地收益预算体系。另一方面,应摒弃西方思维方式,根植中国国情,进一步简化增值税,降低税负,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应着眼于国际税收竞争,以简化为目标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坚持不把遗产赠与税作为中国税制体系的选项;完善财税政策,实施精准减税降费政策。
关键词:新时代;财政收入体系;国有资产收益;税制改革;减税降费
2021年05期
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卫舒羽、肖鹏
摘要:科学评价财税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激励作用,发现:(1)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均能显著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与财政补贴相比,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更明显;(3)随企业规模扩大,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增强;(4)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激励作用大于民营企业。建议在兼顾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平衡的同时,创新财税政策方式和灵活性,并着重利用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关键词: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研发投入;财税政策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深入推进税制改革
汪康
摘要:“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税收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税制改革的任务繁重。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战略指引,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推进新发展阶段的税制改革,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围绕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关键词:税制改革,税制体系,税收负担,新发展理念
开局之年的税制改革与税收政策
邓力平
摘要:<正>2021年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开局之年。2021年3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转化为《纲要》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既有"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的要求,又有"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之部署,为开局之年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把握今年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提供了遵循。
新发展阶段的税制建设该往什么方向走
高培勇
摘要: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税制建设该往什么方向走,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勾勒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中,税收作为再分配调节机制中的主要手段,位居基本经济制度系列。新发展阶段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然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这其中,就包括位居基本经济制度系列的税收制度。因而,新发展阶段的税制建设走向,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全局。
关键词:税制建设,新发展阶段,现代税收制度
“十四五”时期提高税收制度适配性的几点思考
刘尚希
摘要: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税收是财政的基础。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税收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税收制度深刻影响经济社会运行、经济社会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现代国家的支柱。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税收制度的转型也在其中。“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关键的五年,税收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税收法定和系统观念原则,整体设计,谋定而动,积极推进。
税收优惠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
李远慧、徐一鸣
摘要:如何有效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助力先进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水平值得关注。实证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对先进制造业企业一般性创新和实质性创新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相较于所得税优惠,增值税优惠促进作用更强。分区域研究发现:在一般性创新方面,增值税优惠在东部、东北、西部、中部的促进作用依次递增,所得税优惠仅在东部和西部产生了积极效果且西部作用较强;在实质性创新方面,增值税优惠在东部、西部和中部促进作用依次递增,所得税优惠仅在东部和西部产生了积极效果且东部作用较强。为了更好地提升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水平,建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增值税优惠政策、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或范围、结合地域特点制定有差别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关键词:税收优惠;先进制造业;创新;增值税;所得税
企业成长与降杠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激励效应
钟国辉、陈高、刘锋
摘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企业层面需要关注企业的成长性与杠杆风险两个重点问题。实证研究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作为一项具有融资性质的财税政策,对企业具有成长激励,同时,有利于缓解企业短期融资压力和偿债风险,即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具有降杠杆效应。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可以进一步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力度和适用范围,同时在支持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税收政策对企业资产配置和经营风险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融资约束;税收政策
2021年度日本税制改革述评: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复苏与增长
李清如、高阳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日本经济造成严重打击的背景下,2021年度日本税制改革围绕促进经济复苏与增长展开。菅义伟政府将数字经济和绿色社会作为疫情下经济恢复和疫情后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绿色社会发展、力争实现日本政府提出的“2050年碳中和”目标,成为税制改革的重点内容。同时,为解决在疫情冲击下日本就业形势严峻、中小企业受冲击较大、居民生活压力有所增加的问题,日本调整企业工资薪金支出减税政策、鼓励企业雇用新员工,设置中小企业特别税收优惠、支持其经营模式转换,并调整固定资产税计税基准和住宅贷款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居民和企业不动产相关税收负担。
关键词:日本;税制改革;数字经济;绿色社会;研发扣除;中小企业
税收促进消费的理论逻辑与政策选择
刘乐峥、陆逸飞
摘要:税收促进消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保证政策有效性的必然要求。税收通过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改变商品和服务价格、改变商品与服务供给结构影响消费。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应科学优化税制结构、健全直接税体系、注重税收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的协调搭配、注重税收政策的产业导向性。
关键词:税收;消费;税制结构;直接税;税收政策
2021年06期
论完善现代税收制度
李建军、冯黎明、尧艳
摘要:完善现代税收制度是“十四五”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我国税制建设的主题。现代税收制度是民主税收、法治税收,追求税收公平,注重税收效率,强调征管高效,服务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提高。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应充分发挥税收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优化税制结构,提高直接税比重;健全直接税制度,发挥直接税再分配和经济调节作用;完善商品税制度,引导资源配置和经济行为;健全税权划分,促进平衡稳定发展;深化征管改革,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
关键词:现代税收制度;税收公平;税收效率;税权划分;税收征管
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代税收制度完善建议
孙玉栋、庞伟
摘要:分析“十四五”时期的税收改革内容,可以发现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现代税收制度完善的重点领域将会集中在调节收入分配、健全地方税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加快完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四个方面。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应整合开征房地产税、完善个人所得税;在健全地方税体系方面,消费税改革后增量收入下划地方需要注意消费税横向分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区间财力差距加大的问题;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增值税和消费税改革可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促进新发展格局构建;在加快完善现代化征管体系方面,税务机关要在进一步提高征税能力的同时,转变思想,将征税变为“治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和满意度。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现代税收制度;税制改革
现代税收制度之现代性衡量及推进路径分析
庞凤喜、王一欢
摘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需要税收更好地发挥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作为实现税收职能作用的法律保障和重要载体,税收制度必须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增强其现代性。当前,影响税制建设的税收环境正发生急剧变化,要求税制要素设计更加先进、税制体系安排更加科学、税制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总体而言,我国现行税制的现代性仍有待加强,必须加快现代税收制度建设步伐。基本路径是:更新理念,筑牢技术基础,实现税负结构的实质性调整。
关键词:现代税收制度;税收环境;税制要素;税制体系;税制结构
论改革开放以来税制改革的三大成果
韩绍初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税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成功地改造了间接税,使其调节经济的职能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直接税从原来扣除间接税再征所得税的税制变成了不扣除间接税按利润征收的新税制;对个人征税的制度也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外而内、由内外分立到统一制定税法并实行内外有区别的税收政策的改革过程。认真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间接税、直接税特别是对个人征税制度的发展历程,肯定其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于我们积极谋划、稳妥推进下一步税制改革,建立现代税收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税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陈艳利、蒋琪
摘要:税收营商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之一。立足我国国情,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构建以基础因素(涉税支出)、保障因素(征管水平)和决定因素(服务质效)为内在逻辑的税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我国税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开展具体评价工作,应先试点后推广,实施榜单排名制,重视评价结果运用。
关键词:税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扎根理论
新发展阶段完善现代税收制度的思考
蒋震、刘颖
摘要:新发展阶段要求我们主动推动税制改革,主要逻辑包括:更好地服务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淡化区域特征,紧紧围绕激发市场活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来展开,从吸引全球物质资本向吸引全球人力资本转变,推动全球税收分配规则重塑。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们要深刻认识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税制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准确定位税收制度的职能作用,精准把握现代税收制度的内涵和外延,塑造税制新格局。主要内容有:优化税制结构,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谋求税制格局的创新;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让税收征管资源配置更加精准、有效。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现代税收制度;税制改革
2021年07期
完善我国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
李香菊、王洋
摘要:企业是最具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的科技创新主体,有效的税收政策可以激励企业创新,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在创新要素、创新环节、创新主体、制度环境等方面,仍存在税收激励范围有限、优惠力度不足且精准度欠缺等问题。完善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应减轻企业人才投入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完善企业员工股权激励和现金激励税收政策,出台促进企业加大基础研究、产学研结合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等税收政策,为企业科技创新量质齐飞保驾护航。
关键词:科技创新;税收政策;税收优惠
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与创投企业资金流向
周文斌、后青松
摘要:科技型初创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先头兵,激励创投企业加大对科技型初创企业投资具有重要作用。我国2017年出台的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显著提高了创投企业对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投资,但地区市场化水平会影响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因此,应进一步扩大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并根据地区市场化水平,差异化实施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惠及更多科技型初创企业。
关键词: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投资抵扣;市场化水平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路径研究
薛薇、张嘉怡
摘要: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从“做大”到“做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相对于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新要求,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政策门槛指标较容易被企业迎合、政策精准性不足、与其他税收优惠政策缺少统筹协调等问题。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政策目标亟须由重视投入规模和速度向重视投入效率和质量转变,应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精准性,探索高新技术企业分类优惠,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适用力度更大的税率优惠。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科技创新
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行业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影响
崔也光、鹿瑶、王京
摘要:《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是我国绿色税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企业绿色投资、提高创新水平的重要政策工具。研究发现,实施环境保护税能够显著提高重污染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水平。因此,可适当提高应税污染物税额标准,细化税收优惠政策,以更加充分地发挥环境保护税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
关键词:环境保护税;重污染行业;自主技术创新
调节性功能视角下的消费税立法检视
佘倩影
摘要:消费税的课税原理决定消费税的首要功能是调节性功能。如不对财政性功能与调节性功能加以区分,将无法理顺当前税制下各税种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造成重复课税与税收不公平。消费税通过对纳税人施加税收不利负担实现特定的社会政策目标,应受到量能课税原则和比例原则的审查与限制,消费税的立法目的更宜定位为节约能源、引导消费与为公共服务付费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精准辨析消费税课税对象的特征与属性,实行差别课征,是实现消费税课税正义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消费税;立法;调节性功能;绿色税制;收入分配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税制优化研究
张莉、马蔡琛
摘要: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税制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一方面,我国应完善现有税制中针对碳排放和使用森林资源征收的限制性税收;另一方面,需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低碳发展。此外,还应该考虑开征碳税。这样的绿色税制体系才能全方位地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发挥促进作用。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绿色税制
2021年08期
增值税分享、消费统计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增值税分享由生产地原则改为消费地原则的思考
刘怡、张宁川、耿纯
摘要:增值税作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地方分成部分由地方按税收缴纳地分享会导致资源配置扭曲、生产过剩加剧、地区间财力差距拉大,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按照消费地原则确定地方分成部分的增值税收入归属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消费地原则的实施需解决现行消费统计指标存在的问题。本文构建“社会消费品和服务零售总额”指标,并使用2019年相关数据测算了地方按照消费地原则分享增值税对各个省份财力的影响,对如何改进消费统计以支撑消费地原则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增值税;区域协调发展;共享税;生产地原则;消费地原则
改进我国增值税留抵税额处理方式的思路
王建平
摘要:增值税留抵税额的形成既有税收制度以及价格管制、国家储备等政策原因,也有企业经营的季节性、生产周期跨度较长、初创期较大规模的投入等客观原因,还有企业主观因素导致的虚假留抵税额。我国目前对留抵税额采取增量退税与结转抵扣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存在留抵税额规模过大、占用企业资金过多等问题。应借鉴国际成功做法,实施留抵退税的基本制度,并通过源头控制、退抵并行、财税联动、管控风险四条路径改进留抵税额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增值税;留抵税额;结转抵扣;留抵退税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制度设计与优化
万莹、徐崇波
摘要:为提高征管效率、降低遵从成本和税收负担,大部分国家(地区)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实施简易征税办法。基于我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现状,在兼顾税收中性、公平和效率的原则下,应从起征点、简易征税模式和征收率三方面对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制度进行优化。具体包括改进起征点操作规则,引入收付实现制和按年申报制的简易征税方式,对小规模纳税人行业范围进行限制,按行业增值率设置差异化征收率。
关键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征收率
快递服务增值税税目税率探讨
王华、邓永勤
摘要:快递服务同一项业务设置“收派服务”和“运输服务”两个增值税税目,分别适用两档增值税税率,不符合性质相同的课税客体归入同一税目、连续生产应税服务的内部环节不征税这一税目设置基本要求,增加了快递行业的征纳成本和税收风险。建议在“现代服务”税目下设置“快递服务”子目代替“物流辅助服务——收派服务”细目,涵盖快递服务四个环节,快递服务统一按6%征税,解决同一项快递服务业务两个税目、两档税率设置带来的税收征纳困扰,促进快递业一体化运作和快递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快递服务;增值税;税目;税率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税收制度创建的经验与启示
马金华、毕学进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统一全国税政,并引导农业税与工商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国家的税制筹备,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一步调适,擘画了我国的税制蓝图。这一时期的税收探索在性质上呈现出阶级性与建设性二重属性,在思想上则呈现出苏联化与本土化理论特性,在管理上又兼具集权与分权双重特征。契合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是这一时期税收探索的基本经验。以史为鉴,当前我国税制改革应契合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建立“权”“事”相适应的财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涵养优质税源,以构建惠及民生、权责清晰又富有活力的税收治理新格局。
关键词:新中国;国家税收;税收制度;税制改革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税制结构优化
姜明耀
摘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税制结构的优化过程尚未充分体现新时代的特征。在有关税制结构核心概念的理解上仍存在一定混淆,税制结构的研究和优化尚未摆脱传统经济学视角的束缚,税制结构所呈现出的现代化特征(高效、公平、以人为本和法治)并不显著。因此,可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现代税制结构:一是夯实税收理论基础;二是重新审视税制结构问题的本质,深入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税制结构更深层次的决定性影响;三是落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强化税制的现代化特征。
关键词:国家治理;税制结构;直接税
2021年09期
税制结构、参与式治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吴俊培、陈曾、刘文璋
摘要:税收作为维系国家与公民关系的纽带,是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世界银行统计的1980~2018年189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税制结构对国家治理效率、腐败控制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可以发现,直接税在税制结构中比重的提升,显著有利于提升治理效率、减少腐败和促进社会公平。内在机制在于直接税为主体显著提升了参与式治理程度。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保持一致。完善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需要进一步通过参与式治理发挥直接税在提升政府效率、透明度和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关键词:税制结构;国家治理;直接税;收入分配;
“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税制结构优化
黄凤羽、李洁
摘要: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强化和完善直接税体系有助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缩小贫富差距,以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而间接税体系面临诸多的现实问题。结合当今各国税收格局演变形势,我国“十四五”时期的税制结构优化,应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宏观调控目标相呼应、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融合。
关键词:税制结构;经济高质量发展;直接税;间接税
经济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税制结构优化建议
储德银、费冒盛
摘要:税制结构作为现代财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不断凸显。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和采取系统GMM估计实证考察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发现,税制结构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即间接税占比提升抑或直接税占比降低均会显著抑制地方经济增长质量。为此,我国应以提高直接税比重为目标导向不断优化税制结构,充分发挥直接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效应;在降低间接税比重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间接税内部结构完善;加快推进地方税体系建设,稳定地方政府收入预期,引导地方政府规范有序竞争。
关键词:税制结构;经济高质量发展;间接税;直接税
基于典型化事实分析视角下的提高直接税比重研究
魏升民
摘要:提高直接税比重是贯穿我国新一轮税收改革全过程的重要安排。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体的历史数据分析显示,人均GDP从1万美元进入3万美元发展阶段时,直接税比重普遍超过30%,且保持基本稳定或小幅波动下降态势,其中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高于企业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财产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建议现阶段我国推进直接税改革时,注重优化完善“间接税/直接税”结构和直接税项目结构,改革重点是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领域,既积极推进又审慎稳妥,助推提高直接税比重目标稳步实现。
关键词:典型化事实;直接税;税制结构;个人所得税
我国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相关问题研究
周波、王健
摘要:我国2019年以来提出的调整消费税征收环节和消费税收入下划地方政府的改革,是以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为切入点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措施。落实中央的政策措施,应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后的征管问题;二是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后的税率设计问题;三是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后的计税方式、税收体现方式;四是消费税收入增量归地方政府改革后,地方消费税收入的基数确定问题。
关键词:消费税;征收环节;征管;税率;收入归属
关于我国白酒消费税的探讨
费茂清、刘佳、黄江
摘要:过度饮酒有害健康,并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为合理引导白酒消费、保证国民健康与安全,我国于1994年开始对白酒征收消费税。然而,由于我国白酒消费税存在实际税负率偏低、税率设置无差异等问题,白酒消费税限制白酒消费的调控职能和作用发挥不明显。为更好发挥白酒消费税限制白酒消费的作用,应将白酒消费税由生产环节征收后移至零售环节征收,根据白酒酒精含量的不同设置差异化税率,把白酒消费税的价税列示方式由价税合一改为价税分列。
关键词:白酒;消费税;征收环节;税率
小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改革研析
李成、林颖
摘要:以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和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为目的、以部分消费税品目征收环节后移为突破口的新一轮消费税改革,将成为近期财税领域的重要改革事项。本文分析发现:小汽车消费税征收后移至零售环节,符合征管可控原则;小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有助于提高税收显著性进而促进消费者理性消费,有助于拓展地方收入来源、缓解地方财政运行困难,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为了实现预期效果,本文建议在坚持全国统一的小汽车消费税税率前提下,适度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税率;采取价税分列标示方式以凸显消费税的显著性;根据各省在全国应税小汽车零售额增幅中的占比确定下划收入的分配,拓展地方收入来源。
关键词:小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地方税
东盟国家特别消费税制比较及启示
马念谊、苏畅、黄永凤
摘要:深入研究东盟国家税制,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并紧密双方的经贸合作。特别消费税是东盟国家普遍实行的税种,东盟十国均已开征。借鉴东盟国家特别消费税制设计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当前消费税制度的现状,应从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进一步优化消费税税率、完善消费税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消费税改革。
关键词:东盟;特别消费税;征收范围;税率;税收优惠
数字服务税立场和税制的国际比较与应对
王克智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新型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给现行国际税收规则带来巨大挑战。在国际社会难以就数字经济征税规则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一些国家转而采取单边措施,对跨国数字企业征收数字服务税。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世界各国对数字服务税的征税立场差异明显。从现有实践看,各国数字服务税税制要素设定存在诸多差异。基于国情,我国现阶段不宜开征数字服务税,需在积极应对数字服务税风险的同时,深入参与国际税收规则制定,维护我国的税收主权和合法利益。
关键词:数字服务税;数字经济;国际税收规则;常设机构
间接税税负归宿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
张敏、李颖、曹青
摘要:厘清间接税税负归宿,评估居民间接税负担情况,测算间接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对于完善间接税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充分发挥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调节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投入产出微观模拟研究方法测算的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间接税税负情况表明,间接税具有累退性,且城镇居民间接税税负不平衡。通过计算MT指数进一步验证,发现间接税对居民收入分配起逆向调节作用,税制的公平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需要优化我国税制结构,完善增值税、消费税等间接税制度,增强间接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间接税;税负归宿;收入分配
遗产税:开征困境与破解对策
马克和、吕江
摘要:开征遗产税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特别是当前在国际税收竞争、全球减税浪潮和我国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探讨遗产税,其气氛虽显得不太友好,但鉴于我国居民收入和财产差距日渐拉大的社会现实,开征遗产税应考虑提上议事日程。目前,我国开征遗产税面临税制要素不够明确、隐性合法遗产(资产)不易显性、征税技术存在障碍、征税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和国民尚存抵触等系列难题。未来应从完善遗产税税制要素、隐性合法遗产(资产)显性化、提升征税技术水平、提高征税效应和增强全民纳税意识等方面入手,逐步为我国开征遗产税打好基础。
关键词:遗产税;社会公平;税制要素;征税技术;征税效应
2021年10期
论优化我国税制结构的方向
朱青
摘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税制结构,健全直接税体系,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这是根据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情况以及政府决心通过税收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而提出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优化税制结构最主要的是提高个人所得税所占的比重,企业所得税和房地产税都不能承担起调节收入分配的重任。而目前个人所得税所占比重较低的原因是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大量免税措施。为防止对金融体系造成较大的冲击,可分步实施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征税。总之,提高直接税比重是必要的,但幅度必须适当。
关键词:税制结构;直接税;收入分配;财产性收入;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机制:基于交易管理视角的思考
罗昌财、宋生瑛、何晴
摘要:基于交易管理视角,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机制应包括纳税人管理、交易过程管理和交易对象管理三个模块。基于这三个管理模块,针对我国当前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机制存在的不足,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机制的完善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自然人税收征管体系;二是进一步健全反避税规则体系;三是完善非法人企业相关税收制度,加强对非法人企业避税风险防控和监管。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机制;关联交易;非法人企业
个人所得税优化探讨——基于成都市税收征管实践的分析
姜涛
摘要: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以来,新旧税制平稳转换,税收征管有序实施,改革取得良好成效。但从征管实践层面考察,由于税制相较以往更加复杂和税收征管向自然人纳税人的延伸,诸如征缴矛盾、遵从成本等问题显现。本文基于成都市税务部门征管实践,分析总结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并通过预扣预缴与汇算清缴、扣缴义务人与纳税人、税收公平与征管效率、统一税制与区域税收竞争等四对关系探讨个人所得税征管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个人所得税优化建议。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税制改革;预扣预缴;税收竞争
基于调节视角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探析
张念明
摘要:在目标定位上,我国应建立普遍性调节与差异化调节相结合的调节型现代个人所得税制度。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普遍性调节机制基本确立,以税负结构性配置为特征的差异化调节机制得以确认,科学便捷的税收征管新机制不断完善。但同时,仍然存在综合征收范围不宽、各类所得税负不平衡、调节精准性存在偏差、高收入群体偷逃税行为仍然存在等问题。进一步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应扩大综合征收范围,健全综合课征的普遍性调节体系,完善扣除机制,优化税率结构,形成全面精准有力的差异化调节体系,深化税收征管创新,打造现代化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普遍性调节;差异化调节;综合征收;税收征管
鼓励生育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国际经验与借鉴
景明禹
摘要:2021年5月,我国进一步实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在此背景下,配合“三孩”政策实施,降低生育成本,进而鼓励民众生育,将是未来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部分国家鼓励生育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探寻其可鉴之处,提出我国鼓励生育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生育;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税收优惠
2021年11期
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的影响研究——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王珮、杨淑程、黄珊
摘要: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对企业排放污染征收的环境保护税有利于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的ESG表现有促进作用。基于2010~2019年沪深A股重污染企业数据的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能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但具有滞后性,此外,绿色技术创新在环境保护税对企业ESG表现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为了更好发挥环境保护税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应将企业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和二氧化碳污染物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基于绿色技术创新完善环境保护税优惠政策。
关键词:环境保护税;ESG表现;绿色技术创新
破解慈善信托税制困局的理论路径
赵廉慧
摘要:为了破解慈善信托税制存在的困局,需要探讨慈善信托本身的法律性质。为此,可以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把慈善信托设立行为视为慈善捐赠,把慈善信托本身证成为一种慈善组织,尝试参照慈善组织接受慈善捐赠的规则去完善慈善信托在设立阶段、运作阶段和受益人端的税收制度,这是对现行法律体系改变最少、效率最高、更具正当性的制度路径。
关键词:慈善信托;慈善捐赠;慈善组织;税收制度;资产分割理论;税收优惠
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行业环保投资的影响
陈建涛、吴茵茵、陈建东
摘要:开征环境保护税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研究发现,开征环境保护税能够推动重污染行业增加环保投资,但在环保投资增加的同时企业的环境保护税负担也在增加。这说明重污染行业的环保投资力度还不够,应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行业环保投资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应提高环境保护税的税额标准,重点提高高污染排放的税额标准;另一方面,应提升环境保护税的征管质效,实现应征尽征。
关键词:环境保护税;重污染行业;环保投资
推进共同富裕的调节收入分配税收理论思考
李本贵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理论界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调节收入分配理论和相应的税收理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吸收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调节收入分配税收政策和理论,这些政策和理论对收入分配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税收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要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入世”二十年我国涉外税制的回顾与展望
王智烜、邓力平
摘要:我国涉外税制在入世二十年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入世之初,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涉外税制进行持续调整促进了对外经贸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在应对逆全球化、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涉外税制起到了重要支柱作用。在新征程上,我国涉外税制要继续积极应对国际税收规则竞争,加强国际间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新局面。
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涉外税制;边境税;国际税收规则
深化税制改革助推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入世”二十年税收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宋丽颖、原泽文
摘要:入世二十年来,我国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促进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税制改革在助力我国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历了以调整为主的接轨期、优化税制结构阶段到构建开放型的大国税收发展阶段,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逆全球化、贸易摩擦升级的冲击,我国应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税收制度,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的税收政策,同时应积极推动全球税收治理体系建设和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并充分利用WTO框架下允许的税收手段应对贸易摩擦。
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税制改革;“走出去”;现代税收制度
基于征管视角的环境保护税制度完善建议
于佳曦、赵治成
摘要:环境保护税自2018年1月1日开征以来,税制运行平稳顺畅,税收收入总体稳定,执法刚性稳步增强,绿色效应逐渐显现。但从征收管理角度看,应税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方法、协作治税以及制度衔接等方面仍需完善,以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税的精准征收和有效征管。
关键词:税收征管;环境保护税;污染物排放量;税收共治;税负平移
公共利益视域下环境保护税制度的完善
丁国峰
摘要:我国的环境保护税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公共利益的实现而设置。但我国的环境保护税因征收范围、税率设置、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问题,不利于公共利益的全面维护。在公共利益视域下,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范围,优化税率,使税收优惠政策更加科学化,从而使得环境保护税更加有利于促使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
关键词:公共利益;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税率;税收优惠
2021年12期
数字经济时代的税制改革路径:基于税制与征管互动关系的思考
袁娇、陈俊言、王敏
摘要:如何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税制和征管模式,是税收治理现代化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出发,构建基于立法机关、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三方互动关系模型,可厘清税制和征管的互动演变逻辑及趋势。同时,数字经济时代的税制改革也应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在制度供给层面,完善数字税收立法,构建新型数字税制体系,以推进精确执法、精诚共治;在征管需求层面,推动数字技术的全流程应用,实现税收征管"数智化",精准分类为"纳税人画像",提升全链条纳税服务质效,以推进精准监管、精细服务。
关键词:数字经济;税制改革;税收制度;税收征管;智慧服务
数字经济下税制创新路径研究
王向东、罗勇、曹兰涛
摘要:数字经济是以数字产品生产、销售和数字化服务提供为内容的经济业态,是一种与传统产业迥异的新经济形态。因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完全不同的内涵和特征,导致税源发生本质变化,从而使工业时代的传统税制难以适应。作为数字经济的产物,应运而生的数字服务税已经昭示了与数字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新税制开始萌芽。因此,要深入研究时代更迭给经济、税源和税收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充实、规范数字服务税内容,把数字服务税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构建出一套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税制模式。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服务税;税制
全球税制改革的趋势、影响及应对分析
郭天序
摘要:全球税制改革势头强劲并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应对全球税制改革带来的冲击,中国应对全球税制改革可能带来的影响预先研判,积极参与全球税制改革进程并提出中国对改革方案的关切,利用税制改革窗口期实施适度宽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巩固并完善产业链布局,以尽可能降低或抵消全球税制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运行并保持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全球税制改革;最低税;数字经济;数字税
土地增值税实施中若干问题探析
彭乔依、彭晓洁、李欣芸
摘要:为合理调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权益,我国实施了土地增值税制度。然而,实施中,房地产地下附属设施征税范围的界定不够明晰,计算增值额的利息分摊扣除不够细化,与普通住宅相关的混合型或综合性房地产分别核算增值额的规定不够完善。本文旨在客观分析这些问题的本质,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土地增值税制度的实施更加顺畅。
关键词: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利息扣除;增值额
土地增值税的制度优化探讨
黄洪、廖明刚、严红梅
摘要:我国于1994年开始征收土地增值税。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土地增值税在筹集税收收入、理顺政府与纳税人关系、体现税收公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行土地增值税在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税收优惠、清算制度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厘清征税范围、优化计税依据、完善税收优惠、改进清算制度,以充分发挥土地增值税的作用。
关键词: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税收优惠;清算制度
参考文献
张守文.数字税立法:原理依循与价值引领.税务研究,2021,(01):31-38.
曹润林,陈海林.税收负担、税制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税务研究,2021,(01):126-133.
龚辉文.数字服务税的实践进展及其引发的争议与反思.税务研究,2021,(01):39-46.
邓伟.数据课税理论与制度选择.税务研究,2021,(01):47-53.
朱青.OECD第二支柱中的IIR规则与美国GILTI税制的差异.税务研究,2021,(01):85-88.
刘明慧,窦程强.原油和天然气资源税改革的绿色发展效应分析.税务研究,2021,(02):26-34.
赵艾凤,张予潇.水资源税对用水量和用水效率的影响研析——以水资源税试点扩围为准自然实验.税务研究,2021,(02):35-41.
于佳曦,宋珊珊.资源税对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税务研究,2021,(02):42-48.
马珺,杜爽.“十四五”时期的税制结构转型.税务研究,2021,(02):12-19.
赵书博,霍德鑫.“十四五”时期的税制改革趋势研究.税务研究,2021,(02):20-25.
陈建东,覃小棋,吴茵茵.房贷利息及住房租金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效应研究.税务研究,2021,(03):52-59.
杨卫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优化.税务研究,2021,(03):11-15.
刘蓉,晋晓姝.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财税制度优化.税务研究,2021,(03):21-25.
谷成,潘小雨.2020年税收理论研究综述.税务研究,2021,(03):33-38.
李旭红,郭紫薇.“十四五”时期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展望.税务研究,2021,(03):60-64.
王冉冉,程钰敬.个人所得税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制度优化.税务研究,2021,(03):65-71.
薛钢,明海蓉,付梦媛.我国税收影响劳动要素收入份额的实证研究.税务研究,2021,(04):25-30.
赵桂芝,李亚杰.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税收制度完善.税务研究,2021,(04):31-35.
张斌,杜爽.2020年税制改革研究综述.税务研究,2021,(04):36-42.
罗秦.新发展格局下的消费税改革再思考.税务研究,2021,(04):56-63.
张德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消费税改革探讨.税务研究,2021,(04):64-69.
王文甫,刘亚玲.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改革的品目范围研究.税务研究,2021,(04):70-76.
李冬妍,陆泽宇.实行价税分列促进我国消费税调节作用的发挥.税务研究,2021,(04):77-83.
杨斌.论新时代我国财政收入体系的改革与完善.税务研究,2021,(04):121-127.
卫舒羽,肖鹏.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税务研究,2021,(05):40-46.
汪康.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深入推进税制改革.税务研究,2021,(05):5-7.
邓力平.开局之年的税制改革与税收政策.税务研究,2021,(05):8-10.
高培勇.新发展阶段的税制建设该往什么方向走.税务研究,2021,(05):11-12.
刘尚希.“十四五”时期提高税收制度适配性的几点思考.税务研究,2021,(05):13-16.
李远慧,徐一鸣.税收优惠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税务研究,2021,(05):31-39.
钟国辉,陈高,刘锋.企业成长与降杠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激励效应.税务研究,2021,(05):47-53.
李清如,高阳.2021年度日本税制改革述评: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复苏与增长.税务研究,2021,(05):77-83.
刘乐峥,陆逸飞.税收促进消费的理论逻辑与政策选择.税务研究,2021,(05):104-107.
李建军,冯黎明,尧艳.论完善现代税收制度.税务研究,2021,(06):39-44.
孙玉栋,庞伟.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代税收制度完善建议.税务研究,2021,(06):45-50.
庞凤喜,王一欢.现代税收制度之现代性衡量及推进路径分析.税务研究,2021,(06):31-38.
韩绍初.论改革开放以来税制改革的三大成果.税务研究,2021,(06):110-111.
陈艳利,蒋琪.我国税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税务研究,2021,(06):125-132.
蒋震,刘颖.新发展阶段完善现代税收制度的思考.税务研究,2021,(06):51-54.
李香菊,王洋.完善我国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税务研究,2021,(07):39-43.
周文斌,后青松.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与创投企业资金流向.税务研究,2021,(07):44-51.
薛薇,张嘉怡.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路径研究.税务研究,2021,(07):52-59.
崔也光,鹿瑶,王京.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行业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影响.税务研究,2021,(07):60-65.
佘倩影.调节性功能视角下的消费税立法检视.税务研究,2021,(07):72-77.
张莉,马蔡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税制优化研究.税务研究,2021,(08):12-17.
刘怡,张宁川,耿纯.增值税分享、消费统计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增值税分享由生产地原则改为消费地原则的思考.税务研究,2021,(08):28-34.
王建平.改进我国增值税留抵税额处理方式的思路.税务研究,2021,(08):35-41.
万莹,徐崇波.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制度设计与优化.税务研究,2021,(08):42-48.
王华,邓永勤.快递服务增值税税目税率探讨.税务研究,2021,(08):49-52.
马金华,毕学进.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税收制度创建的经验与启示.税务研究,2021,(08):59-64.
姜明耀.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税制结构优化.税务研究,2021,(08):113-117.
吴俊培,陈曾,刘文璋.税制结构、参与式治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税务研究,2021,(09):5-10.
黄凤羽,李洁.“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税制结构优化.税务研究,2021,(09):11-17.
储德银,费冒盛.经济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税制结构优化建议.税务研究,2021,(09):18-24.
魏升民.基于典型化事实分析视角下的提高直接税比重研究.税务研究,2021,(09):25-31.
周波,王健.我国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相关问题研究.税务研究,2021,(09):32-36.
费茂清,刘佳,黄江.关于我国白酒消费税的探讨.税务研究,2021,(09):37-42.
李成,林颖.小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改革研析.税务研究,2021,(09):43-49.
马念谊,苏畅,黄永凤.东盟国家特别消费税制比较及启示.税务研究,2021,(09):63-69.
王克智.数字服务税立场和税制的国际比较与应对.税务研究,2021,(09):77-83.
张敏,李颖,曹青.间接税税负归宿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税务研究,2021,(09):112-117.
马克和,吕江.遗产税:开征困境与破解对策.税务研究,2021,(09):118-122.
朱青.论优化我国税制结构的方向.税务研究,2021,(10):5-9.
罗昌财,宋生瑛,何晴.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机制:基于交易管理视角的思考.税务研究,2021,(10):31-36.
姜涛.个人所得税优化探讨——基于成都市税收征管实践的分析.税务研究,2021,(10):37-42.
张念明.基于调节视角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探析.税务研究,2021,(10):43-47.
景明禹.鼓励生育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国际经验与借鉴.税务研究,2021,(10):48-53.
王珮,杨淑程,黄珊.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的影响研究——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税务研究,2021,(11):50-56.
赵廉慧.破解慈善信托税制困局的理论路径.税务研究,2021,(11):110-114.
陈建涛,吴茵茵,陈建东.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行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税务研究,2021,(11):44-49.
李本贵.推进共同富裕的调节收入分配税收理论思考.税务研究,2021,(11):8-10.
王智烜,邓力平.“入世”二十年我国涉外税制的回顾与展望.税务研究,2021,(11):18-24.
宋丽颖,原泽文.深化税制改革助推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入世”二十年税收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税务研究,2021,(11):34-38.
于佳曦,赵治成.基于征管视角的环境保护税制度完善建议.税务研究,2021,(11):57-62.
丁国峰.公共利益视域下环境保护税制度的完善.税务研究,2021,(11):63-67.
袁娇,陈俊言,王敏.数字经济时代的税制改革路径:基于税制与征管互动关系的思考.税务研究,2021,(12):28-34.
王向东,罗勇,曹兰涛.数字经济下税制创新路径研究.税务研究,2021,(12):35-40.
郭天序.全球税制改革的趋势、影响及应对分析.税务研究,2021,(12):41-43.
彭乔依,彭晓洁,李欣芸.土地增值税实施中若干问题探析.税务研究,2021,(12):44-49.
黄洪,廖明刚,严红梅.土地增值税的制度优化探讨.税务研究,2021,(12):50-54.
http://file.tax100.com/o/202203/21/725_1647794713493.jpg?width=258&size=1823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