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雇主服务|HR其实是一种专业服务
01 HR不是在「管人」“管理”,这个词,中国习惯拆解为“管人”和“理事”,虽非完全原意,但也简约对称。但是,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由此把“人力资源管理”称为“管人”,这就值得商榷了。
人力资源部门经常谈到一个专业术语“HR与雇员比率”,即人力资源人员数与公司员工数的配比,如1:100,指这家公司配备的HR人数与雇员人数比率大概是1:100。
HR与雇员比率为1:100,这显然并不意味着每位HR“管”着100个人,而是,每1位HR平均在为100位雇员提供一种专业服务。
02 HR需要横向专业影响力
HR部门也不是位于其他部门之上的,只是一种平行关系。
我们必须认知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是一个职能部门、专业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一样,是一种专业职能服务;HR在公司内部的领导力是一种横向的专业影响力,很难靠纵向的管理权威来达成。
无论人力资源部门采用的是六大职能模式还是三支柱模式,HR都不是在“管人”:在HR六大职能模式中,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直线管理部门内员工,人力资源部门是业务部门的虚线参谋和职能服务角色;在HR三支柱模式中,HRBP作为业务合作伙伴,派驻到各业务部门,这种“合作伙伴”更多是一种客户管理、协助推动、需求收集的角色。
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久了就会明白:HR的所有跨部门角色目标,只能以专业服务的方式来达成。
03 管理即服务
今天的雇佣市场已经变化,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形势已经逐渐逆转,高高在上的“管人”的方式不再被接受。在雇佣市场已经发生结构性变化的今天,无论是HR还是业务部门管理者,不大会有人还在使用“卓别林摩登时代”式的机械管理和苛刻纪律了。
年轻的新世代雇员们,他们崇尚自由公平、独立思考与自我实现。要想赢得他们的努力,除了公平地回报他们的工作付出之外,应当坚持「管理即服务」的理念。
管理者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发号施令者,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者;被管理者也不再是被动客体,而是目的主体。传统的陈旧管理方式逐渐失效,需要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方式来实现管理目标。
换句话说,该改变的恰恰是管理者,「管理即服务」尤其强调管理能力必须「服务化」,且是以人为本的服务。尊重他们,服务他们,为他们个人职业规划与公司目标共赢提供机会,为他们更好地提升技能和高效工作提供赋能和支持,助力他们实现人才发展和自我实现。
04 「专业雇主服务」
今天,HR的工作已经在发生变化,我们更愿意把这样一种工作称为「专业雇主服务」。HR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都以服务化的方式来提供给业务部门和雇员。而正是在这种专业雇主服务中,HR实现了自身价值,并推动了雇佣关系利益相关方的共赢。
基于我们的研究,我们把「专业雇主服务」定义为:以雇员为中心,以雇主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服务化为基本形态,提供从入职、在职到离职的覆盖雇佣关系全生命周期的一系列专业服务,创造专业价值,推动人才发展,提升雇主品牌,实现雇佣关系利益相关方共赢。
「专业雇主服务」,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即服务”浪潮下的新变革新趋势。
服务是一件专业的事情,它不是某个人经验态度问题,服务本身是一门科学,具有独特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论工具,需要持续研究和系统学习。
于是,研究掌握前沿的科学的服务理念和方法,就成为HR迫在眉睫的事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