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的一些思考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7/584_1645891930203.jpg?width=900&size=38667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7/397_1645891930611.jpg?width=1080&size=241245
我不记得我是什么时候买的《局外人》这本书,也不记得是为什么而买的,甚至不记得第一次看《局外人》是什么时候,但是我前几天重读了这本书,感触颇深。不久前,有个同事向我借书看,要薄一点的,我看了一下书桌,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局外人》,于是我把这本书借给了同事,不到三天,她就看完了,她还书时问我,看这本书时是何感觉,我顿时有点恍惚,我看过这本书吗?好像看过,又好像没有,于是我回答同事,我印象中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人对世界的冷漠,同事摇了摇头说,我感觉不是冷漠,而是真实。我着实惊了,差距会如此之大吗?我一般对自己看过的书都会有点印象,大概的内容应该不会出错,对于观后感的差距会如此之大,这有点超出了我的想象,于是我重读了《局外人》,很认真地读,这次我有了一个很不一样的感受。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7/339_1645891930925.jpg?width=640&size=39933
说实在话,《局外人》这本书不认真看, 不耐着性子看,真的看不太懂,这本被誉为20世纪整个西方文坛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小说,篇幅虽然不长,但是震撼着实不少。开篇的第一句话是: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平淡无奇的口吻,冰冷的陈词,主角默尔索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介绍了故事的开头,也是故事结尾的最重要铺垫。《局外人》这部小说篇幅不长,故事也不复杂,甚至有一瞬间我觉得像小学生写的“流水账”文章,一部小说,分为两个部分,默尔索入狱前与入狱后。入狱前,默尔索就像生活的旁观者,对事业、感情、未来都满不在乎,好像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而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因为别人希望他哭而哭,也不因为别人想要他笑而笑,周围人或哭或笑一点也影响不到他,可谓是与世界格格不入。这样的格格不入也直接导致了他的结局。第二部分是默尔索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稀里糊涂地就成为了杀人犯,入狱并未让他“醒悟”,他一点也没有因此而改变,依然是对一切毫不关心,庭上也不辩解,也许是懒得辩解,指导神甫的劝告他一点也没有听进去,就这样,法庭判了他死刑,被判死刑的原因居然和杀人没啥关系,而是他没有在母亲去世时哭泣,至此,默尔索稀里糊涂的一生结束了,他至死可能都无法明白自己为何而生, 又为何而死。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7/124_1645891931262.jpg?width=640&size=23896
一个荒诞的世界里,活得真实而自我就是罪过,这就是“局内”的世界。在“局内”的世界里,你有许多“应该”要遵守,比如亲人、朋友离世,你就“应该”嚎啕大哭,在各种社交网站表达你的悲伤和怀念,似乎只有哭出声的才是悲伤,按照“局内”世界的规则,默尔索在心中的悲伤就不算是悲伤,至亲之人离世,却不悲伤,就是死罪,对默尔索的审判不是在凶杀案上,而是对默尔索的灵魂审判。可是默尔索的灵魂就真的如“局内人”所看到的冷血与麻木不仁吗?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就像默尔索的自白,只要不带着“规则”的偏见去看默尔索,其实你会发现默尔索并非是个冷漠的人,他爱自己的母亲,只是他选择了一个让自己与母亲都舒服的相处方式去相处而已,其实他的选择在现在也一样存在,对于是否把老人送进养老院是一个有争议的事情,过去的观念,作为子女无论如何都要与父母在一起,这是孝道,可是现实中,把老人留在身边抚养是否就是对老人好呢,两辈人生活方式与观念的不一样,强行住在一起,老人是真的就幸福吗?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有人陪伴,有好的医疗和看护, 这难道就不是孝了吗?
在默尔索的“局外”世界里,相处应该是建立在舒适上的,与母亲的相处是这样,与女朋友的相处也是这样, 不强求, 不作假;在默尔索的“局外”世界里,生与死是既定的,没有天堂与地狱,对于生死也应该坦然接受,所以他也并不辩解;在默尔索的“局外”世界里,不应该在乎其他人的眼光,不应该有谎言,只要随心就好。显然默尔索的世界与“局内”的世界是格格不入的,所以默尔索悲剧的结局也就是“正常”的,这就是那个荒诞时代的悲哀,却不是默尔索的悲哀,因为对于默尔索来说,他一直活得很真实,他的灵魂是清醒的和自由的,从这一点来说,默尔索是幸福的。
回到现实,我认为加缪的《局外人》之所以能够成为20世纪整个西方文坛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小说正是因为他敢以默尔索的一生来讽刺现实中的各种虚伪与落后的制度框架,从这点来说,他就是默尔索,是那个勇敢抗争,打破现实荒谬制度与框架的勇者。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局外人呢,现实世界的框架又何尝不是一个“局”呢,你呢,在这个“局”里,你是选择妥协,还是抗争呢?
作者:建瓯税务 陆德妹
(刊登于《海峡税务》2021年第12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