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梳理:2021《财政研究》财税论文回顾(下)!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4/184_1645634709000.gif?width=25&size=1264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4/904_1645634709323.png?width=23&size=1319
文献梳理:2021年《财政研究》财税论文回顾
(第765期)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4/284_1645634709484.png?width=222&size=8663
前两期我们回顾了特稿、建党百年、“财政学”理论体系、政府预算、政府债务、财政分权、财政政策和财政支出等8个专题,总共45篇文章内容。本期我们来看税收和补贴这最后两个专题,共22篇文章的内容。2021年《财政研究》共刊发了18篇与税收相关的文章,研究内容主要在税收政策、税收负担、税收竞争、税收制度、税制结构等方面。其中,研究税收政策的文献量最多,有5篇。目录及详细内容如下所示。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4/702_1645634709666.png?width=48&size=1026
目录
补贴研究专题目录:
财政补贴与企业金融化——基于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的调节效应分析
汪洋 刘潇
基于大数据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绩效评价研究——体系构建与应用框架
谢波峰
WTO改革背景下中国补贴政策空间分析
傅志华 王光
企业创新需求与政府创新补贴的激励效果
周炜 宗佳妮 蔺楠
税收研究专题目录:
税收分成激励与地方公共产品配置——基于省以下税收分成变化的实证检验
谢贞发张佼雨
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冲击效应——基于总量与结构双重视角
金春雨董雪
跨部门信息分享与地方税收入增长:基于联合激励的视角
陈思霞 卢盛峰 王冰璇
碳税与碳交易政策有效协同研究——基于要素嵌入修正的多源流理论分析
王茹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赡养激励效应研究——基于城镇家庭的模糊断点回归设计
程欣炜 龚璐 岳中刚
城市群对地方税收竞争的影响——来自两区制面板空间杜宾模型的证据
龚锋 陶鹏 潘星宇
养老保险中的税收楔子与激励相容机制设计
郑秉文 陈功
经济增长效率机制与社会福利共享机制均衡的结构性分析——资本课税与劳动课税的最优税制结构
王增文 管理定 胡国恒
数字经济时代税收制度框架的前瞻性研究——基于生产要素决定税收制度的理论视角
冯俏彬
云计算推进税务管理创新研究
蔡昌 马刘丁 蔡一炜
税收负担、环境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
张冬洋 张羽瑶 金岳
营商环境对企业税收不确定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赵天骄 李成
税收激励、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来自政策试点的证据
李炳财 倪骁然 王昆仑
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央地政府间博弈分析
胡洪曙 梅思雨
营改增”政策能改善企业要素配置扭曲吗?——基于要素抵扣范围调整的视角
彭飞 毛德凤
灾害冲击与小微企业税负——兼论地方政府行为的作用
张翼飞 王希瑞
定向降准与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叠加“普惠”效应——基于2012—2016年全国企业调查数据
朱诗怡 张凯
减税有利于何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基于人才结构的视角
孙文浩 张杰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4/165_1645634709825.gif?width=250&size=84905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4/789_1645634710256.png?width=33&size=424
补贴研究专题
财政补贴与企业金融化——基于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的调节效应分析
汪洋 刘潇
摘要:企业"脱实向虚"挤占了全社会的有限资源,削弱了企业投资于实体经济的动力,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构建财政补贴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实证模型,并引入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作为调节变量,研究政府与市场因素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企业金融化有抑制作用,但作用随着补贴强度的变化而改变。进一步研究发现,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在财政补贴与企业金融化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程度会加强财政补贴抑制企业金融化的作用并延长财政补贴发挥抑制作用的效力。
关键词:财政补贴;企业金融化;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
基于大数据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绩效评价研究——体系构建与应用框架
谢波峰
摘要:本文基于大数据构建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评价业务需求指标到大数据体系三种形态的转变,针对传统评价权重的困境,可以通过线性组合向非线性组合的拓展、大数据空间下评估相对绩效水平等做法进行改进,同时也为异质性项目提供了统一的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之上,论文通过多层次大数据域、数据和业务中台域等关键组成,从应用框架的角度进一步落实了评价体系的实施,并通过跨部门大数据共享机制与区块链技术、特征提取与人工智能技术、经验积累与知识图谱技术等新技术应用对核心难点进行了阐述。最后还提出了整体的规划、试点安排、激励等相应的制度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绩效评价;大数据;
WTO改革背景下中国补贴政策空间分析
傅志华 王光
摘要:文章基于开放经济中的补贴政策空间分析框架,以WTO补贴通知文件及美国质疑中国补贴项目信息为基础,对中国补贴政策进行了政策空间分析。文章讨论了WTO改革背景下,与多边补贴规则有关的重点议题对中国补贴政策空间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从"确保既有政策空间不被挤压"与"争取可利用的政策空间"两个维度,提出WTO改革背景下优化中国补贴政策空间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WTO改革;补贴政策;政策空间;
企业创新需求与政府创新补贴的激励效果
周炜 宗佳妮 蔺楠
摘要:本文将创新需求定义为"企业根据自身创新活动意愿和资金约束情况做出的最优创新投资决策",并从企业创新需求异质性的视角对政府创新补贴的激励效果进行了分析。利用Nvivo软件,对2008—2015年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年报进行文本分析,得到企业创新意愿的代理变量,并通过理论建模和实证检验,对创新意愿和资金约束如何影响政府创新补贴与创新投入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创新意愿能显著提升政府创新补贴的激励作用,但只有在资金约束程度较高时,企业创新意愿强化政府创新补贴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正向作用才最为有效。进一步研究显示,创新意愿与企业创新投入、专利产出显著正相关,且企业创新意愿越强,分析师关注度也越高,说明本文构建的创新意愿是真实可信的。本文丰富了有关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为相关部门筛选创新补贴对象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政府创新补贴;创新需求;创新意愿;资金约束;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4/348_1645634710460.png?width=33&size=424
税收专题
税收分成激励与地方公共产品配置——基于省以下税收分成变化的实证检验
谢贞发 张佼雨
摘要:文章研究了中国式税收分成激励对地方公共产品配置的影响。基于财政激励逻辑的理论分析,以及利用1997-2011年各省市县级政府税收分成数据与地级市市辖区各类公共产品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税收分成激励会带来"税基增进型"公共产品的配置,而对"非税基增进型"公共产品的配置具有负向或不显著影响。对于理论逻辑的实证检验也证实了税收分成激励的税基增长效应,"税基增进型"公共产品对工业产值增长或房价资本化的效应。本文研究丰富了中国式税收分成激励经济效应的文献,也为地方公共产品配置偏向提供了财政激励视角的新证据。
关键词:税收分成;财政激励;地方公共产品;
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冲击效应——基于总量与结构双重视角
金春雨 董雪
摘要:本文构建了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 (NARDL) 模型与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 (SV-TVP-FAVAR) 模型,探究了我国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长期非对称效应,并从总量与结构双重视角考察了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动态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与非对称效应,税收的负向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效应弱于其正向波动所带来的抑制效应;从总量视角来看,各时期税收的增加均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从结构视角来看,商品税的增加在经济危机时期与经济复苏时期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效应,而在经济平稳时期具有促进效应,各时期增加所得税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增加财产税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效应。总量驱动与结构优化的双轮调控税收政策更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关键词:税收政策;经济增长;非线性效应;
跨部门信息分享与地方税收入增长:基于联合激励的视角
陈思霞 卢盛峰 王冰璇
摘要:本文以信息互惠产生的联合激励机制为切入点,基于一项税务部门与自然资源部门交换土地管理信息的以地控税税收征管改革试点,实证检验跨部门涉税信息分享的税收增长效应。结果显示:(1)跨部门涉税信息分享有利于土地使用税收入增长;(2)信息互惠的联合激励机制解释了跨部门涉税信息分享的原因;(3)主要结论只在土地使用税收入增长模型中成立,在其它房屋、土地税的收入增长模型中不成立。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制度、鼓励更多的政府行政部门在更广的范围内自愿交换信息仍是下一阶段税收征管信息化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跨部门信息分享;信息互惠;联合激励;地方税;
碳税与碳交易政策有效协同研究——基于要素嵌入修正的多源流理论分析
王茹
摘要: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分析,中国实施碳税与碳交易政策协同的时间窗口即将开启,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建立二者高效协同的政策体系,共同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在问题源流中嵌入时间要素,在政策源流中嵌入风险要素,在政治源流中嵌入体制要素,构建新的碳税与碳交易协同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提出碳税与碳交易政策协同建议。问题源流要以动态平衡为目标,注重政策的时序性、实现时间协同,注重政策的分配性、实现效果协同。政策源流要以防风险为主线,注重政策的互补性、实现对象协同,注重政策的系统性、实现目标协同。政治源流要以凝聚共识为基点,对内注重政策的公平性、实现利益协同,对外注重政策的开放性,实现国际协同。
关键词:碳税;碳交易;政策协同;多源流理论;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赡养激励效应研究——基于城镇家庭的模糊断点回归设计
程欣炜 龚璐 岳中刚
摘要: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新增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为探索家庭赡养行为的税收经济调节机制,本文以江苏11535户城镇家庭受赡关系为样本,采用基于被赡养人年龄阈值的模糊断点回归设计,考察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对医疗、非医疗和总赡养支出的处理效应,并针对主赡养人身份、赡养人性别和被赡养人性别进行异质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具有税收激励和孝亲示范效应,对非医疗赡养支出的处理效应明显高于医疗赡养支出且存在过度反应,改变核函数和带宽计算函数的结论仍稳健。主赡养人身份和赡养人性别对赡养行为结构存在差异化影响;填报扣除提前兑付女性被赡养人的赡养支持预期。当前赡养扣除标准可从被赡养人数量和年龄阈值、赡养行为细分、扣除分摊限额等方面进行优化。
关键词:赡养激励; 专项附加扣除; 模糊断点回归; 标准优化;
城市群对地方税收竞争的影响——来自两区制面板空间杜宾模型的证据
龚锋 陶鹏 潘星宇
摘要:本文采用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以中国国家级城市群为对象,考察经济集聚是否会对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行为产生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城市的税收竞争反应系数显著小于非城市群城市,经济集聚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行为。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城市群产生的经济集聚效应为企业提供了"集聚租金",从而对区域内的企业形成了"锁定"效应,使城市群城市无需通过实施过度的税收优惠等措施来减轻宏观税负以吸引资本流入,因而可以降低其参与税收竞争的力度。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成立城市群内部跨行政区域的税收管理和协调组织等措施,深化并创新城市群的税收合作与协调,提升城市群的集聚优势,以高效务实的合作改变地方政府对税收竞争的依赖。
关键词:税收竞争;城市群;经济集聚;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
养老保险中的税收楔子与激励相容机制设计
郑秉文 陈功
摘要:本文对2006年至2018年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税收楔子进行测算,发现在2015-2018年实施减税降费过程中,企业负担得以明显减轻,但税收楔子水平却未同步下降,高于一些美欧发达国家,并且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税收楔子越高,养老保险收支压力越大。较高的税收楔子对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产生明显负激励,并成为养老保险压低缴费基数和不能应收尽收的主要原因。根据激励相容理论,税收楔子的存在使参保人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目标与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目标存在冲突,参保人的道德风险普遍存在,导致逆向选择,收支平衡目标难以实现,为各级财政带来压力。为此,本文提出将参保人个人利益目标与集体利益目标"重合"起来,即将企业一部分缴费划入个人账户,扩大账户比例,缩小税收楔子,提高真实缴费激励性和制度收入水平,从制度结构上解决制度财务可持续性问题。
关键词:税收楔子;养老保险;减税降费;扩大个人账户;激励相容;
经济增长效率机制与社会福利共享机制均衡的结构性分析——资本课税与劳动课税的最优税制结构
王增文 管理定 胡国恒
摘要:税收和社会保障通过实现社会资源在个体或企业与政府或公共部门之间的双向配置,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机制。在经济增长效率提升的同时,是否存在最优的税收与社会保障收支结构,降低此过程中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境况?基于此,本文采用两期代际交叠(OLG)模型的基本分析架构,以政府公共支出的消费性与生产性为切入点,将资本课税与劳动课税的最优税制结构作为结合点,分析了经济增长效率机制与社会福利共享机制的均衡性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理论演绎模型,并结合中国2011—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以社会福利公平性为目标,最优的课税结构应是偏向对生产主体的资本进行课税,且最优的课税率为公共支出弹性;若以经济增长效率最大化为目标,最优的课税结构依然是偏向对生产主体的资本进行课税,这时,最优的课税率为生产当事人所拥有的资本水平的产出弹性;从社会福利角度来看,如果社会个体以获得社会福利最优化,并以消费的形式获得自身效用最大化,最优的课税结构由OLG模型中的内生性参数所决定。基于动态模拟检验结果,对资本进行课税应是最优选择。
关键词:效率机制; 社会福利共享机制; 最优税制; 资本课税; 劳动课税;
数字经济时代税收制度框架的前瞻性研究——基于生产要素决定税收制度的理论视角
冯俏彬
摘要:数字经济正呼啸而来,并对已有的税收理论和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从"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这一论断出发,试图探寻和发现生产要素影响和决定税收制度的主要作用机制,并以此前瞻数字经济时代税收制度的可能样貌。任何时代都有一个相对处于中心地位的主体要素,该主体要素参与价值创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同时代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果,也决定了税收将如何参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简言之,主体要素将从主体税种、课税对象、纳税人、税收征管、税收分享等多个方面塑造税收制度的基本形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数字经济时代的税收制度框架进行了前瞻式的勾勒和描画。
关键词:数字经济;生产要素;税收制度;数据;
云计算推进税务管理创新研究
蔡昌 马刘丁 蔡一炜
摘要: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与智能化改造,建设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的智慧税务是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方向。云计算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存储、共享和挖掘能力,能够为智慧税务建设提供低成本的IT解决方案。本文以云计算技术与税务管理的契合性为基点,阐释云计算推动税务管理创新的三个维度,结合云计算技术原理与云平台框架,构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涉税信息动态共享场景、财税政策精准推送场景、税收数据安全防控场景等应用场景,并结合《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的专业性、技术性要求,提出涵盖构建多元化税务管理应用场景、拓展税务云平台的实践应用领域、建立税务云平台应用指引、维护税务云平台安全、加强财税协作与社会协同等一揽子行动指南,为云计算在税务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云计算;税务云平台;税务管理;应用场景;
税收负担、环境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
张冬洋 张羽瑶 金岳
摘要:在环境分权的背景下研究企业税负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对于我国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政策制定以及企业生产、环保与创新行为的选择,均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使用我国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结果发现,税收负担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具有显著抑制效应,东部地区环境分权水平的提升对于抑制效应具有缓解作用,中西部地区环境分权水平的提升则不具有缓解效应。通过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和异质性检验,本文在基本结论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加符合中国典型特征的事实和结论。
关键词:税收负担; 绿色创新; 环境分权;
营商环境对企业税收不确定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赵天骄 李成
摘要:企业税收不确定性是通过测度企业税收负担的波动,从微观视角考察企业税收风险的度量指标,反映了微观主体在现行税收政策和制度下的纳税遵从成本。本文结合我国营商环境改革的背景,重点研究营商环境优化是否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税收不确定性。以2009—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优化能够降低企业税收不确定性。此外,本文还重点考察了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时,营商环境对企业税收不确定性的影响效应差异。本研究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制定差异化的税收战略,降低企业税收不确定性、缓解企业税收风险,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评价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营商环境; 税收不确定性; 企业生命周期;
税收激励、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来自政策试点的证据
李炳财 倪骁然 王昆仑
摘要:利用中国2017年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的外生冲击,本文考察了税收激励对风险资本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优惠提高了风险投资企业的平均投资金额,对投资数量无显著影响。风险资本通过提高投资比例和支付更高的投资价格加大了对创业企业的资金扶持。政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风险资本投向初创科技型企业,但对种子阶段的投资没有明显的促进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了融资企业的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完善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税收激励;风险投资;企业创新;
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央地政府间博弈分析
胡洪曙 梅思雨
摘要: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构建了央地政府间的博弈模型和分析框架,研究了不同类型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信息不对称下一般性转移支付同时存在税收替代和税收激励两种效应,随着地方生产性公共支出影响经济产出的程度不同,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净效应有所不同,且存在净效应呈中性的情况。第二,生产性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存在着反向影响,民生性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呈中性。第三,法定税率、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偏好、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方式等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收支行为的效应。
关键词:转移支付; 税收努力; 公共支出; 信息不对称; 央地政府博弈;
营改增”政策能改善企业要素配置扭曲吗?——基于要素抵扣范围调整的视角
彭飞 毛德凤
摘要:优化要素配置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营改增"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倍差法考察了"营改增"的要素配置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营改增"政策显著降低了企业要素配置扭曲。机制表明,资本要素抵扣范围调整刺激了资本要素持续投入,有助于减轻税负压力,但是增加了要素配置扭曲风险。反事实检验发现,由于劳动要素未纳入抵扣范围,没有证据显示劳动扭曲明显改善。采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发现,流转税税负与要素配置扭曲之间呈"U型"关系,进一步表明企业为了减轻税负而不断扩大资本要素投入,将会偏离最优要素配置。
关键词:“营改增”;要素配置扭曲;资本要素投入;税负压力;要素抵扣范围调整;
灾害冲击与小微企业税负——兼论地方政府行为的作用
张翼飞 王希瑞
摘要:本文以2008年雪灾为事件冲击,运用2006-2009年小微企业面板数据和强度DID模型实证分析应急突发事件对小微企业税负的影响,并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经营所在地2008年1-2月受雪灾影响的小微企业税负稳中有降,缘于地方政府灾后实施了"稳经营"和"促发展"两类目标政策,且"减负"效果在出台上述政策"组合拳"的地区反应更明显;(2)灾后地方政府通过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增信任",既有利于小微企业减税政策"应享尽享",又有利于提升小微企业税收遵从度;(3)受灾城市历史税收目标与辖区小微企业税负呈正相关,政府收费规范性与小微企业税负呈负相关。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应急突发事件背景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自然灾害;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地方政府行为;
定向降准与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叠加“普惠”效应——基于2012—2016年全国企业调查数据
朱诗怡 张凯
摘要:本文从普惠金融资金供给端和需求端出发,分别阐释了定向降准政策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影响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2—2016年全国企业调查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法检验定向降准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同时实施时对小微企业获取信贷资源产生的引导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企业属性对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实施效果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定向降准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配套实施能够产生"1+1>2"的叠加"普惠"效应,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显著增加、信贷融资成本显著降低,但是负债结构合理性没有显著提高。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实施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有利于减弱"信贷歧视",从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此外,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政策调控效果更佳。
关键词:定向降准;所得税优惠;叠加“普惠”;三重差分法;
减税有利于何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基于人才结构的视角
孙文浩 张杰
摘要:如何在"十四五"期间精准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是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需要破解的关键难题。本文运用一般均衡模型构建了"集聚"型和"逆集聚"型人才结构的高新技术企业,对比研究了不同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第一,相对于"集聚"型人才结构高新技术企业,"逆集聚"型人才结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的财税扶持资金更多;第二,"逆集聚"型人才结构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显著低于"集聚"型人才结构高新技术企业;第三,研发资金约束问题得到缓解是高新技术企业减税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因此,应合理优化有限财税资源的分配结构,适度加大对"集聚"型人才结构高新技术企业的减税力度,以提升财税扶持资金的创新效益。
关键词:减税;研发资金;企业创新;人才结构;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4/264_1645634710668.gif?width=250&size=84905
参考文献
谢贞发,张佼雨. 税收分成激励与地方公共产品配置——基于省以下税收分成变化的实证检验. 财政研究,2021,(01):57-73.
龚锋,陶鹏,潘星宇. 城市群对地方税收竞争的影响——来自两区制面板空间杜宾模型的证据. 财政研究,2021,(04):17-33.
郑秉文,陈功. 养老保险中的税收楔子与激励相容机制设计. 财政研究,2021,(04):90-101.
金春雨,董雪. 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冲击效应——基于总量与结构双重视角. 财政研究,2021,(04):116-128.
朱诗怡,张凯. 定向降准与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叠加“普惠”效应——基于2012—2016年全国企业调查数据. 财政研究,2021,(05):102-115.
王增文,管理定,胡国恒. 经济增长效率机制与社会福利共享机制均衡的结构性分析——资本课税与劳动课税的最优税制结构. 财政研究,2021,(06):17-30.
冯俏彬. 数字经济时代税收制度框架的前瞻性研究——基于生产要素决定税收制度的理论视角. 财政研究,2021,(06):31-44.
周炜,宗佳妮,蔺楠. 企业创新需求与政府创新补贴的激励效果. 财政研究,2021,(06):104-118.
王茹. 碳税与碳交易政策有效协同研究——基于要素嵌入修正的多源流理论分析. 财政研究,2021,(07):25-37.
陈思霞,卢盛峰,王冰璇. 跨部门信息分享与地方税收入增长:基于联合激励的视角. 财政研究,2021,(07):98-113.
孙文浩,张杰. 减税有利于何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基于人才结构的视角. 财政研究,2021,(08):107-120.
赵天骄,李成. 营商环境对企业税收不确定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财政研究,2021,(09):85-101.
张冬洋,张羽瑶,金岳. 税收负担、环境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 财政研究,2021,(09):102-112.
蔡昌,马刘丁,蔡一炜. 云计算推进税务管理创新研究. 财政研究,2021,(09):113-125.
傅志华,王光. WTO改革背景下中国补贴政策空间分析. 财政研究,2021,(10):3-11.
程欣炜,龚璐,岳中刚.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赡养激励效应研究——基于城镇家庭的模糊断点回归设计. 财政研究,2021,(10):44-62.
李炳财,倪骁然,王昆仑. 税收激励、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来自政策试点的证据. 财政研究,2021,(10):63-76.
谢波峰. 基于大数据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绩效评价研究——体系构建与应用框架. 财政研究,2021,(10):77-87.
胡洪曙,梅思雨. 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央地政府间博弈分析. 财政研究,2021,(11):102-116.
汪洋,刘潇. 财政补贴与企业金融化——基于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的调节效应分析. 财政研究,2021,(11):117-128.
张翼飞,王希瑞. 灾害冲击与小微企业税负——兼论地方政府行为的作用. 财政研究,2021,(12):93-107.
彭飞,毛德凤. “营改增”政策能改善企业要素配置扭曲吗?——基于要素抵扣范围调整的视角. 财政研究,2021,(12):108-123.
相关链接:
文献梳理:2021《财政研究》财税论文回顾(上)!
文献梳理:2021《财政研究》财税论文回顾(中)!
作者:潘菊霞 何嘉欣
指导老师:李永海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4/832_1645634710930.jpg?width=258&size=18234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4/320_1645634711161.gif?width=85&size=2933
更多精彩
尽在【兰财税海研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