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03 发表于 2022-2-21 10:15:15

文献梳理:2021《财政研究》财税论文回顾(上)!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1/962_1645409711918.gif?width=25&size=126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1/171_1645409712220.png?width=23&size=1319
文献梳理:2021年《财政研究》财税论文回顾
(第761期)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1/985_1645409712455.png?width=222&size=8663
《财政研究》(月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学会主办的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财政研究》对繁荣财政理论,推动财政理论成果的交流和决策咨询都发挥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作用。并且为财经理论研究工作者和财经院校师生等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交流平台,介绍中外财经理论研究的新观点,报道财税改革动态,对财经工作中的重大课题进行理论探讨。《财政研究》秉持“面向前沿、面向现代和面向世界”的办刊宗旨,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反映中国财经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的新成果、新动向、新经验和新知识,为中国财经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从1980年到2022年,《财政研究》已有42年历史。截至到2021年,共刊发了466期。2021年年度总文献量共有104篇,较2019年(119篇)有所下降,其中财税类文章共有83篇,我们将2021年刊发的论文进行了梳理分类,整理出10个专题的内容,共有67篇文章。其中包含特稿1篇,建党百年财政专题文章2篇,补贴研究专题文章4篇,“财政学理论体系”的专题文章5篇,财政分权专题文章5篇,财政政策专题文章6篇,政府预算专题文章7篇,政府债务专题文章9篇,财政支出专题文章10篇,税收专题文章18篇。本期介绍建党百年、“财政学”理论体系、政府预算和政府债务这五个专题的论文,共有24篇。目录及详细内容如下所示。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1/888_1645409712796.png?width=48&size=1026
目录

特稿
面向2035的财政改革与发展
楼继伟
建党百年财政专题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财政实践探索与思想理论结晶
刘晔
中国共产党财政思想逻辑的百年演变与历史启示
韩保江 许诗源
“财政学理论体系”专题
从公共风险视角看财政经济学——传统财政经济学观点述评
李成威
从公共风险视角看财政社会学——财政社会学观点述评及理论反思
程瑜
财政政治学:研究主线、基本问题及趋向公共风险的发展
陈龙
公共风险视角下财政法学基本逻辑解析
武靖州
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方案与财政理论研究
邓力平 王智烜
政府预算专题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央政府部门落实预算压减政策的影响研究——基于2018-2021年中央政府部门预算公开信息的分析
赵早早 崔书鸣
中期预算与政府效率——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崔惠玉 张嘉洋 周伟

我国部门预算整体绩效报告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实施路径——基于整体性治理的系统集成分析
马海涛 曹堂哲 李敏
论借鉴零基预算理念应遵循的原则及其路径和方法
杨斌
中国地方预算执行管理改革及其效果评估
於莉 王秋石
中国人大预算监督40年:进程、趋向与逻辑
樊丽明 石绍宾
地方政府预算能力评估:基于省级层面数据的研究
杨娟 刘继东 杨卓文
政府债务专题
地方政府债务对资源空间配置优化的影响研究
钟军委
“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政府债务的影响
杨权 汪青
项目管理、信息披露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价格形成机制
温来成 徐磊
减税降费是否带来地方债风险?——基于高质量税源的中介效应分析
尹李峰 李淼 缪小林
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会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吗?—城市群视角的异质性诊断
王韧刘柳巧刘于萍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内涵辨析与逻辑溯源
徐玉德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基于区域差异性的分析
刘尚希 蒋毅
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影响研究
朱德云
转型视域下的融资平台风险治理:政策评估与战略取向
郭玉清 刘俊现 姜晓妮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1/717_1645409712990.gif?width=250&size=84905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1/824_1645409713194.png?width=33&size=424
特稿:

面向2035的财政改革与发展
楼继伟
首先向《财政研究》创刊4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40年来,《财政研究》成果斐然,成为推动财政理论创新、服务改革实践的重要思想阵地,为繁荣财政理论、推动我国财政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近些年来,《财政研究》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举措,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其学术引领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希望《财政研究》今后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推动中国社会主义财政学的深入发展,为财税改革谋全局、出实招,在已有成成绩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助力我国“十四五”时期及2035年发展目标的实现。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1/846_1645409713393.png?width=33&size=424
建党百年财政专题:

中国共产党财政思想逻辑的百年演变与历史启示
韩保江许诗源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财政始终是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推进民族复兴最有力的工具和手段。本文通过梳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财政思想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得出五条历史启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根本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财政政策顺畅实施的根本路径;坚持立足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根本灵魂;坚持持续发展理念是财政思想不断创新的理论先导;始终坚持战略与规划引领是不断推动财政思想完善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财政思想;百年演进;历史启示;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财政实践探索与思想理论结晶
刘晔
摘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财政实践探索和理论创造过程,本身就是百年党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上先后形成了"供给型财政" "建设型财政" "公共财政" "现代财政"等财政思想理论与财政实践经验,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起到了基础和支柱作用。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财政实践和财政理论在具体内容上有很大差异,但百年历程中一以贯之的若干逻辑脉络依然清晰可见,并对当前及未来的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财政实践;财政理论;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1/806_1645409713742.png?width=33&size=424
“财政学理论体系”专题:

从公共风险视角看财政经济学——传统财政经济学观点述评
李成威
摘要:传统财政经济学发展至今已经几百年了,细究每个时期每个学派的理论观点,几乎都是围绕政府与市场关系打转转。透过表面的观点,传统财政经济学隐含着诸多不确定性元素和公共风险理念,如传统财政经济学讨论的政府与市场实质都是化解公共风险的手段,传统财政经济学中的财富分配的背后实际是风险分配,传统财政经济学关注的制度实质上是防范化解公共风险的产物,甚至其中的行为经济学和现代货币理论等已经触摸到公共风险理论的边缘。然而,在传统的财政经济学当中,确定性思维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虽然这些学说中隐含了大量的不确定性元素,但因其本身存在重大的理论与逻辑缺陷,对公共风险认知也非常局限,最终都陷入理论与现实脱节的僵局。构建现代财政经济学,要以风险社会为背景,以公共风险作为逻辑起点,转向和坚持"以人为本",基于行为主义构建公共风险的治理机制,这样才能构筑起不倒的新财政经济学大厦。
关键词:财政经济学;公共风险;不确定性;

从公共风险视角看财政社会学——财政社会学观点述评及理论反思
程瑜
摘要:财政学是一门具有交叉学科属性的综合社会科学,迄今的研究范式和研究视角也有多个维度,如财政经济学、财政政治学、财政社会学、财政法学等。其中,财政社会学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观察和研究财政现象,注重研究财政与整个社会内部各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探求财政发展规律的学科门类。本文主要述评财政社会学的产生、发展、理论内核、研究范式及其缺陷,并从公共风险视角对其进行重新审视。我们认为,应该借鉴财政社会学合理理论内核,比如运用更宏大视野和历史观,注重社会视角,研究财政与国家、财政与社会的关系等等,更为重要的是从一个更综合的学科视角去看待,从国家作为共同体这个根基出发去研究,放在风险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来观察,循着如何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进而重新定位财政以及财政社会学。
关键词:财政社会学;公共风险;不确定性;

财政政治学:研究主线、基本问题及趋向公共风险的发展
陈龙
摘要:财政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基本机制,在公共经济资源汲取和使用中涉及诸多利益的分配和调节,须以国家权力为支撑,天然带有"政治"特质。基于财政政治属性的研究,逐渐产生了"财政政治学"。本文梳理了财政政治学产生和发展的简要脉络,提出支配财政资源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核心,财政政治学以财政权力和利益分配作为研究主线。本文分析了财政的政治道德基础、财权的性质、财权的规范与制约等财政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并提出需要从公共风险视角,重新思考财政政治学的基本范畴、研究方法和基本问题,构建适合风险社会需要、符合我国制度特点的财政政治学体系。
关键词:财政政治学;研究主线;基本问题;公共风险;

公共风险视角下财政法学基本逻辑解析
武靖州
摘要:"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论断的提出,意味着传统财政学的基本逻辑发生了变化,构筑在其上的财政法学逻辑亦需调整。从公共风险的视角审视,财政法定主义、财政民主主义、财政健全主义、财政公平主义与财政效率主义作为现代财政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面临着诸多挑战。财政法学体系构建应融入公共风险逻辑,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则,满足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需要。
关键词:公共风险;财政法学;以人民为中心;国家治理;

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方案与财政理论研究
邓力平 王智烜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我国正在不断坚持和完善实现这一共同价值的中国方案。我们要站在"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方案"高度来推进中国财政理论体系构建。本文以此为立足点,通过比较中国方案区别于西方实践的鲜明特征,从财政政治理论、国家财政理论、市场财政理论和统筹财政理论四个方面对中国财政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出见解。
关键词: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财政政治学;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1/915_1645409713840.png?width=33&size=424
政府债务专题

地方政府债务对资源空间配置优化的影响研究
钟军委
摘要:在"双循环"经济发展导向下,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是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路径。本文利用2010-2018年中国省级层面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地方政府债务显著加剧了资本错配,但是对劳动力错配的影响不显著。分地区的回归结果显示出东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的提升抑制了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错配,而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的提升则加剧了资本要素的空间错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资本配置过度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加剧了资本错配程度,在资本配置不足地区,地方政府债务抑制了资本错配程度。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促进要素合理空间分布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资本错配;劳动力错配;区域经济;

“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政府债务的影响
杨权 汪青
摘要:当前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可持续性问题成为其内在核心。在此背景下,科学有效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政府债务影响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6-2018年世界范围内150个国家(地区)的数据为样本,以合成控制法为工具,探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的政府债务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沿线国家的政府债务;异质性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低收入与低收入国家政府债务的削减作用更大,且政府债务削减作用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具体国别分析结果同样支持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政府债务负担的减轻效应;进一步从贸易和投资层面探索"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政府债务削减效应的重要影响渠道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促进沿线国家出口贸易和吸收外资的渠道有效降低了政府债务。本文研究结论对于继续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政府债务;可持续;合成控制法;

项目管理、信息披露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价格形成机制
温来成 徐磊
摘要:2015年以来,随着中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的迅速扩大,其发行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合理和相应的债务风险问题日益显露。本文论述了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价格面临的主要问题,即专项债券价格不能准确反映项目管理和信息披露差异。研究建立专项债券定价模型,并提出两个假说:一是专项债券价格能够体现项目管理差异;二是专项债券价格能够体现信息披露差异。并以2019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为样本,实证分析验证两个假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构建以国债价格为指导,项目收益为主要标的,地方政府主体信用为参考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项目管理,坚守项目融资与收益平衡底线,构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价格形成的基础;继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使专项债券价格真实反映其市场价值。
关键词:专项债券;价格机制;项目收益;信息披露;

减税降费是否带来地方债风险?——基于高质量税源的中介效应分析
尹李峰 李淼 缪小林
摘要:减税降费和地方债增长是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两个关联手段。在不减少财政支出前提下,减税降费在短期内必然带来地方债增长,但是否会引发地方债风险,关键取决于减税降费在长期内是否形成高质量税源,以此缓解地方债长期增长压力。本文利用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短期来看,采用收入占比反映的减税降费促进了地方债增长,该实证结论通过替换变量、考虑内生性和改变实证方法后仍然稳健,且这一效应在南方及保增长压力地区更加明显;(2)长期来看,滞后一期到四期均没有出现减税降费显著抑制地方债增长的结果,初步判断存在债务风险隐患;(3)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减税降费没有促进高质量税源的形成。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优化减税降费政策,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作用,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减税降费;高质量税源;地方债风险;

对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影响研究
朱德云 王素芬
摘要:欧债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当前我国老龄人口呈爆发式增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以及由此引发的债务风险也急剧攀升。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地方政府债务?人口老龄化是否威胁到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等是目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选取2008-2018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为支出增加型而非收入减少型;(2)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存在不利影响。据此提出确定合理的养老金支出水平、优化财政养老支出结构、完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制度等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中介效应;

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会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吗?——城市群视角的异质性诊断
王韧 刘柳巧 刘于萍
摘要:中国区域发展正在突破"行政单元"约束而走向一体化协调,也由此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间的动态协同。现有文献对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之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多有论及,但很少系统梳理两者之间的理论关联,更缺乏城市群视角下的异质性诊断。本文基于2012—2018年国内典型城市群15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诊断,对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之于区域经济联系及其一体化程度的具体影响效应和异质性特征做了全面梳理,研究发现:(1)简单做整体观测,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似乎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形成显著负向影响;(2)进行样本分组后,该种负向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且只体现于中西部地区、区域性城市群及经济联系相对松散城市群,而在东部地区、国家级城市群和强紧密联系城市群存在相反效应;(3)进一步做门槛诊断,该种负向影响仅存在于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超越一定阀值后,在此之前反而会正向强化区域经济联系。由此,推动地方债务风险防范与区域经济动态协同的关键在于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控制在合理区间,同时也应当基于不同城市群的地域特征和行政约束,打造差异化的地方政府债务约束框架和债务风险化解机制。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群;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内涵辨析与逻辑溯源
徐玉德
摘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止风险累积演化为系统性风险,推动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财税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必须在厘清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基于公共风险视角溯清隐性债务产生的动因及其演化机理,揭示政府、市场和公民个人之间跨部门风险传播并最终汇聚形成隐性债务的风险逻辑。隐性债务主要来自于私人部门风险公共化后产生的公共财政支出责任和政府部门风险私人化后的再次回流,其实质是公共风险引致的非法定的政府潜在支出义务。据此可以进一步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大类,以消除隐性债务理解上的歧义且能更好地发挥现实指导作用。
关键词:隐性债务;或有负债;公共风险;本源逻辑;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基于区域差异性的分析
刘尚希 蒋毅
摘要: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建立了以公共风险、财政风险、债务风险为主线,以地方政府公共、民事双重属性和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为框架,以区域差异性分析为拓展的模型。在公共风险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将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分为体现政府民事属性的微观管理和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宏观管理,建议构建地方政府债券的微观管理、宏观管理并促进两个管理的统一,有效对冲公共风险,促使公共风险最小化。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券;公共风险;区域差异;


转型视域下的融资平台风险治理:政策评估与战略取向
郭玉清 刘俊现 姜晓妮
摘要:本文利用2011—2017年融资平台和发债国企微观财务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方法,量化评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引领的战略转型对融资平台风险的治理效应。计量结果表明,战略转型缓解了融资平台的中长期偿债压力,改善了融资平台流动负债的偿付能力,但治理成效集中体现于转型政策发挥的减债而非增资效应。进一步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战略转型的风险治理贡献主要归因于一揽子减债政策中甄别剥离存量负债的直接减债政策,承诺取缔信用背书的间接减债效应有待伴随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逐步释放。本文研究为推进新时代融资平台风险治理,提供了资产核实、转型发展、风险控制等战略取向。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可持续风险;战略转型;政策评估;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1/101_1645409714052.png?width=33&size=424
政府预算专题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央政府部门落实预算压减政策的影响研究——基于2018-2021年中央政府部门预算公开信息的分析
赵早早 崔书鸣
摘要: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中央政府被要求更严格地落实"过紧日子"的预算压减政策。本研究以部门预算结构和策略研究为基础,构建解释中央政府部门应对预算压减的策略模型,并选择对19个中央政府部门公开预算信息进行分析,重点论述突发疫情对部门在预算编制环节落实预算压减政策的实际影响。研究认为,突发疫情刺激预算压减政策的持续落实,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政府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和行为逻辑,但是未来预算压减政策需调整或明确长期目标,以正向引导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可持续。
关键词:部门预算管理;预算结构;预算压减;

中期预算与政府效率——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崔惠玉 张嘉洋 周伟
摘要:中期预算是当前我国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重点领域,高效率始终是政府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探讨中期预算的实施对政府效率产生何种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世界银行统计的1996—2008年178个国家(地区)中期预算实施情况以及国家治理相关指标,对中期预算对政府效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期预算的实施能有效地提高政府效率水平;随着中期预算阶段的晋级,其对政府效率的促进作用也得到提升;中期预算对政府效率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政府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国家以及政府债务水平较低的国家更为突出;中期预算的实施通过降低政府支出波动性、改善政府信息透明度、增加民众政治参与度以及加强政府腐败控制能力等方式,对政府效率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实施中期预算时间越长,政府效率的改进越明显,但这种效率的提升更多是由于中期预算在推行过程中不断的阶段晋级而产生的。
关键词:中期预算;公共治理;政府效率;

我国部门预算整体绩效报告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实施路径——基于整体性治理的系统集成分析
马海涛 曹堂哲 李敏

摘要:"探索建立部门和单位预算整体绩效报告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改革方向,本文针对部门预算整体绩效报告的"碎片化"问题,按照新时代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总要求,基于整体性治理范式,建构了部门预算整体绩效报告制度的系统集成模型。在对比分析美国为代表的国会主导型绩效报告制度和英国为代表的行政主导型绩效报告制度等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部门预算整体绩效报告的"整体"属性及其制度框架。完善我国部门预算整体绩效报告制度的基本路径是理顺部门预算整体绩效报告主体的权责关系,建立全过程部门预算整体绩效报告机制,编制部门预算整体绩效报告指南,推动部门预算整体绩效报告制度的配套改革。
关键词:预算绩效报告制度;整体性治理;系统集成;

论借鉴零基预算理念应遵循的原则及其路径和方法
杨斌
摘要:零基预算在预算管理历史上具有系统性创新意义,包括优先性选择、契合战略目标和政策目的、精细化安排、成本化意识、有效控制预算等在内的理念和方法均颇有价值,但在具体操作上也存在诸多缺点,如编制过程复杂、预算难以预期、操作成本高昂、经济合理性和政治法律合规性难以兼顾、难以普遍采用等。借鉴零基预算的理念,解决中国预算编制和管理问题,要遵循分类区别对待原则、优先性选择原则、精细化编制原则、主体责任明晰原则,通过进一步改革财政支出分类体系、精细化预算编制、合理确定各项支出定额、完善项目库管理办法、建立公开透明的项目预算评审机制、强化绩效评估、建立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努力构造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融合的中国特色预算编制新法,实现预算支出与政府战略目标和政策目的高度契合,全面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词:零基预算;中国财政;预算编制;绩效预算;


中国地方预算执行管理改革及其效果评估
於莉 王秋石
摘要:地方预算执行是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它在改革初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地方预算执行中的支出进度不均和支出冗余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财政部从2008年开始启动了一系列以强化地方预算执行为目标的改革措施,并不断趋于具体。为了评估这些改革措施的成效,本文使用间断时间序列和面板模型对1998-2017年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以2008年和2013年两个时间节点划分的两阶段预算执行改革,对改善地方预算执行的多项指标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本文的发现不仅证实了财政部相关改革措施的有效性,并且为今后优化改革措施、增强改革效果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持。
关键词:地方预算执行;财政改革;效果评估;


中国人大预算监督40年:进程、趋向与逻辑
樊丽明 石绍宾
摘要:自1979年恢复政府向人大报告预算以来,中国人大预算监督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形成以及全面深入等三个阶段,呈现出法治化、专业化、全面化、多元化和信息化等趋势特征。总结40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其发展动力主要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等,最终改革目标是要建立现代预算制度,改革路径主要围绕监督依据、监督能力和监督效力三个方面展开,改革策略上呈现出纵横协同、规范探索和渐进深化的特点。
关键词:人大预算监督;进程;趋向;逻辑;

地方政府预算能力评估:基于省级层面数据的研究
杨娟 刘继东 杨卓文
摘要: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精神,本文依据预算能力的理论内涵,利用我国省级层面数据,通过特尔菲法和TOPSIS法,从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协同管理三个维度尝试构建政府预算能力评估体系,并依此评估了2014-2018年31个省份(含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能力,发现各地政府预算能力在不断增强,且预算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预算能力的差异主要在于资源配置能力的差异,而协同管理能力则是其中的短板,需要重点关注。同时,预算能力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地方政府短期行为风险,因此对于政府治理效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应通过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推进"数字财政"建设、完善债务管理机制来提高政府预算的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和协同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关键词:预算能力;财政能力;公共预算;指标体系;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1/870_1645409714203.gif?width=250&size=84905
参考文献


楼继伟. 面向2035的财政改革与发展. 财政研究,2021,(01):3-9.
钟军委. 地方政府债务对资源空间配置优化的影响研究. 财政研究,2021,(01):74-85.
李成威. 从公共风险视角看财政经济学——传统财政经济学观点述评. 财政研究,2021,(02):3-11.
程瑜. 从公共风险视角看财政社会学——财政社会学观点述评及理论反思. 财政研究,2021,(02):12-19.
陈龙. 财政政治学:研究主线、基本问题及趋向公共风险的发展. 财政研究,2021,(02):20-28.
武靖州. 公共风险视角下财政法学基本逻辑解析. 财政研究,2021,(02):29-35.
樊丽明,石绍宾. 中国人大预算监督40年:进程、趋向与逻辑. 财政研究,2021,(02):36-43.
杨娟,刘继东,杨卓文. 地方政府预算能力评估:基于省级层面数据的研究. 财政研究,2021,(02):44-58.
杨权,汪青. “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政府债务的影响. 财政研究,2021,(02):111-129.
杨斌. 论借鉴零基预算理念应遵循的原则及其路径和方法. 财政研究,2021,(03):17-27.
於莉,王秋石. 中国地方预算执行管理改革及其效果评估. 财政研究,2021,(03):28-40.
尹李峰,李淼,缪小林. 减税降费是否带来地方债风险?——基于高质量税源的中介效应分析. 财政研究,2021,(03):56-69.
温来成,徐磊. 项目管理、信息披露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价格形成机制. 财政研究,2021,(03):70-83.
朱德云,王素芬. 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影响研究. 财政研究,2021,(04):76-89.
马海涛,曹堂哲,李敏. 我国部门预算整体绩效报告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实施路径——基于整体性治理的系统集成分析. 财政研究,2021,(05):26-37.
王韧,刘柳巧,刘于萍. 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会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吗?——城市群视角的异质性诊断. 财政研究,2021,(05):70-84.
郭玉清,刘俊现,姜晓妮. 转型视域下的融资平台风险治理:政策评估与战略取向. 财政研究,2021,(06):55-69.
韩保江,许诗源. 中国共产党财政思想逻辑的百年演变与历史启示. 财政研究,2021,(07):3-11.
刘晔.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财政实践探索与思想理论结晶. 财政研究,2021,(07):12-24.
崔惠玉,张嘉洋,周伟. 中期预算与政府效率——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财政研究,2021,(07):38-52.
徐玉德.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内涵辨析与逻辑溯源. 财政研究,2021,(09):30-39.
邓力平,王智烜. 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方案与财政理论研究. 财政研究,2021,(11):3-11.
刘尚希,蒋毅. 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基于区域差异性的分析. 财政研究,2021,(11):12-22.
赵早早,崔书鸣.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央政府部门落实预算压减政策的影响研究——基于2018-2021年中央政府部门预算公开信息的分析. 财政研究,2021,(11):59-72.
作者:潘菊霞 何嘉欣

指导老师:李永海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1/684_1645409714544.jpg?width=258&size=18234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21/576_1645409714870.gif?width=85&size=2933
更多精彩
尽在【兰财税海研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献梳理:2021《财政研究》财税论文回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