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梳理:2021《山东财经大学学报》财税论文回顾!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6/435_1644943519174.gif?width=25&size=1264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6/674_1644943519647.png?width=23&size=1319
2021年《山东财经大学学报》财税论文回顾
(第749期)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6/364_1644943519823.png?width=222&size=8663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原《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创刊于1989年,是由山东财经大学主办的财经类学术期刊。期刊栏目设置全面丰富、内容专业深入,具有自身特色及风格,可读性强。办刊成绩可喜,曾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社科类优秀期刊”等称号。其中,“金融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2021年《山东财经大学学报》共刊发文章65篇,经本公众号整理,涉及财税领域文章共有11篇,大致可分为:财税发展概览、税制结构研究、房地产税展望、预算优化机制探析以及不同政策背景对财税领域影响五个方面。财税发展概览方面,共涉及文章2篇,分别从非典疫情、2008年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三次冲击下我国财政货币的应对政策,税收底层逻辑应对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税制结构研究方面,共涉及文章2篇,分别探究税制结构对服务业升级影响、税制结构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房地产税展望方面,涉及文章2篇,分别从政策内容设置、国家治理、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建议,有助于我国房地产税政策的优化完善。预算优化机制探析方面,涉及文章2篇,分别从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构建人大预算监督新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促使预算监督机制朝着更成熟完备的目标迈进。不同政策背景对财税领域影响方面,涉及文章3篇,分别从不同延迟退休方案对财政负担的影响、财政支持“双创”战略的路径、减税政策前后土地财政收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6/487_1644943520152.png?width=48&size=1026
目录
对21世纪以来三次冲击的回顾及未来政策的思考
马海涛、欧阳宇琦、任强
税收底层逻辑的世纪变迁与启示——以数字经济下的“亚马逊税”为例
白彦锋、鲁书伶、肖源志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税制结构对服务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赵艾凤、付文林
税制结构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对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双重考察
田时中、余本洋
美国加州第十三号提案及对我国未来房地产税政策的启示
任强、马海涛、孙陶沙、张平、邵磊
房地产税制改革决策的公众参与及实现路径
朱为群、缑长艳
基于博弈模型的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研究
童伟、黄如兰
大数据时代构建人大预算监督新机制研究
王金秀、邓琨
老龄化背景下不同延迟退休方案对财政负担的影响分析——基于2025—2050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预测数据
王云多、李梦可
中国“双创”战略:效果评价与财政支持
杨志安、胡博、邱国庆
减税降费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
王聪、杨阳、刘小敏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6/263_1644943520292.gif?width=250&size=84905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6/505_1644943520886.png?width=33&size=424
财税发展概览
对21世纪以来三次冲击的回顾及未来政策的思考
马海涛、欧阳宇琦、任强
摘要:21世纪初,非典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但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得以快速地恢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虽被波及,经济仍然率先从危机中复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为切断传染链条,传统的经济活动受到较大的限制。疫情之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在金融危机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经济转型的阵痛期以及增速放缓的换挡期“三期叠加”之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再叠加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的财政货币应对政策,可以发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短期需要宏观调控财政货币政策保民生、促复苏;中长期则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城镇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
关键词:非典疫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税收底层逻辑的世纪变迁与启示——以数字经济下的“亚马逊税”为例
白彦锋、鲁书伶、肖源志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特别是平台经济的迅猛发展,税收的底层逻辑迎来了根本性变革,集中体现在三种不同性质的“亚马逊税”上。第一种“亚马逊税”,是指传统税制试图实现对数字经济的“全覆盖”;第二种“亚马逊税”,是指作为平台经济的代表,亚马逊等平台企业试图对入驻其平台的商户收取“服务费”;第三种“亚马逊税”,是指在传统税制覆盖数字经济的尝试失败之后,面对数字经济平台对商户收费的“反攻”,一些国家开征的“数字服务税”。而最后一种“数字服务税”又有单边、双边、多边等多种博弈形式,试图颠覆过去国际税收“自下而上”的治理逻辑,转变为“自上而下”。在税收的底层逻辑当中,自国家出现的数千年来“国家税收”一直是主体,而现在“国际税收”的分量明显加重,是为税收底层逻辑的“千年之痒”;随着20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家税收”正向“国际税收”加速演变,是为“百年之变”。
关键词:亚马逊税;税收底层逻辑;数字服务税;数字经济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6/814_1644943521096.png?width=33&size=424
税制结构研究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税制结构对服务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赵艾凤、付文林
摘要:良好的税制结构能够实现税收筹措和资源有效配置,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助推服务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分别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税制结构和服务业发展差距的基础上,采用2004—2017年20个省份数据构造面板回归模型,分税类和税种考察了税制结构与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间接税比重过高,不利于服务业的长足发展和优化升级;间接税比重尤其是增值税比重下降会显著提升服务业增加值;消费税比重下降仅对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应逐步降低间接税比重,进一步推进增值税改革,为启动增值税立法创造有利条件;深化消费税改革,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配套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税制结构;间接税比重;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升级;高质量发展
税制结构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对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双重考察
田时中、余本洋
摘要:为梳理税制结构与技术创新水平之间的关系,有效贯彻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选取2007—2018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极值熵值法测度中国技术创新水平综合指数,从直接税与间接税双重视角,构建面板Tobit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中国税制结构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及三大地区技术创新水平逐年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特征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直接税、间接税均与技术创新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不利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与直接税的影响相比,间接税的负向作用更显著;门槛模型回归结果显示直接税和间接税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均存在单一门槛,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直接税对技术创新水平的负向影响逐渐减弱,间接税的负向影响逐渐增强。基于实证结果,要推动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推进减税降费、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以及协同推进区域技术创新。
关键词:技术创新;税制结构;直接税;间接税;高质量发展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6/575_1644943521402.png?width=33&size=424
房地产税展望
美国加州第十三号提案及对我国未来房地产税政策的启示
任强、马海涛、孙陶沙、张平、邵磊
摘要:房地产税作为一种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方式,必须充分考虑公平、均等和效率问题。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和教训,我国未来的房地产税政策需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少走弯路。加州第十三号提案是一项以限制房地产税为首要目标的税制改革措施,是美国税制体系修正过程中的特殊历史产物。通过对该提案背景的分析和文献综述发现:基层政府(尤其是学区)的过分碎片化、居住“群分”和对房地产税倚重三重因素叠加加剧了地区间的财力和公共服务差异;加州第十三号提案中的税基设置限制了社会的流动性;加州第十三号提案对房地产税的限制导致了收费增加,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公共服务效率。抽象出地方和基层公共财政问题中共通的规律,为我国未来的房地产税政策所用。在我国未来房地产税政策设计中,既要体现房地产税的“受益税”性质以提高收支绩效,也需考虑房地产税与统筹使用层级、居住“群分”及基层财力差异的关系。
关键词:第十三号提案;房地产税;公共服务
房地产税制改革决策的公众参与及实现路径
朱为群、缑长艳
摘要:房地产税制改革决策的公众参与,不仅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必然选择,更是深化税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公众参与房地产税制改革决策具有多种形式,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全国和地方两个层次,根据不同的改革决策事项采取不同的公众参与方式。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税制改革决策事项,应采取公众间接参与为主、直接参与为辅的方式,地方层次的房地产税制改革决策事项,可采取公众直接参与为主、间接参与为辅的方式。应该从提高公众参与决策的意识和能力、推进公众有效参与的制度建设以及确保决策信息公开透明等方面逐步完善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决策的公众参与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公众参与;房地产税制改革;房地产税制决策;现代财政制度;国家治理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6/197_1644943521587.png?width=33&size=424
预算优化机制探析
基于博弈模型的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研究
童伟、黄如兰
摘要:激励流程失当、奖惩措施失效是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方面存在的明显问题。以预算部门与财政部门“非合谋”为前提,构建预算绩效管理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检验发现,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的关键在于优化绩效管理流程,强化问责和监督约束,形成激励相容、约束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应符合如下特征:绩效目标管理应能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源头把控作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应能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撑,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应能强化绩效管理的制度约束,绩效运行监控应能提前预警并有效规避风险,问责机制应能发挥有效的警示与规诫作用,绩效奖励则应能充分符合部门(代理人)的合理预期。
关键词: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大数据时代构建人大预算监督新机制研究
王金秀、邓琨
摘要:人大预算监督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预算监督的民主价值。人大作为预算监督的主体旨在监督检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过程的合法合规性,实现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督。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是新形势下推进人大预算监督工作的创新举措。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在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大数据时代也存在诸多短板与挑战。新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联网监督系统的易用性,优化人大预算监督工作机制,形成具有新时代特征的预算监督机制,更好地发挥人大对预算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预算联网;人大预算监督;大数据;预算法治化;预算人民性;预算绩效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6/862_1644943521833.png?width=33&size=424
不同政策背景对财税领域影响
老龄化背景下不同延迟退休方案对财政负担的影响分析——基于2025—2050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预测数据
王云多、李梦可
摘要:我国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后,养老事业成为我国“保民生”的重要内容,延迟退休成为必然,但不同退休方案对缓解财政压力的有效性不同。利用养老金并轨制确立的养老金计发“新办法”构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模型,以延迟退休为切入点,将假设的两种退休方案与模型结合,预测2025—2050年不同延迟退休方案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数据的折现值。研究发现:延迟退休和养老金并轨制政策能加大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财政压力;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长率低于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长率,养老问题依然严峻;男女60岁退休方案比65岁退休方案能更有效缓解养老财政负担。
关键词:延迟退休;收支缺口;财政负担
中国“双创”战略:效果评价与财政支持
杨志安、胡博、邱国庆
摘要:“双创”战略是中央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基于此背景,区别于以往地方政府推进“双创”战略的政策模式,下一步地方政府推进“双创”战略的政策设计应着重使用财政政策工具,运用财政政策激励“双创”发展成为必然选择。为此,将财政政策与“双创”战略这一焦点问题联结起来,分析了财政支持“双创”战略的理论机理,探讨了财政支持“双创”所存在的财政直接投入不足、不同省域财政资金支持额以及“双创”战略效果存在明显差异、财税扶持“双创”政策门槛较高等问题,并积极探索地方政府运用财政支持推进"双创"战略的实施路径,以期实现财政政策与“双创”战略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双创”;效果评价;财政支持;高质量发展
减税降费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
王聪、杨阳、刘小敏
摘要:聚焦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选取2008—2017年全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作为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添加年份哑变量等方法就结构性减税政策前后土地财政收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进行估计检验,结果表明: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调整有显著促进作用;随着结构性减税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推进,这种促进作用将被逐渐削弱;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仍受房地产的影响较大。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地方政府应以促进产业均衡发展为导向,避免对于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巩固结构性减税等改革的成果,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减轻政策实施对于地方财政运作的负面影响;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实现其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结构性减税;土地财政;产业结构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6/573_1644943522205.gif?width=250&size=84905
参考文献
马海涛,欧阳宇琦,任强.对21世纪以来三次冲击的回顾及未来政策的思考.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33(01):5-16.
王云多,李梦可.老龄化背景下不同延迟退休方案对财政负担的影响分析——基于2025—2050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预测数据.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33(01):17-24.
赵艾凤,付文林.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税制结构对服务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33(01):25-35.
朱为群,缑长艳.房地产税制改革决策的公众参与及实现路径.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33(02):5-12+48.
杨志安,胡博,邱国庆.中国“双创”战略:效果评价与财政支持.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33(02):13-22.
童伟,黄如兰.基于博弈模型的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研究.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33(05):5-15.
王金秀,邓琨.大数据时代构建人大预算监督新机制研究.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33(05):16-24.
白彦锋,鲁书伶,肖源志.税收底层逻辑的世纪变迁与启示——以数字经济下的“亚马逊税”为例.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33(06):5-11.
任强,马海涛,孙陶沙,张平,邵磊.美国加州第十三号提案及对我国未来房地产税政策的启示.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33(06):12-22+44.
王聪,杨阳,刘小敏.减税降费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33(06):23-33.
田时中,余本洋.税制结构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对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双重考察.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33(02):35-48.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6/613_1644943522509.jpg?width=258&size=18234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6/463_1644943522926.gif?width=85&size=2933
更多精彩
尽在【兰财税海研语】!
提起山财大,我会想起什么呢?
幽默负责的老师、金融楼的复习周、B5楼等着上概率论的茹萍和我、春夏之交的大风总是被吹起的头发、骄傲的山财第一板、磕了很久的国际经济学、舜耕的点点绿荫和历史感厚重的教室、图书馆走廊诺贝尔奖得主的名言、嘴上说我笨其实耐心教我数学题的伙伴、畅畅的小恐龙睡衣、静月湖里放生的小金鱼、最后也没找到的小乌龟、金鸡岭上的浴室、乐儿美第一次遇见的亲猪、气喘吁吁的一餐大坡,当然还有东门的东北菜馆、一餐的瓦罐、二餐的景娘煮馍、舜耕的酸辣粉以及隐藏在小道里的菜市场,现在就流口水了呵呵。这些时刻都记录着我、见证着我向前!
舜耕的花园栽了许多校友树,最早可追溯到八十年代。曾碰到过白发奶奶爷爷回校重聚,欢天喜地;也在大三时教学楼遇到两位姐姐,借水卡,聊天发现是学姐,毕业后工作顺利,回母校看看,告别时我迎着她们的笑脸,轻轻说了句:“欢迎回来,以后常来”!
山财大,感谢你,我的母校;
兰财大,多幸运,珍惜前行!
作者:王怡婷
指导老师:李永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