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03 发表于 2022-2-15 00:45:14

文献梳理:2021《中央财经大学学报》财税论文回顾!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260_1644857109647.gif?width=25&size=126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951_1644857110023.png?width=23&size=1319
2021年《中央财经大学学报》财税论文回顾
(第747期)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316_1644857110310.png?width=222&size=8663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的财经类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1年。《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主要发表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财务、会计、经济管理、经济法等财经方面的学术论文、调研报告、课题研究成果、会议综述等。另外,还刊登有关中国以外财经方面的著文。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主要刊登财政和经济法等财经类理论研究和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报道有关国外财经方面的调研报告和课题研究成果。
从1981年到2022年,《中央财经大学学报》已有42年历史。2021年,《中央财经大学学报》共刊发122篇学术论文,其中,财税领域共26篇,大多刊发在财税栏目,其中《中国共产党百年财税治理的演进逻辑、基本向度与当代价值》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特刊发在专栏中。2021年,其刊发的财税领域论文主要涉及财政收支、预算绩效管理、财政透明度等方面。学报财税领域具体论文目录及详细内容如下所示。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273_1644857110515.png?width=48&size=1026
目录


扶贫领域政府购买服务长效机制研究
杨燕英;周锐
基于政府行为视角的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效果研究
韩凤芹;李丹
国内税收优惠促进企业出口了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符大海;鲁成浩;秦伊伦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APK排序效应研究
胡华
地方财政透明度对财政预决算偏离度的影响分析
肖鹏;樊蓉
市级财政透明度对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许安拓;张驰
中央财政收入占比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林光彬;车广野
地方政府债券银行:理论逻辑、实践基础与实现路径
刘锐;龙小燕
聚束分析法及其在税收政策评估领域的应用
樊勇;杜涵;彭凡嘉;李昊楠
财政政策的增强自动稳定效应研究——基于我国财政政策响应函数的时变测量依据
石英华;吉嘉
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政策演进与双重逻辑——中央和省级政府双向互动的政策实践视角
何文盛;杜丽娜
政府跨期预算决策过程分析——基于时间偏好动态一致性的研究
张莉
应急预算制度构建研究
苗庆红
增值税改革与企业税收遵从
王怡璞;张玄;鞠铭
政策组合视角下政府研发补贴政策评估——基于40个国家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马海涛;韦烨剑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渐进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孙维
财政透明度与财政政策波动性:证据与机制
王立勇;赵姝洁
财政逆周期调节的制度设计——相机抉择与自动稳定器的融合
赵琪;杜崇珊
数字经济所得税制改革进展与应对:基于政治经济和竞争理论分析视角
崔虹
结构性减税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基于“营改增”的实证研究
邓晓兰;许晏君;刘若鸿
中国共产党百年财税治理的演进逻辑、基本向度与当代价值
马金华;毕学进;林源
财政层级改革与企业创新——基于“省直管县”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白彦锋;鲁书伶
中国对外援助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探索
陈曦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升了政府治理效率吗?——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于海峰;刘佳慧;赵合云
直接税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研究——基于1999—2019年省级面板的实证分析
魏福成;任涵琪
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
王秀云;王力;叶其楚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489_1644857110906.gif?width=250&size=84905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401_1644857111288.png?width=33&size=424
2021年01期

扶贫领域政府购买服务长效机制研究
杨燕英;周锐
摘要:在我国扶贫实践中,政府通过层层压实扶贫责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对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升和社会稳定向好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仅仅依靠政府"单方供应"可能造成形式主义、弄虚作假以及扶贫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等实际问题,而且容易忽视扶贫的复杂程度和可持续性。利用政府购买服务开展可持续扶贫服务具有可以更加精准、灵活和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服务,引导社会扶贫资源优化配置的优势。虽然在扶贫攻坚过程中,我国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利用政府购买扶贫服务方式实现精准扶贫,但从实际效果上看,政府购买扶贫服务的制度建设很不完善,规模小、结构散乱、购买过程操作不规范、服务质量低等问题普遍存在,难以满足未来持久扶贫开发的需要,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从制度完善的角度构建扶贫领域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长效机制,以保证政府购买扶贫服务不断提质增效,为扶贫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扶贫领域;政府购买服务;长效机制;

基于政府行为视角的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效果研究
韩凤芹;李丹
摘要:自2011年开始,全国13个省份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笔者从政策目标出发评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并运用政府行为理论对导致效果优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基于新疆伊犁农牧交错带的统计和田野调查数据,对政策实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区牲畜数量持续增加,草原生态退化局面没有得到改善,且该政策对提高家庭收入和鼓励畜牧业转型的作用也不明显。从政府行为视角分析政策目标与政策效果不匹配的原因,发现政策难以达到主体和客体行为激励相容,最终导致政策失效。基于此,笔者提出依据农牧民利益诉求制定政策措施、加强违规约束、优化绩效评估和提高农牧民人力资本价值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政府行为;激励相容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982_1644857111461.png?width=33&size=424
2021年02期

国内税收优惠促进企业出口了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符大海;鲁成浩;秦伊伦
摘要:笔者以我国2014年和2015年先后实施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国内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税收优惠政策从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两个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并且这一效应对重资产企业、长资产期限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和高融资约束企业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通过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和降低融资成本等缓解企业外源性融资约束的渠道来促进企业出口增长。本文结论对我国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税收优惠;出口二元边际;融资约束;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APK排序效应研究
胡华
摘要:个人所得税的APK排序效应违背了税收公平原则,导致部分高税前收入者的税后收入低于部分低税前收入者的税后收入。通过图形法,笔者证实APK排序效应必然存在;对比分析1980年至今6个版本个人所得税制下的APK排序效应,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的APK排序效应呈现长期下降的态势,相对于1980年,现行个人所得税的APK排序效应已降低了96%;但仍有41.31%的家庭、41.75%的人口、73.62%的税前收入、41.60%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受到排序效应的干扰;比较研究五种个人所得税模式——分类单独申报模式、分类家庭申报模式、城乡统一单独申报模式、综合单独申报模式、综合家庭申报模式,发现综合单独申报模式能有效遏制排序效应;基于Stata15.0,采用编程法,在综合单独申报模式下,计算了93 750种个人所得税制的排序效应,找到了排序效应最小的个人所得税制。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排序效应;编程法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381_1644857111648.png?width=33&size=424
2021年03期

地方财政透明度对财政预决算偏离度的影响分析
肖鹏;樊蓉
摘要:预算是政府调控经济、分配财政资金的重要载体,预决算执行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政府治理能力及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将财政预决算偏离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现代预算制度,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财政透明度入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200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两步GMM估计实证分析研究了财政透明度与预决算偏离度的影响,并得到了如下结论:(1)财政透明度与地方预决算收入偏离度存在显著负向关系。财政透明度每提高1个单位,地方预决算收入偏离度会降低19.14%。(2)财政透明度与地方预决算支出偏离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财政透明度每提高1个单位,地方预决算支出偏离度会增加36.1%。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加强预算收支调整管理、建立和完善预算执行监督体系、提升预算编制科学性、进一步强化"预算即法"的理念在实践中的落实。
关键词:预决算偏离度;财政透明度;两步GMM估计

市级财政透明度对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许安拓;张驰
摘要:公开透明是现代预算制度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教育支出是财政支出的重要领域。财政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不仅关乎财政的绩效评价,而且与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密不可分。笔者基于2013—2017年我国282个地级市级面板数据,结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布的我国市级财政透明度报告,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进而采用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财政透明度对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针对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采用工具变量法和2SLS法予以解决。研究表明:我国教育资金使用效率与市级财政透明度都在逐年增加,财政透明度对教育资金使用效率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正U型影响轨迹,拐点在财政透明度为17分处。考虑到我国绝大部分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已经超过拐点,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信息公开力度以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升。
关键词: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财政透明度;数据包络分析;工具变量法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287_1644857111853.png?width=33&size=424
2021年04期

中央财政收入占比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林光彬;车广野
摘要:财政问题是最重要的政治经济问题。中央财政收入占比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键保障因素,是形成国家统一政治意志的经济基础和主要手段,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支柱之一。中央财政本级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的占比问题主要取决于政治、经济、管理三方面的因素,尤其是中国的国体和政体,中央政府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及财政经济管理能力。笔者总结中国近70年的历史经验,提出在和平时期中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45%~55%为适宜区间。在这个区间内,中央财政收入占比可以不做调整,但可通过调整中央政府管理的国有企业资产、国有资源上缴国库的利润比率区间来稳定中央财政收入。
关键词: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比;均衡区间

地方政府债券银行:理论逻辑、实践基础与实现路径
刘锐;龙小燕
摘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融资渠道,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在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下,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空前加大,专项债务风险逐渐显现,债务管理模式亟需改进。为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风险管理、适应地方政府债券项目融资需求、丰富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与流通市场,从长期发展来看,应成立专门的地方政府债券银行,以固化专项债务管理制度,强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务市场化约束。本文依据地方政府债券债务风险管理和项目融资的理论逻辑,设定地方政府债券银行的实现路径,并提出地方政府债券银行治理框架和总体构想,以促进形成地方政府专项债务市场化融资的约束机制,推动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多元化。
关键词:债券银行;地方政府债务;债务融资;风险防范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583_1644857112068.png?width=33&size=424
2021年05期

聚束分析法及其在税收政策评估领域的应用
樊勇;杜涵;彭凡嘉;李昊楠
摘要:聚束分析法(Bunching)是2010年以来在国外学术界兴起,基于大样本微观数据的经济实证研究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高阶多项式回归,利用不受断点影响的样本分布模拟出断点周围的反事实曲线,通过反事实曲线与实际分布曲线差异计算聚束值,并进行政策效应评估。由于避免了常用差分回归方法的不足,关于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重要经济学期刊中,但我国在这方面的运用尚处于较空白状态。笔者以我国企业所得税业务招待费抵扣限额政策和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为背景,结合微观税收数据,分别讨论了拐点情形下和间断点情形下聚束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计算过程及实际应用,反映聚束分析法在我国经济政策效应评估领域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关键词:聚束分析法;拐点;间断点;聚束值;政策弹性

财政政策的增强自动稳定效应研究——基于我国财政政策响应函数的时变测量依据
石英华;吉嘉
摘要:笔者运用时变参数模型实证测度了宏观经济冲击下我国财政政策反应函数的结构性变化,并推导财政政策在系统性或可预期性方面的优化空间。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宏观经济环境与财政体制改革的动态结构变化的背景下,财政政策对经济产出冲击的系统响应机制有所弱化,这意味着财政政策逐渐偏离规则型政策导向。随着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货膨胀对实际经济产出与政策变量冲击的敏感度大幅降低,政策的系统性响应及自动稳定器作用进一步边际减弱。笔者提出,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得到适当拓展:基于实证依据统筹制定规则,增强财政政策的系统性;提升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的可预期性,降低政策对于市场主体的不确定性,由此加强财政自动稳定效应的逆周期影响范围及力度。此外,应充分考虑通货膨胀机理的潜在结构性变化,从多维度考虑货币存量的宏微观状态及其动态影响的变化路径,优化宏观调控政策组合的思路。
关键词:自动稳定效应;时变参数模型;政策脉冲响应;系统性政策;货币融资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546_1644857112392.png?width=33&size=424
2021年06期

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政策演进与双重逻辑——中央和省级政府双向互动的政策实践视角
何文盛;杜丽娜
摘要:从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政策实践审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过程与运作逻辑,是求解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困境和推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命题。笔者以中央和省级政府2003—2019年出台的预算绩效管理政策为分析样本,运用计算机文本分析技术定量识别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外部表征与内涵指向。研究发现,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整体经历了政策低密期和政策高密期两个阶段,对应萌芽探索和试点推进到立体扩散与全面推进的变迁过程。同时,省级层面的政策实践与中央顶层设计保持了时间和内容上的双重趋同。政治势能的注入是影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重要变量和关键节点,在很大程度上催化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进程。压力型相似主义是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执行逻辑,省级政府倾向于采纳与中央保持一致的政策精神与行动策略。从政策层面的高位推动走向法制化、从压力型相似主义走向实质性贯彻落实是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政治势能;压力型相似主义;政策文本识别

政府跨期预算决策过程分析——基于时间偏好动态一致性的研究
张莉
摘要:随着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两个议题的提出,政府预算的跨期决策问题在中国已经成为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根据爱伦·鲁宾的实时预算决策模型,可以将政府的跨期预算决策分解为五个相互独立且相互关联的决策束,分别为收入束、支出束、过程束、平衡束和执行束。其中,过程束发挥组织其他各决策束并进行权力分配的作用。笔者采用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政府跨期预算决策的过程束。首先选取双曲贴现模型分析跨期预算决策的自我约束问题,进而从心理层面基于双自我模型分析跨期预算决策过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跨期预算决策机制有助于改善决策者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现实,本文提出充分发挥中期财政规划的管理功能、强调中期财政纪律、完善具体的跨期预算决策技术及制度安排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跨期预算决策;实时预算模型;中期财政规划;双曲贴现模型;双自我模型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778_1644857112609.png?width=33&size=424
2021年07期

应急预算制度构建研究
苗庆红
摘要:应急预算作为公共危机状态下的公共收支资金安排是应急财政的核心内容,构建规范的应急预算制度对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尽管应急预算与常规预算都具有公共预算的基本特性,但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决定了应急预算不同于常规预算。笔者以对突发公共事件特点的分析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常规预算制度作为参照系,通过对应急管理目标的分析,来确定应急预算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应急预算制度是实现应急预算目标和贯彻应急预算原则的制度保障,是由应急预算决策制度、应急预算执行制度、应急预算绩效评价制度以及应急预算监督制度组成的应急预算制度体系。笔者依据应急预算原则,针对应急预算的特点以及实践中遇到的困境和问题,提出构建应急预算制度的系统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应急预算制度

增值税改革与企业税收遵从
王怡璞;张玄;鞠铭
摘要:增值税不断成为各国税制改革的重点,不仅源于增值税本身的征管严格性,还在于增值税能够提升税收制度的效率。笔者基于"营改增"这一准自然试验,考察了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税收遵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增值税改革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税收遵从程度,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据影响机制检验证明,增值税改革会通过发挥发票治理作用、缓解融资约束与加强地方税收征管等途径促进企业的税收遵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民营企业与服务业的税收遵从程度提高得更为显著,而国企与房地产业企业受到的影响不大。本文强调对税制改革的系统性分析,补充了增值税对税收制度效率性提升的研究,并从产权与行业角度分析了增值税改革的差异化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的税收治理行为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减税降费、民营企业税收环境的优化、电子发票的深化改革等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发票治理;税收遵从;融资约束;地方政府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475_1644857112795.png?width=33&size=424
2021年08期

政策组合视角下政府研发补贴政策评估——基于40个国家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马海涛;韦烨剑
摘要:笔者采用40个经合组织成员国和合作伙伴经济体2013—2017年的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评估了不同国家政府研发补贴政策组合对本国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对5种实现高企业研发强度的政策"配方"进行了横向案例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多半高企业研发强度国家实行的是"高直接资助、高税收优惠"策略,但一些实施低直接资助或低税收优惠政策的国家同样能够实现高企业研发强度,表明没有最优的政策组合,只有最适合的政策组合。政府根据本国创新战略或科技政策,适当地资助高等教育研发或政府研发,也有助于激励企业提高研发强度,表明公共部门研发和私人研发是互补的。人均GDP相对较低的国家,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通常也较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相对较高的国家,人均GDP通常也较高。以上结果显示,中国应当加强科技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政府研发补贴政策体系,通过综合施策、靶向治疗,支持产学研等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切实把我国科技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关键词:研发补贴;政策组合;研发投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渐进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孙维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受到极大挑战,部分省份陆续出现累计结余赤字。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也就是要在尽量长的时间内让基金收入可以覆盖支出。从制度设计角度来看,实现全国统筹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调节基金收支是现阶段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根本办法,而推进省级统筹、建立中央调剂制度、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是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国统筹的重要"渐进式"改革措施,笔者在客观评价分析上述改革措施实施进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建议和配套改革措施,包括合理划分政府间基本养老保险中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省以下基金收支责任考核、加强划转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等。
关键词: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省级统筹;中央调剂制度;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594_1644857112934.png?width=33&size=424
2021年09期

财政透明度与财政政策波动性:证据与机制
王立勇;赵姝洁
摘要:笔者定量测度我国31个省份的财政政策波动性,使用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财政透明度对财政政策波动性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并借助中介效应分析框架分析财政透明度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透明度呈现不断上升态势,财政信息公开力度在不断加强,但财政透明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单个省份不同年份的财政透明度波动较大,不同省份之间的财政透明度差异较大;财政透明度与财政政策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财政透明度对财政政策波动性存在负向影响,即随着一个地区财政透明度的提高,该地区的财政政策波动性将下降;财政透明度对财政政策波动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低透明度地区和财政政策波动性较高地区的财政透明度影响更强;财政透明度的提高,有利于约束政府行为,降低预决算偏差度,从而达到降低财政政策波动性的效果。
关键词:财政透明度;财政政策波动性;预决算偏差度;异质性

财政逆周期调节的制度设计——相机抉择与自动稳定器的融合
赵琪;杜崇珊
摘要:近年来,由于全球传统货币政策空间不足等原因,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该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器来实现。相较而言,主要发达国家往往拥有较为强大的自动稳定器。特别是受困于深度经济衰退的压力,一些国家设计并应用了"第二代财政自动稳定机制",该机制可以说是融合了相机抉择和自动稳定器的优点。我国囿于历史和现实条件,自动稳定器发育不良,长期依靠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来平抑经济波动,不仅影响了逆周期调节的效率,也造成了政策依赖症等经济社会问题。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过多依靠传统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方式不仅不符合主要经济体调控手段的发展趋势,而且也难以满足抵御风险、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确定性的要求。笔者梳理了主要发达国家财政自动稳定器的制度设计及调控机理,以此为借鉴,提出我国增强财政自动稳定器功能、构建财政双重调节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逆周期调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自动稳定器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319_1644857113092.png?width=33&size=424
2021年10期

数字经济所得税制改革进展与应对:基于政治经济和竞争理论分析视角
崔虹
摘要:所得税规则是规制跨境所得征税权分配的重要依据,构建规范、稳定的所得税制对激发跨境投资活力和稳定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势如破竹,传统所得税制征税权分配矛盾愈演愈烈,打破了国际税收原本的平衡状态,掀起了所得税制百年未有之大变革。作为现阶段数字经济所得税制改革的集大成者,BEPS框架下支柱一改革方案所形成的三层利润分配法看似结构清晰,实则是意图维护数字巨头阵营的税收利益,于平息征税权分配纠纷、摆脱传统制度桎梏而言助益无多。笔者认为,未来要想推动数字经济所得税制合理重构,理应摒弃片面供给学派观点,回溯价值创造本源,公正划分征税权范围,推出兼顾全局的国际共识方案。有鉴于此,笔者从政治经济和竞争理论视角,以支柱一改革方案为逻辑起点,通过对其固有问题和内源因素的分析,提出在不同利益阵营政治、经济力量角逐的背景下,中国应投身国际制度建制、坚持多边与双边两条路共生共长的政策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所得税制改革;国家竞争;利益博弈

结构性减税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基于“营改增”的实证研究
邓晓兰;许晏君;刘若鸿
摘要:结构性减税虽然有着拓宽税基和涵养税源的作用,但也给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笔者选取2010—2014年全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财政反应函数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指标进行量化,以"营改增"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结构性减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营改增"显著提升了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并且政策效应存在滞后性,在政策实施当期表现为微弱的促进作用,而后逐渐增强。异质性检验表明,"营改增"的政策效应在东部地区及第三产业占比较高的城市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西部地区的城市存在抑制作用。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营改增"主要通过企业生产激励效应和地方政府行为扭曲效应两种作用渠道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在推进减税政策过程中切实保障地方财政长期可持续性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结构性减税;财政可持续性;营改增;双重差分模型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922_1644857113274.png?width=33&size=424
2021年11期

中国共产党百年财税治理的演进逻辑、基本向度与当代价值
马金华;毕学进;林源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财税治理方略历经了多阶段路向演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战时型财税"救国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建设型财税"固国本"。改革开放后,又以公共型财税"求富裕"。新时代,以现代型财税"谋复兴"。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财税治理的演进逻辑在于,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逻辑起点,以革命、建设、调控与治理的因时进阶为逻辑进路,以达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逻辑目标。动态演变路程中,实事求是的思想之向、一元统揽的领导之向、以民为本的价值之向,又构成静态的基本向度贯以始终。正是如此,中国共产党方能攻坚克难、开拓前进,完成各阶段的历史任务。以史为鉴,未来中国共产党的财税治理需要应对新矛盾,促进人民生活美好化。发展新业态,避免财税风险化。统筹新关系,推进财税关系和谐化。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财税治理;人民性;逻辑演化

财政层级改革与企业创新——基于“省直管县”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白彦锋;鲁书伶
摘要:如何通过政府制度变革重塑地方政府行为激励,促进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专利数据,以"省直管县"改革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考察财政层级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直管县"改革抑制企业创新。工具变量法与其他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上述结论。机制检验发现,这一创新抑制效应的影响机制在于改革产生的征税激励与资源误置,即改革激励县级政府提高征税努力,加重企业实际税负和融资约束,同时强化其"重生产,轻服务"的支出结构偏好,加剧地区资源配置扭曲。本文研究丰富了财政层级改革及其经济影响的文献,对优化政府间纵向财政关系改革、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省直管县”改革;企业创新;多期双重差分

中国对外援助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探索
陈曦
摘要:对外援助是当前大国战略竞争的主要战场。对外援助财政预算体现国家对外援助战略和政策,反映国家对外援助活动范围和方向,是发挥对外援助维护国家主权安全、支持国家总体外交、改善国际关系和发展环境、促进对外经济交流合作的制度基础和重要支柱。当前我国对外援助财政预算管理存在部际、央地统筹协调机制尚未建立,财政预算制定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问题,而且支出规模过低、占GDP比重和国家总体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过低严重制约了对外援助作为主要对外战略工具作用发挥和综合效应提升。借鉴国际对外援助财政预算管理先进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对外援助财政预算管理改革重点应为适度扩大对外援助财政预算支出规模,合理调整对外援助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健全对外援助战略规划体系,制定对外援助中期财政规划,促进对外援助年度财政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推进部际和央地对外援助财政预算管理标准化,实施对外援助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关键词:中美战略竞争;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对外援助;国际发展合作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635_1644857113380.png?width=33&size=424
2021年12期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升了政府治理效率吗?——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于海峰;刘佳慧;赵合云
摘要:笔者以30个省级政府各自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各省份2000—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对政府治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能够显著提升政府治理效率,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升政府治理效率的主要路径是通过对财政透明度、财政支出效率与政府行政成本等中介变量产生作用来实现的。异质性分析显示,沿海地区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升政府治理效率的情况明显好于内陆地区。研究结论为理解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如何提升政府治理效率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如何利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升政府治理效率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政府治理效率;财政透明度;财政支出效率;政府行政成本

直接税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研究——基于1999—2019年省级面板的实证分析
魏福成;任涵琪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公共部门改革,但地方政府规模依然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税收直接关系到财政收支,而税制结构是税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税制结构与政府支出规模具有紧密的关系。本文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以直接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直接税占比)表征税制结构,以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作为政府支出规模的指标,研究发现:直接税占比越高,越能抑制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张。通过更换变量度量指标、更换样本数据、缩短窗口期、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作为控制变量等方式进行充分的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以上结果保持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一方面随着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上升,直接税占比对其影响呈现上升趋势;另一方面,直接税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在西部地区不显著,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有显著影响,且在东部地区影响程度更大。机制检验发现,直接税占比的上升通过减少财政幻觉,进而降低地方政府支出规模。本文最后从提高自然人纳税比重、推进结构性减税等提高直接税比重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丰富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影响因素和税制结构影响效应研究,并对完善我国税制和降低政府支出规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税制结构;直接税;地方政府支出规模;财政幻觉

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
王秀云;王力;叶其楚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工业、农业、城市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随着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基础设施投资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加剧、社会资本和民间机构参与度下降、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金融创新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波动风险应对机制不完善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的体制机制桎梏。为此,应进一步深化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超前规划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顶层设计,优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渠道和运营模式,积极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金融创新,为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创造优良环境,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风险应对机制。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债务风险;融资创新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364_1644857113543.gif?width=250&size=84905
参考文献

杨燕英;周锐.扶贫领域政府购买服务长效机制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1):3-11.
韩凤芹;李丹.基于政府行为视角的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效果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1):12-20.
符大海;鲁成浩;秦伊伦.国内税收优惠促进企业出口了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2):2-17+54.
胡华.中国个人所得税的APK排序效应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2):18-30.
肖鹏;樊蓉.地方财政透明度对财政预决算偏离度的影响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3):3-14.
许安拓;张驰.市级财政透明度对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3):15-23.
林光彬;车广野.中央财政收入占比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4):3-13.
刘锐;龙小燕.地方政府债券银行:理论逻辑、实践基础与实现路径.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4):14-23.
樊勇;杜涵;彭凡嘉;李昊楠.聚束分析法及其在税收政策评估领域的应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5):3-16.
石英华;吉嘉.财政政策的增强自动稳定效应研究——基于我国财政政策响应函数的时变测量依据.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5):17-24+36.
何文盛;杜丽娜.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政策演进与双重逻辑——中央和省级政府双向互动的政策实践视角.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6):3-15.
张莉.政府跨期预算决策过程分析——基于时间偏好动态一致性的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6):16-26.
苗庆红.应急预算制度构建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7):3-12.
王怡璞;张玄;鞠铭.增值税改革与企业税收遵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7):13-24.
马海涛;韦烨剑.政策组合视角下政府研发补贴政策评估——基于40个国家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8):3-14.
孙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渐进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8):15-25.
王立勇;赵姝洁.财政透明度与财政政策波动性:证据与机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9):3-12.
赵琪;杜崇珊.财政逆周期调节的制度设计——相机抉择与自动稳定器的融合.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09):13-20.
崔虹.数字经济所得税制改革进展与应对:基于政治经济和竞争理论分析视角.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10):3-14.
邓晓兰;许晏君;刘若鸿.结构性减税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基于“营改增”的实证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10):15-29.
马金华;毕学进;林源.中国共产党百年财税治理的演进逻辑、基本向度与当代价值.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11):3-11.
白彦锋;鲁书伶.财政层级改革与企业创新——基于“省直管县”改革的准自然实验.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11):12-23.
陈曦.中国对外援助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探索.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11):24-35.
于海峰;刘佳慧;赵合云.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升了政府治理效率吗?——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12):3-11.
魏福成;任涵琪.直接税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研究——基于1999—2019年省级面板的实证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12):12-24+56.
王秀云;王力;叶其楚.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12):25-33.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851_1644857113816.jpg?width=258&size=18234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5/772_1644857113909.gif?width=85&size=2933
更多精彩
尽在【兰财税海研语】!
作者:陆胤

指导老师:李永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献梳理:2021《中央财经大学学报》财税论文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