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税务系统扶贫干部专访(二)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1/300_1644529838783.gif?width=600&size=44631近年来,哈市税务系统积极响应国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号召,多批次派遣税务干部参与驻村扶贫工作,系统内涌现出一批投身脱贫攻坚工作的优秀党员干部。其中鞠文辉、李文先、顾广春三名干部多次获得各级政府的表彰,得到了脱贫百姓的一致称赞,是税务系统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典型代表。为推动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脱贫攻坚、全面振兴乡村贡献税务力量,如今这三名优秀税务干部有的依然奋战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一线上,有的虽然离开脱贫攻坚岗位,却仍旧心系乡村振兴工作。
李文先,男,1967年10月11日出生,中共党员,二级调研员,2019年6月派驻三良村参加扶贫工作。2020年5月,哈尔滨市木兰县委组织部给予嘉奖奖励;2021年3月,哈尔滨市木兰县委组织部给予嘉奖奖励,2021年10月,黑龙江省税务局给予哈尔滨市税务局驻立东镇三良村扶贫干部李文先嘉奖奖励。
情系乡土助群众 初心无悔付扶贫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1/630_1644529838969.jpg?width=1080&size=87470
李文先同志1988年参加税务工作,经党组织多年培养教育,政治素质强、党性觉悟高。当组织需要有人甘于奉献、投身脱贫攻坚这项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时,他扛起党和人民的重托欣然前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奉献出全部心血和汗水。
走村路 深入调研
谋划精准脱贫整体思路
心中绘蓝图,脚下有远方。上任伊始,李文先带领驻村工作队把都市的家搬到简朴的小村里,住农家炕、吃农家饭、唠农家嗑,很快摸清了村情村貌。三良村是省级贫困村,共9个自然屯,全村667户2754人的生活希望全部寄托在1.8万亩水旱田上,全村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大豆和玉米。没有特色支柱项目,生产资料匮乏,集体经济空白,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外出务工和贫困人口较多,还有37户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面对种种困难,李文先充分谋划,按照党中央建设美丽乡村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要求,提出“以脱贫攻坚为重点,推进美丽乡村为依托”的脱贫工作建议,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整村推进脱贫目标的抓手,编制了《美丽乡村发展建设规划》,一张蓝图一干到底;积极探索党建带动脱贫致富新模式与责任机制,突显“党建+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出“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致富带富帮扶思路;坚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制定科学的帮扶规划和年度计划,培育和扶持农民合作社,形成“以种稻为主,以养殖为辅助,主辅并重,循环发展”的格局,推动规模化经营,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
谋发展 健全机制
确保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牵线解乡愁,追梦扶贫路。村看村,户看户,农村发展看支部。李文先带领驻村工作队引领村“两委”带班子、建队伍,通过严格组织生活,结合“两学一做”、落实“三会一课”,帮助建成村民小组活动场所,购置办公设施,制作室内外党建宣传图版等加强党员政治学习和教育,激发农村党员队伍活力。同时开展各种培训,提升脱贫致富能力和水平,重点围绕产业布局,组织科技专业人员、农业辅导员,深入村屯开展技术帮扶,组织参加抓党建促脱贫视频培训。针对农村党员群众在致富带富中缺思路、少技术的问题,开展种植养植分类培训,营造积极向上的创业带富氛围。
申请投入专项扶贫资金7万元购置了1台铲车,用于三良村清运垃圾和清雪,为美化乡村建设增添了动力;协助村部建成350平方米钢架结构农机具车库,购置了水旱田起垅机、拖拉机、打包机、搂?机等农机具,为助力农业生产;全村9个自然屯全部新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彻底告别了夜晚摸黑出门的历史;加固了农田堤坝,解决了夏季雨水倒灌老大难问题。付出终有回报,按照国家“两评比、一对比、两公示、一公告”贫困人口退出质量标准和程序,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88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李文先带领扶贫工作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时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将“两不愁、三保障”全部落实到位。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1/939_1644529839347.jpg?width=1080&size=136424
付真心 情系农家
扶贫扶智助脱贫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李文先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每一户农家打成一片,既是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又是富民强村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还是制度建设督导员,组织建设指导员。对每一户贫困户情况做到“五清”。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清单,建好“明白卡”和台账,实行挂图作战和销号,对有特殊困难的全程跟踪重点落实解决。
为扶志扶智做到标本兼治,对涌现的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宣传,使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树立王立彪养牛致富、姜显军夫妇身残志坚等先进典型,组织他们进村入户宣讲致富经验,不断提升贫困村发展的“造血”功能,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李文先帮助联系有关部门建立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植袁隆平1009号和龙阳系列优质大米,从种子订购、播种到收割、销售一条龙服务,形成带动性规模化产业链,实现了经济增收。
驻村驻到农民心里,农民家里有什么大事小情都愿意找他帮忙解决。贫困户张彩虹家里两个孩子上学生活困难,李文先联系城市重点校的学生和他们结对子,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长期的驻村工作,李文先患上了肾病综合征,耽误病情还有发生尿毒症的风险。住院期间,因为农户许山家里的母牛生小牛时难产,凌晨给他打来求助电话,他不顾身体,立即帮助解决,保住了小牛,将母牛及时宰杀,把农户损失降到最低。
“来时略带书卷气,如今两袖泥土香”。李文先倾心的付出和艰苦努力,换来扶贫攻坚的硕果累累。正如他在驻村日记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驻村路,是我人生阅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个人得失算不了什么,满怀豪情,风雨兼程,无怨无悔……
END
来源:税收科学研究所
http://file.tax100.com/o/202202/11/658_1644529839803.jpg?width=1080&size=14232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