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榜样6——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
http://file.tax100.com/o/202201/14/634_1642093242604.gif?width=750&size=4929605http://file.tax100.com/o/202201/14/772_1642093243202.png?width=750&size=188496
http://file.tax100.com/o/202201/14/328_1642093243519.png?width=556&size=69268
http://file.tax100.com/o/202201/14/368_1642093243733.png?width=556&size=69268
榜样6
——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
http://file.tax100.com/o/202201/14/455_1642093244073.png?width=300&size=12952
http://file.tax100.com/o/202201/14/443_1642093244406.png?width=300&size=12952
http://file.tax100.com/o/202201/14/258_1642093244746.png?width=681&size=2433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现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本单位本系统党员干部学习收看《榜样6》节目,确保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受到教育,在全系统营造崇德向善、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以先进典型为榜样,铭记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努力在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http://file.tax100.com/o/202201/14/361_1642093245093.jpg
本期人物——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
http://file.tax100.com/o/202201/14/721_1642093245318.jpg?width=800&size=20883
自2014年7月成立以来,坚定扛起“维权、维稳、保护、开发”使命,牢牢扎根南海深处,团结带领岛上群众开拓垦荒、兴建家园,推动七连屿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南海璀璨明珠。
迎难而上拓荒土
三沙市七连屿工委成立之初,工委的4名党员干部踏上七连屿,搭起简易临时板房,克服岛上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多台风的艰苦环境,开始拓荒征程,每年人均驻岛办公200天以上。岛上没有机械设备,七连屿工委一班人放下“笔杆子”、拿起“铁锹子”,与渔民们一起靠人力清理了岛上堆积几十年的海漂垃圾和成山的螺壳。炎热的天气加上缺水的条件,使得岛礁上鲜有树木,工委党员干部们购置植树材料,用渔船载着小树苗一株株运送到各岛屿,几年来累计种植各类苗木共计33万余株,在岛上留下片片绿荫。
树牢党旗保民生
岛上不通电,没有海水淡化设备,物资运送困难,渔民多年来过的是“黑灯瞎火、看天吃水”的日子。党工委一班人来回奔走,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2015年初将发电机和海水淡化设备运上岛礁,并采取租赁渔船接送、岛礁上开垦种菜等措施,解决岛礁渔民人员物资运输和吃菜等实际问题。
党工委历经4年为渔民建设了73套定居点保障房,改善渔民居住条件。为丰富渔民精神文化生活,党工委在岛礁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以党员为先锋的理论政策宣讲队、文化体育服务队等四只志愿服务队,开展解读政策、组织文体活动、维修家电、打扫岛礁等工作,让渔民感受到家的温暖。
强化管理护家园
党工委以党建引领率先实行“岛长制”,设立岛长及分岛长,落实生态环保责任。结合岛礁特色,工委举行“爱岛日”活动,设立海龟保护中心,党员带头在渔民中组建“岛礁巡护员”队伍,定期对各个岛礁进行巡视以及清理。在工委一班人的带领下,七连屿生态环境得到彻底改观,海龟上岸产卵由2014年的52窝到2021年的近900窝,每年有近10万只海鸟飞来,曾经不毛之地的西沙洲告别了“海鸟不登岛”的历史,七连屿已变成绿树成荫、海水清澈见底、海龟海鸟繁洐生息、渔民居有定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岛礁。
曾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2021年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http://file.tax100.com/o/202201/14/604_1642093247097.mp4
http://file.tax100.com/o/202201/14/633_1642093245489.gif?width=750&size=7770680
页:
[1]